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999
【介绍】:
宋京兆府鄠县人,字汝砺。太祖建隆元年进士第一。开宝九年,召试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历知鄂州,以善政闻。真宗即位,因素重其不以科名自伐,拜给事中、判铨吏部。寻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及卒,真宗冒雨临其丧,乘舆不能进曲折小巷,步至其第,嗟悯久之。有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少以勇力闻,事太宗于藩邸。太宗即位,迁御龙直副指挥使。从征太原,中流矢。累官定武军节度使。西北未平,徙夏州行营都部署、知州事。讨李继迁,所部深入千余里。真宗咸平初,出知京兆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1032
【介绍】:
名或作士衡。宋秦州成纪人,徙居京兆府,字天均。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真宗时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司财赋二十年,善理财,所至有余羡。官河北时,春时预付民户帛钱,入夏民输帛于官,足给军需,而广行于诸路。仁宗拜为尚书左丞。然性贪,积家资累巨万。受其婿曹利用牵连降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州硖石人,字文悦。高季兴四世孙。年十三能属文,通经史百家之书。闻种放隐终南山,乃筑室豹林谷,从放受业。与张荛、许勃号南山三友。屡召不起。范雍建京兆府学,召怿讲授,席间常数十百人。仁宗赐号安素处士。卒年七十一。
全宋文·卷三一八
法胜,天禧间僧人,为京兆府小师,安众禅院主持。
全宋文·卷五九八
毋湜(一○○四——一○六四),京兆府鄠县(今陕西户县)人。第天圣八年进士,历原州军事推官,知栎阳、蒲江二县及黎州。丁父忧,服除,通判乾州、凤州,移坊州。入为侍御史、三司盐铁判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改兵部员外郎、知汾州,授直龙图阁、知梓州、泾州,移充成都府路转运使,拜刑部郎中。嘉祐八年十二月卒,年六十。见文同《龙图毋公墓志铭》(《丹渊集》卷三九)。
全宋文·卷一○四九
韩绎,字仲连,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亿第四子。以荫补官,历太常寺太祝,康定二年召试入等,赐进士出身。至和元年官秘书丞、通判京兆府、提举府学。嘉祐六年,为湖北转运判官。历天平军节度推官、知遂宁县事,除大理寺丞,累迁职方员外郎。见王安石《临川集》卷五○,苏颂《苏魏公集》卷三○《韩绎可大理寺丞制》,《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职官六五之二二,《金石萃编》卷一三四。
全宋文·卷一一一一
黄庶(一○一八——一○五八),字亚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庆历二年年二十五登进士乙科,为信州属吏。后丁父忧归山中。皇祐中,历京兆府、许州、青州幕职。官终大理寺丞、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年四十。庶工诗文,不蹈陈因,不作骈偶纤浓之词,「庭坚之学韩愈,实自庶先倡」(《四库提要》)。其事迹略见本集及《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八《李夫人墓志铭》、《黄氏金字谍谱》。
全宋文·卷一六四七
汪辅之,字正夫,宣州(治今安徽宣城)人。嘉祐四年,以旌德县尉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入等,而论者言其无士行,遂罢。熙宁初,尝为京兆府法曹参军。熙宁末,历官大理寺丞、知司农寺丞、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改河北东路、西路。元丰三年,以太子中允权发遣河北东路提点刑狱,改开封府推官,除广东转运副使,遂乞分司致仕。元丰五年,知虔州,论者言其狂悖,遂罢。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三三一及《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四、《全宋词》第二一二页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思正。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官京兆府教授,迁司农簿,献《无逸传》。历太学博士、湖北转运使判官。学问渊博,为时所宗。
全宋诗
袁默,字思正,无锡(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官京兆府教授(《梁溪诗钞》卷一)。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由秀州司户参军迁司农寺勾当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元丰二年(一○七九),为国子监直讲(同上书卷三○一),历太学博士,迁湖北转运判官(《梁溪诗钞》卷一)。事见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七。今录诗九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087
【介绍】:
宋河南人,祖籍常山,字质夫。以荫为寿安县主簿、长子县令。哲宗元祐初以韩维荐为京兆府教授,王岩叟、朱光庭再荐为太学博士。尝受学于程颐、程颢,尤精《春秋》。程颐尝谓使道学为学者视效而信从,刘绚与刘吁出力最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京兆府咸阳人,字仲谋。哲宗元祐三年以两浙提知越州,寻移福州。绍圣四年,受诏与巴宜专根括安西、金城膏腴地,以招置弓箭手。元符中为转运使。官至知施州。与黄庭坚唱和甚多,有诗集。
全宋文·卷二五九二
黎持,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元祐中为京兆府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