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守岁。次戴叔伦韵 明 · 朴光前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同是江南客,今宵意转亲。
渐知更逐漏,斗觉老随人。
乡思欺疏鬓,羁愁滞病身。
庭梅故园树,趁晓欲探春。
潇湘夜雨图(十一岁作) 明 · 朴光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万里沅湘碧玉流,疏篁一夜雨声秋。
烟沈橘柚洲前月,风弄参差曲外愁。
汉汉归舟沾洒洒,微微渔火远悠悠。
丹青直见猿猩在,天下骚人尽白头。
题宣廷达楚辞册 明 · 朴光前
五言绝句 押寘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欲学屈子辞,先寻屈子意。
君看不病人,那得呻吟似。
坦腹东床 明 · 朴光前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晋代风流王逸少,两朝人物孰能当。
男儿本自天机重,可笑当年脂粉郎。
思乡 明 · 朴光前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千里辞亲未献策,二年为客在长安。
芳荪亦是江南草,共向春风恋故山。
次金景秋观水轩韵(以下九首续) 明 · 朴光前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庭松溪竹翠成邻,一卧林泉万古身。
为惜清欢归路晚,绿杨千树暮江滨。
与门族展省水多院。移坐广滩川上。述怀 其一 明 · 朴光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七旬于世竟何遂,白首逢春老可悲。
人事存亡前后岁,园花开落古今枝。
其二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润身扬名丈夫事,虚老尘寰最可悲。
入孝出悌真务本,吟诗咏句是寻枝。
其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东风吹撼庙庭树,追远难堪霜露悲。
寻旧主人新社燕,报新春色旧梅枝。
其四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功名在数非吾愿,忠孝传家是我思。
题壁述怀爰有感,后来看者更谁为。
其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泰山北斗人皆仰,霁月光风我所思。
万丈千层一世倒,悠悠泛泛竟谁为。
其六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东流不作西流水,两地人伤两地思。
细雨暝烟何处是,蘋蘩言采不能为。
其七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当时感物留长句,此日吟诗起永思。
不肖年来何事业,世家忠孝独无为。
其八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传家忠孝嗟无继,在数功名肯敢思。
追述昔时先祖教,感怀绕笔写难为。
挽任花洞(百英) 明 · 朴光前
七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射策君门严笔阵,文章当日动京师。
风尘宦味鸡馀肋,岭海声名麦雨岐。
肮脏胸怀徒自信,魁梧状貌孰深知。
鹏程虽失扶摇势,龟麓仍饶燕喜资。
子侄群兰馨畹亩,弟兄三玉照门楣。
菊潭翁笃裁培力,忠顺公开积德基。
竹马昔同黄犊走,队鱼时共翠葱吹。
雪窗净水晨吟苦,萤榻开兴夜读疲。
浮世人心各羁绊,中年岐路久分离。
晚来乡曲期终老,事去湖山不复携。
落叶归根先后尽,行云无迹古今移。
稀年涉尽人间乐,众妾还添死别悲(二句缺)。
前冬交臂伤瘦瘠,今岁开帘独涕洟。
抱病怯寒愁不出,拥衾长卧已多时。
妻凉日暮山阳笛,白马空渐梦里期。
送梁君仲明子徵赴居昌 明 · 朴光前
押支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要民倡支离,和者徇其私。
叩马耸御史,颂德刊云螭。
见此辄泚颡,蹙蹙如躬罹。
送南张甫(彦纪。号宜峰。又考槃。○三首) 其一 明 · 朴光前
押尤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枫溪十载后,偶得半年游。
交亲托久要,德义新相收。
卓矣子所见,不但起辈流。
鱼熊辨争毫,动静养有周。
立志贵悠久,蓄德戒轻浮。
见善若已出,海量何休休。
切切起吾懒,对病药屡投。
伊余独学人,踽踽海一陬。
岁晚欣有得,袭馥驰椒邱。
万事不自保,又抱参商忧。
秋风望不极,激烈金石讴。
其二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久客滞周南,蟋蟀吟秋棂。
悠悠岭上云,急急原中鸰。
归思浩莫缄,驱马不暂停。
龙与江上路,道里逾千亭。
初还见父兄,至乐难为形。
古人言复初,取譬何丁宁。
人有大父母,赫赫居冥冥。
慇勤赋与恩,荡荡无能名。
欲报信罔极,顺事惟惺惺。
胡为旷定省,愿言趋鲤庭。
一理非二岐,闻之张子铭。
其三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泛观千古士,得失皆可指。
苟能知所趋,孰不称有志。
自许一何高,朋徒亦仰止。
及其校成就,五谷徒种美。
自从孟氏没,濂溪及程子。
朱张具卓立,飞禽凤出类。
其馀众君子,不可殚一二。
所迹或可嘉,素志不止此。
岂是降才殊,悠悠无乃祟。
发轫止十里,不进何时至。
掘井不及泉,不止方见水。
勉矣强斋翁,吾知子所志。
登南山。和李生 明 · 朴光前
押阳韵 出处:竹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竹怜新坞碧,橘忆故园黄(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