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隆祐太后推赠制 其一 曾祖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惟国家诸后,比德姜任
考其渊源,皆有所自。
非一时勋阀之后,则累朝将相之家。
惟其先置社稷于安,斯子孙享天下之养。
伊予太母,实对前人,既克济于多艰,盍推尊于奕世?
隆祐太后曾祖具官某,早缘才奋,式副时须。
殄蛇豕之妖,肃清戎垒;
总貔貅之众,祗扈殿庐。
由功纪于太常,故庆钟于长乐。
念方伸犹子之礼,何以慰弄孙之心,是用特侈恩颁,追崇祀始,稽诸国典,襚以王章
活千人者封,兹为显报;
泽五世而斩,岂限常规?
冀夫未泯之灵,服我无穷之宠。
其二 曾祖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妇从夫,母从子,于阴功及物为难。
而能使百年之后,三世之孙,履六宫之尊,阅四朝之久,其积累岂浅也哉?
隆祐太后曾祖母具封某氏,胄出名家,化行中壸。
静专恭顺,蔚有采之称;
硕大光明,衍为梦月之庆。
发源既钜,再世而兴。
既推母党之尊,宜极祖慈之报。
乃侈脂田之旧,用为泉穸之荣。
家国同休,启魏邦之吉壤;
云来致享,隆孟氏之新祧。
尚尔有知,保兹无斁。
其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以寡昧而托南面之尊,于艰难而获东朝之养,欲厚外家之报,孰如大父之亲?
爰举彝章,用昭馀庆。
隆祐太后祖具官某,戚畹之望,将种之英。
沈迹下僚,久抱孙吴之学;
流芳后裔,蔚为马邓之家。
方隆坤育之仪,盍焕廷扬之宠?
惟显亲孝之终也,德本身修;
乃自义率而推之,恩从祖始。
上公之峻秩,荒大国之新封,持我命书,告于园邑。
其四 祖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惟烝畀祖妣,以洽百礼,王者所以祀其先也。
虽吾群臣,亦得用此。
岂国家奉太母之尊,而恩不及再世哉?
隆祐太后祖母具封某氏,克承姆训,夙有闺风。
生子则贤,初肇纪侯之庆;
至孙而大,遂开渭水之祥。
天命既新,坤仪方肃,宜崇二室之配,用赫九原之光。
推本徽音,孰致思齐之盛?
相攸吉壤,莫如全冀之雄。
尚我宠灵,行于冥漠。
其五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明德高汉两京,本伏波之贻庆;
懿安佑唐四世,由代国之能贤。
于赫予家,有严圣母。
更夷险于二纪,系安危于九重。
欲报之恩,当循其本。
隆祐太后父具官某,丕承徐国,逮事泰陵,早奋迹于周行,独有声于外戚。
才堪共理,屡分藩屏之符;
谋必折冲,几秉斋坛之钺。
虽国勋之屡纪,于人爵以未酬。
乃积阴功,用隆坤极。
念慈闱之方正,于恤典以畴先。
爰正台躔,用宏祢庙。
为国家肺腑之式,慰宫壸葛覃之思。
逝魄如存,垂休曷已?
其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浮溪集》卷七
后为王之贰,繄德是宜;
母者女之师,非贤曷似?
仰惟坤载,懋育寰区。
伊厥范之非常,于所生而可见。
爰加异数,用发幽光。
隆祐太后母具封某氏,以淑惠之资,配高明之族。
身先胎教,早成衣练之贤;
家积阴功,遂发造舟之庆。
念隆长信之奉,宜饰观津之藏。
爰出明缗,进封大国
焕鱼轩之故秩,旌沙麓之初祥。
亢尔夫宗,光吾戚里。
宣和皇后推赠推封制 其一 曾祖赠太保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涂山有娀、有莘,皆古诸侯国也,以积功累行,启天子后妃之祥。
然本大源深,必数世而后见。
繇今比昔,天岂吾欺?
宣和皇后曾祖具官某,挺独善之资,励久幽之操。
太阴叶梦,兆百年积德之馀;
华衮升班,为三室荐饎之首。
属兴大隧之感,遥正东朝之仪,爰锡命书,载光前烈。
正公台之显秩,加帝保之隆名。
尚作曾孙之休,永为太上之辅。
其二 曾祖母赠越国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后妃上直四星,母育天下,其流庆之源,固岂一世之积哉?
宣和皇后曾祖母具封某氏,以淑德宜内外之亲,以阴功笃幽明之祐,乃启当熊之懿,实开降鳦之祥。
既升配于至尊,宜推崇于所本。
爰旌泉壤,载启汤封,庶潜德之显融,与始基而绵远。
其三 祖赠太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俪极之尊,世无比者;
抱孙之泽,今乃见之。
矧天下不足解忧,虽圣人无以加孝,其于母党,敢废邦彝?
宣和皇后祖具官某,秉德自彊,韬光不试。
虽心游物外,无汾阳高密之勋;
然庆衍家馀,有和熹懿安之裔。
方兴怀于所恃,盍加宠于其先?
是用慰我亲闱,显其祖武,升一品公台之贵,为二南风化之光。
精爽如存,宠灵奚远!
