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清朝
呼文如明末清初
呼祖,字文如江夏人
邱齐云室。
有《遥集编》。
楚人丘谦之遥集编》序曰:万历间江夏营妓呼姬文如小字祖,知诗词,善琴,能写,与其姊举齐名,或为胡姓云。
岁丙子西陵有丘生者,以民部郎出守粤,过黄州文如于客座,一见目成,遂定情焉。
将携之以东,生之父不许,生不得已,乃为书谢文如
文如恸绝,刺血写诗以报,誓死无它生。
需次赴京师,便道过楚访文如武昌,相见甚喜,饮庭中。
安石榴下,赋一诗以呈。
生视其图,记文曰:丘家文如
沥酒树下,曰:“妾所不归君者,如此石矣。
”将别泣而请曰:“丝萝之约,如何?
”生曰:“以官为期。
文如笑曰:“观君性气,非老于宦海者,君散发,我结发,当不远矣。
”生调知阆州,果罢官归。
复以事如京师,久之还里。
文如促数诒书,订于归之约,其父母力泥之。
壬午冬大雪登楼,抚槛念文如在三百里外,前期未决,仿徨凝望,俄而闻橹声咿哑,一小艇飞抵楼下,推篷而起,则文如也。
惊喜问之,则曰:“父利贾人金,将卖妾,事急矣。
买舟潜发,三鼓至阳逻,五鼓以金钗市马,明日至亭州,易舟以行。
稍迟一日夜,落贾人手,吾死无日矣。
”相与抱持恸哭。
明日以书报其父,乃委禽成礼焉。
生罢官无长物,携文如遍游名山,弹琴赋诗,以终其身。
追忆往事,附以赠言,编次成编,命曰《遥集》云。
谦之名齐云隆庆戊辰进士,豪于诗,亦以豪去官。
编中载两人酬和诗甚富。
谦之诗多伧父面目,殊不堪唐突。
文如所取于谦之者,以意气相倾说耳,非以其诗也。
余故择而采谦之诗附见一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钱澄之明末清初 1612 — 16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93
【介绍】: 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
诸生
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
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
文章颇有才气。
有《屈宋合诂》、《藏山阁诗文集》(别本名《田间文集》)等。
钱澄之初名秉镫字幼光更字饮光桐城人
有《藏山阁稿》、《田间诗集》。
人物简介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桐城人,明季诸生,崎岖两粤,顺康间归隐,著《易学》,《田间诗文集》。
藏山阁文存》六卷、《诗存》十四卷、《田间尺牍》四卷,桐城钱饮光先生遗著,同邑萧氏所庋之钞本也。
犹忆幼时读方望溪文集,即稔先生为胜朝耆旧,与杜于皇辈同以诗鸣。
其后复于国初诸家集中,杂触杂受,以得先生之言行。
已而于吴中获见先生易学》,知其演倪、黄绪馀,为治易者别宗。
先生暮年尝躬至吴会,刊所著诗文全集,鬻诸市以自供,故其《致王安节书》有「拙刻付坊间,何法得推行」等语。
然则此椠当为先生刻全集时所自芟存之别本,盖其中多据事直书、且有忌讳语,易罹文网故也。

先生少有声闻,为当时江表诸布衣之一,与方密之诸人友善。
明都既覆,福王由崧马士英拥立于南京阮大铖以阉党久锢之馀,竟缘马起用,挟《南都防乱檄》之憾,修怨东林,党祸甚炽,羼先生名于党籍,名捕四出,先生乃亡命三吴,幸免。
俄而南京破,福王被执,先生因佐嘉善钱柄起义兵,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也。
顾不崇朝,遇战即败死,先生又幸免。
闽中唐王聿键,间关赴之。
至则早为黄漳浦所荐,谒选,授推官,得吉安,值疆臣已前举人题补矣,乃改授延平
未几,闽破,粤中立桂王由榔
先生复度岭走,连上二疏,请急经营江西,以图恢复中原,引两汉关中河内为喻,其言咸中历物之意,关于当时存亡大计至切,顾竟不见用。
会集投奔诸臣廷试,先生庶吉士翰林院教习
居粤二年,亲见武夫悍恣,纲纪陵夷,大势已去,不可复为;重以孙可望封事起,内溃之势尤岌,先生乃引归,遂以文学箸述终老,克享大年
此其生平之大略也。

尝谓明室之亡,讵非人谋之不臧耶?
怀宗旧劳于外,习知天下险易、民生息耗,又复怀澄清之志,宜有拨乱反正之功矣。
然因偏愎自用,好行小慧,以操切之术行政,遂为温、周诸奸所挟持,终其身末由觉悟。
而当时贤人君子,则被杀逐、遭廷杖者接踵不绝,求跂息之安而不得。
迨至国破之馀,诸王踵起,救死不暇,犹扇党锢之馀波,弃大谋而安晏毒,其时朝臣镇将,又颠倒于恩雠我尔之痼见,弘光短祚,仅为宵人傀儡,其馀小腆残腊,且蹙蹙于悍将骄卒之手,生息于其肘腋,虽欲蕲存,抑胡可得?
顾今夷考其世,当时牧相百僚,实多贞干练事之人,皆中屏藩之选;下至里闬之士,怀忠信、笃道义,匹夫匹妇,临危不改而致命遂志者,项背续,绝非历代末叶所及。
本朝入关定鼎,其风流馀韵犹能泽及百年,何其盛也!

夫以如是之人材,而终不获致安危扶倾之效,明室之亡,转如拉枯摧朽,此其原因虽甚駮杂,今为简语以明之,则从来专制之朝,皆行迫狭酷烈之法,始也,虽能凭假天然之力以振一旦;既也,天然之力浸穷,乃至无复可以假,朽索驭马,其势终必逸去而无幸。
当此之时,虽有善者亦无如何,此俚俗所以有「一姓不再兴」之谚,殆为专制言也。
乌虖!
世之君子观于明亡受祸之惨,与夫今日大势之所向,而犹欲守一覕之见,师其成心以断制天下,斯非所谓大惑不解、大愚不灵之至者耶!
歙县汪德渊。
(《藏山阁》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明政失纲,海内鼎沸,流贼陷京师,怀宗殉国,诸王拥行朝虚号,播越于江、浙、闽、粤间,卒以覆亡。
呜呼!
明之自蹙其国也,廷臣搆于上,奄宦乱于中,贪鄙鲜耻之夫盈天下,泰然居民上,日从事脧削,民无以遂其生。
及根本动摇,大命将去,虽有英君哲相起而图之,然亦无可为救。
国家之民气,百年养之而不足,一朝丧之而有馀,呜呼!
此岂独有明一代然哉?
明之亡也,在下者颇多忠义奋发之士,其民气似非无一可用者。
士或效力行阵,奔窜颠越,不易其志;穷阴闭结之气,郁而无所发,或托之文字,摅其忠爱之念。
当中原板荡,不能拨乱世反之正,行道于当时,穷愁著书,传之来祀,使天下正义不绝如缕,若梨洲亭林船山二曲先生者,足以风矣。
田间先生,胜国逸老之一也,学既宏富,又负经世之略,所著《诗学》《易学》《庄屈合诂》及《诗集》《文集》已梓行矣,惟《藏山阁》以多忌讳语,未能付剞劂。
其已行之诗文集亦列入《四库违碍书目》,版籍不存,识者憾焉。

龙潭室主曰:昔孔子生周之世,闻扬殷之三仁;汉室文网疏阔,司马迁乃成《史记》。
韩昌黎谓「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以朝代兴革之故,霸者虽能取夺于一时,而公理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盖自有未能湮废者也。
予读兹集,可以观明代兴亡之理由,天地之气之所以赋畀于吾民者,犹于是乎在。
故谋之璱楼,毅然印行之,俾广其传。
田间学业已自不朽,名以久而弥彰,而又何待予之喋喋耶?
