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顾学正(襄) 其一 北宋 · 郑居中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可惜病相如,谁寻封禅书(自注:公病渴而卒。)。
双亲千里外,一叶九秋馀。
风露翻归旐,尘埃锁故庐。
虎丘山下路,会葬有乡车。
挽顾学正(襄) 其二 北宋 · 郑居中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广文官舍冷如冰,几叹朝衫脱未能。
忽买春田埋玉地,犹悬绛帐读书灯。
佳名空缀仙都石,妙偈争传海寺僧。
一幅粉旌春水漫,惜君谁不涕奔腾(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
句 其一 北宋 · 郑居中
押东韵
丘壑未应容谢傅,衮衣行见命周公。
其二
自有薰风来解愠,更无箕舌巧为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引《秀水閒居录》)。
其三
押灰韵
殿上神光瞻舜禹,壁间俊气识伊莱(景灵宫落成应制)。
按:宋范公称《过庭录》
乞前殿视朝许记注官侍立殿侧奏(崇宁元年十月)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一四(第三册第二三七八页)
前殿常朝左右史起居毕即退,至御后殿方侍立,殆非古者言动必书之义。欲望凡前殿视朝,亦许记注官侍立殿侧。
乞令有司降祭服于州郡奏(大观元年七月)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六一(第一册第六一七页)
窃以国家祈报社稷,崇奉先圣,上自京师,下逮郡邑,以春秋上丁社日行事。然太社、太学献官祝礼皆法服,至于郡邑则用常服。欲命有司降祭服于州郡,俾凡祭祀各服其服,以尽事神之仪。
乞将御笔模写于石奏(大观元年八月)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八○六页
近蒙赐臣御笔八行八刑书,欲望许以所赐模写于石,立之宫学,次及太学辟廱、天下郡邑,与石经比。
按:《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一○(第三册第二二七三页)。又见同书选举一二之三四(第五册第四四六四页)。
乞颁降鼎书祭鼎仪范奏(大观元年十一月)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礼五一之二二(第二册第一五五二页)、《宋史》卷一○四《礼志》七
奉诏,亳州大清宫王与之进《黄帝崇天祀鼎仪诀》,令臣等参详可与不可施行。臣等窃考其说,皆本于天元玉册、九宫太一,与魏汉津制度相合。其间论五运六气盛衰胜复,以五行相尅制,亦合于汉津所授上帝锡夏禹隐文。乞修为祭鼎仪范,时出而用之。今修成《鼎书》十七卷,《祭鼎仪范》六卷,乞颁降每岁祀鼎常典,付有司施行。
乞颁降国子监太学辟廱敕令格式奏(大观三年四月)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一八(第三册第二九八○页)
脩立到国子监太学辟廱敕令格式,申明一时旨挥。乞冠以大观重修为名,付尚书礼部颁降。
乞施行议礼局所奏劄子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政和五礼新仪》卷首
臣伏奉圣训,令臣等看详议礼局等所奏。今看详,已得允当,伏望圣慈更赐详酌施行,取进止。
