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鉴义南宋
海珠慈度寺记宝祐五年 南宋 · 释鉴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一、《番禺县志》卷二九、《南海县志》卷一二
大块开凿,元气流行,穹窿雄大之为山,宏广博厚之为地,凸凹为冈阜,润湿为水泽,群分类聚,各安其生。
海若山灵,威神辅德。
尝观杭之飞来峰,广之飞来殿,五羊化石,南康殒星,皆名胜之处,佛菩萨化居也。
昔有人从异国来,得珠径寸。
舟归日,珠飞入海,无所寻觅。
是夜此处光怪呈露,因名海珠洲。
宝祐四年,郡人文溪李左史昴英施财创寺于其上,奉佛安僧,请额海珠慈度寺,立为甲乙住持院。
南海之外,越台之前,舶之望墅,实州治之正印。
西江之水澎湃漩澓而回澜,东海之潮奔趋汹涌而收浪,绿树排秀,远山送青。
渔灯半夜,见星灯而明灭;
谯楼将晓,闻画角以悲鸣。
慨叹昏迷,其谁能悟。
月皎金波,摇荡星光,银汉低垂,补陀瑞象,玉毫增辉,兜率绀容,妙相显露,僧和梵呗,钟扣鲸音,穗石福地,其名四驰。
寺成而云衲四集,遂置田土,名荒谷、下涧、朗下、麻涌、下疆、黄泥凹、东街田地、黄泥郁、种子田、官田峒等田。
提举常平司拨渡额名,河南北上渡、下渡,窑头、横水等渡,以充晨夕香灯之用。
帅阃又拨蛋民邱三、林六、郭二儿、孙一十馀人永远充本寺洒扫之役,此皆系常住利便之事。
且有生者幻生尘象中,幻居尘境上,实非久处。
是亦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斯佛语也。
云峰祖师曰:「从缘而得者始终成坏,不从缘而得者历劫常存」。
命工镌石,以纪岁月,后昆当鉴是无忝也。
僧鉴义撰。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光绪五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