是书校刊之役,阅时凡三月,于其发行也,爰为之序,以志来者。
戊申十一月龙潭室主。
余兄弟束发即与龙眠诸子游,惟时龙眠声气遍于海内,诗坛文社与东南遥为应和更相雄长者久矣,而为之领袖者,厥惟钱子,则今所称田间饮光先生也。
先生才敏绝人,作为诗文,摇笔辄就,意不可一世。
会寇躏吾皖,同时避地白下,琐委之日,啸歌自如。
既素负不羁之才,又以落拓书生好持议论,为异己者所衔,致有南渡钩党之祸。
自是亡命天隅,十年不返。
改革后,白门寓客相率归里,独先生音问杳然,鸡鸣风雨之思,凡我同学未尝一日忘也。

辛卯冬,还自岭外,戢影江村,著作益多,诗益奇,每一落纸,竞相传写,上自卿士大夫,下至田里负贩妪孺,皆吟诵不去诸口。
既为诸同人鸠赀授梓,播之四方,所谓《田间集》者是也。
迩年文教聿兴,风雅益盛,先生亦不能深隐,仍事远游。
所至,诗辄成帙,号《客隐集》,视《田间集》殆将倍之,而仍以「田间」名者,田间固先生读书处也。
诗集外,文集等是。
又有《诗学》《易学》《庄屈合诂》各种,卷帙浩繁。

戊辰春东海徐先生谋诸都下大老,将尽梓以行世,会余有山左之役,语余曰:「子乡有传人、有传书,今且悉付剞氏以公同好,子能与其成之乎?
」噫!
余志也。
以余乡之有传人、有传书,其乡人不能传而借手于诸大君子,负愧甚矣!
其敢自外乎?
惟公所命,吾任其诗可也。
先生生平诗不下万首,昔寓金陵有《过江集》,已流离天未,有《生还集》,既皆入《藏山阁》中,兹特集其辛卯还里以后迄今四十年所作,总为《田间全集》,亦既洋洋乎大观矣。
校士之暇,聊题数语,略述往事,并识兹集之所由始事云。
至其诗文之妙,脍炙士林已久,固不俟余之多言也。
田间全集·序(徐乾学)
三十年前,桐城姚经三尝手一编示余,为其同里钱饮光先生所撰《田间诗集》。
余日夕讽诵,心仪其为人,已得读其文,则益慕之,恨不即造席奉教也。
岁壬子,冬,忽来都下,馆余座师龚端毅公家,因与订交欢甚。
明年,余将出京,与叶讱庵张素存诸公邀之共游西山,萧寺清宵,剧谈夜半,益悉其生平本末。
暨余家居二年,再入都,以丁太夫人艰归,先生时访余庐居,或不至,亦因风便通殷勤焉。
丁卯春,余在礼部,方有文史之役,即安得饮光先生北来一切与就正乎?
分两月光禄馔金,寄枞阳为治装,惟虑其老,不堪远涉耳。
乃健甚,慨然脂车既至,尽出所著书,所谓《田间易学》《田间诗学》《庄屈合诂》及诸诗文,读之皆根极理要,禀经酌雅,陈言勿去,一归自然,而真定宛平相国及余季弟立斋皆笃好之,因谋为授梓以传。

吾观古今著书,其人未有不穷愁者。
先生甲申变后,南都拥立新主,奸邪柄国,群小附之,浊乱朝政,而为之魁者,其乡人也。
以夙负盛名之士,慷慨好持正论,与乡人迕,及其得志,脩报复,固欲得之而甘心焉,刊章捕治,将兴大狱。
于是亡命走浙、闽,又自闽入,崎岖绝徼,数从锋镝间支持名义所至,辄有可纪。
既岭外削平,穷年归隐,乃肆力著书,今且四十年矣。
今夫《》,圣人所谓忧患之书也,泰否剥复诸卦,为君子小人消息倚伏之机;而《》之作也,则又多出于贞臣志士感激激扬之怀,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皆有不容自已者。
先生既穷而著书,乃尤致意于二经,又有取于蒙庄之旷达,悲正则之幽忧,手辑其书,为之诂释,其志足悯矣。
其他游览、纪载、投赠之作,无非原本此志,未尝苟作也。

顷以校书,寓余花溪草堂且一年所,今年余乞归,迎余于惠山,年七十有九,登山渡涧,上下相羊,不异强壮少年,饮酒剧谈,与十五六年前无异。
庄生曰:「受命于地,惟独也,在冬夏青青。
」然则先生人中,而其所为文,亦犹夫凌霜犯雪之菁葱挺秀,非凡卉之可比也。

余幸得官侍从,历卿尹,兄弟受国恩至重,顾于《青蝇》《贝锦》之诗,恒兢兢焉,忧愁偪侧,不能终日。
先生余深,余特服先生能信心独行,卒自免于小人之机械,而余不能随时韬晦,以终脱于忧患,序其集有感焉。
时康熙二十有九年夏五月
田间集·小引
今江南北,盖无不诵西顽道人诗云。
西顽者,吾乡钱幼光先生也,或称饮光
南渡时遭党锢,亡命流滞岭峤,迄辛卯始归,归则番然老头陀矣,自称西顽道人,人亦以道人称之。
道人无边幅,好诙谐,饮酒放浪山水间,每酒后谈说平生,声泪俱下,听者不能仰视。
呜呼!
烈丈夫也。
往学禅,已信禅与易通,益读《》及《南华》《楞严经》,自谓有得,因注《》,旁通星卜、奇门、术数诸书,为人言,或奇中已,笑曰:「此皆易中馀绪也。
」悉弃去。
间入城为余辈讲《》及《庄子》,超超玄解,即京、郭失其奥论矣。
顾时吟诗,诗不拘一格,上自汉魏,下迄中晚,随其兴会所至,即为之生平。
厌人分别四唐,谓:「唐诗莫工于少陵,今少陵集具在,其中亦初亦盛,亦中亦晚,或一篇中有为盛者、中者、晚者,孰得而优劣之?
彼优初盛而劣中晚者,直小儿强作解事语耳,乌足与论诗?
诗,以道性情也,吾适吾性而止,而格律矜哉故。
」自道人归后,所得诗近千馀首,自士大夫以迄穷乡野老竖子,无不能诵道人诗。
顾其所传者,皆即事、怀古、田家诸近体诗,至于古诗,世或未之见也。
吾尝一诵之,感慨讽谕,婉而有风,真得古三百篇之旨,而于性命之理,当世之故,往往托以见焉。
嘻!
盛矣!
余发燥即受道人知,以余可言诗也,与为忘年友
余亦惟道人诗法是宗,间录其近体数百首置笥中,出游吴越,同人竞相传写,楮弊墨漶,至不可读,思安得悉付剞劂,用公同好耶?
会子直诸子先获我心,搜其全本,删订成集,余适自吴兴归,乃与山民喈公广谋同志,合力梓焉,以应四方之求。
呜呼!
此道人返里后十年内作也,删者十之三,所存如此,亦可以传矣,吾犹惜其删者之不尽传也。
至若十年前,别有诗数千首,皆感时纪事,自成诗史,不欲示人,又有《行路难》《行脚诗》,亦各为一集,不载此内。
集曰田间,谓辑诸田间也,田间者,道人学易处也。
读田间诗者,由诗以见道人之所见,庶几于易有得尔,而徒诵诗云乎哉?

康熙壬寅季冬嘉平月,同学小弟姚文燮谨识。
田间集·自述
钱子游十年归,归十年后,始有庐,庐在先人墓傍,废瓜田盈亩为之,环庐田也,故名曰「田间」。
其未有庐前,往来鸠兹白下、天柱、龙眠间,足迹不出五百里,所至有诗,诗且千数百首。
既居田间,则覃心学易,自谓于图象外别有得也,故又名其居曰「乐易堂」,乐易之暇,间有吟咏,咏其所得耳,志不在诗也。
同人顾独好余诗,儿子法祖间取十年来所有诗,汇成帙,号《田间集》,藏诸左子子直
子厚见之,谓钱子曰:「子游十年归,其十年诗既不肯传矣,今《田间》诸什,大半播人口耳间,子乌能终藏乎?
