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丝曲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一只鸳鸯楼上愁,百尺残丝空际游。
罘罳殿影俯江水,水波碾云云不起。
四边花絮相逐飞,千萦万转嗟何依。
咒风吹去入君骨,风片不成星又没。
后园凿井歌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不知井底水清浅,但觉辘轳向心转。
天梦梦,日短短。
白石枯,青绠断。
魂梦不到无龙国,风雨何来苦相逼。
咄咄尔群乌,年年飞近梧桐侧。
奉题隽公采药图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绛衣把锄者谁子,安得仙舟渡瑶水。
船山狡狯作此图,使我掩卷思蓬壶。
蓬壶缥缈百灵守,几年忽入罗侯手。
我昔为君题短诗,荆州未识空相思。
今到乌桓理秋匣,强读司空城旦法。
我方抱剑愁烟埃,君亦奉檄烟中来。
重拂零缣寻旧句,人生总被浮名误。
微闻海上仙所居,恨不倒骑红鲤鱼。
曩时蜀客解此意,蜀中亦有清凉地。
怪他漂泊不能归,徒令猿鹤相嘲讥。
君粤我吴足此境,星前记得芙蓉影。
吁嗟宿愿仍蹉跎,流转黄尘当奈何。
天涯尽处炯相对,梦魂飞上灵鳌背。
君看万象皆凋残,传与医王难复难。
短歌赠易中实观察 清 · 杨增荦
押质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海内诗人易中实,游戏三昧一枝笔。
直从玉溪窥少陵,早闻韩公服长吉。
梦中独啸精灵猜,天外穷搜真宰诘。
如虹如电如断霞,忽筑忽笙忽张瑟。
荡气回肠君不知,贪多爱好古无匹。
茫茫尘界几时堕,了了童心百回质。
胸间怪石相郁蟠,眼底空轮自洄汩。
星飞沙裂七身在,海倒江翻四魂窒。
世途险仄鬼欲愁,吾道迂疏众所嫉。
孤松累劫思陶潜,半芋当年诳李泌。
可怜秦汉无山川,仅见曹刘占堂室。
君诗足轻万户侯,何物鸡虫有得失。
题宜轩所临石谷画册 清 · 杨增荦
押纸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英英河岳灵,化作石谷子。
一代无画师,天遣恣山水。
阴阳入手斗,鬼神为心使。
折以青琼枝,碾以苍玉砥。
达摩十年坐,浑沌七日死。
那吒见三头,天龙夺一指。
不知须弥烧,木石何所倚。
不知沧海倒,波涛何由起。
不知猿狖愁,不知蛟鼍喜。
行不知所行,止不知所止。
终不知所终,始不知所始。
黄鹤有后身,云林得知己。
此道三百年,无人抉真髓。
宜轩久私淑,冥心独追拟。
传来广陵琴,写破葛洪纸。
丽若三花开,坚若万椎捶。
奇者若灵虬,雄者若猛兕。
逸者若幽人,枯者若禅子。
石谷如有知,当笑宜轩诡。
一语谢宜轩,既似求不似。
海漫漫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一
海漫漫,羲娥拍手跳双丸。
鲛室龙宫不知处,波心时见珠阑干。
当时倏忽狂且诡,浑沌凿窍七日死。
海源上与天河通,多少天星沈海底。
君今数遍恒河沙,匣底剩有夫容花。
暂动还休计亦得,梦回忍话仙人家。
海水可怜碧复碧,长呼一声天地窄。
灵虬空自卜风雷,冤鸟何能填木石。
海漫漫,日短短,一片春潮落红满。
海上曾闻太古琴,十年小别天风断。
君不闻桑海多变更,尊前凄绝王方平。
危楼四角白虹起,君独何为狎蛇虺。
尧公招游西湖不果往越月梦经其地作此诗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前年潘子招我游西湖,去年罗子示我西湖图。
今年六月君又往,要我作伴西湖居。
我来日下一事无,佳期坐失宁非疏。
羡君此行烟水区,竹枝讵数杨廉夫。
迟君不至且一月,梦中忽值西湖渔。
湖边草绿涂径迂,三潭水色如醍醐。
白荷花底戏鸥鹭,青柳枝头啼鹁鸪。
