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仲艺南宋
潼川府治水事奏绍熙三年十一月五日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三五(第六册第五九四一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四
东南二江环蹙城郭,近江堤岸岁久颓坏,虽曾措置修筑,未两年间又值大水,悉皆漂坏。
自后节次相视,修筑南江五堤,以捍城郭,疏导东山古渠,以分水势,开敞府北山路,以便避水人民,别建城东、城南两处木桥,以防涨潦漂坏。
又询访东江水脉,元在东山普慧寺下,傍山而行,见得东江之水,元傍东山安流以行,只缘江口堙塞,久不淘浚,江心土堤常漏,湍水涨潦之际,南江合怒,因而回流,吹损城郭。
今于普慧寺下疏开古来江道三百丈有奇,并于上流漏水滩上叠石堰水,分送水脉,令复傍山而行,并已毕工。
合所筑五座长堤,并开道东山下石渠,若逐岁常加增修,使两江之水久远循山而行,则一城之忧,遂可永息。
乞自朝廷行下本府,委自守臣任责,逐年于系省钱内趁时收买竹木,雇募人夫,检举修葺,不令废填。
论明堂秋享宜特举行状淳熙六年三月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中兴礼书》卷五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四
臣等窃观传载黄帝拜祀上帝于明堂,唐虞祀五帝于五府,历时既久,其详莫得而闻。
至《礼记》始载《明堂位》一篇,言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内之公、侯、伯、子、男,外之蛮、夷、戎、狄,以序而立,故曰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孟子亦曰:「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周礼·大司乐》有冬至圜丘之乐,夏至方丘之乐,宗庙九变之乐,三者皆大祭祀,惟不及明堂,岂非明堂者布政会朝之地,周成王时尝于此歌《我将》之颂,宗祀其祖文王乎?
后暨汉唐,虽有沿革,至于祀帝而配以祖宗,多由义起,未始执一。
本朝仁宗皇祐中破诸儒异同之论,即大庆殿行亲飨之礼,并侑祖宗,从以百神,前期朝献景灵宫,飨太庙,一如郊祀之制。
太上皇帝中兴,斟酌家法,举行于绍兴之初,亦在殿庭,盖得圣经之遗意。
且国家大祀亦有四:春祈谷,夏雩祀,秋明堂,郊祀是也。
陛下即位以来,固尝一讲祈谷,四躬祀,惟合宫雩坛之礼犹未亲行。
今若特举飨,于义为允。
臣等今据已行典礼及具录到仁宗时名儒李泰伯《明堂严祖说》,并治平中吕诲司马光等集、近岁李焘奏劄,伏候敕旨,仍连具录到典礼。
乞将中兴典礼编类成书劄子淳熙七年七月十三日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中兴礼书》卷首、《宋代蜀文辑存》卷六四
臣恭惟太祖皇帝创业垂统,立经陈纪,为万世之规模,虽承五季礼乐废坏之后,干戈征伐之馀,而稽古礼文之事,首加讲明,以为先务,乃命大臣,约唐礼书之旧,著为《开宝通礼》,以贻后代,传之不朽。
列圣相承,皆有礼书
礼官王皞等撰《礼阁新编》,宰臣贾昌朝等广之而为《太常新礼》,而欧阳修姚辟苏洵又有《太常因革礼》,上自建隆,下讫嘉祐,五礼分门,各以类举,国朝制作,由是大备。
自时厥后,礼之沿革,无世无之,继篡续编,悉取法焉。
伏自中兴以来,久缺弗录,中间虽有臣僚申请,乞将渡江以后所举礼文编类成书,虽制诏报允,而书久不上,今又几年矣。
臣窃惟古先制礼,必有因革,商因于周因于商,而皆继之以损益可知,则是礼之因革,虽三代亦不能不为损益。
然而弗有纪载,则损益何考焉?
臣愚欲望陛下特降睿旨,将中兴以来已行典礼,令太常寺卿、少、博士、丞、簿讲求比次,编类成书。
仍命大臣兼领其事,以著一代之弥文,而考百世之损益,不胜大幸。
夫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
若昔圣人之治天下,所为若缓而甚急者,盖未有先于此也,惟陛下留神省察。
取进止。
言科举之弊奏淳熙八年十月十二日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五(第五册第四三一五页)
近日科举之弊,如假借户贯,迁就服纪,增减年甲,诡冒姓名,怀挟文书,计嘱题目,喧兢场屋,诋诃主司,拆换家状,改易试卷,如此等弊,不可胜数。
而代笔一事,其弊尤甚,间有败露,而官司不复穷治,此奉行法令者之不力也。
望申敕有司,自今有戾于贡举条制者,并寘于法,务在必行,庶几取士可得实才。
请严肃法纪奏淳熙十四年八月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七
近年以来,循习成俗,事无巨细,关节交通,私祷公行,违弃法令,变乱黑白,殽乱是非,上误政刑,不无乖戾。
劾吴晟王公迈绍熙五年闰十月十九日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第五册第四○四六页)
晟于禁乐之时,般乐器数担至官所作乐饮宴;
公迈贪鄙之姿,士所不齿。
韩统制 南宋 · 范仲艺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四
钦奉诏书,进褒师律,直上邽之严近,为中垒之光华。
恭惟某官才雄万夫,身履百战。
山西之气,膺阃寄于九重;
破历下之军,续家声于千古。
果扫妖氛之暴,亟升勇爵之劳。
某久仰戎轺,况依邻宝。
赞喜未遑于奉记,怀诚首辱于縢笺。
徒积感铭,敷宣曷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