是不可以不传。
」钱子曰:「不可。
吾诗悲,非世所乐闻,其声往往激楚也。
」二左子曰:「删之。
删其过悲者,可矣。
」钱子曰:「嗟乎!
夫诗言志,子谓我遭遇如此,欲不悲,得乎?
吾学易者也,尝谓诗通于易,易无体,以感为体,诗有音,感而成音,彼无所感而吟者,无情之音不足听也,是以论诗者,当论其世也,论其地也,亦曰观其所感而已。
吾不知世所为温厚和平者何情也,悲从中来,郁而不摅,必遘奇疾,何则违吾和尔。
风也者,所以导和而宣郁也,吾极悲而情始和也。
吾宁诗不传尔,其悲者不可删也,且吾又安知其悲也?
」二左子顾谓潘子蜀藻、戴子导及孙子喈公曰:「钱子悲不自知,吾党知之,其悲之极者,其情之至者也,情之至者不能自删,吾党代为删之。
」删讫,姚子经三适自吴兴返,惊曰:「田间诗存者仅此乎?
然诸子之爱田间者至矣,仅此亦足以传矣,吾与同学诸子为授梓焉。
」梓成,为卷十,为诗八百五十有奇,钱子览之,叹曰:「嗟乎!
删之是也。
然是集也,是诸子之志,非吾之志也。
澄之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罗文藻明末清初 1616 — 16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91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福安人字汝鼎号我存
福建崇祯六年由方济各会西班牙神父利安当传洗入教。
五年后被派遣到澳门,后往马尼拉求学。
清顺治七年入多明我会。
十一年,在马尼拉升神父后回国传教。
康熙十二年冬由教皇克雷芒十世提名为主教。
成为第一个中国籍天主教主教。
三年后始接到委任书,当即去函罗马教廷推辞。
两年后接到教廷传信部及多明我会总长来函,劝其接受。
葡萄牙政府竭力阻挠中国人任主教,直至二十四年,才由意大利主教伊大仁在广州为其祝圣。
从此驻南京巡视全国天主教教务。
二十七年,曾祝圣三名中国神父。
卒于南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通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浙江钱塘人字恒彻
出家松江雨花庵。
工写意花鸟禽虫。
通微字万如嘉兴张氏子年十九出家受具历参名宿路傍闻叱小厮云看汝藏在那里去不觉跃然大悟法于密云老人主曹山复住龙池顺治丁酉冬示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董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
董含弟。
顺治十七年举人
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
诗文与齐名,时称“二董”。
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董俞字苍水华亭人
顺治庚子举人,有《浮湘》、《度岭》诸集。
清诗别裁集
字苍水江南华亭人
顺治庚子举人
有《浮湘》、《度岭》诸稿。
康熙初江南奏销案起,绅士同日除名者万馀人,苍水与其列。
于是弃举子业,专心风雅正变,天欲使之为诗人也。
玉凫词·序
庚子冬樗亭兄弟公车入燕,握手而邸舍,不减故乡之乐。
阆石得隽,拟首唱第一,而胪传时忽以他卷易之樗亭归而益自修砥,博涉风骚,逖览经史,所著诗、古文,亦几于等身矣。
偶以馀暇,工为小词,无不抉体《花间》,夺胎《兰畹》。
对清樽而惆怅,拾红豆以缠绵,悦于魄而动于魂。
古人之言,岂欺我哉。
吾党之词,见称于海内者,陈李前驱,辕文骖驾,俱已玉树长埋,宿草可悼矣。
尚木清华,莼僧香丽,而或乘五马以徙鳄鱼,投三杼而栖白燕,近制寥寥,未易多得也。
今子璧峡文子山丽冲皆有专稿,为艺林脍炙,独樗亭之词出,而同人退舍,莫与颉颃,由其神力震荡,足以推到智勇,开拓心胸耳。
客冬浪游还里,时樗亭以长歌见赠,烂若披锦,而余放废衰颓,江郎之管,梦中为人攫去,忽忽未酬,深抱愧怍。
偶过邗沟,见无言新梓《玉凫词》,读之块绝。
烛跋未眠,浇以大白,因剪灯书之,并藉手以复樗亭
苍水樗亭华亭孝廉有浮湘度岭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维崧清 1631年12月6日 — 1688年5月7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8
【介绍】: 江苏宜兴人字其年号迦陵
陈贞慧子。
十七岁为诸生
美髭髯,时称“陈髯”。
骈文及词,最负盛名。
诗各体皆工。
康熙间举鸿博一等,授检讨,与修《明史》,越四年而卒。
有《两晋南北史集珍》、《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
陈维崧字其年一字迦陵宜兴人
诸生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
有《湖海楼集》。
词学图录
陈维崧(1625-1682) 字其年号迦陵
宜兴人
诸生
少负才名,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
然科举数不利,游食四方。
至京交朱彝尊,合刻《朱陈村词》,名噪都下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检讨
与修《明史》。
工骈文,才力富健,风骨浑成,为清初名家。
其诗则近吴伟业娄东一派。
最工词,负盛名,为阳羡词派宗主,所为词沉雄俊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
内容题材十分广阔,对词境有开拓之功。
朱彝尊并称"陈朱"或"朱陈"。
有《湖海楼全集》。
词集名《湖海楼词》。
又与吴本嵩等辑《今词苑》,与曹亮武等辑《荆溪词初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其年江南宜兴人
康熙己未,以诸生召试博学鸿辞,官翰林院检讨
著有《湖海集》。
陈检讨四六及词,宇内称许,而诗品古今体皆极擅场,尤在四六与词之上,从前人无品评者,故特表之。
检讨年四十馀,尚为诸生,有日者谓之曰:“君过五十,必入翰林
梅杓司赠诗有“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句,后果然。
事见《池北偶谈》。
乌丝词·序
丙午,余与陈子其年俱落第,后会黄山孙子无言,意欲以吾两人诗馀梓以行世者。
嗟乎!
余与陈子少志观光,许身稷契,意谓有神之笔。
庶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谁知萧条瓠落,而与莺嘴啄红,燕尾点绿,争长于钩帘借月,染云为幌之间,岂吾两人之志哉?
陈子叹曰:是亦何伤!
丈夫处不得志,正当如柳郎中使十七八女郎按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以陶写性情,吾将以秦七、黄九作萱草忘忧耳。
虽然昔裴休为相,李群玉能诗,荐授校书郎,而陈去非长于歌词,亦为高宗所眷注。
孰谓诗词一道,何尝不得知巳于天子宰相哉。
尤尚书程正伯之文每过于诗,说者以为是时当涂诸公方且以文章荐正伯,尤公之言,可谓识正伯之大者。
但不知代往年遥,此事可传,而复可见否耶?
