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甫新正四日入宣武门作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一
东风未遣小桃开,九陌车声已殷雷。
日晚燕归应识旧,雪残鹊下喜知来。
何年鲲化三千里,又数蟾圆十二回。
莫与阴何共憔悴,春深犹自拨寒灰。
妙峰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妙峰孤迥老生涯,相见无期却有期。
过雁故无留影意,舞沤翻惜下来迟。
兵机变化危方活,画理深微放益奇。
径绝云通畴荐得,春雷一夕蛰龙知。
按:此言回真入俗也,具眼者辨取。(子琛)
昀谷和诗末语殊妙非个中人不易道也叠前韵奉酬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知也无涯生有涯,歧中歧路莫相期。
要求亲切何须问,直下承当已太迟。
息影归林谁复见,抟风擘海便惊奇。
人间只有曹溪水,一滴输他饮者知。
再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北峰银地隔天涯,与子偕行会有期(君于新建乡间营一佛寺,邀予同住。)。
戴钵鸠摩曾觉重,探筹楼至未嫌迟。
稍留毫发皆为病,真到平常是大奇。
举似时人多不荐,但云般若本无知。
三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学道纷纷倚圣涯,元珠一失渺难期。
三千净行全抛却,六十衰年幸未迟。
任运云霄偏有路,到来山水别无奇。
离名绝相犹辞费,金矢禅那尔我知。
按:起四语入地狱有分。(子琛)
四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枯木寒山只旧涯,更无人处与谁期。
迷津跃剑嗟何及,夜壑移舟觉已迟。
老去初禅还喜乐,少年活计爱新奇。
男婚女嫁今年毕,传语襄阳居士知。
按:信手拈来,都成妙谛。(子琛)
五叠前韵效昀谷体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我生潇湘云水涯,京华旅食无还期。
久客自怜客中乐,衰年不信年光迟。
莫嫌苦战尚未息,助我精进宁非奇。
心心相印了不隔,天上一句人间知。
奉昀谷先生书又读佳章喜可知也沅尚未彻在不过既入此门不能自已耳古来诗人如摩诘乐天东坡山谷俱有禅理然只见一橛未能曲尽其妙其他高僧偈语理足而词不可读惟雪窦显天童觉二家颂古时有佳句又往往全体不称傥以王白诸人之诗才发挥五宗之奥妙岂非空前绝后一大快事耶先生内外兼禀曷不留意及此寒镫枯坐复缀一律就正有道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在山之上水之涯,尘海茫茫一子期。
大地浮生春易了,诸天行乐梦偏迟。
初闻鹿苑五人度,忽讶龙宫万偈奇。
此事分明绝文字,若离文字亦难知。
同昀谷既离市楼閒话七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禅源浩浩绝端涯,故纸钻研讵有期。
见道顿令三界小,读书那恨十年迟。
上生弥勒殊多事,右拍洪崖亦未奇。
兜率海山俱不著,他年归处自家知。
曹山三堕中有不断声色堕拈此意八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群仙翩若下清涯,色授魂回与子期。
历历频闻呼玉好,纷纷争遣散花迟。
雪中梅信无分影,火里优昙又一奇。
我自调心如梦忍,木叉残衲几曾知。
按:即色即空,一乘超诣,五句入一色,六句转位,纯用新丰家法。(子琛)
和昀谷论学九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早从汉宋涉津涯,缘木求鱼苦与期。
别有一天容我到,更无知己得君迟。
高文邃古空陈迹,巧艺西方但炫奇。
除却禅宗那有学,可怜无术使人知。
和昀谷论诗十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学诗少喜李西涯,探道还希向子期(颜延年《向常侍》诗:「探道好渊玄。」)。
