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南宋 · 王淮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炎祚开中叶,龙翔自有真。
挥戈回日照,洗甲挽天津。
立极乾坤正,循环雨露新。
嗣皇能继志,诗为武功陈。
其二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
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宋魏齐贤、叶𦯳《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二)。
题福祐王庙 南宋 · 王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关中失鹿人争逐,一去鸿门不可寻。
千古英雄死遗恨,封侯庙食更何心(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九《涌幢小品》:晋天福以前,有巧工来自霅川,见有石浮于水,叹曰:“是必神使之然也。”其夕梦一老人揖而前曰:“吾楚历阳侯范增也。大功不成,悒郁而死,附石以告君,君能留意,必有以报。”遂取以为石像,奉香火惟虔,邦人归向,聚木石而成庙,题曰福祐。括苍王淮有诗云云。)。
满江红 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南宋 · 王淮
押词韵第十七部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
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曾怀除右丞相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宰辅编年绿》卷一七、《海虞文徵》卷一、《虞邑遗文录》补卷三
朕丕承慈训,允迪大猷。制治保邦,克谨几康之戒;图事揆策,是资弼亮之贤。肆登进于旧人,爰敷告于列位。具官曾怀器博而用远,实大而声闳。谦谦崇君子之风,卑以自牧;蹇蹇励王臣之操,知无不为。夙推心德之同,起赴事功之会,清而容物,善靡近名。服在禁涂,持橐罄论思之效;擢居计相,理财通损益之宜。惟道学之素优,故经纶之有裕。比协舆人之望,俾参大政之元,阅岁于兹,厥功甚茂。总诸儒而著录,宝牒用光;赞百度以弥缝,朝纲式叙。顾岩瞻之允属,适鼎席之方虚,宠升右辅之联,妙斡洪钧之重。肇开公社,增峻文阶,以昭物采之华,以侈圭腴之盛。于戏!魏相务行故事,汉家果致于中兴;房乔善建嘉谋,唐室遂隆于贞观。矧惟乃祖,实相昭陵,其克对于前闻,以有辞于永世。
梁克家罢右丞相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宅百揆以亮工,夙重股肱之寄;殿大邦而维屏,允资牧御之良。进退虽列于两涂,中外盖同于一体。眷维右辅,求解近司。肆颁诏綍之公,用亶朝绅之听。具官梁克家清名肃物,雅量镇浮。蹈君子之中庸,夷险不更其守;备贤人之德业,语默必惟其时。曩收晁董之科,亟奉严徐之对。言谟罄忠嘉之蕴,文章舒邦国之华。越自禁林,晋陪庙论。参基命于宥密,且宣夙夜之劳;赞独化于陶钧,遂处弼谐之任。再期于此,百度向成。以用人为立政之先,以劭农为富民之本。方共熙于庶绩,乃愿释于繁机。累贡奏封,力陈疾疢。闭平津之阁,弗为朕留;图申伯之居,勉从尔志。学士冠延恩之宠,富沙号节镇之雄。并举徽章,式昭异眷。于戏!入而论道,既隆岩石之瞻;出则剖符,增焕潜藩之望。往祗茂渥,尚告远猷。
周必大除知建宁府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周纶《周益国文忠公年谱》
敕左朝散郎、赐紫金鱼袋周某:言语侍从之臣,朕所望以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者也。间有均佚于外,顾瞻在列,念之不忘,况尝典朕三礼,分直北门,以有显庸者乎!式图尔居,莫如南服。尔宏才奥学,独步一时,大册雄文,推高两禁,簪笔入侍,知无不为。乃眷贤劳,久安祠观。建宁吾潜藩,其俗健武而尚气,可以义服,不可以力胜,顾岂轻畀哉?昔王仲舒为苏州刺史,唐穆宗谓其文可思,最宜为诰,朕于汝几是矣。善抚吾民,嗣有异宠。可特授依前左朝散郎、知建宁军府事、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事,替任文荐。到任成资,阙赐如故。
林枅等除秘书省正字告词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
敕左宣教郎林枅等:朕闻三馆以待方闻之士,异时词臣、讲官与夫司言责、掌讽议,为时名臣者,由此涂出。故择之必精,试然后命,所以重其选也。以尔枅博学而多闻,尔弥大方重而有立,尔敦诗闳毅而不回,振藻儒林,见谓国器,奏篇来上,焕乎可观。宜从英俊之游,往司是正之职。益务涵养,以副朕知。可。
按:《崔舍人玉堂类稿》附录,宛委别藏本。
杨万里等授将作少监告词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诚斋集》卷一三三
