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嵇美,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进士,与同乡李咸用为友。入五代后,编次袁州人士自玄宗天宝以后诗470篇,为《宜阳集》6卷,今不存。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李咸用《披沙集》卷三、卷五。同治《萍乡县志》卷六存《题九疑山》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廪。唐萍乡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官至秘书正字。有《贞观新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萍乡人,字叔器。从师于朱熹,经史疑义,多所阐述。郡守程公许葺南轩书院,聘安之为诸生讲说,学者称白斋先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伯华。宋祁后裔。寓衡阳。从张栻学。历桂阳录事参军、萍乡丞。陈傅良知桂阳,闻之就访,乃献《会稽录》。问以九郡利病,无不周知。后知长沙县,傅良荐于朝,召赴都堂审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萍乡人,字德新。勇健过人。游京师,应募从康王赵构出使河北,授承事郎。及康王登帝位,命掌飞龙内厩,累官至团练使。
全宋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真宗时知萍乡县,有善政。殿直范延贵过其境,荐于张咏,称为“好官员”。咏即日并荐于朝。后为发运使,延贵为閤门祗候,皆号能吏。
全宋文·卷六一七
袁及,袁州萍乡(今江西萍乡)人。景祐元年进士第。见同治《萍乡县志》卷九。
禅师章氏。讳惠南。其先信州玉山人也。童龆深沉。有大人相。不茹荤。不嬉戏。年十一弃家。师事怀玉定水院智銮。尝随銮出。道上见祠庙。辄杖击火毁之而去。十九落发。受具足戒。远游至庐山归宗。老宿自宝集众坐。而公却倚实。时时眴之。公自是坐必跏跗。行必直视。至栖贤依諟禅师。諟莅众进止有律度。公规摸之三年。辞渡淮。依三角澄禅师。澄有时名。一见器许之。及澄移居泐潭。公又与俱。澄使分座接纳矣。而南昌文悦见之。每归卧叹曰。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钳锤耳。会同游西山。夜语及云门法道。悦曰。澄公虽云门之后。然法道异耳。公问所以异。悦曰。云门如九转丹砂。点铁作金。澄公药汞银。徒可玩。入锻即㳅去。公怒以枕投之。明日悦谢过。又曰。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受人死语也。死语其能活人哉。即背去。公挽之曰。即如是。谁可汝意者。悦曰。石霜楚圆手段。出诸方。子欲见之。不宜后也。公默计之曰。此行脚大事也。悦师翠嵓。而使我见石霜。见之有得。于悦何有哉。即日辨装。中涂闻慈明不事事。慢侮少丛林。乃悔欲无行。留萍乡累日。结伴自收县登衡岳。寓止福严。老宿号贤叉手者。大阳明安之嗣。命公掌书记。泐潭法侣。闻公不入石霜。遣使来讯。俄贤卒。郡以慈明领福严。公心喜之。且欲观其人。以验悦之言。慈明既至。公望见之。心容俱肃。闻其论。多贬剥诸方。而件件数。以为邪解者。皆泐潭密付旨决。气索而归。念悦平日之语。翻然改曰。大丈夫。心膂之间。其可自为疑碍乎。趋诣慈明之室曰。惠南以闇短。望道未见。比闻夜参。如迷行得指南之车。然唯大慈。更施法施。使尽馀疑。慈明笑曰。书记已领徒游方。名闻丛林。借有疑。不以衰陋鄙弃。坐而商略。顾不可哉。呼侍者进榻。且使坐。公固辞。哀恳愈切。慈明曰。书记学云门禅。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顿棒。洞山于时应打。不应打。公曰。应打。慈明色庄而言。闻三顿棒声。便是吃棒。则汝自旦及暮。闻鸦鸣鹊噪。钟鱼鼓板之声。亦应吃棒。吃棒何时当已哉。公瞠而却。慈明云。吾始疑不堪汝师。今可矣。即使拜。公拜起。慈明理前语曰。脱如汝会云门意旨。则赵州尝言。台山婆子。被我勘破。试指其可勘处。公面热汗下。不知答。趋出。明日诣之。又遭诟骂。公惭见左右即曰。政以未解。求决耳。骂岂慈悲法施之式。慈明笑曰。是骂耶。公于是默悟其旨。失声曰。泐潭果是死语。献偈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以路为雠。慈明以手点没字顾公。公即易之。而心服其妙密。留月馀辞去。时季三十五。游方广后洞。识泉大道。又同夏。泉凡圣不测。而机辩逸群。拊公背曰。汝脱类汾州。厚自爱。明年游荆州。乃与悦会于金銮。相视一笑曰。