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旧庐有感 宋 · 叶涛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重来旧屋谁为主,江令萧条叹独存。
已愧问人才知路(《宋诗拾遗》卷九作不必问人才识路),更(《宋诗拾遗》作却)悲无柳可知门。
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
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宋吕祖谦《宋文鉴》卷二五)。
句 宋 · 叶涛
押麻韵
碾成天上龙兼凤,煮出人间蟹与虾(试茶)。
按:《类说》作叶海致远,海当为涛之误。〗〖宋曾慥《类说》卷五七
司马光追贬散官制(绍圣四年二月戊午)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不道之诛,莫先讪上;无君之恶,尤在擅朝。罚不及身,死有馀责,宜加追贬,用示创惩。故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资诡激之行以盗虚声,挟矫诬之言以惑愚众。逮事昭考,既跻显涂,尚何怨仇,乃积忿毒。粤朕初政,肆其宿奸,阴结中人,骤窃宰柄。倡率不逞,诋訾先朝,援引群凶,变更良法。潜怀睥睨之邪计,欲快倾摇之二心。长恶弗悛,馀殃自及,而位存公相,泽被子孙。使其冒国家之缪恩,何以为臣子之大戒!虽逃显戮,当置散员。改命九原,正名万世,庶几幽显,知有典刑。可特追贬清海军节度副使。
吕公著追贬散官制(绍圣四年二月丙辰)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为臣不忠,罪不可赦;居下讪上,诛及其朋。矧惟凶慝之尤,当明身没之戒。故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资赋阴险,世济奸回,盗窃虚名,昧冒休宠。擢赞枢府,寔自先朝;迨予纂承,躐持宰柄。而乃协济元恶,为之主谋,力引群邪,布列庶位,谤讟前烈,变乱旧章。厥罪贯盈,已死难置,宜从追贬,易以散官。虽窜殛不及其生,而惩创可垂于后。是维公议,用告幽明。可特追贬建武军节度副使。
王岩叟追贬雷州别驾制(绍圣四年二月戊午)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一○
误朝之慝,力引群奸。附下之诛,宜加首恶。生逃显戮,死有馀辜。典刑所存,朕不敢赦。端明殿学士、左朝奉郎王岩叟,资憸巧之智,而济以敢为;挟凶邪之权,而为之死党。厚诬先帝,愚弄朕躬。力赞邪谋,阴怀异志。凶德参会,憸言肆行。废法度于已孚,挤勋劳于必死。罪恶暴著,鬼得而诛。虽尝示于小惩,顾未协于公议。贬从散秩,追正明刑。非独致朝廷之公,将永为臣子之诫。可特追贬雷州别驾。
吕大防责散官安置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朋奸擅国,责有馀辜;造讪欺天,理不可赦。其加显黜,以正明刑。降授中大夫、守光禄卿、分司南京、安州居住吕大防,资性冥顽,心术狠戾。背天地之恩于先帝,废君臣之礼于朕躬。冒登冢司,窃弄威柄;列布私党,兢分权要。假借诬辞,以变更良法;网罗空语,以增饰谤书。乃至挤陷旧勋,弃捐边要。内结近习,阴怀异心;外连群凶,力捍新政。罪寔同于元恶,法当置于严诛。而事久益彰,罚轻未称。朕追念前烈,究观众言,义不敢私,恩难独贷。贬从散秩,投畀遐方。惩误国不道之愆,为垂世无穷之戒。尚思循省,勿重悔尤。可责授舒州团练使,循州安置。
刘挚散官新州安置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讪上之奸,众所共弃;刑故之义,朕何敢私。降授左朝议大夫、试光禄卿、分司南京、蕲州居住刘挚,趋操回邪,性资险谲。向由言路,力附党魁。倡和奸谋,毁黩先烈。视朝廷为虚器,以君父为深仇。成法旧章,肆意变乱。不踰数载,窃据宰司。益引凶人,布满要路。根据盛大,攘主图私。向以积恶贯盈,虽从窜斥,而责轻罪重,公论未平。宜降散官,投之四裔。勉思惕厉,体我宽恩。可责授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
苏辙散官安置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一○