乞颁降政和新编学法奏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二五(第七册第六四七四页)
《学法》一百三十卷,御笔裁成者,列于卷首,乞冠以政和新编为名,仍乞付国子监颁降。
乞分撰诸种礼仪词文劄子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政和五礼新仪》卷首
臣伏睹近降御笔指挥,内礼仪注内有合行拟定曲名、修撰乐章等,并亲祠及其馀仪注内合用祝文等,已令学士、舍人、秘书省官改撰外,臣契勘冬至、夏至、宗祀、祫享大礼毕,群臣贺词并宣答,宣劳将士及九册命贺词、宣答词、制文、答文、宾主请答词,皇帝御殿三师三公等贺词并宣答,皇后受内外命妇词并宣答,皇太子、皇子已下冠婚六礼词并宣答,臣等欲乞付本局,并令详议官分撰,庶协本制,不致乖错。取进止。
上政和五礼新仪劄子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政和五礼新仪》卷首、《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二二(第三册第二四七三页)、《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三
窃以礼有五经而威仪至于三千,事为节文,物有防范,本数末度,刑名比详。遭秦变古,书缺简脱。远则开元所纪,多袭隋馀;近则开宝之传,间存唐旧。在昔神考,跻时极治,新美宪章,是正郊庙。缉熙先猷,实在今日。恭惟陛下德备明圣,观时会通,考古验今,沿情称事,断自圣学,付之有司。因革纲要,既为礼书;纤悉科条,又载仪注。勒成一代之典,跨越三王之隆。臣等备员参订,徒更岁月,悉禀训指,靡所建明。谨编成《政和五礼新仪》,并序例,总二百二十卷,目录六卷,共二百二十六册。辨疑正误,推本六经,朝著官称,一遵近制。上之御府,仰尘乙览,恭候宸笔,裁定其当,以治神人,以辨上下,从事新书,其自今始。若夫蒐补阙遗,讲明稀阔,告成功而示德意,则臣等顾虽匪材,犹当时顺圣志而成之。取进止。
钟傅神道碑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
绍圣四年十二月出剉子山讨白草原,俘馘四千。遣幕官董采诣阙,请合泾原帅趁天都山鼐摩会置州与寨。自驰赴章楶议,谓楶曰:「公能出师,当以熙河节判归公。公不自行,请分泾原帅以从」。楶难之。又议:既城天都,而粮或不继,须五月草深,乃进。约公同奏,朝廷诘其说。公曰:「议独出己,楶无与也」。正月以白草原捷奏,加集贤殿修撰,锡三品服,迁知熙州,兼熙河兰岷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公事。通远军康谓、李深请城浅井,公疑彼无泉,檄使审视,谓、深因请城。二月兵出,果无水,不克城,如公所料。三月,移师筑丹喇关,朝廷赐名曰通会,会州望在咫尺矣。已而坐前奏议异同、筑浅井不城,方褫职降秩签书经略安抚司公事,复有告白草原冒赏者,再降宣德郎,谪监永州税。元祐元年三月十六日,责永州监税。
宋宗室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随州管内观察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再赠司空谥孝恭墓志铭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壮陶阁书画录》卷四、《六艺之一录》卷一二二