断桥写入镜奁碧,梅花几树孤山孤。
飞来峰顶玉相映,灵隐寺旁泉不枯。
出门满意老湖上,城头忽复闻啼乌。
起看斜月隐高树,四边击柝喧街衢。
此时计君清梦初,老鱼跳波水鸟呼。
何时对我说湖胜,披衣径欲寻香炉。
人间桑海变斯须,湖山此后当何如。
王侯将相一梦耳,范蠡扁舟聊自娱。
我今打包如浮屠,少缓直恐日月徂。
劝君无事休上书,卜宅还卜西湖隅。
以后山集寄赠香宋并赋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古今学黄者,首推陈后山。
正位不欲犯,如参曹洞禅。
而陈之深处,实以杜为天。
吾乡陈集佳,有注据任渊。
曾子(直庵。)主粤刻,所搜为大全。
我今游西樵,花竹春婵娟。
深深白雪洞,飞出玉色泉。
妙契得诗旨,游心会斯编。
赵子有书来,偶数北宋贤。
亦称后山作,骨劲而神閒。
海内重梅诗,谓度王辋川。
王则何敢儗,梅陈相后先。
赵子长安居,一官穷可怜。
我亦思蓉峰,采药终馀年。
世事不足论,论诗还欲坚。
拉杂题卷首,问君然不然。
瘿厂示唐开元道士索洞玄所书道经索题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罗侯隐一官,筑庵如祇园。
终日与佛居,兼穷道之源。
发书燉煌山,宝迹唐开元。
岿然佛典外,大卷索洞玄。
末士去道远,梦中谈汞铅。
洞玄味至理,博搜苦县编。
犹龙圣所钦,问佛宁不能。
可宝讵在字,是讨众妙门。
我来自岭海,五月方鸣蝉。
受持一卷经,念念通人天。
花前偶谈道,自律仍枯禅。
开卷题质君,所愧非法言。
通伯部郎出示张文端所书浮山十坐处诗暨姚惜抱晚年墨迹各缀以诗 其一 清 · 杨增荦
押鱼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休休张敦复,不以书自居。
当其下笔时,肃穆而纡徐。
浮山十坐处,白云心太虚。
诗格韦柳间,萧然称其书。
其二
押寘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姚先于文章,独以全力治。
其次乃及诗,论书又其次。
自然暮年笔,妙合古人意。
亮哉萟有则,至道无立异。
题胡漱唐侍御匡庐归隐图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我游海南春未归,胡君七别辞京师。
我返京师与君左,卷中得读庐山诗。
鸡声夜半惊琨逖,起视寥天星历历。
妄想澄清或有期,如君肮脏宁非激。
肮脏如君自古人,十年人海阅流尘。
幼安北海疑无地,孺子南州幸有邻(君近建新昌三先生祠于东湖东岸。)。
饯别都门柳花亸,是时我正西樵卧。
温生有兴恣登临(毅夫。),赵子无家更穷饿(香宋。)。
君去新昌荷芰开,老亲稚子共徘徊。
偶乘残醉看棋局,忍望长安话劫灰。
劫后漂苓吾不悔,都中却喜残书在。
可怜朝士漫相猜,长愧山灵能久待。
朝暮何心问众狙,千生盟誓證毗卢。
年来喜得沅湘旧(予与方叔章、雷道衡有耦耕之约。),天半朱霞好结庐。
朱霞大有匡庐意,花药石泉净初地。
西山二隐有移文(明陈石庄先生欲刻施圣与、陈嵩伯诗为《西山二隐集》。),日夕望君抱书至。
瘿公属题花之寺吟卷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七年不到花之寺,古寺无花有僧意。
好事长安一罗子,花朝要共群贤醉。
群贤与我久交期,惜我南行尚未归。
自恨难追尘外客,相逢重读卷中诗。
诗人大抵穷相似,绝代南城能好士。
一去空悲觞咏荒,兹游且喜烟霞在。
乱后逢春不算春,世尊能说去来因。
可怜九陌无佳思,惟有西山是故人。
尽日西山应忆我,岁寒空买珠江舸。
一筇我正上西樵,四印斋中留佛火。
南北山光一样青,老来禁得几漂苓。
梦中峨顶三秋月,劫外燉煌一卷经。
燕市重来共杯酒,独怪瘿公于我厚。
椎髻蓬头共隐沦,读画谈诗数耆旧。
桃源世外剩朱霞,白石清泉处士家。