朋奸擅国,责有馀辜;造讪欺天,理不可赦。其加显黜,以正明刑。降授左朝议大夫、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苏辙,操倾侧孽臣之心,挟纵横策士之计。始与兄轼,肆为抵巇;晚同相光,协济险恶。搆无根之辞而欺世,聚不逞之党以蔽朝。谓邪说为谠言,指善政为苛法。矫诬太后,愚弄冲人。助成奸谋,交毁先烈。发怨憝于君臣之际,亡忌惮于父子之间。阴怀动摇,公肆排讦。粤予亲政,尚尔挠权。持罔上之素心,为怙终之私计。罪同首恶,法在严诛。而事久益彰,罚轻未称。朕顾瞻严庙,跂念裕陵,义不敢私,恩难从贷,黜居散秩,投置遐陬。非徒今日知驭众之威,亦使后世识为臣之义。勉思宽宪,务盖往愆。可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
梁焘安置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诬君欺天,罪孰与大;背公死党,法所必诛。降授左中散大夫、守少府监、分司南京、鄂州居住梁焘,向附凶渠,擢在谏议。阴与子婿,搆造邪谋。诋诬先朝,挤陷旧弼。毁弃成法,荐引群凶。躐居丞辖之司,共成根柢之势。虽图薄责,未称明刑,授以散官,投之远裔。往其惕厉,服我宽恩。可责授雷州别驾,化州安置。
范纯仁责散官安置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一○
附下罔上,国有常刑;定罪原情,人无异罚。其申邦宪,以警官邪。降授通议大夫、知随州范纯仁,立异以邀名,匿情而趋利。习用小夫之私智,专为流俗之原人。始议亲称,则搆诬于英祖;晚言变法,则归过于先朝。欺君以助邪谋,弃地以开边隙。阴连群枉,协济凶渠。躐处要权,盗持威柄。附会一意,挟持两端。迄用攀援,遂尸宰辅。乃复肆言慢上,荧众朋奸,忘未正之典刑,沮已行之命令。仅从薄谴,久逭严诛。苟其获免于终身,何以示惩于后世。寘之远服,授以散官。尚体宽恩,益思自讼。可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已令所在差职官或监当官一员伴送前去,经过州军交替,仍仰所差官常切照管,不得别致疏虞。
刘奉世分司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亲上尊君,人臣之义;怀谖迷国,罚其可逃?端明殿学士、中大夫、知成都府刘奉世,曩由小官,附会奸党,密布心腹,躐据要途。居职则有蹙国辱命之羞,奏疏则为藏奸苟免之计。凶险憸狡,莫汝与侪。有司失刑,众论未允,宜褫近职,分务别都。聊示创惩,毋重尤悔。可落端明殿学士,依前中大夫、行光禄少卿分司南京,郴州居住。
韩维落职降官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附下罔上,国有常刑。定罪原情,人无异罚。其申邦宪,以警官邪。资政殿学士、太子少傅致仕韩维,挟伪以干名,抱虚而取进。徇俗之意,愚不可移;朋奸之心,老莫能革。爰自初政,寔登近司,首赞邪谋,厚诬先烈。以抑兼并为繁禁,以振贫阨为利心。恣引亲私,助成奸慝,遽因赐玦,遂逼挂冠。退有馀辜,罚难幸免。虽比从于薄责,寔久拂于公言。褫秘殿之崇资,裁文阶之峻品。尚仍显秩,俾即故居。益体宽矜,勿忘循省。可落资政殿学士,特降授左朝议大夫致仕。
王觌落职分司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背公营私,罪在不赦;附下罔上,罚其可逃!宝文阁直学士、朝散郎、知河阳府王觌,资赋险回,善于原俗。附会奸党,毁刺先朝。挟众连章,取必君上。变乱法度,挤陷善良。章疏具存,罪状甚著。失刑之久,众论不平。未寘深刑,聊褫近职。仍从分务,尚体宽恩。可落宝文阁直学士,依前朝散郎、守少府少监分司南京,通州居住。
韩川等分司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朝请郎、新差知郢州韩川,朝散郎、新差知道州孙升,朝散大夫、监潭州衡山南岳庙吕陶:顷者大奸旧恶,相继擅朝,而尔挟忿徇私,为之死党。窃据要路,肆言先朝,造讪兴谗,无所忌惮。巧诋法度,以遂更变之谋;历排忠良,以虚顾托之任。分权立党,协济凶邪。自求直名,归怨公上。积心至此,议罪谓何。向务矜容,止从降黜,佥言久郁,夙负愈彰。既未足慰在天之灵,又莫能为垂世之戒。俾分留务,仍处善邦。往服宽恩,勿贻后悔。川可依前官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升可授依前尚书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峡州居住。陶可授依前官尚书库部员外郎分司南京,衡州居住。
