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玫北宋
千乘县修学记 北宋 · 黄玫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嘉靖《青州府志》卷九
学校之制备于三代,天子有辟雍,诸侯有頖宫,而乡党之间亦设庠序之教。
师儒并建,弦诵翕然,耳目之所闻见皆学之事,心思之所深造皆学之道。
道在物而理在己,理在己而性在天,而命无不穷曲尽至。
当是,以才识周于用者,朝廷郡国公卿世胄而已。
聚为闾阎,散为农桑,贱为仆夫,幼为童稚者,其言其行皆卓然有以自见于世。
时君宾兴而用之,在乡而美俗,在朝而美政,若大若小,无施不宜。
功成治定,兵寝刑措,而和气洋溢于宇宙者,率由此也。
夫治不右,迨流风寖息,废于战国,火于秦,灭裂于汉,荒唐于晋,浮艳于唐。
教养之法或亡而不存,或仅存而不足观,则人材之盛衰,功业之卑崇,风俗之厚薄,固不待辨而可见矣。
天兴斯文,世不丧道,至我圣宋,始偃兵重儒,涵养淬励者盖百馀年。
而后神宗皇帝一以三代教育之法迪之,聚人以学,明道以经,善育京师,化流邦国。
天下之士蒙惠泽而被休嘉,志高而趣远,探道度夏商之前,而其卑处不言汉魏
后圣继述,取而用之,置诸左右,布之百执事之列。
文章政事,亹亹乎逼文武之际,皆我神考昔时所以教养成就之材也。
呜呼盛哉!
崇宁改元江南黄侯铎为千乘宰,始至不踰旬时,敝政一新。
乃曰:他无足议,惟是所以崇奉先圣、表仪士民者殊以缺略,此非治所宜。
于是谕其邑人曰:「千乘为齐名区,前世文人如儿宽欧阳生辈为不少。
以今视古,疑若歉然。
岂天之生材厚于古而薄于今哉?
赋形于天者有性斯有材,有材斯有功。
惟性明故其材周,其材周故其功立,其功立故其俗成。
乃今废学校而责人材,风俗之逮于昔,所谓不琢玉而求文采者也,窃为士大夫不取。
州县建学渐涣。
乡举里选之法,此神考所留神规画,将行而未及者,诸公其无意乎」?
邑长不才,请以身先,邑人不谋而应之,阅月而告成。
广殿而崇堂,周以两庑,耽耽翼翼,丹雘焕然。
邑之秀民游泳夕息、执经质疑者常数十人。
是年秋,预有司荐者乃倍于昔。
当时方喜侯之有为,争相称重。
未几果有诏,县皆置学,自县升之州,自州贡之朝。
诸邑皆纷纷应诏,朝夕营葺,独千乘恬然素具,无复可为。
噫,如吾侯者,可谓智矣!
初,学成,屡移书请记其事,未暇及也;
今复促之记,安可辞?
因告之曰:夫制天下之治者存乎法,揆天下之法者存乎道。
明良相遇于庙堂,运精神心术之微,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以为事业而推行之,吏或不能明究厥旨而宣成之,况逆知其理哉!
侯方治簿书狱讼于王畿千里之外,而其所行及于庙堂之议,若合符节,谓之不智可乎?
异时殊方下邑,学校之间人材益富,乡党之间风俗益醇,野无遗贤,朝无倖位,虽圣明化养之功,而侯于千乘实有功焉。
侯知经能文,犹长于吏事,治剧尝以课最闻。
按:同治《(江西乐安县志》卷九,同治十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