他年共入维摩会,展卷愁看韦曲花。
寿曾太夫人 清 · 杨增荦
押纸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中垒辑列女,母乃尽其美。
叔子今南丰,儒佛为一轨。
兼闻伯仲季,各优学与仕。
文孙复瑰奇,春风煦兰芷。
今秋母八十,䌽衣粲珂里。
仙蝶来罗浮,神鸾度弱水。
门风天下传,婺星海南起。
不才滞桑梓,诵佛朱霞趾。
登堂愧苻彤,持咒祝大士。
北堂歌此诗,诸天大欢喜。
浮云篇留别都中同好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平居笑东方,玩世本非策。
而我不自知,北游鬓已白。
吏隐谁能兼,望古不可即。
酒阑一登楼,搔首天地窄。
蜀中名山窟,峨眉倚天碧。
江源缭绕之,意可鍊金魄。
严武与韦皋,并有殖边绩。
哀鸿今嗷嗷,其咎竟谁职。
念此吾欲归,曰归散原宅。
散原亦何有,魑魅百相厄。
危时良独难,还家不如客。
天风吹浮云,斜日在车侧。
群贤幸不弃,煦沫相为泽。
濒行诒药石,顾我当安适。
天阴雨方集,桑土迫旦夕。
万事重本根,有树宁倒植。
凡今慎此谊,隶也无能役。
力薄且为己,一身听双屐。
国门高突兀,飞鸟川原隔。
聚散古亦有,率土一邻埸。
意外或重逢,老至良可惜。
艰虞百忧积,万转不自释。
临歧如梦中,乾坤渺何极。
送少沧度支出守大名 清 · 杨增荦
押寘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介公老抱匡时志,平日逢人喜高议。
一官郎署三十年,度支苦较公私匮。
嗟君忍说理财术,独醒可唤诸公睡。
大名旧是股肱郡,非君何以当重寄。
清心堂上秋月明,酒阑重击铁如意。
斯民万事待君举,讵似淮阳能卧治。
我居京师寡所向,闻君法语寸心醉。
君才自可为民福,头白期君蹑高位。
顾我漂苓水上鸥,江心一泊知何地。
眼中世变日日异,镜里同惊老将至。
感此秋怀倍系君,永夜疏星照无寐。
政成早赋归去来,药庵同斸西山翠。
同年何鬯威观察许赠唐人写经及古铜瓶久不至以书速之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何逊古诗流,好古诗人无。
云保唐时经,审是唐贤书。
铜瓶土花斑,亦秦汉之馀。
闻风我心惊,是物海内孤。
昨乃饮君酒,君言当赠予。
命穷耳忽富,自贺良非诬。
学佛首戒贪,是贪佛难除。
清晨默盥漱,望眼虔精庐。
半月乃不下,思君何踟蹰。
予行旦夕间,念念载与俱。
梦绕燉煌山,吉金宜山居。
君心即佛心,海水通毗卢。
君才本琼琚,仆也非催租。
陈诗自患得,盟亦期无渝。
铜瓶与佛经,待命今跏趺。
秋日同尧公侍御仙峤舍人铁华民部游西山宿戒坛 清 · 杨增荦
押侵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秋风吹白云,挂在城西岑。
一山如马鞍,中有七宝林。
唐碑渐芜没,石罅花深深。
坐久夕阳下,数蝉调古琴。
松涛与钟磬,并起作梵音。
吾曹抱冷性,华月初在衿。
有酒且复酌,此乐难再寻。
倦后梦无据,山灵知此心。
雨后至潭柘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雨霁乱烟散,探奇入九峰。
峰峰泻丹泉,佛在泉声中。
杂果与众树,沿溪间青红。
山光如相语,托之于鸟虫。
遥想妙严砖,双蚨隐微踪。
山僧未尝学,能言临济宗。
饭后兴未已,洞壑经数重。
不见龙潭云,归途惜悤悤。
铁华以张船山所画佛像见贻转赠瘿公并赋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二
船山画佛庄且美,胡生得之法源寺。
赠我数纸分罗侯,全家供养如受记。
观想持名应得髓,谈经况有燉煌字。
君从莲国追宿因,生天种福何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