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簿孙徽等教 东汉 · 袁涣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主簿以不请为罪,此则然矣。谓渊等罪不足死,则非也。夫师友之名,古今有之。然有君之师友,有士大夫之师友。夫君置师友之官者,所以敬其臣子。有罪加于刑焉,国之法也。今不论其罪,而谓之戮师友,斯失之矣。主簿取弟子戮师之名,而加君诛臣之实,非其类也。夫圣哲之治,观时而动,故不必循常,将有权也。间者世乱,民陵其上,虽务尊君卑臣,犹或未也,而反长世之过,不亦谬乎(《魏志·袁涣传》注引《魏书》曰:「谷熟长吕岐善朱渊、袁津遣使行学还,召用之,与相见,出署渊师友祭酒,津决疑祭酒。渊等因各归家,不受署。岐大怒,将吏民收渊等,皆杖杀之,议者多非焉勿劾,主簿孙徽等以为『渊等罪不足死,长吏无专杀之义,孔子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谓之师友,而加大戮,刑名相伐,不可以训。』涣教曰」云云。)!
说曹公 东汉 · 袁涣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自大乱以来,十数年矣,民之欲安,甚于倒悬,然而暴乱未息者,何也?意者政失其道欤!涣闻明君善于救世,故世乱则齐之以义,时伪则镇之以朴。世异变,治国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若夫兼爱天下,而反之于正,虽以武平乱,而济之以德,诚百王不易之道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魏志·袁涣传》,「涣得归太祖。涣言曰」云云。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九,「涣说操曰」。)。
与曹子建书 东汉 · 袁涣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召公与周公,俱受分陕之任(《文选·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注,又见《陶渊明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