公讳世恬,字静之,太祖皇帝之玄孙。曾祖燕懿王德昭,祖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父宣州观察使、宣城侯从谨。嫡母高平郡夫人薛氏,庶母永嘉郡太君李氏。公以庆历三年六月生。七年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皇祐三年,明堂恩,改右监门率府率。稍迁右千牛卫将军。英祖、神考、哲庙嗣登天极,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康州防禦使。上践阼,进随州管内观察使。崇宁元年五月十一日,以疾终于睦亲第,享年六十,诏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仍赐以黝缯赠玉,又敕以一品卤簿,殡于城北佛舍。遣太常博士吴矜軷祭于国门,谥孝恭。继以子令寤郊恩,赠司空。公恭俭孝慈出于天资,始宣城侯薨,才七岁,哀泣摧毁若成人。及长,事高平夫人,昏定晨省,未尝稍懈,夫人尤爱之。高平殁,殡于佛寺,公伯仲愿庐墓以终其丧。宗正拘文不许,公乃命子妷诉于庭,神宗为之叹息褒美,诏从之。宗室庐墓,自公始也。既冠,锐意经史,研精理致,日夜与伯仲讲习,求古人学问,手录训释,溢于几席。宫教王慥善臧否人物,一见公,洒然异之,乃以公进士业上焉。将召试,公谓所厚善曰:「学以为己,岂忍与吾家人角一日之长,而徼倖爵禄哉」?终不就举。事兄嫂如父母,宗子间指以为法。永嘉弃养,哀号擗踊,水浆不入口者累日。出殡普照寺,庐次才数楹,公苫块其间,足不踰阈,人以为难。伯仲俱亡,公长其族属,内外几百口,雍睦上下,闺阃肃然。虽见孙妷,必具衣冠,拊循训饬,动合礼则。其有丧葬婚姻力不给者,必捐赀厚遗于人,了无德色。岁时祭享,列子孙拜跪庭下,至有跛倚者,公曾不知倦。永嘉葬,卜地神冈,距京城几半驿,四时荐献,必躬亲之。晚岁以疾,筋力不强,视世事一不留意,独嗜书史,以教子孙,欲人自表见于世。故所延纳,皆当时知名士,而一门之内,举进士者几十人。其子令晙尝试艺中高等,问学该博,孝友纯笃,掌教官交荐于朝。崇宁温诏,且以宗子久失教养为念,以其事付宰臣,俾乏讲议。于是官邸大辟黉宇,仿太学三舍法教养宗子。令晙首率子侄执经就列,月书季考,以行艺升内舍者一岁凡三人。令戆、子泰举进士中第,子鈜赴试京东转运司,以魁荐,复试南庙,擢第一,联名奏籍者一子三孙。集英唱第,令晙以环卫入侍,称谢殿陛者再三,人颇荣之。令洧自内殿承制诣登闻乞试,遂中程,易文阶。其他试吏,亦各有闻。皆公教督有素也。每病少间,则奉明请无虚日,虽霾风暴雨,未始或渝。人为言公方病瘳,未宜勤四体,公曰:「宗子享厚禄,且无吏责,茍无病辞,不能勉强趋朝,纵于法宽假,独不愧于心乎」?间命诸子取前代史抗声诵之,倾耳而听,一字辄误,则诘證之。已则戒之曰:「古人之言不妄,可不审谛耶」?凡亲旧踵门,虽病,应接略无倦容。闻宾客语及经籍,必命子孙录之。至如荐绅先生嘉言竑议,往往识于屏幛,朝夕载阅,讽诵不忘。公之好贤乐善,皆此类也。世或卖婚取赀,习久成俗,公独慎择望族,间得善士。其所奉养甚薄,至于供祭祀,接宾客,恤孤独,则倒廪倾笥,不吝所有,惟恐不满人意。公虽严而恕,虽宽而栗,俨然庄重,人自畏爱。妻邢氏,封大宁郡君,赠和义郡太君,故太师炳之孙女也。先公六年而亡。男十八人:长令幼,太子右内率府副率;次令萃,赠定州观察使;令致,赠左屯卫大将军;令晔,右内率府副率。皆亡。令晙,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令寤,内殿承制;令辅,内殿崇班;令绲、令注,故右侍禁,先亡。令戣,东头供奉官;令戆,宣义郎、签书安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令名,右侍禁;令莇,右班殿直。