范纯礼赵君锡马默落职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为臣之义,戒在朋奸。干国之刑,理难纵罪。左朝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范纯礼,朝请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赵君锡,朝请大夫、充宝文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马默,顷在初政,尝跻近班。怀藉势乘权之心,起背公死党之计。傅会邪说,专为悦谀;挟持险谋,共济凶恶。夙负欺君之责,久逃附下之诛。无以昭奸,公论甚郁。宜从降黜,用示创惩。益体宽矜,勉思饬励。纯礼可落天章阁待制,依前管勾亳州明道宫,蔡州居住。君锡可落天章阁待制,依前管勾亳州明道宫,本处居住。默可落宝文阁待制,依前管勾南京鸿庆宫,单州居住。
顾临落职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明罚敕法者,人君之要务;附下罔上者,人臣之大刑。苟公论之未平,宜明罚之申用。朝散大夫、天章阁待制、知歙州顾临,附会凶党,力被荐论,属缘洞察于奸谋,不使超跻于近列。迨司留钥,复结罪阉。虽因人言,尝从贬秩,责轻罪重,众不谓宜。聊褫延阁之名,尚假祠宫之任。益思补报,体我宽恩。可落天章阁待制,依前官管勾洪州玉隆观,饶州居住。
范纯粹落职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附下之奸,为众所恶;刑故之义,乃邦之常。公论弗容,朕何敢赦。降授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知滑州范纯粹,倾邪险诐,出于天资。反覆导谀,忘其父志。兄弟倡和,协助奸凶,变先朝拓土之功,成一时蹙国之议。向从薄责,聊示小惩,承乏边州,旋复旧职。失刑既久,公论未平。宜褫延阁之名,尚假祠观之任。体予宽贷,益务自新。可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管勾江州太平观,均州居住。
孔武仲落职居住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害正趋邪,众所共恶;交私合党,罚可不惩?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知宣州孔武仲,顷由远官,召置台阁,附会奸党,躐处要班。逮予亲政之初,敢为怙终之计。失刑既久,众论未平,宜褫延阁之名,假以祠观之任。尚其惕厉,服我宽恩。可特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
王汾落职依前官致仕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循分守常,为臣之义。抵巘射利,罚无可逃。中大夫、充宝文阁待制致仕王汾,早以凡才,滥居儒馆。元祐之际,附会诋欺,众论諠闻,罪状明白。有司失按,众论未平,宜褫延阁之名,俾仍居里之逸。其益循省,服我宽恩。可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致仕。
王钦臣落职居住张耒落职监当制(绍圣四年二月癸未)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
朝请郎、充集贤殿修撰、知饶州王钦臣,承议郎、直龙图阁、管勾亳州明道宫张耒:为臣之义,戒在朋邪,干国之刑,理难纵罪。尔因缘奸党,躐处要班。挟持诡谋,鼓煽凶燄。夙负欺君之责,久逃附下之诛。无以昭奸,公论犹郁。宜从降黜,用示创惩。益体宽矜,勉思饬励。钦臣可落集贤殿修撰,依前官管勾江州太平观,信州居住。耒可落直龙图阁,依前官添差监黄州酒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