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曹魏 · 司马懿
四言诗 押阳韵
《晋书》曰:高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燕饮累日。怅然有感。为歌曰: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晋书》本纪。《御览》九十五。又《御览》五百七十引晋阳秋。《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二十一。)。
遗诏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宋书·礼志二》。案:云昭云陵,皆武帝受禅后追称,今从大例,以诏令编于书疏之前。)。
原公孙渊党属令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古之伐国,诛其鲸鲵而已,诸为文懿所诖误者,皆原之。中国人欲还旧乡,恣听之(《晋书·宣帝纪》)。
教 其一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今日当将作四千人东,为三军作营堑垒,又当将斧三百枚,破树木作鹿角,塞诸邮漏处(《御览》三百三十七)。
其二
出处:全晋文卷一
当教诸围上守,守皆作棒,人一枚,轻重长短者各各可,守皆当头施纫挂臂,贼破死在旦夕,邂逅冲突围,当以棓棓之(《御览》三百五十七)。
上书固让丞相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臣亲受顾命,忧深责重。凭赖天威,摧弊奸凶。赎罪为幸,功不足论。又三公之官,圣王所制。著之典礼,至于丞相,始至秦政。汉氏因之,无复变改。今三公之官皆备,横复宠臣,违越先典,革圣明之经,袭秦汉之路。虽在异人,臣所宜正。况当臣身,而不固争,四方议者,将谓臣何(《魏志·齐王纪》注引孔衍《汉魏春秋》)?
上言得玉印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征西大将军臣懿等言:长安典农中郎将张烈书言,所部人左先,雨后于地得玉印。臣今谨遣夏裕送(《通典》五十五)。
奏事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秋雨涝伤五谷,又无菜蔬,万民已有食桑榆皮者(《御览》三十五引《魏名臣奏》)。
奏罢曹爽等典兵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臣言「二祖亦属臣以后事为念。此自陛下所见,无所忧苦;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黄门令董箕等,才人侍疾者,皆所闻知。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盘互,纵恣日甚。外既如此,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昔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鉴,臣授命之时也。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魏志·曹爽传》,又略见《晋书·宣帝纪》。)。
太史丞许芝上符命事议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言:「令如左。伏读太史丞许芝上符命事,臣等闻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夏;然则天地之灵,历数之运,去就之符,惟德所在。故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今汉室衰,自安、和、冲、质以来,国统屡绝,桓、灵荒淫,禄去公室,此乃天命去就,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久矣。殿下践阼,至德广被,格于上下,天人感应,符瑞并臻,考之旧史,未有若今日之盛。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时已至而犹谦让者,舜禹所不为也。故生民蒙救济之惠,群类受育长之施,今八方颙颙,大小注望,皇天乃眷,神人同谋,十分而九以委质,义过周文,所谓过恭也。臣妾上下,伏所不安(《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案九品之状,诸中正既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品,州置大中正(《御览》六百二十九)。
与诸葛亮书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蜀志·黄权传》)。
以书喻孟达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达与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懿以书喻之。又见《华阳国志》二。)。
复弟孚书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报夏侯玄书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皆大善。礼,乡闾本行,朝廷考事,大指如所示,而中间一相承习,卒不能改。秦时无刺史,但有郡守长吏。汉家虽有刺史,奉六条而已。故刺史称传车,其吏言从事。居无常治,吏不成臣,其后转更为官司耳。昔贾谊亦患服制,汉文虽身服弋绨,犹不能使上下如意。恐此三事,当待贤能然后了耳(《魏志·夏侯玄传》)。
答曹爽书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初不知乏粮,甚怀踧踖。令致米一百斛,并肉脯、盐豉、大豆(《魏志·曹爽传》注引《魏末传》)。
书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之白,阿史病转差未,皆外曹尚书云得法(《淳化阁帖》一。案:《晋书·宣帝纪》有《檄告公孙渊》,《魏志·钟会传》注以为虞松作,今编入《三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