女十八人:供备库副使郑仅,朝奉郎、知开州军州事郭伯山,左侍禁马能夫,东头供奉官宋昂,承务郎范良,右班殿直张汝明,三班奉职马公彦,通事郎田有成,右侍禁张汝能,右班殿直、閤门祗候郑绎,三班奉职焦天任,皆公婿也。一在室。孙男二十人:子鋐,宣义郎;子泰,将仕郎、密州司户参军;子鉴亡。子钫、子巽、子履,班殿直;子彀、子澜、子殳、子笈、子友,、奉职,馀未仕。孙女二十二人:长适东头供奉官刘绚,次适右侍禁陈元发,次三班奉职张由庚,次三班奉职盛镗,次三班奉职王蘋,次承务郎开公南,次将仕郎张章,馀未行。曾孙男三人,曾孙女四人,皆幼。以大观元年三月廿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铭曰:
赫赫崇公,艺祖之裔。能嗜于学,于焉养智。恭俭孝慈,好贤乐施。教督孙子,而业于艺。比比登科,以儒显世。人有一善,亦足名家。公兼有之,德则无瑕。铭以示后,实而非誇。
宋皇叔益端献王妻魏越国夫人墓志铭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
夫人姓王氏,曾大父承衎,西上阁门使、永州刺史;大父世文,左屯卫大将军;父克善,成州团练使。王氏自高祖父中书令秦正懿王审琦,以勋劳从太祖定天下,为佐命功臣,而族始大。夫人秦王之元孙,团练公之第六女,今中宫之姑也。年十有六,以令族淑德选为王夫人。熙宁五年,备礼聘于禁中,初封嘉国;元祐元年,王出就外第,进封潭国;元符三年,今天子嗣位,进封越国。崇宁二年五月十一日,薨于亲贤之第,享年四十有七。夫人生而端慧,不勤傅姆之教,淑慎不戏,日览图史,取古之贤妇烈女,可以为鉴者,资之以自治。事父母孝谨,友爱兄弟,施及群从,怡怡如也。内外宗姻,贤而异之。及为王夫人,柔顺和正,动循礼法,肃恭辅相,克尽妇道。抚诸子,慈爱以有义;视妾媵,均一以有恩。阖门雍雍,上下顺治。元丰初,王尝寝疾,夫人躬视药剂,忧形于色。庆寿宝慈二宫、神宗皇帝临问,察夫人劳悴,顾视嘉叹。王疾愈,夫人入谢,诏赠夫人父克善成州团练使,母张氏延安郡太君,以褒宠之。王薨,诸子尚幼,夫人勉之以学,朝夕无倦色,诸子奉承,亹亹不懈。哲宗尝视吴王疾,由侧门谒益王庙于西第,夫人迎见,拊劳甚至。夫人泣奏:「王弃诸孤久而嗣子未立,他无所请」。帝为之改容。翌日,慈德宫临幸,延登夫人,礼遇益厚。绍圣初,宣仁圣烈皇后上仙,夫人率诸子奉益王之柩,从葬于西陵,号泣追慕,哀感行路。夫人于珠玉文绣之饰无所好,自奉甚节,而喜赒人之急。秦王后丧葬嫁娶有以乏绝告者,不问戚疏,随所欲给之,人人尽其意。平居服多布素,日尝蔬食。阅佛经道书殆遍,善篆隶,能作小诗、墨竹,间用以自娱。晚年气益劣,而蔬食不变,诸子勤勤以膳羞为请,不得已从之,月中茹荤止数四。其薨也,以始生之日。晨兴,夫人起居如常时,诸子以次奉觞为寿,夫人起捧炉爇香,未释炉目瞑,左右惊掖,而夫人逝矣。岂平日笃好佛老之书,而通其大旨,至于死生之际能了然邪?讣闻,天子震悼,特辍视朝三日,赠魏越国夫人,遣中使驰赐龙脑水银以敛。二十一日车驾临奠,赙赠有加,既又发哀于苑中,宰臣率百官慰于崇政殿门下。命景福殿使、宣州管内观察使、签书入内内侍省事杨震典襄事。诸子以其年七月二十日,奉夫人之柩殡于居□□□□。子男十人:长孝哲,右骁卫大将军,四岁而卒,赠博州防禦使,追封博平侯;次孝诒,建雄军节度观察留后;次孝参,奉国军节度使,信都郡王;次孝奕,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后夫人二年而薨,赠司空,追封平原郡王;次孝骘,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次蚤夭;次孝忱,容州观察使;次孝颖,湖州观察使;次孝愿,容州观察使;次孝永,廉州防禦使。