敕左奉议郎、守太常丞杨万里等:昔汉宣帝练群臣,核名实,于时技巧器械,自元、成间鲜及其精,于中兴有助焉。朕以敦朴先天下,设监置贰,奉郊庙、严武备外,固无所事。必择人而授者,盖养资望以待用耳。惟尔万里,古学精深,嶷然多士之秀。尔元鼎,文才超迈,出于众俊之表。肆膺并命,往司少事。辨其物之良窳,稽其工之众寡,务为称职,朕将汝观。可依前件。
陈自修等进中兴会要转宣教郎告词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崔舍人玉堂类稿》附录
敕左迪功郎、守秘书省正字陈自修等:昔司马谈为太史,方天子建汉家之封,而留滞周南,以所欲论著属其子迁。于是䌷石室金鐀之书,而《史记》作焉。盖抱良史之才,当笔削之任,遇大典册曾不得措辞其閒,可胜惜哉!惟我太上皇帝中兴盛典,讲于俶扰之际,得于授受之日,固已越商周而追唐虞。久而无述,惧有阙焉。肆命大臣,典领成书。尔等俱以儒英,入馆阁佐太史氏,亲见圣王之传,顾不韪欤。晋陟京联,以旌尔劳。以贻训于亿万世,则尔与有无穷之闻。可。
崔敦礼除崇政殿说书告词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崔舍人玉堂类稿》附录
朕蒐揽英隽,置诸册府,如艺梓杞,待其成材。凡一时词臣讲官,鲜不繇此。有能翘然自拔于众人之中,则将试而用之,进以不次。尔性识敏悟,学业夙成,见于文词,有秀杰迈往之气。朕既为尔绵蕝典故,摄直翰墨之林,经幄需贤,肆以命尔,可谓士之荣遇者矣。昔鲁秉周礼,敌人不敢加兵,礼之有益于国如此。据古以言,无爽朕听。可。
周必大除右文殿修撰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文忠集》卷首
敕朝请郎、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赐紫金鱼袋周某:朕临朝思治,稽古右文。惟时著撰之华,晋与严凝之直,傥非名胜,曷副选抡?尔学探道源,才标国器,论事据昔人之正,能言推当世之工。蚤参两禁之游,雅擅三长之誉。讨论润色,岂徒追郑国之贤能;献纳论思,固已备汉臣之风采。粤从补外,久遂养恬。即书殿以联荣,俾儒林之增重,宜承眷渥,以俟时升。可特授,依前朝请郎,充右文殿修撰,差遣、赐如故。
曾怀罢右丞相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海虞文徵》卷一、《虞邑遗文录》补卷三
全进退之义,大臣式谨于廉隅;存终始之恩,明主盖优于体貌。乃眷弼谐之老,恳辞宰柄之勤。爰锡明纶,敷告列位。具官曾怀,疏通而肤敏,靖重而裕和。挺挺祖风,绰有典型之旧;恢恢才刃,了无盘错之难。自简予衷,言缵之事。十年主计,源流本末之洞知;一节匪躬,献纳论思之不替。越跻政路,擢置鼎司。庶几穆天縡而迪民彝,于以持道揆而严法守。曾阅时之未久,乃移疾而有陈。近医药而专精神,既屡颁于中诏;乞骸骨而上印绶,复荐贡于忱词。慨雅志之莫回,裒宠章而加贲。冠崇班于书殿,允为儒者之荣;赋厚禄于祠庭,仍就里门之逸。兹诚异数,庸表眷怀。于戏!后德惟臣,虽莫遂贪贤之美;尔身在外,尚无忘告后之猷。益介寿祺,永绥誉处。
曾怀复罢右丞相制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宋四六选》卷四、《海虞文徵》卷一
经体赞元,夙展弼谐之效;辞荣避宠,宜加礼遇之隆。眷时耆英,司我宰柄,屡控丐闲之请,爰推均佚之仁。申锡徽章,诞敷涣号。具官曾怀端庄而有守,和易而不流。孝自家传,承三朝之相业;才周世用,通万货之利源。朕以其休休有容物之心,惓惓得爱君之谊。付之以政,庸究尔能。调娱百度,而各适于中;登进庶僚,而不失其序。诪张并作,当风波可畏之涂;履尚素□,凛松柏后凋之操。载还廊庙,独秉钧衡。方夙夜之仰成,俄晦明之爽节。爰许小车之驾,仍勤便殿之咨。任盖犹于股肱,礼岂求于筋力。而□兴归志,荐贡忱辞。虽神明所扶,顾何恙而不已;起居惟适,重以事而闵劳。其听解于繁机,用申裒于异数。延恩通籍,冠学士之穹班;大涤领祠,憩洞天之真境。式昭体貌,俾遂燕颐。以旌勇退之高,以表服勤之久。于戏!若时奋庸熙帝载,既膺宅揆之图;罔以宠利居成功,斯尽保身之哲。往绥寿嘏,允迪令猷。
罢枢密院初拟指挥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奉诏绿》卷五
九月日三省同奉圣旨:枢密院非古制,乃唐叔世之政,不可法也,今欲罢之,军政并归三省。可令有司详议以闻。
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册文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八(第一册第二三页)