为劝陈子生逢尧舜,垂翅青冥,此意宜付之悠悠,旷士之胸,且暂往东皋,与汝石交辟疆冒君,每得一好词,如沈廉叔、陈君宠辈,付莲、鸿、苹、云,品清讴为一笑乐。
冬季阳羡,当复借紫云相伴,又何减尧章过垂虹桥畔,小红低唱我吹箫也。
至于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驱遣齐梁,舆台温李,则又当世传写,织帕机房,不必待余扬扢矣。
时穷冬凛冽,不亚改之寒甚手颤时,陈子幸为余沽酒。
江都宗元鼎定九撰。
其年宜兴人官检讨有授简湖海诗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今壁明末清初 ? — 1695
全粤诗·卷七八一
今壁
—一六九五),字仞千
东莞人
俗姓温
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
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
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
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
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分座海云。
未几示寂。
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通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浙江嘉兴人字文可号冬关老人
少与曹溶同学,晚年出家。
工诗,尤以咏春草诗名于时。
有《冬关诗钞》。
通复字文可别号冬关老人嘉兴胡氏子家世儒者多病出家梵诵之馀咿唔不辍于儒家书无所不窥诗宗浣花书法松雪好事家争乞之晚年游东粤归格律益高曹侍郎秋岳称为畏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青莲
禅师号浮石姓赵氏,世居虎林,移居平湖。
父老无子,祷神得生。
生后家业渐凋,十三岁不茹荤,十九父母欲为完娶,叹曰:“此时不行,他日难脱矣。
”遂至普陀礼绍宗禅师,薙染三月,即归省亲,为泣绝。
乃育发,日阅释典。
一日在母前讲说因果,母曰:“汝既决志出家,但无远去。
”由是复薙度,受云栖莲大师戒,随湛和尚开讲海盐天宁,结刹秦山,复随至嘉禾东塔,后往海盐莺窠山。
养亲丧葬毕,赴东塔,请复上天童。
后随本师密云和尚至嘉禾黄履素园,举拂授之。
履素曰:“予昨夜梦小园池中开五色金莲,乃应今日付浮大师,岂不异哉。
”是冬,退居平湖青莲寺,复往报恩终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奚缉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宝山人字圣辉
以孝称。
母病,割臂以疗。
父年迈苦寒,冬夜抱父足眠。
两弟早殁,抚其遗孤如所生。
姊妹贫寡,皆依以活。
子侄亦赖之婚嫁。
又创义学,平价售米济贫。
宝山令题匾赞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宋宾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宁乡人字原一
乾隆副贡。
初为武英殿校录,授永丰州,除苗民差役,严禁旧俗,修复义学。
遵义通判,擢德庆州知州,致仕。
卒年八十。
有《式好堂四六》、《冬馀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方曾祜
人物简介
方曾祜字秩斯康熙贡生,官广德州学正,著《拙存斋冬荣轩诗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珂
江上诗钞
字云浦,女,黄曾慰室,著有醉月轩诗词稿。
闺秀词钞·卷十五
字云浦江阴人休宁知县耀鋆女,会昌知县武进黄曾慰室。
有《醉月轩词》。
云:余赘会昌两年,地近庾岭,冬日颇暖,已盛开。
腊月后,雨雪数寸,时同人结湘吟社,以“雪裹桃花”命题,外姑沈太宜人先成绝句云“本是瑶池天上种,无端轻薄被人猜。
从今一洗千秋恨,也抱冰心傲雪开。
”“数枝映雪影横斜,衬出嫣红绿野遮。
画谱翻新删旧稿,岁寒图里写桃花
”和者皆莫能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郁永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沧浪
诸生
性爱砚。
曾以采硫至台湾,以竹枝词形式,咏台湾风俗。
有《稗海纪游》。
郁永河字沧浪仁和人
诸生
全台诗
郁永河(?
~?
),字沧浪浙江省仁和县人
诸生
好远游,意兴甚豪,遍历闽幕。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冬福州火药库遇灾爆炸,典守被罚赔偿损失,派人至台湾淡水采集火药原料硫黄,当时任幕客的郁永河,自告奋勇,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来台采硫磺,足迹遍历岛之西岸,经府城,历新港、目加溜湾等地,旋渡淡水,并赴北投筑屋煮硫,历尽艰险,于十月初才离开台湾
  郁永河居台九月馀,著《裨海纪游》〖编者按:蒋师辙台湾通志》记其书曰「采硫日记」三卷。
〗,记来台见闻,高拱乾台湾府》、王礼台湾县》等皆记其「所赋诗,亦有可传者」,对全台山川形势、番俗民情,特别详细记载,为散文佳作,其中诗作〈台湾竹枝词〉十二首、〈土番竹枝词〉二十四首,对台湾斯时生活状况有深刻之描写,富有现实感。
郁永河后来还写了〈番境补遗〉、〈海上纪略〉、〈宇内形势〉,都提到了台湾
郁氏主要著作为《裨海记游》,此书留下十七世纪末台湾的地理景观、人文历史的文献,它对于文学的贡献也许不是直接的,却是弥足珍贵。
方豪《合校本裨海纪游》于1950年台湾省文献会出版,后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之《裨海纪游》即采方豪校本,但删去校勘按语,据该书「弁言」,台银本以「屑玉丛谭本」为底本校勘
兹亦据台银本,参考清咸丰三年(1853年)南海伍崇曜汇刻的《粤雅堂丛书》。
许俊雅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璨
简介
字倥侗清乾隆年间泰州人
西湖竹枝词·韩序
西湖名胜,甲于寰区,有唐以来,学士大夫游于此者,类多著于诗歌,以传咏其概。
陈君倥侗,以王、谢世家,淡于荣遇,闭户著述而外,好为山泽之游,奚囊所积,珠玉焕焉。
余读其所著《西泠游草》,蕴藉潇洒,风格遒上,深叹其胸中卷轴之富、抱负之宏,又湖山灵秀之气之有以相助也。
兹君养疴珂里,手出《西湖竹枝词》百首相质,盖君于芒鞋竹笠,选胜搜奇之馀,举所为景物变态,风俗异宜,与里谚风谣之足资采择者,胥付之微吟低唱之中矣。
余惟西湖之胜,跨六桥,连十景,襟山带郭,气象万千。
未易更仆数,游其地者,往往命酒船,挟歌妓,红牙象板,喧沸中流,未尝不题名僧寺、觅句旗亭。
问其所得,不过举柳耆卿“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为心赏而已。
是其于湖山面目尚未及窥,又何暇以琐闻轶事,争相考核耶?
余观西湖竹枝》之作,自元人诸什而外,如吴彦章邹彦吉邢士登张翔南朱元素先生句,皆啧啧可传;而吴吏部药师先生五首,尤深得唐人回波之意。
君斯集,镂玉雕琼,多多益善,益令人有止之叹矣!
是为序。
乾隆岁在重光单阏嘉平月长洲同学弟韩袭祥题于吴陵学舍。
西湖竹枝词·孙序
鸳飞一处,曾传铁笛之歌;莺啭千声,总是玉台之体。
郎如峰影,夜夜飞来;妾住湖干,朝朝逢著。
欲作变风婉转,适成梦雨荒唐。
则有东海俊人,西湖雅调。
模山范水,自多谢客之情;弄月吟风,大有逋仙之趣。
云染绿,风俗能通;梅雨飘黄,岁时有纪。
况乃凤山月冷,怆情南渡宫花;龙井泉清,会意东坡诗草。
岳少保同于少保,风雨皆灵;南高峰北高峰,烟霞俱古。
词无取乎鞶帨,义有系于辅轩
七字吟成,泻出三潭荷露;百篇赋就,吹来九里松涛。
掣碧海之鲸,堂堂不唱;听青霄之鹤,小小谁呼?
风土铨衡,寓铎铃于歇后;云山韶濩,洗筝笛于从前。
应赓黄竹之谣,试唤白花之梦。
东台弟孙乔年拜题。
西湖竹枝词·自跋
昔人云:“村叟入市,一打恭作揖,皆可入诗料。
”此言有合《竹枝》之旨,故宁为鄙俚琐碎之词,不作艳冶轻儇之调,岂止唐突西子,亦且贻笑山灵矣。
世有方家,幸勿以诗律绳我。
倥侗自跋。
王渔洋答刘大勤问,谓《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
余兹所为百首,意在矫从前作者之偏,不肯堕纤佻一路。
又或感怀记事,直举胸情,故往往近于绝句,非复《竹枝》之体。
脱稿后覆视,深愧自乱其例。
性素疏懒,一二友人又趣付开雕,竟不获分别改订,奈何?
