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穴居 拼音xué jū
  • 营窟而居。后汉书·东夷传·挹娄:“处於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 明 唐顺之 《西峪草堂记》:“其人鹿视而穴居,可二十餘家。” 王国维 《明堂庙寝通考》:“宫室恶乎始乎?《易传》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穴居者,穿土而居其中,野处则復土於地而居之,所谓‘陶復陶穴’者是也。”参见“ 穴居野处 ”。
國語辭典 穴居 拼音xuè jū
  • 凿穴而居。《易经。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也作「穴处」。
漢語大詞典 穴居野处 (穴居野處) 拼音xué jū yě chǔ
  • 形容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态。语出《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太古之时,穴居野处,衣皮带革,故死,衣之以薪,内藏不饰。”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爸爸,譬如我们在穴居野处的时候,房屋本来是没有的东西,聪明的人把树木砍来,把土石运来,筑成了一座高大的房屋,我们会说他是在做梦,是在作假,是一位疯子吗?”
國語辭典 穴居野处 拼音xuè jū yě chǔ
  • 凿穴而居,生活于荒野之中,指原始人类的生活。汉。班固《白虎通。卷一○。崩薨》:「太古之时,穴居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