皇帝臣慎谨稽首再拜言:臣闻有大德者必得其寿,必得其名,盖天人同然之应也。故德参乎天,以寿锡之;德洽乎人,则人以名归之。逖观古初,历选列辟,维尧之寿,自少昊高辛氏以来莫及。而聪明文思之称冠序于二典,则亦惟非心黄屋,谢成功而不居,同符之德,有以致之。若夫蹑陶唐之高躅,膺天人之美报,维我圣父,亶其然乎。然则扬鸿休,登显号,以崇介万年之丕贶,曷其可已乎?恭惟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陛下以圣神文武之资,承二百中天之运。兴衰拨乱,再造区夏,寝兵措刑,跻民寿域。右贤左戚,量才授任;大纲小纪,因事制宜。储精三纪之间,致治百王之上。乃以神器,倦于冲人,顺帝则而听康衢之谣,放政机而处大庭之馆。希夷高蹈,又二十有四载矣。夫在宥天下,则体乾健以时行;逍遥物表,则泯雷声于渊默。汗南山之竹,不足以纪功业之隆;指上古之椿,不足以比春秋之盛。时因大庆,屡上鸿名。摹乾坤之容,绘日月之象。略能推高矣,然未满事实也。兹者岁肇三元,数绵八帙,薄海内外,罔不庆赖,归美之义,不谋而同。以为寿之得乎天者既已益隆,则夫名之得于人者所宜宾实。臣以寡昧,仰承付托之恩,念志莫大尊亲,而物无以报德,博采群议,稽经诹律,拳拳之诚而不容默已。昔之绍大业者在于治毫之兴,兴圣统者在于得禹之后。文王丕显之谟,所以肇造而起斯文者在是,武王丕承之烈,所以执竞而定尔功者在是。洪惟盛德,超轶三五,合而言之,众美具备。且夫入纂基图,载安九庙,可谓绍业矣。上接千岁,下规亿载,可谓兴统矣。是彝是训,炳如日星,明明之谟,孰有加于此乎?除乱布治,光于祖宗,盛哉之烈,孰有大于此者乎?臣不胜大愿,谨表王册玉宝,加上尊号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伏惟陛下仰符天意,俯协人心,顺迎丕庆,诞受典册,庶几慰我子孙黎民,以永千万世无疆之休。
上太上皇帝表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九(第二册第一五九六页)
臣淮等言:恭睹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无疆之寿,新岁七十,皇帝就宫中行庆贺礼,臣等谨帅文武百僚拜表称贺者。礼崇金母,七帙介祥;喜溢玉皇,万年偕老。惟宸极备全于至养,乃慈闱叠讲于庆仪。臣淮等诚欢诚抃,顿首顿首。窃以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陛下疑真物表,玩意极无,德远迈于唐虞,化久形于仁姒。夫夫妇妇,居圣域以并优;子子孙孙,巩皇图而益固。臣等与观盛事,深切贺悰。爱敬事亲,敢赞扬于舜德;富寿祝望,同歌颂于尧封。臣等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上太上皇后笺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一○(第二册第一五九七页)
臣淮等言:恭睹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无疆之寿,新岁七十,皇帝就宫中行庆贺礼,臣等谨帅文武百僚拜笺称贺者。玉卮介寿,敬奉一双;金筴赐龄,忻逢七十。导至和于穹壤,彰盛美于邦家。臣淮等诚欢诚抃,顿首顿首。窃以语述纵心,礼严二膳。二首六身之数,盖振古之所稀;万有千岁之期,将自今而以始。恭惟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殿下母仪万国,子视群生。立配慈皇,夙咸推于内助;坐朝圣子,兹并举于弥文。臣等深切荣怀,敬陈善祷。置未央之酒,群臣共喜于三呼;侍长乐之朝,十载行观于再议。谨奉笺称贺以闻。
上皇帝表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一○(第二册第一五九七页)
臣淮等言:恭睹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无疆之寿,新岁七十,车驾诣德寿宫行庆贺礼,臣等谨帅文武百僚拜表称贺者。尊俪慈皇,共适纵心之乐;俊崇寿母,益彰养志之诚。祥辑宫闱,欢均区宇。臣淮等诚欢诚抃,顿首顿首。窃以爰及姜女,古公俾立室家;思齐大任,文王以受方国。辅成大业,积累丕图,圣德萃于一家,备福充于四海。恭惟皇帝陛下茂隆宝绪,寅奉燕谋。明有尊而有亲,广教敬而教爱。比既行于盛典,兹复讲于彝仪。天仗肆陈,陋东朝之数跸;春醪交酌,跨前殿之奉卮。臣等祗帅群工,幸逢嘉会。事父孝事母孝,迭观缛礼之成;与臣言与子言,咸听颂声之作。臣等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上皇后笺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六、《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一○(第二册第一五九七页)
臣淮等言: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无疆之寿,新岁七十,车驾诣德寿宫行庆贺礼,臣等谨帅文武百僚拜笺称贺。寿启七旬,祥开千岁,爰展双亲之庆,诞申多祉之祈。介万乘以云行,率六宫而星集。盖文母备康宁之福,则虞嫔偕燕喜之私,事冠古今,贺均中外。臣淮等诚欢诚抃,顿首顿首。恭惟皇后殿下德凝坤载,道配乾元,以任姒妇姑之贤,见勋华父子之盛,辅成孝治,嗣续徽音。臣等猥列庭绅,荣观邦典。光动钧铃之色,永诏流芳;仰瞻箕翼之躔,并伸善颂。谨奉笺称贺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