时乾隆庚寅1774年)九月,倥侗又记。
越岁,原本已毁,友人集赀为余重刻,略加删正,付之手民,以志感悃。
辛卯1775年)冬倥侗再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之振清 1640 — 1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1717
【介绍】: 浙江石门人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
康熙时贡生,官内阁中书
旋归隐。
吕留良合选《宋诗钞》,又有《黄叶村庄诗集》。
吴之振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浙江石门人
中书科中书
有《黄叶村庄集》。
词学图录
吴之振(1640-1717) 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
顺治九年13岁应童子试,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宗羲兄弟交往。
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不赴任。
性淡泊。
康熙二年吕留良吴自牧合编《宋诗钞》,收录宋诗成集者84家,凡94卷。
又选施国章、宋琬王士祯王士禄陈廷敬沈荃程可则曹尔堪8人诗为《八家诗》刊刻行世。
十二年北京访求宋人遗集,与复社诗人冒襄长洲尤侗汪琬锡山严绳孙工部尚书汤斌等订文字交。
南归时,冒襄等为之饯行,吴之振于席间赋《种菜诗》以言志,众人和之,后汇编成《种菜诗倡和集》。
筑别墅于石门城西,因爱苏子瞻名句"家在江南黄叶村",便命名为黄叶村庄。
生平锐意于诗,兼工书画。
撰有《黄叶村庄诗集》及后集、续集、《德音堂琴谱》等。
清诗别裁集
字孟举浙江石门人
宋代诗,前此无选本。
孟举刻《宋诗钞》,共百数十家。
己所成诗,亦俱近宋人。
黄叶村庄诗·序
黄叶村庄,吾友孟举学古著书之所也。
苏子瞻诗「家在江南黄叶村」,孟举好之而名其所居之庄者也。
天下何地无村?
何村无木叶?
木叶至秋则摇落变衰。
黄叶者,村之所有而序之必信者也。
夫境会何常?
就其地而言之,逸者以为可挂瓢植杖,骚人以为可登临望远,豪者以为是秋冬射猎之场,农人以为是祭韭献羔之处,上之则省敛观稼、陈诗采风,下之则渔师牧竖、取材集网,无不可者。
王维以为可图画,屈平以为可行吟,境一而触境之人、之心不一。
孟举于此,不能不慨焉而兴感也,觉天地之浩邈,古今之寥廓,无一非其百感交集之所得于心、形于腕。
于以为诗,而系之黄叶村庄,意有在也。
孟举于古人之诗无所不窥,而时之论孟举之诗者必曰学宋。
予谓古人之诗,可似而不可学,何也?
学则为步趋,似则为吻合。
学古人之诗,彼自古人之诗,与我何涉
似古人之诗,则古人之诗亦似我,我乃自得。
故学西子之矉则丑,似西子之矉则美也。
孟举诗之似宋也,非似其意与辞,盖能得其因而似其善变也。
今夫天地之有风雨阴晴寒暑,皆气候之自然,无一不为功于世,然各因时为用而不相仍。
使仍于一,则恒风恒雨、恒阴恒晴、恒寒恒暑,其为病大矣。
诗自三百篇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惟不相仍,能因时而善变,如风雨阴晴寒暑,故日新而不病。
今人见诗之能变而新者,则举之而归之学宋,皆锢于相仍之恒而不知因者也。
孟举之诗,新而不伤,奇而不颇,叙述类史迁之文,言情类宋玉之赋,五古似梅圣俞,出入于黄山谷,七律似苏子瞻,七绝似元遗山,语必刻削,调必凿空,此其概也。
不知者谓为似宋,孟举不辞;知者谓为不独似宋,孟举亦甚惬。
孟举之能因而善变,岂世之蹈袭肤浮者比哉?
世之尊汉魏及唐者,必以予言为抑孟举;世之尚宋者,必以予言为扬孟举。
悠悠之论,非但不知孟举,实不知诗。
然则读孟举诗,得其系之黄叶村庄之义,则思过半矣。
横山叶燮序。
寻畅楼诗稿·序
孟举之诗,神骨清逸而有光艳,著语惊人。
读者每目瞤而心荡,如观阎立本李伯时画天神仙官,旌导剑佩骖驾之饰,震慑为非世有,然不敢有所嗜愿,为非其类也。
凡为诗文者,其初必卓荦崖异,继而腾趠绚烂,数变而不可捉搦,久之刊落,愈老愈精,自然而成。
孟举方当卓荦崖异与腾趠绚烂之间,固宜其惊人如此,所谓小称意则人小怪,大称意则人大怪。
孟举正须问其称意何如昔人耳。
人知我而惊,不知我亦惊,直不可以此介意也。
桓谭侯芭不足以知杨雄而待韩愈知之;李翱皇甫湜不足以知韩愈而待欧阳修知之。
李白杜甫之诗,则又近时之韩愈知之,宋人因而师承焉,今人又未之知也。
然则惟作者而后能知作者,自古为然。
而作者之出也,或骈肩而生,或数百年、一二千年而生。
吾同时无其人,则必待之数百年、一二千年有黄口后生焉,足以竭吾之长而攻吾之短,此真吾之所戁畏而托命者也。
目前纷纷广座长麈、拈黑道,如土蠓野马,其不足与于斯文也明矣。
而今人舐笔蘸墨,方以此曹之喜憎为是非趋背。
得其誉,便可骂阮籍为老兵,诃杜甫为村子;一为贬毁,则志惑气索,如丧家失父,不可自立于门户。
谚所谓「以盲引盲,相将入坑」,殊可剧叹也。
归有光王世贞为「妄庸巨子」,世贞曰:「妄则有之,庸则未也。
有光曰:「未有妄而不庸者。
」归之文至今可传,以其意中能无此巨子也。
今天下之巨子,其出世贞下又不知几何。
使吾之所为为其所称叹,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哕詈矣;为其所诧异,则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疑而抉摘矣;为其所屏弃不复置目,然后必为前与后之作者所笑视莫逆矣。
孟举虽不为所喜,而犹为所惊怪。
其于作者,尚未知何如也。
孟举进方锐,将数变而不可捉搦以底于成,则其惊怪益甚,其为屏弃不复置目,终所必至,顾在孟举能卒不以此曹介意否耳。
陆务观曰:「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余读此句,辄自咎讼平生言距阳明而熟于用处,不事检束,正坐阳明无忌惮之病;为诗恨伪盛唐而未离声律,两骑夹带,犹为所牵挽。
思欲坐进古人,所待于后甚远。
不汲汲有求于今世者,心知其甚难,然不敢不与孟举同厉之也。
南阳村晚村氏序。
(此老友晚村序余癸丑以前作也。
晚村墓有宿草,余年齿亦衰颓,学业日益荒落。
重阅此序,念老友勉励之语,不觉泪渍于纸也。
康熙甲戌冬日州居士书。)
黄叶村庄续稿·序
黄叶村庄续稿一卷,予叔父橙斋先生丁丑后六年间所作诗也。
前集八卷,皆先生所手定。
丙子季冬卧闼,遭绛云之烬,先生跳身烈焰中,支体溃灼,仅而获全。
自时厥后,先生见弥超,学弥劭,世事不复罩眼。
常拟筑别业读书归老,颜之曰「补衲庵」。
虽不果就,而平居坐卧一小阁,蒲团棐几,一炉一编,优游其中,未尝轻出也。
四方车马造谒与交游过从问字者,辄戒门以绝。
即诗文一道,平昔所深知笃好者,亦嫌于炫露,几欲焚弃笔砚。
然海内诗筒词版往来徵索者无虚日,先生不欲过绝人情,亦时时牵率应之。
忆尝侍侧,见案间侧理填委,客坐厅事相促迫,先生率尔捉笔疾书,不移时,悉发遣去。
初疑仓卒应付、不经意之作,已而回环吟咀,各有意理,而辞句之工、格律之细,又无论已。
此不独挟兔园册、剽贼獭祭以誇多斗捷者无从望其项背,即作家宗匠刻意雕锼,亦有攀跻不上者矣。
然每不自爱惜收拾,甫脱稿,旋弃去。
频年所作,都流散于门人亲友间。
其甚者或落长须赤脚之手,以为窗糊药裹。
予每见,辄掇取之。
积之既久,颇亦盈帙,盖半抄于友人箧衍所贮,半搜之敝楮渝墨之馀,而其散亡遗佚、无从蒐辑者,已不知其几矣,良可惜也。
岁暮无事,料简巾箱,因尽出而汇集之。
客见而憙曰:「海内仰望先生近作久矣,而恨不得见也。
盍付之梓,以慰其饥渴乎?
