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绵州巴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四部
子山,打瓦鼓
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长干曲 魏晋 · 无名氏
 押萧韵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无题 魏晋 · 无名氏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古越谣歌 魏晋 · 无名氏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时人为扬雄桓谭 魏晋 · 无名氏
广舆记曰:汉桓谭字君山宿州人。博学有文章名。光武欲以谶决疑。桓谭谏。出为六安丞。著新论。藏书甚多。时人语曰:
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乘之官。
挟桓君之书。富于积猗顿之财(广舆记无之财二字。○广舆记二。潜确类书八十。)
华烨烨 魏晋 · 无名氏
华烨烨,固灵根。
神之斿,过天门
车千乘,敦昆仑。
神之出,排玉房
周流杂,拔兰堂
神之行,旌容容
沓沓,般纵纵
神之徕,泛翊翊
甘露降,庆云集。
神之揄,临坛宇。
九疑宾,舞。
神安坐,翔吉时。
翊翊,合所思。
嘉虞,申贰觞
滂洋,迈延长。
沛施佑,汾之阿。
扬金光,横泰河。
莽若云,增扬波。
遍胪骧,腾天歌(同上)
时人为任安 魏晋 · 无名氏
《后汉书》曰:任安字定祖广汉绵竹人少游太学。受孟氏易。兼通数经。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究极其术。时人称曰云云
欲知仲桓。问任安
居今行古。任定祖(○《后汉书》本传。《诗纪》八作任安二谣。)
赤雀 魏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一部
《列仙传》曰: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安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朱雀止冶上曰云。至期。赤龙到。大雨。而安公骑之东南上。
安公安公。冶与天通。
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列仙传》下。《搜神记》一。《类聚》七十八。《诗纪外集》一。)
人金凤旧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翰韵
环宇记云。按记云魏太祖都之城内诸街有赤阙南面西头曰凤阳门。上有凤二枚。其一飞入漳水。其一仍以锁绊其足。人旧歌曰:
凤阳门内天一半。
上有金凤相飞唤。
欲去不去著锁绊(○太平寰宇记五十五相州邺县凤阳门。)
荥阳 魏晋 · 无名氏
殷氏世传曰:殷褒荥阳。广筑学馆。会集朋徒。民知礼让。乃歌之。
荥阳。有异政。
修立学校人易性。令我子弟耻斗讼(《书钞》作争讼。《类聚》作讼争。古乐府同。《诗纪》云。乐府作讼争。○《书钞》七十八引殷氏家传。《类聚》十九。古乐府一。《诗纪》十九。○逯案。殷褒字元祚章武太守。)
京兆民为李庄 魏晋 · 无名氏
魏略曰:李庄京兆太守。有洁白之节。中政治理。民爱敬之。乃作歌曰:
府君
惠如春。
盛如唐(○《书钞》七十六。)
行者歌(《诗纪》云。选诗拾遗作魏时童谣。云见五行志。) 魏晋 · 无名氏
 押灰韵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此七字是妖辞也。铜表志道是土上出金之义。以烛置台下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德王。火伏而土兴。土上出金。是魏灭而晋兴之兆。晋以金王也。○拾遗记七。《太平广记》二百十七二。《诗纪》十九。)
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绝世。咸熙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道侧烧石叶之香。未至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于大道之傍。一里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逯案。拾遗记小说家言。未可尽信。又咸熙乃陈留王年号。魏文帝不能以此时选纳嫔妃。姑从《诗纪》。附此备考。
明帝时宫人 魏晋 · 无名氏
拾遗记曰:魏明帝时昆盟贡嗽金鸟。常吐金屑如。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宫人相嘲曰:
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
不服辟寒钿,那得帝王(○酉阳杂俎十六。又《御览》七百十八引心一韵。)
明帝景初中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景初中童谣。及宣王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笃疾。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剪魏室。如童谣之言也。
阿公阿公驾马车。
不意阿公东渡河。
阿公东还当奈何(○《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十九。)
蒋济护军时谣言 魏晋 · 无名氏
 押质韵
魏略曰: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护军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
百人督。五百匹(《书钞》五上有得字。○《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六十四。)
军中为夏侯渊(《诗纪》作夏侯歌。) 魏晋 · 无名氏
《魏书》曰: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不意。故军中语曰:
典军校尉夏侯渊
三日五百(《御览》或作六百。)
六日一千(○《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御览》二百九十三、四百九十五。《诗纪》十九作夏侯歌。)
鸿胪中为韩暨韩宣(《诗纪》作鸿胪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鱼韵
魏略曰:韩宣字景然。为大鸿胪。始南阳曲阜韩暨以宿德在前为大鸿胪。及在官亦称职。故鸿胪中为之语曰:
大鸿胪
鸿胪
前后治行相曷如(○《三国志》裴潜传注。《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三十二、四百九十五。《诗纪》十九作鸿胪歌。)
时人为李丰等谤语 魏晋 · 无名氏
 押阳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六
魏略曰:曹爽专政。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兄弟如游光(○《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五十九。又《书钞》百四十四作时人语。引汤、浆二韵。)
时人为何晏邓飏丁谧曹爽谤语 魏晋 · 无名氏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六
魏略曰:虽与何晏邓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于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谓云三狗。谓何、邓、丁也。默者。小字也。其意言皆狗。皆欲啮人。而尤甚也。
台中有三狗。
二狗崖柴不可当。
一狗凭默作疸囊(○《三国志》曹爽传注。《类聚》九十四。)
孙亮初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药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童谣曰云云。杨子阁者。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后听故吏收敛。求之此堈云。
吁汝恪。何若若。
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杨子(○《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一千。《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又《三国志》诸葛恪传载、络、阁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