其四 祖母赠徐国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惟宣和皇后,懋伣天之德,储梦日之休,诞育眇躬,纂承丕绪。
正宫闱之号,尚遥亲膝之欢。
乃宠家庭,先崇祖配。
宣和皇后祖母具封某氏,禀灵有自,渐德惟深。
早积闺中之仁,百神所相;
遂生天下之母,再世而昌。
既成位于后坤,兹加封于王妣。
春秋合享,上齐帝傅之夫;
今古绵休,下视公师之子。
便蕃所及,肸蚃其承。
其五 父赠太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膺图籍之尊,念庭闱之报。
少康之承禹后,实本有仍;
文帝之自代来,未迎薄后。
爰稽列圣之典,载锡外家之恩。
宣和皇后父具官某,善积诸躬,实孚于众,是生圣女,亲育朕躬。
方进策于长秋,宜显亲于厚夜。
眷惟祢庙之宠,已极台躔之崇,用是襚以蜜章,班之衮职。
赫外家之孝祀,慰吾母之慈心。
往厚所凭,永绥乃后。
其六 母封福国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浮溪集》卷七
周《诗》言后妃者,无虑数篇,而独以《葛覃》为后妃之本,岂非恭俭节用,化天下以妇道者,自其父母家始哉?
宣和皇后母具封某氏,为女有事亲之孝,为妇有仪家之贤,为母有积庆之实。
乃生柔德,作合清躬。
既陟中宫,丕显思齐之德;
盍隆外氏,大开新野之封。
以衍脂田之腴,以增园邑之奉。
垂景福,式称嘉名。
李纲用登极恩封赠制 其一 父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木之升者,本大而实蕃;
水之积者,源深而流广。
故自古真贤之命世,必其先盛德之传家。
具官某道本中庸,气全刚大。
潜心圣域,蔚为学者之宗;
晦迹卿联,靡逐世人之好。
名浮于位,祉集其门,是生谋国之英,佐我中天之业。
肆因大赉,载举彝章。
维垣一品之尊,为窀穸九原之庆。
以遂显亲之志,以崇教子之功。
尚尔幽间,服吾褒宠。
其二 母吴氏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朕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者,古孝子不得终养之诗也。
故每于国家大庆,缘人情而厚追封之典。
况相臣汝之自出,顾可以不褒哉?
具封某氏,家本望族,嫔于名卿,庆善所钟,是生人杰,与吾同德,有此茂恩。
载宏脂泽之封,用示泉扃之宠。
其钦褒显,慰尔子孙。
其三 妻张氏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浮溪集》卷七
朕嗣承大统,凡公卿士大夫之家,无不预被其泽也。
矧以德配吾任职之相者,顾可以不褒哉?
尔婉淑之称,为时妇表。
中郎之业,既以名家;
京兆之贤,自其平日。
肆因大赉,载举彝章。
宏汤沐之旧封,焕闺门之新渥。
汝其任壸内之责,使汝夫专国家之忧,克济艰难,则为汝庆。
李纲封赠制 其一 曾祖僧护少保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君子之泽,更五世而未衰;
国家之恩,虽九原而必及。
具官某潜德不耀,老于乡闾,庆钟其家,既远而大。
是生元弼,济朕中兴。
肆于秉政之初,伸汝显亲之志。
进居帝保,兹谓公台,尚繄明灵,歆此光宠。
其二 曾祖母卢氏廖氏龚氏已赠郡夫人国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妇人之秩,系其夫与其子孙。
今汝夫登帝保之尊,而三世之孙则吾大丞相,是也亦可以为荣矣。
具封某氏,出于名家,克配君子,庆积而大,实生英贤,致身庙堂,秉德陪朕。
属此延登之宠,伸其追远之诚。
正位小君,改封大国,尚其精爽,不昧钦承。
其三 祖赓赠少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贤者之报,不必在身;
大夫之家,则知尊祖。
矧吾元弼,出汝庆门,其于大父之亲,可后群臣之宠?
具官某家传经术,世禀义方。
教子以忠,既肯畬而且穫;
至孙而大,遂自叶以流根。
肆于柄任之初,知汝阴功之自。
进居帝傅,兹谓公台,尚繄明灵,歆此休命。
其四 祖母黄氏饶氏已赠郡夫人国夫人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吾与大丞相朝夕论天下事,亲莫二焉。
而尔为之祖妣,呜呼亦荣矣,其于褒叙之典,可不厚哉?
具封某氏,禀性淑灵,来嫔望族,积庆流祉,是生英贤,光复中兴,为吾
爰正鱼轩之秩,大开脂泽之封,庶几明灵,服我休命。
其五 父夔赠少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谢裒以晋名士老于太常,而庆集谢安
李栖筠以唐直臣终于御史,而宠归吉甫
盖爵禄不酬于盛德,则子孙必飨其令名。
具官某如古耆儒,登时膴仕。
学精以博,得圣人至当之归;
志大而刚,有君子后彫之操。
早正乐卿之位,晚登延阁之班。
廉静无求,优游卒岁
既辞荣而不有,宜流祉于无穷。
生此真贤,与予同德
肆遇登庸之始,爰加褒宠之优。
进位公师用光泉壤,以示籯金之训,以明畬穫之功。
尚尔英魂,服予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