」予曰:「此非先生意也。
今世操觚之家,所谓未有长卿一句,辄灾木费纸,投贽干时,驰逐荣利之场,集止津要之地,附末光而分馀润。
先生方惄焉伤之,故年来匿影村庄,深悔姓名落于人间。
即偶然酬应之作,亦如浮云太虚,过而不留。
窥其心,且不欲以词章末技与学士大夫、骚人墨客斗新奇、较工拙以争长于词场吟社之间,况镂版流播,迹同衒鬻,不几与钓名营进者同类而共道乎?
知非先生意也。
」客曰:「虽然,欧阳子不云乎:聚多者终必散。
苟不及今为可久计,异日者保无湮没沦落之患乎?
纂辑家集,无使陨坠者,子弟之责也。
曷不刻之塾门,垂示子姓,并使乡邦晚进有所矜式考问,以庶几于大雅之克继,所得孰多乎?
」予感其言,因谋之武冈、瑞草两弟,亦各出所藏,并甲戌元旦乙亥春正雨雪、喜晴、公宴四诗合之,得古今诗二百二十馀首,相与排缵编次,釐之为若干卷,固请于先生而授梓焉。
读是编者,当求其义蕴之弘、寄托之远与夫沉浸含咀之深,斯得之矣。
若徒于抽黄对白、章絺句绘间赏之,非今日编纂之意也。
刻既成,因记其缘起于此。
景淳谨识。
黄叶村庄诗后集·序
黄叶村庄诗,其初集先生所自订也,续集则令子武冈瑞草及其小阮弈亭所搜缉编次也。
自时厥后,又垂八九年,先生年弥高,学弥邵,诗亦益精诣融脱,如少陵之老去律细、东坡之海外文章,昔人所谓「精能之至」者也。
先生之诗率然漫成,或口占,或授简,初不置册本。
又书法妙天下,片纸脱稿,旋为人攫去,或藏弆,或博易,遂并诗失之。
先生既不自省录,而余数年来鹿鹿,时奔走长安道上,瑞草亦有负笈成均之役,武冈复迁居外舍,遂不及尽收录,所存者仅十之二三耳。
今年首夏,余公车罢归,即仝瑞草昆季校辑,促付诸剞劂氏。
第皆从零星收拾,故都无年次先后。
先生笃于故旧老友,晚年往来诗版,时复把玩,寓落月屋梁之意,而后学及子弟片语之佳,亦汲引奖借,故集中仿右丞拾遗例,附入一二倡和篇什,亦先生意也。
嗟乎!
先生之诗,沾丐海内久矣。
世徒赏其工妙而不究其由来,正如读昌黎集,但见其章妥句适,而所谓「茹古涵今,不可窥校」者,则未之睹也。
余馆橙斋,与先生朝夕者十馀年。
每见先生诗,大都成于对客谈笑、酒阑游衍之馀,初若不经意,然他人旬锻月鍊、苦思力索而未至者,先生以自然得之;从来苦捷敏者负蛟螭蝼螾之讥,费推敲者蒙刻楮雕肝之诮,先生独两兼之。
此正非可卒乍袭取,盖才分既卓,学识绝高,而功力更复深至,乃克臻此境界。
余尝谓先生非徒以诗鸣者也,特其胸中蕴负之奇偶寓于诗而一发之耳。
读是集者,涉其津而溯其源,知其诗之所由来,无徒炫耀于絺章绣句而从事于本原,庶不负作者之苦心矣。
余非敢序先生集也,因与先生周旋久习,知先生学问本末,因为指示其端要,愿与世之读先生诗者共勉之而已。
康熙壬辰岁端午前三日,后学徐焕识。
重刊黄叶村庄诗集·跋
先六世祖孟举先生自编《黄叶村庄诗》八卷。
又《续集》一卷、《后集》一卷,则五世祖武冈公及五世叔祖瑞草公所辑,板藏家塾,阅二百年。
庚申之变,付之一炬。
康寿兄弟避乱沪上,购得印本,欲谋重刊,而力有未暇。
阅数年,服官于吴,稍有俸入,复构祠宇,乃以此本付梓人。
又《黄叶村庄图册》及国初巨公题种菜诗原本经同邑蔡砚香广文刻石者,亦以重资购得。
复得渔洋钝翁诸老送行诗墨迹,并附于末。
先生学行箸海内,无俟论述。
独是数百年手泽,经兵火荡析之馀,岿然尚存,若有神物护持。
俾得再刊,以饷后学,则诚小子之所深幸也。
工既竣,谨书缘起于卷尾。
光绪四年正月,六世孙康寿谨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玉书清 1642 — 17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711
【介绍】: 江南丹徒人字素存
顺治十八年进士
康熙间编修,历国子监司业日讲起居注官詹事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二十九年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
历官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
卒谥文贞
小心谨慎,远避权势,故为圣祖所信任。
张玉书字素存丹徒人
顺治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谥文贞
全台诗
张玉书1876~1939),字笏山
草鞋墩(今南投草屯)人。
原为商贩,好读书,自学有成。
后于双冬富户黄春帆家任掌匮,因而结识雾峰林烈堂、林阶堂,与雾峰林家有生意及诗文上的往来。
由于林家主管台中地方樟脑事务,张玉书因而得以在草屯创办「脑馆」,多年经营,终成地主。
养子张深切为知名作家及民权斗士。
〖据张深切描述:「父亲的民族意识也是很强,但他是文人,不是实行家。
他的诗文中,时常透露爱国的情绪,不过他不赞成直接行动。
」,参考氏著《我与我的思想》,台中:中央书局,1948年

〗大正九年(1920)张玉书加入栎社,大正十一年(1922)秋游历中国,赋诗多首。
返台后〖唐羽《基隆颜氏家乘》载,「大正十一年(1922)秋,将游大陆,过基,尝作客陋园。
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载,1922年10月22日栎社召开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时,张玉书已远游大陆
1923年2月25日,栎社于雾峰林家宫保第大花厅召开春季例会时,张玉书已亲自出席。
由此推知张玉书返台时间在1923年2月25日之前。

〗 ,陆续披载于《诗报》及其他报刊。
曾参加台中「东墩吟社」、「墩风吟会」;复于草屯创「碧山吟社」,于南投创「南陔吟社」。
著有《笏山诗草》,收于《栎社第一集》,未印行单行本 〖参考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银行,1963年王建《台中诗乘》,台中市政府1976年;唐羽《基隆颜氏家乘》,台北基隆颜氏家乘纂修小组,1997年12月张淑玲《台湾南投地区传统诗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

〗。
以下诗作自《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文艺丛志》、《三六九小报》、《风月报》、《诗报》以及《栎社十周年大会诗稿》、《栎社癸丑年第一期课卷》、《栎社第一集。
笏山诗草》、《瀛洲诗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铁峰山房唱和集》、《瀛海诗集》等报刊诗集辑录编校。
清诗别裁集
字素存江南丹徒人
顺治辛丑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
○文贞古今文俱以风度胜,诗品亦然,令读者如饮醇醪,自然心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佩清 1664 — 1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桐乡人字飞霞
石门吴起代妻。
工诗、书、琴、画。
有《绣闲残草》。
闺秀词钞·卷五
字飞霞桐乡人石门吴起代室。
有《绣闲残草》。
众香词
飞霞,幼颖慧,事两大人甚孝。
五龄授书句,读便了了,后从女师工仙御学诗,则有奇句惊人,比之絮因风起云。
学画爱云林一家,每当窗明几净,伸纸放笔,任意所至,则得一幅。
尝谓“吾胸中自有山水,借画于手,若人物虫鱼,雕镂刻画,殊不乐也。
”一日,偶读欧阳公《送杨寘序》,至终篇“平心养疾于琴。
”有得,遂学琴于女师,不一月,熟数调。
春花秋月论诗之暇,临风一弄,气静神闲,萱堂为之解颐忘倦,盖其天资绝人,故学之即能,且不逾时而遂工也。
