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虞复
进缉熙殿四十八规表 宋 · 虞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四、嘉庆《义乌县志》卷二○
臣复言:伏以圣明谨德,乐闻规警之辞;
狂瞽效忠,冒进空疏之论。
不量僭越,宜速谴诃。
臣复惶惧惶惧,顿首顿首。
窃以汤德既昭,犹刻铭而示戒;
舜言已纳,尚立木以求箴。
虽聪明时乂,而尝怀自满之忧;
虽臣邻交赞,而每虑人言之伏。
此皆隆古之盛美,不图今日之亲逢。
恭惟皇帝陛下睿哲冠伦,谦虚嗜学。
左经右史,有圣心自得之功;
记事纂言,皆治道当为之要。
爰肆成书之笔,用为宥座之规。
目击道存,不但铁画银钩之胜;
事谐辞称,莫非金声玉振之调。
更资鸿硕发明,足备燕闲省览。
启沃已无有馀蕴,操持何止于一端。
书而得所以书,何袭六经之成训;
圣而益至于圣,实开万世之太平。
臣由太学诸生,窃先朝之末第,久陶教育,获际休明。
属当大有为之君,亲洒不一书之翰。
天之高,星辰之远,虽难窥测于奎文
地所载,人力所通,固以诵传于圣作。
幸矣耳闻而目见,居然机动而籁鸣。
辄摅将顺之忱,并寓箴规之意,裁成编帙,上渎冕旒。
伏望圣聪,俯垂渊鉴,庶有片言之寤,幸宽万死之诛。
圣人求多闻,谅不间刍荛之贱;
愚者有一得,倘或收葑菲之微。
所有撰到《缉熙殿四十八规》并前后序,谨缮成一册,随表囊封投进以闻。
臣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按:《金华文徵》卷一三,明刊本。
兴济桥记淳祐中 宋 · 虞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四
按《春秋》书法,延厩言「新」,有旧也;
三军言「作」,为之也;
雉门两观言「新作」,灾而更为之也。
吾邑之东江故有石桥,圮而更为之,将单言「新」,其绩不止于修旧;
直曰「作」,则非创为之也。
窃取二义兼言之,其可。
桥始成于庆元初载淳祐壬寅秋七月甚雨,三日夜不止,水冒平地几丈,桥反在水下,人不见其坏。
水落,惟址仅存。
邑人惊叹曰:「不复有此桥矣」!
当始创时,浮屠有居实庐其旁,募缘以聚财。
至是,其徒惟几欲踵成之,时则朱君元龙尚书左司郎归绣湖上。
惟几谒曰:「愿丐一言,以兴此桥」。
朱君谢焉,又属之予。
予曰:「吾家万山中,是谋非吾所能及,必朱君乃有济」。
一日诣君道其故,君曰:「是邑政之大端,乡非薛令之贤且才,虽百有居,奚益?
今令窘催科不暇给,吾党祇费言耳。
今独念五十年间民恃桥无厄于水,今坏,属尔已有不免焉者。
事问当为,成否委之数可也」。
然而惟几东西驰走,应者绝希,缪悠再期,绵绝一二,力殚策尽,而绩于成之日茫如也。
乙巳冬十月,赵侯圆卿来。
侯才行通敏,勇于为义。
居亡何,县纲整整。
朱君乃始约予合辞以言,侯唯然曰:「吾责也。
抑凡执艺事于官府者,率费夥而功窳。
必得一二贤士友,如家事董治之,勿使吏与。
苟有涉于有司者,则件目以达于令,令当施行之惟谨」。
众推周君勇、楼君晏,二君科目仕宦期虽已薄,莫敢辞,日裹饭以往。
既而楼君问涂,又得其兄昙继之。
始则博询利病,孰宜因革,或谓前创稍庳,故水至而壅。
于是增筑其址,视旧崇六尺。
或谓乡也腹沙而背𣪝,故易溃。
于是实之土而覆以石。
其命群匠也,分地赋役,配以丁壮,殊厥志号,云集而不乱,期以旬日而成。
里中有老练世故者,方旁睨未信,俄而智巧捷出,不愆于素,殆以神物夜半驾天河而人不知也。
当桥之中,作屋五楹,以待乘驷马车而过者得以驻览焉。
又立东西二门,直西岸作阁二间,楼僧伽其上。
凡可以增壮观而寿此桥者,无不为也。
嗟乎,斯役钜矣,其成也,岂非数哉?
然必待其人而后成,君子不谓数也。
是役也,用人之力踰四万,靡钱凡百万,千石有奇,市材募役,不使人有毫发不满意,然亦不虚掷一钱也。
绍、庆间,号为东南极盛之时,世道宽广,比屋丰实,有居一野衲耳,叩人之门,靡不倾倒。
近岁富家大姓往往散落,人情类多较计纤微,间拥厚资,亦相视涩缩,至烦邑大夫作礼修辞,郑重谕勉。
吾党有相与求助于邻壤之贤者,而后集事,岂赵侯之用力视薛侯为多,又世变之可慨者。
桥始未有名,民德薛侯,以其姓呼之。
今民于赵侯德之甚,请以「赵」易。
赵侯雅不欲掩前人功,朱乃告于众曰:「昔柳子厚兴州导江之绩,及乎杠梁之成,尝以兴工济物归美其为州者。
今二侯之为邑,实皆似之,扁以『兴济』,若何」?
众曰「唯」。
朱君遂顾谓余曰:「吾既名之矣,子盍为之记」?
余乃辞,不获,用并书其始相与谋者如此。
按:嘉庆义乌县志》卷二,民国十八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