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马皇后东汉 40 — 79
辞封舅氏诏 其一 东汉 · 明德马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外戚横恣,为世所传。
永平中,常自简练,知舅氏不可恣,不令在枢机之位。
今水旱连年,民流满道,致有饥饿,而施封德行失宜,不可。
且先帝言:「诸王半楚、淮阳王,吾子不当与光武帝子等」。
今柰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
吾自束脩,冀欲上不负先帝,下不无人之德,身服大练缣裙,食不求所甘,左右旁人皆无香薰之饰,但布帛耳。
如是者,欲身帅众也。
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克。
但反共言太后素自喜俭。
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车如流水马如龙,苍头衣绿直领,领袖正白。
顾视旁御者,远不及也。
亦不谴怒,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止欢耳。
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
人之所以欲封侯者,欲以禄食养其亲,奉修祭祀,身温饱耳。
今祭祀则受大官之牲,郡国既珍司农黍稷,身则衣御府之馀缯,尚未足邪?
必当得一县,上令长乐宫有负言之责,内亦不愧于世俗乎(《续列女传》八,「公卿诸侯上书言之责,宜遵旧典封舅氏。太后诏」。)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有旧典,舅氏一人封也。
吾非谦而不为,诚昧所可耳。
今水旱连年,民流满道,至有饿馁者。
而欲施封爵,上行之为失政,臣受之为丧躯,不可,明矣。
先帝尝言:「诸王楚、淮阳,吾子不当与光武帝子等」。
今何以马氏比阴氏乎?
且阴卫尉天下称之,省中御者出不及履而至门,此蘧伯玉之敬也,又有好贤下士吐握之名。
亲阳侯虽刚强微失理,然有方略,据地谈论,一朝无双。
原鹿贞侯勇猛诚信。
此三人者,天下选臣,岂可及哉!
马氏不及阴氏远矣。
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亏先后之法,有毛发之罪,吾不释也。
言之不舍昼夜,而亲属犯之不止,治丧起坟,又不时觉是,是吾言之不立,耳目之塞也。
吾在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薰之饰,衣但布帛。
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
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刻但发笑言太后素好俭。
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而犹驽怠,无忧国忘家者。
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袁宏《后汉纪》十一,「建初二年四月,有司依旧典奏封诸舅。太后诏」。)
其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
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时黄雾四塞,不闻澍雨之应。
田鼢窦婴宠贵横恣,倾覆之祸,为世所传。
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
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阳诸国,常谓「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
今有司柰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
吾为天下,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
但笑言太后素好俭。
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流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
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故不如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
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
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后汉·明德马后纪》。案:此诏三见,互有删节。)
报章帝重请封诸舅诏 其一 东汉 · 明德马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吾反覆念之,欲令两善。
岂徒欲获谦虚之名,而令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窦太后欲封皇父曲周侯言,高祖要,无军功,非谒工不封。
今马氏无功于汉,不得与阴、郭中兴之后等也。
今辇毂下民食不造岁,汤火之忧也,柰何欲以此时封爵舅氏?
令吾无面目于园陵,而令帝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可,明矣。
吾惧富贵重叠,若再实木,根必伤也。
且人所以欲封侯者,欲以禄养亲,奉祭祀,身温饱也。
祭礼则受大官之赐,其身则御府之余,尚未足邪?
而必当一县封乎?
吾计之孰矣,勿有疑。
至孝之行,安亲为上。
今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坐起不安,而欲违慈母之拳拳!
吾素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慎。
子之未冠,由于父母,已冠成人,则子之志。
念帝,人君也,吾以未逾三年之故,自吾家族,故得专之。
穰岁之后,行子之志。
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袁宏《后汉纪》十一,「上固请封之。太后诏」。)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吾反覆念之,思令两善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令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窦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丞相条侯言受高祖约,无军功,非刘氏不侯。
今马氏无功于国,岂得与阴、郭中兴之后等邪?
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
今祭祀则受四方之珍,衣食则蒙御府余资,斯岂不足,而必当得一县乎?
吾计之孰矣,勿和疑也。
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
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吾素刚急,有胸中气,不可不顺也。
若阴阳调和,边境清静,然后行子之志。
吾量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后汉·明德马后纪》。案:此诏与袁宏《纪》亦互有删节。)
诏三辅 东汉 · 明德马后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
诸马婚亲,有嘱托郡县,干乱吏治者。
以法闻袁宏《后汉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