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草塘 其六 清 · 杨增荦
押有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昨梦乘白云,还家省父母。
教儿学郑公,防意与守口。
閒处责乃轻,当知天所厚。
东冈八咏 其一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狻猊天上来,依岩得灵窟。
谁能洗沈氛,长贮太古月。
矫首问虚空,虚空竟无说(狮岩啸月。)。
其二
押洽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山君礼真人,云际闻说法。
紫气环金台,白光聚玉峡。
度涧风萧森,百兽不敢狎(虎涧延云。)。
其三
押职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日照滋阳峰,灵光亘西北。
仙佛共一龛,小辟莲花国。
龛前无数山,尽作黄金色(洺山旭日。)。
其四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山尽厌原北,玉虹照禅室。
窗间看青天,偪仄复偪仄。
破庵不易居,感君扫荆棘(高岭晴虹。)。
其五
押队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牧竖散东阡,有若鱼同队。
陇上风飘飘,斜阳在牛背。
唱和本天真,物我皆无碍(东皋牧唱。)。
其六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樵子拍手歌,神仙在西岭。
呼朋访洞天,求之了无影。
入云复出云,山花媚幽迥(西樵农歌。)。
其七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兰若馀二三,天风答清梵。
四王宣佛谛,学道先离幻。
西天在方寸,岂有白云间(花宫奏梵。)。
其八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世儒掸群经,欲综内外学。
名相何纷纷,矜博不能约。
岂知孔佛心,究竟同一觉(石洞翻经。)。
题熊秀叟三峰玩月图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叟家军峰之东,松峰在其西,又南为芙蓉峰。平生好客,遇予尤摰。尝与友诣叟,叟方山游,夜半始归,见予与诸友,喜相告曰:「奇哉月色!军峰夐以远,松峰幽以窅,蓉峰澹以穆。偶造斯境,若游太清之表,邃古之初,怡神悦魂,竟不欲返。」予壮其冲逸,闵其老,属友为图,系以诗。
天生三峰世不知,往昔但为月所私,今若为叟张佳期。
叟为诸峰尽发覆,千盘百折相追逐,风吹衣袂月漉漉。
归路从容玩月华,月亦送叟俱还家,家有逸客兴更赊。
阶前指月说妙境,一峰各献一峰影,流光尽化为溟涬。
峰头谁扫云霞堆,一杯劝月天门开,老子刚从天上来。
咄咄尘寰那有此,到此方知太古在,心喜山灵能久待。
我闻欢跃还成疑,登高常苦筋力疲,夜游宁与老人宜。
劝叟游心风物外,开门大有冲虚意,分明不是人间世。
晦极况无月与峰,至道常存寂寞中,是中差可追鸿濛。
展卷一笑复何有,精微不以耳目受,万古神交峰月叟。
秀叟下世二十馀载展图重纪 清 · 杨增荦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三峰如名士,神龙宛见头腹尾。
明月如幽人,水边石上自写真。
幽人名士得此叟,荒荒寥寥世外友。
叟来何迟去何疾,旷古三友失其一。
月下之峰,曾驻短筇,寻常坐处花影重。
峰间之月,曾照白发,人天相对冰心彻。
有峰无叟峰亦枯,有月无叟月亦孤,此后但觉乾坤虚。
画中峰月莽回互,风前思叟金难铸,惟馀梦境能相遇。
再拈十一除答證刚 清 · 杨增荦
押鱼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除不胜除付一除,一除已竟复奚除。
湛然顿觉动非动,兀尔几忘除未除。
宁有法见有佛见,本无能除无所除。
将除治病或生病,此后还应善用除。
援庵居士于瘿公遗书中得拙稿数纸以贻尹山居士尹山属补断篇并系一诗以记公案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岭南失旧稿,藏拙复奚悔。
数纸出瘿庵,陈子独不鄙。
戏言等古物,持以赠尹子。
忆昔与瘿公,耽诗恣搜采。
所贵摅天倪,取真不取似。
唐宋何必判,汉魏且勿拟。
此中有三昧,不妨杂诙诡。
欢极至忘言,兀坐笑相视。
瘿公不可作,兴孤意渐怠。
幸得二居士,相与抉要旨。
吾犹未遽衰,炳烛从此始。
诗特其一耳,学道宁止此。
依然旧时人,惕怍不能已。
铁生以圣水墨池诸胜属再为八咏率占却寄 其一 梅仙坛 清 · 杨增荦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吴门梅子真,市卒亦尊贵。
三吴多青山,半是旧游地。
片云恋兹坛,千载有佳气。
其二 观音阁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大士千手眼,赴感无一遗。
说法遍十方,化身人不知。
稽首潮音阁,何以答至慈。
其三 东壁灵泉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东壁泉水清,乃自石间涌。
日夕说圣谛,百灵欲飞动。
此为清凉散,应知天所宠。
其四 西岩古庙
押庚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岩西多白云,晃若一片琼。
云中有古庙,岁久忘其名。
入山半日坐,虑澹身亦轻。
其五 墨池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明月上墨山,照见池水黑。
传闻王右军,书罢此洗笔。
何当作梵字,字字堪呈佛。
其六 圣水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东冈有古井,窅窅真灵窟。
中有杨枝露,无物比芳洁。
仁哉圣人心,救旱独肫切。
其七 巢鹤
押遇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四
乡人爱古松,名之曰宝树。
不受秦时封,白鹤为亲故。
想见云巢中,神仙此联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