女七人:长永嘉郡主,适内殿承制、閤门祗候任师道;次和义郡主,适供备库副使、閤门通事舍人、殿中省尚食奉御王健;次大宁郡主,适西京左藏库副使、閤门通事舍人、提举京畿监牧司勾当公事高世赏;次乐平郡主,适内殿崇班王庠;次齐安郡主,适内殿崇班王仲弼;次宜春郡主,适西头供奉官王宗夔;次同安郡主,适宣德郎郭璋。孙男十有八人:安祚、安时、安正、安民、安世、安中、安逸,皆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安信,右监门卫大将军、遥郡刺史;馀尚幼。孙女十人,一封仁和县主,馀皆幼。大观改元,太史卜远曰告吉,诏以礼部尚书臣谔、内客省使臣贯监护,将以三月十一日启菆,二十有九日乙卯合葬于河南永安县先王之墓。呜呼!妇职内事,其遗芳馀懿,盖有不可得而见者。观益王之令德终誉,诸子贤而多材,两宫之所眷异,三朝之所褒迁,以是而考,夫人之贤,不待论而后知也。其封越国也,诏告有曰「以义佐王,以学训子」,则其贤为益信矣。有司状夫人之行请铭,诏命臣铭之。铭曰:
王氏周胄,官封相继。世有显人,肇自正懿。赫赫艺祖,造有区夏。正懿子翼,功载庙社,孰□其干,不殖其原。传德袭庆,以贻后昆。是生贤淑,归我端献。不懈内助,以相为善,王尝被疾,躬视药膳。维时隐忧,天子所叹。王终考年,亟屏妇饰。义形于家,古训是式。有子八人,棨戟相望。曰侯曰王,印绶煌煌。宠禄光大,子孙振振。德则多有,独不永年。刻铭兹石,久载犹存。
少府监玉册臣张伯几刻。
按:《考古》一九六四年第七期。
宋宗室朝散大夫前签书镇宁节度判官厅公事上柱国士宇妻蓬莱县君王氏墓志铭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东都冢墓遗文、民国《巩县志》卷一七
王氏之先,太原祁人。其子孙有自魏之元城徙于曹之济阴者,今家焉。夫人曾祖博文,故枢密副使,赠太师、中书令;祖略,故太常博士;父𡵓,故大理寺丞。中令公以风力政事,受知于真庙、仁祖朝,及其子忠简公畴,被遇厚陵,遂父子继践枢庭,为一时衣冠之盛。大理府君少精敏嗜书,有干治才,而蚤世,不及显用。夫人自幼颖悟,凡女工之事,精巧远出人上。既孤,无男兄弟,佐其母理家事,籍籍以令女称。既笄,归今朝散大夫、前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赵君士宇,以夫恩封蓬莱县君。大夫公贤而文,始以宗室子补右内府率。非其好也,乃益以经术自淬砺。会神考锐意图治,柬拔人物,不閒外内,稍稍以公族试治民,公于是奋然请自效。召试,论议中等,擢承事郎。方其游学,赀用不甚给,夫人悉奁櫜所有以资之。其激赞□勉特甚。随宦四方,中馈修饬,闺阃肃然。事孀姑尽妇道,御婢媵宽而有法,下爱之不敢欺。初,大夫公官睢阳,丁其父观察公忧,奔讣京师,不暇问家室。夫人乃自趣装,挈稚幼,贷舟追行,前殡一夕亦至,宗族称之。大夫公宰江阴,为当路所窘,移榷酒吴兴,且欲传致其罪,深以为忧。夫人曰:「公之莅官也,持身廉,奉法公,治民恕,俯仰无所愧怍。穷达命耳,非人所□」。公第行,已而事亦得解。大夫公佐吴郡幕,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之正寝,盖崇宁元年七月十九日也。享年四十五。子男四人:廱,将仕郎,新授徐州萧县主簿;次庠,次序,次广,未仕。女□,长适承奉郎王梧,次适将仕郎杜圯,三未行。以大观元年三月二十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铭曰:
王氏之先,勋庸世传。生此柔懿,惟妇之贤。择配而行,归于宗子。劝以诗书,文学而仕。胡不偕老,中涂云亡?既祔新阡,悲风永长。
少府监玉册官臣张惟几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