欲拟寒山非自得(拟寒山诗,介甫最工,然似由极力搜索而来,无自然流出意味。),待酬佛印已嫌迟(用玉带事。东坡不免落阴界矣。)。
苦吟饭颗终何益,清梵鱼山乃至奇。
文字要从般若出,风行水上静中知。
答人问禅十四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不住中流及两涯,威音劫外与相期。
弄丸有意须教活,掣电之机未许迟。
百卉向荣春自在,千舟泛月景俱奇。
诸家宗旨元无异,大用分明却要知。
十五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说妙探玄到海涯,却从尽处得归期。
重峦树古云容锁,曲涧花深日影迟。
良玉在山空自韫,明珠投道始称奇。
雪峰冷淡高峰峻,不信牢关尚未知(岩头检点,德山雪峰不会末后句别有机用,后人不可随语生解。往与道阶上人论高峰枕子公案,上人谓高峰亦不会末后句,引玉琳之言为證,予意不谓然。)。
按:「重峦」一联非写景,作者惯用此机。(子琛)
与友人论生死事十六叠前韵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冥机观化太无涯,百岁风狂有尽期。
成佛甘输龙女小,生天还较客儿迟。
梦中栩栩真平等,石上呱呱亦大奇。
黄九泥犁伯时马,无多来日报君知。
按:奇情快语,尽十法界不消一捏,贾生云化为异物,又何足患?调达三禅天乐、沩山作水牯牛皆是也。不知此意,不足以言禅。(子琛)
昀谷见示辘轳体五章缘饰拙句读之增愧爰取昀谷贤劫应留一段奇句发端赋三首申谢 其一 清末 · 郑沅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贤劫应留一段奇,新诗光燄薄须弥。
评量佛子居桑下,收拾魔军入藕丝。
过去庄严归浩浩,未来星宿望迟迟。
此心恰似天边月,圆缺阴晴总任伊。
其二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贤劫应留一段奇,大唐国里本无师。
极知万法非为侣,争奈孤明不是伊。
飞雪漫空禅客眩,清风下载钝根疑。
五宗历遍归来好,入海泥牛再见时。
按:灵山会上四十九年,祇说无一实法可得一语耳。钝根人体认出一个昭昭灵灵,自以为得,不知此乃前后际未断,所谓业识精魂,生死根本也。作者苦口婆心,特为拈出暗室一镫,人天眼目。(道衡)
其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贤劫应留一段奇,微生生小礼闻思。
普门妙相三千界,南海潮音十二时。
末世更宜身作茧,大悲无限泪连丝。
与君永结僧祇约,不取泥洹取法施。
按:岁律将尽,寒威逼人。一夕,偶忆华严善财到妙峰参德云比邱公案,德云既不下山,何以又到别峰与善财相见?欣然有会,戏拈一诗。杨君昀谷见而和之,予复酬一篇,从此更迭无虚日,不出一旬,积稿成卷。予故懒作韵语,杨君亦久废斯事,此次乃邮筒往返,绝不惮烦,若有鬼神阴促之者,亦异矣。友人见者,颇加评赏,嘱即印行。予谓拙作不足论,杨君诗清微淡远,独辟一境,不可掩也。因依次编集,以讯同参。丙寅十一月,郑沅。
题佚 清末 · 郑沅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昭阳丽质魂已埋,阿房之殿土空筛。
惟馀南山一片石,长与明月相磨挨。
我居长安忽五月,当暑坐念青嵬嵬。
开轩南望日心醉,何况置身金碧堆。
二三同志亦有癖,招邀车马翩然来。
初迎溪水便清冽,细路幽滑何艰哉。
古木槎牙裹蚀铁,洞石嵌凿陈天杯。
相连百步辄一寺,渐豁远目穷九垓。
孰云此山幽且静,赤日亭午喧风雷。
岩花无名自开落,百鸟竞噪相觗排。
搴衣不意到绝顶,自谓历辅与登台。
回看太一尤奇绝,万马奔赴天门开。
吁嗟易子不得往,惟有春梦飞阳台。
我生事事落人后,此行应免为俗咍。
何时能游与携酒,白云天半倾长淮。
读昀谷漫述诗称心而谈奇气横出把玩不已复和三章 其一 清末 · 郑沅
押支韵 出处:杨昀谷先生遗诗卷八
书城坐拥浩无涯,当年意气与渠期。
穷经未信儒多误,好古空嗟生已迟。
自闻迦陵生悦豫,不与脉望争灵奇。
古人往矣读糟粕,此意惟许斲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