癸亥夏,年二十方同吴太学合卺。
于家维时,阶翻红药,庭茂宜男,剪烛论诗,壁垒相对,亦云乐矣。
既乃不怿,忽自悔曰:“才非女子所宜。
”遂自焚其稿,绝口不谈者屡月,至甲子八月以没。
后搜其夹袋中有《寄外》一绝,云:“宁慰慈亲莫恋家,博观经史总无涯。
知君有意怜荆布,好为今秋折桂花
”盖起代方事棘闱,恐以燕婉之念,辍其攻苦。
词正而庄,思而不怨,有风人遗意焉。
其兄隆九辑其遗稿,付之
戊辰冬,余游语水,谒青坛侍御,见示《绣馀残稿》,采其尤者,以公世赏。
华日南曰:飞霞,为青坛侍御子妇,工诗及琴画,赘婿逾期,遂尔夭逝,可哀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铎罗清 1668 — 17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 Tournon(1668—1710) 一译作多罗。
罗马教廷派华特使。
出身意大利都灵贵族。
1701年被教皇克雷芒十一世祝圣为主教,领宗主教衔。
后携教皇禁止中国教徒拜孔祭祖敕令,率使团来华。
康熙四十四年冬北京
次年因透露其来意,引起康熙不满,离京至南京
四十六年,在南京公布教皇禁令后去广州,因拒交教廷任命状,被押送澳门
澳门总督禁其活动,并软禁三年,病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德潜清 1673 — 17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3—1769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
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
四年进士
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
十四年,以原品休致。
高宗赐诗极多。
卒谥文悫
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
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
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人
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
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太子太傅
太子太师谥文悫
有《啸轩诗钞》、《归愚诗钞》。
词学图录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早贫,以授徒教馆为生40余年,科举试十七次始中,年已六十七,备享乾隆荣宠,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早年师从叶燮学诗。
有《说诗晬语》、《沈归愚诗文全集》、《归愚文钞》、《归愚诗钞》、《归愚诗钞馀集》、《啸轩诗钞》、《矢音》、《黄山游草》、南巡诗》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后名《清诗别裁》)等。
沈德潜1673~1769清代学者、诗人。
字确士号归愚
长洲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乾隆四年(1739)进士
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赠太子太师卒谥文悫
工诗,主张格调,提倡诗教,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著述多种,影响颇广。
于《唐诗别裁》中高度评价崔颢黄鹤楼》:“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有七律《黄鹤楼》。
沈德潜将锓其《归愚集》,前稽首而请序,且曰:「人臣私集,自古无御序例,第受特达之知,敢恃宠以请,不即望序,或训示数语可乎?
德潜老矣,怜其晚达而受知者,惟是诗。
余虽不欲以诗鸣,然于诗也好之习之,悦性情以寄之,与德潜相商榷者有年矣。
兹观其集,故乐俞所请而序之。
德潜之诗,远陶铸乎李、杜,而近伯仲乎高、王矣,乃独取义于昌黎归愚」之云者,则所谓去华就实,君子之道也。
夫子之训小子曰:「何莫学夫诗?
」使如后世雕龙祭獭之为者,圣人将斥而禁之,顾反疏其源而导其流乎?
亦惟是名教之乐,必有言之不足而长言之者,舍是其何以哉!
昌黎因文见道,始有是语,固不必执风骨体裁,与李、杜较甲乙。
归愚叟乃能深契于此,识夷守约,敛就澹,于向日所为壮浪浑涵,崚嶒矫变,人惊以为莫及者,自视若不足,且有悔心焉。
是则李、杜、高、王所未及言,而有合于夫子教人学诗之义也。
夫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遇,德潜受非常之知,而其诗亦今世之非常者,故以非常之例序之。
异日者江国行春,灵岩驻跸,思欲清问民艰,暇咨新什,将访归愚叟于愚公溪谷之间矣。
诗古文书窗所夙嗜,践祚以来,万机鲜暇,虽时寄兴吟咏,而古文不数数为之,是序构思染翰,至四刻始就,非复有曩日弓燥手柔之乐,况能津逮古人耶?
归愚叟于近代诗家,视青邱、渔洋殆有过之无不及者,故乐为之序,不复计其工拙迟速。
书卷以赐。
岁云暮矣,封事稍稀,更偿文债,亦足为艺林增一胜事也。
乾隆辛未小除夜书于坤宁宫之东阁。
吾师《归愚诗钞》二十卷行世既久,海外争购之,同于鸡林贾人之得白傅诗矣。
兹又成馀集若干卷,薰沐诵之,其长篇大幅,包络宇宙,灭没变化,出奇无穷,老杜之「欲掣鲸鱼碧海中」也;其近体律绝,工整开阖,浑成一气,语近情遥,老杜之「老去渐于诗律细」也。
而其中忠爱圣主,寝寐萦怀,比于老杜之「每饭不忘君」「终身圣情」,若同一轨。
且吾师之诗,又有不可及者。
古今诗人年华既暮,风旨不失,锋刃尽销,评者拟诸扫残毫颖;师则与年并高,进而不已。
人推大年,诗归大雅,乌可得而涯量之耶?
谨成跋语,用志仰瞻。
乾隆丙戌秋七月会稽门生梁国治拜题。
一一斋诗·序
人但知作诗本性情,不知作诗全在眼界。
眼界不能别是非,审雅俗,出入于源流正变而得其宗,虽有成就,乌足以言诗?
确士向刻《留饭草》,此确士于今人中辟门仞处;今刻《一一斋诗》,此确士于古人中辟门仞处。
昔欧公六一斋,以斋中五物并己为六;今确士之斋,一物都无,惟具只眼,屋一人一,故云「一一斋诗」,读之可以得确士人与诗之概矣。
横山叶燮题。
一一斋诗·序
余交确士垂二十年,中间每一相聚,或纵谈古今,或分题角艺,流连文酒,外无事也。
余于确士为旧交,为同道,故知之最深。
确士长于古歌诗,每一篇就,呈横山先生先生辄曰:「工夫到,才力大。
先生不肯苟有推许,而倾倒如是,则确士之诗可知矣。
先生尝以及门诗稿数种邮寄新城尚书,后新城复书,余及永夫弟辱承奖许,而于确士首叹其烹炼之功已至,何与横山先生言若合符节也!
确士偕余论诗,谓诗无问工拙,要得古风人之比兴之义,自人雕刻曼辞,视为嘲风雪、弄花草之具,而诗渐亡,甚者淫哇杂响,艳词侧出,而六义尽刓无馀矣。
吾于唐人中首取陈正字杜拾遗
陈如《感遇》三十章,杜如「三吏」「三别」、《奉先咏怀》《北征》等章,足以泄道人情,补察时弊,政其上也;又如白傅讽喻,风格少颓,然才丽之中,实含美刺,即其次也。
吾所取法,必诗外有事在者。
今读确士《一一斋诗》,虽宗不一家,家不一格,而于比兴为工,中有《拟古》《寒夜述怀》诸作,尤为魁垒杰出,因信工夫果在诗外,而非寻常拈髭弄墨者比也。
由是益涵养性情,浸淫学术,不违于众论,不牵于毁誉,其所造更有超群轶伦者,又何以量吾确士耶?
