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常州艮斋先生 南宋 · 莫济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
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
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
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清陆心源《吴兴诗存》二集卷五)。
次韵梁尉秦碑 南宋 · 莫济
押支韵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歧。
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
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
只馀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
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
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
指东作西未足怪,父老流传从小儿。
政如涂山玉帛会,漫不可考岁久之。
梁君吏隐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
裹粮挈榼访古迹,气味萧散如分司。
忽闻片石在绝顶,小篆无乃斯翁为。
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
模糊岂复有字画,此物及见秦乱离。
当时威势振天下,不言惨毒民嗟咨。
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
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
君臣乃尔自贤圣,鲠论不复相瑕疵。
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
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
假使玉箸馀笔画,文过其实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应悔燔书诗(《宋诗纪事》卷四七引《云门志略》)。
蒋芾除右仆射制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皇天眷求一德,实右序于我家;丞相助理万几,盍登崇于王佐?有若爽邦之哲,时为命世之才。肆显拜于中台,用允釐于众职。咨尔在列,服予成言。具官蒋芾笃实而疏通,高明而警敏。学足以传圣人之道,智足以决天下之疑。蚤以英声,仪于要路。虑无遗策,每加造膝之言;谊不顾私,独尽匪躬之节。自赞襄于大政,益奋发于壮猷。指前事之不然,力图改作;建宏摹而特起,自诡必成。忧边思职而预备不虞,选贤与能而渐开公道。朕方相时而变化,爱日而即功。谓柱石之臣,当计安于社稷;而庙堂之任,非徒守于簿书。奉法循理者,未足以有为;善谋能断者,乃堪于大用。爰稽人望,擢秉国钧。领枢廷宥密之司,兼史笔铺张之寄。彻土田于公社,峻品秩于文阶。疏宠甚优,责成深重。于戏!朕欲役使群动,尔则谨号令之行;朕欲照临百官,尔则当赏刑之用。上燮调于元气,下绥静于生民。以能立太平之基,其克有无穷之闻。
论任人奏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四
为治在于任人,任人在于责实。任人而不能久,则贤而能者无以见其长,恶而不肖者得以逃其罪,虽有责实之政,将安所施!今辅相大臣或数月而已罢,寺监丞簿郎曹卿监不踰岁而辄迁,恐进退人才似乎稍骤也。
乞于司农寺日下安顿米斛奏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二○(第三册第二九二九页)
行在省仓上、中、下界见管积支遣米一百三十馀万石,廒屋并各盈满。见有两浙、江东起发纲运及收籴米斛别无廒眼盛贮。窃见近降指挥罢太医局,契勘上件屋宇缘与省仓中界相邻,兼通河步,欲望拨副司农寺安顿米斛。
乞以太医局屋宇安顿粮米奏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二之一七(第七册第五九五七页)
太医局已罢,乞将本局屋宇拨付司农寺安顿米斛。
登秦望山求秦碑刻诗序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
秦会稽石刻,唐人如张守节、司马贞皆尝援以證《史记》。绍兴初,舅氏姚令威删定登山吊古,见碑石犹存。后二十馀年,分教是邦,以语签判王龟龄,勉邑慰梁君求之,则石已缺,字不可见矣。以诗记其事,龟龄既赓,以济首发其端,书以示济。按《会稽秦颂德碑》凡二百九十六字,视秦世泰山之罘诸刻,独此碑字为最多。唐李嗣真云,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周越《法书苑》犹载封禅碑数十字而已,至欧阳公、赵德父集录天下金石遗文殆尽,亦不复有秦望山碑。姚令威纪鹅鼻山顶石屋所插一碑,今石屋故在,碑盖无有。梁次张所摹片纸,指为秦碑,乃在何山,其去鹅鼻尤为隔绝,尽记本末,以俟后之君子。
按:《会稽志》卷一六,四库全书本。
重修萧山县学记(绍兴二十六年)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七
浙河以东郡县,连城数十,独萧山去都为近,人徒之众,甍宇之壮,舟车之杂集,大哉县也!近而且大,宜有卓异秀颖之民出乎其间,而未之见。绍兴二十有六年夏四月,丹阳陈南来宰是邑,顾瞻黉宇,陋其制之卑下,与其地之嚣尘也,相度南门之外,地广以平,环群山而带流水,遂定迁焉。冬十有一月役于邑中,明年秋移病归,常山宋敷实嗣之,请于郡守赵公,出公帑钱八十万以佐其役。冬十有二月,庙学于是始成,前统重门,中严广殿,有横经之堂,有肄业之斋。既用币于先圣先师,以济之分教是郡也,使来请记。济谓俗无美恶而教有兴废,今明天子在上,教行自近始,郡守县宰相与奉承而宣布之,编民争遣子弟列诸生,惟恐居后,安知其不变而至道也!且是县江山之胜名天下,吾意夫橘柚罗绮之美不能独当也,钟而在人者特郁而未发耳,守宰三君子则既发之矣,被其赐者宜若之何?毋怠荒暴弃,毋惑乎异端而蹈乎匪彝,不惟以对三君子,庶无负天子乐育之意云。
叶梦得行述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翰苑新书》前集卷四五、《秘笈新书》卷八
宰执奏福建安抚叶梦得措画弭盗之事,上曰:「盗之窃发,多缘守令非人,掊克所致。宜令帅司条具,凡有害于民者除之」。自此公或招、或捕、或诱之,弭盗三策并用。
祭薛士隆文 南宋 · 莫济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四、《浪语集》卷三五附录
学博而知约,行高而不孤,政严而无苛,论正而不迂,求之海内,未见其比。意者天生斯人,其必将回狂澜于千载之绝学,建功名于万里之亨途,才小试而夺之,苍苍者又何其忍乎!公之守吴,余在故庐,我来剖符,公归里居,固尝服高风于践履之旧,听宏论于謦欬之馀。方将日亲直谅多闻之益,尽读箧中未见之书,曾不见于几日,惊死生之顿殊,寓哀情之短章,洒衰泪于生刍。呜呼!吾老矣,不知馀生尚复见人物如公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