我不得友兄及谷泉。安识慈明。是秋北还。独入泐潭。澄公旧好尽矣。自云居游同安。老宿号神立者。察公倦行役。谓曰。吾住山久。无补宗教。敢以院事累子。而郡将雅知公名。从立之请。不得已受之。泐潭遣僧来。审提唱之语。有曰。智海无性。因觉妄以成凡。觉妄元虚。即凡心而见佛。便尔休去。谓同安无折合。随汝颠倒所欲。南斗七北斗八。僧归举似澄。澄为不怿。俄闻嗣石霜。泐潭法侣多弃去。住归宗。火一夕而烬。坐抵狱。为吏者。百端求其隙。公怡然引咎。不以累人。唯不食而已。久而后释。吏之横逆。公没齿未尝言。住黄檗结庵于溪上。名曰积翠。既而退居曰。吾将老焉。方是时江湖闽粤之人。闻其风而有在于是者。相与交武。竭蹶于道。唯恐其后。虽优游厌饫。固以为有馀者。至则怃然自失。就弟子之列。南州高士潘兴嗣延之。尝问其故。公曰。父严则子孝。今来之训。后日之范也。譬诸地尔。隆者下之。洼者平之。彼将登于千仞之上。吾亦与之俱。困而极于九困之下。吾亦与之俱。伎之穷。则妄尽而自释也。又曰。姁之妪之。春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吾欲无言。得乎。以佛手驴脚生缘三语。问学者。莫能契其旨。天下丛林。目为三关。脱有詶者。公无可否。敛目危坐。人莫涯其意。延之又问其故。公曰。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住黄龙法席之盛。追媲泐潭。马祖。百丈大智。熙宁二年三月十七日。馔四祖惠日两专使。会罢越。跏趺寝室前。大众环拥。良久而化。前一日说偈。又七日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山之前嶂。阅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夏(或云。阅世六十有六。坐三十有七夏)。大观四年春。
敕谥普觉。赞曰。山谷论临济宗旨曰。如汉高之收韩信。附耳语而封王。即卧内而夺印。伪游云梦。而缚以力士。绐贺陈狶。而斩之钟室。盖汉高无杀人剑。韩信心亦不死。宗师接人。病多如此。临济宗旨。止要直下分明。钳锤付在嫡子亲孙。予观黄龙。以三关语。锻尽圣凡。盖所谓嫡子亲孙。本色钳锤者也。
全宋诗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
全宋诗
朱景阳,一作景旸,字仲舒,萍乡(今属江西)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至和二年(一○五五),官屯田员外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一),仕至职方郎中。英宗治平中致仕。事见清同治《萍乡县志》卷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萍乡人,字明善。英宗治平四年进士。授武昌军节度推官。时李常以中丞为帅,每宴集,必召尚友,凡乐语诗词,皆即席而成,因目为席上才子。
全宋诗
罗尚友,字明善,萍乡(今属江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同治《萍乡县志》卷九)。授武昌军节度推官。《萍乡县志》卷一○有传。
全宋诗
韦骧(一○三三~一一○五),原名让,字子骏,世居衢州,父徙钱塘(今浙江杭州)。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调睦州寿县尉,以母丧不赴。服阕后官兴国军司理参军,历知婺州武义县、袁州萍乡县、通州海门县,通判滁州、楚州。入为少府监主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擢利州路转运判官,移福建路。元祐七年,召为主客郎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七)。久之,出为夔州路提点刑狱,知明州。晚年提举杭州洞霄宫。徽宗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赋二十卷,今存《钱塘集》有缺佚。《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 韦骧诗,以清丁丙嘉惠堂刊瓶花斋吴氏影写宋乾道本《钱塘韦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从《永乐大典》中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袁州萍乡人。仁宗嘉祐间进士。为顺州通判,上神宗书,极言当世利害。历知虔、虢、解三州,所至有声,严而不苛,明而不察,官吏畏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