余与确士交最久,知最深,故能言其生平所得力与作诗大旨如此。
若夫伐材之富,遣言之工,及源流升降之故,识者能喻之,且论确士诗已为第二义,故不复序次云。
同学弟张景崧顿首撰。
竹啸轩诗钞·序
称诗于近代,言人人殊。
尚规格者祖构雷同,主灵异者凿空无朕。
二者交讥,大约取其辞,不惟其情;考诸声,不衷诸道。
古人所谓言志永言之义,阙焉无闻,辟玉卮无当,虽美,何观矣?
吴门沈子碻士,物疏道亲,独工缀述。
其于诗也若车然,扶轮而远也;若川然,卬浦而大也。
然犹悔其少作,卷帙所存,率皆立年以后,或正辞讽谕,或主文谲谏,比兴则虬龙云霓之意也,物色则秋兰紫茎之遗也。
追述在昔,宗经正纬,雕玉以作器也;羌无故实,非傍诗史,匠心以运斤也。
虽准之前古,不无离合,然穷其吐纳,会其委源,敦厚统夫关键,辞华管夫枢机,意窥象先,韵流文外,亦彬彬尔雅者已。
顾予往来吴中人称碻士诗者未既其寔,甚或弦绝调高,受嗤拙目,犹见橐驼言马肿背,山中人不信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木大如鱼,从古然也。
且夫左思三都》,价增士安刘协《雕龙》,声腾家令
求之今日,罕遇其人。
西施虽美,能见重于鬻薪之日哉?
虽然,良玉之贵,讵由荆廷;良骥之贵,讵由千金?
非必国门为传,而名山为湮也。
悠悠无穷,有知子云者。
宁都魏世微序。
矢音集·序
古来君臣遇合,庶绩凝而万邦乂,相与形诸永言,以彰一德之治,若帝庸作歌而皋陶赓歌,成王游卷阿作歌而召公遂歌,其最盛也。
后如汉武梁,宋孝武曲水唐太宗之望海喜雪,玄宗花萼楼宋仁宗之赏花钓鱼,明宣宗之悯农减租,史册艳称。
然皆君有咏歌,臣工偶和,又皆臣依君韵,罕闻君和臣诗;臣下复从而赓和之,且积成卷帙者,有之,自少宗伯沈归愚先生始。
先生诸生时,姓名已闻九重,迨入翰林应制,命和御制《消夏诗》,深惬宸衷。
召对时,惜先生博通晚达,嘉先生风格老成,遂同鱼水契合。
五年之内,晋秩列卿,敕和殆无虚日。
中间用先生韵,而先生仍和御制者十居三四,此欧阳氏所云圣贤相遭,万世一遇者也。
辛未冬先生祝皇太后万寿赴京,陛辞时,皇上制诗序以赐先生,因取全稿釐定重刊,而以敕和诗别为一集,起《消夏十咏》后,及巡行嵩洛,省方吴会之作,题曰「矢音」,属予序之。
穆脩韩愈元和圣德诗》《平淮西碑》、柳宗元《雅章》《铙歌》制作如经,耸唐德于盛汉之表。
窃谓韩柳之诗,诚足铿锵金石,鼓吹轩陛;而先生随所摅写,皆寓古大臣忠爱之忱,和《咏柳絮》而念万姓之无衣,和《骨图》而虑权奇之隐伏,和《观打鱼》则思物命之宜留,和《各省告丰》则恐文具之无实,和《擘蓝御笔》而陈山左鸿哀,和《豆班集》而筹金堤蚁穴,如此之流,未易枚数。
先生因事纳规,皇上虚衷善受,赐诗云:「笑予结习多难遣,嘉汝临文不忘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此又韩柳当日未闻膺兹隆盛者也。
前予《西湖志纂》就,附先生名进呈,蒙皇上赐诗代序,兼文绮之锡;今又挂名简末,何其幸欤!
退老田间,玉堂天上,想望主臣一德,亘古殊荣,不啻神往于虞廷成周之世矣,猗与盛哉!
乾隆癸酉冬月,玉笥傅王露题。
黄山游草台山游草·序
黄山天台,天下之奇境也。
五岳外,与匡庐罗浮武夷峨嵋并峙。
毋论远方人士,徒托之梦想,即生其地者,或牵于纷扰,性情不属,往往未能至焉。
吾友归愚沈先生于岁之正月,独裹粮策杖,往游黄山
秋九月,复纵览天台之胜。
其两山峰之峭削,水之清激,云物之澄鲜,松石之瑰异,丹台仙馆,霞城石梁,一一践履其境。
且于天都见云海之奇诡,于华顶见日月之合度,造化亦若默为相之者。
宜其见之于诗,写难状之景,宣未泄之蕴,镕铸古人而自开生面也。
先生自记,久拟往游,苦无休暇,今以宽閒无事之身,得践宿约而歌咏之。
昔欧阳公位登两辅,境遇不为不隆;然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若未能恬然于进退之间。
先生值明盛,予告赐闲,因得以望八之年游名山而穷险奥。
计其遭逢,有视欧公为较优者矣。
唐皇甫持正顾逋翁著作,谓翕轻清以为性,喣鲜华以为词,许其脱尘坱而超微妙也。
以之移赠作者,庶可无愧斯言。
五峰山李果序。
黄山游草·跋
黄山,天下奇绝境也,欲游者久,苦无暇。
己巳夏,蒙恩归里。
明年春正,由浙西诣歙洲,携筇屐,裹糗糒,凡明秀荒诡之处,约略俱到。
黄山面目,并识黄山性灵。
既以叹造化之秘于此尽泄,而又感君恩之赐闲,得以允践而歌咏之也。
同游者周子迂村。
得诗三十四篇,游会稽诗九篇亦附于后,均属迂村点定。
德潜识。
台山游草·跋
庚午秋九月十九日,为台岳之游,匝一月。
有敕赓和御制,于邮递闻之,旋归,未尽山之名胜。
然譬诸于人,眉目并见;譬诸于衣,裘领已挈也。
台岳高厚深浑,甲于两浙,犹黄山奇秀诡幻,甲于江南
予一岁两游其地,并以诗纪之,在造化为伤惠,在予为伤廉矣。
诗二十九章,点定者亦周子迂村。
德潜识。
归愚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
诗所难言,假闺房儿女子之语,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其辞益微,其旨益远。
肇自开元天宝以及五代十国,作者众多,元老若韩、范、司马,理学若朱仲晦真希元诸公,亦皆为之。
其始多芊绵绮丽,继变为激昂慷慨,再变为旷逸高超,不著色相,愈进而愈工矣。
国朝擅场推梅村迦陵竹垞先生,然而状山川之险峻,阐忠义之幽微,一事一物,动关理道,或亦未之及焉。
宫傅公素不填词,今夏忽为倚声,用以涤暑。
半月成四十馀阕,大约激昂慷慨、旷逸高超之作居多。
其赋黄山盘山诸阕,峰峦森秀,奇诡奥深;题武穆忠肃两墓,叹长城之坏,究周内之冤;咏落花而念荣谢之无常,过邯郸而叹盛衰之一梦,逢七夕而信智巧之徒劳。
抚时见道,无不中律吕,分清浊,气足力全。
至其风神骀荡,摇曳多姿,欲与周、争衡,孰知为望百岁老人笔哉!
忆在髫年,见竹垞先生赵秋谷赞善填「我」字韵词,相戒必用成语,竹垞先生有句云:「数天下英雄,使君与我。
赞善因而阁笔。
公之词出,而海内词家并当弃殳却走,退避三舍也已。
乾隆丁亥七月望日,小侄顾诒禄谨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