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 相关资源
诗文库132025
人物库48870
活动10862
诗文库 序
河上歌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吴越春秋》曰:楚白喜奔吴。吴王阖闾以为大夫。与谋国事。大夫被离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
濑下之水。因复俱流(《诗纪》此下有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数句。案此已非歌诗本文。不应阑入。今删。○《吴越春秋》四。《诗纪前集》二。)
杜广平歌吟 魏晋 · 许翙
 押蒸韵
真诰曰:杜契者。字广平京兆杜陵人建安之初。来渡江东。依孙策。后为孙权作立信校尉黄武二年学道。隐居华阳
淳景翳广林,暧日东霞升。
晨风舞六烟,勃郁八道腾。
五岳何必秀,名山亦足陵。
矫首摄洞阜,栖心潜中兴。
吐纳胎精气,玄白谁能胜(○真诰稽神枢三。诸真歌颂作保命仙君告许虎牙杜广平常喜歌。《云笈七签》九十六、《诗纪外集》三并作杜广平常喜歌。)
惠帝大安中童谣 魏晋 · 无名氏
 押冬韵
《晋书》曰:晋惠帝大安中童谣。其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琊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书》元帝纪。《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为聚十三引晋阳秋。《御览》九十八引孙盛晋阳秋。《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四十四。)
时人为王氏语 魏晋 · 无名氏
《晋书》曰:元帝王敦扬州刺史。加广武将军。寻进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与从弟导,同心翼载。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日
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引晋中兴书。《诗纪》四十四。)
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魏晋 · 无名氏
《宋书》乐志曰:白伫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伫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晋俳歌云。皎皎白绪。节节为双。吴音呼绪为伫。疑白绪即白伫也。南《齐书》乐志曰:白伫歌。周处《风土记》云。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后孙权公孙渊。浮海乘舶。舶。白也。今歌和声犹云、行白伫焉。乐府解题曰:古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其誉白伫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馀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唐书》乐志曰:梁武帝沈约效其辞。为四时白伫歌。今中原有白伫曲。辞旨与此全殊。
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
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
如推若引留且行,随世而变诚无方。
舞以尽神安可忘,晋世方昌乐未央。
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
制以为袍馀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
丽服在御会佳宾,醪醴盈樽美且淳。
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欢乐胡可陈(《诗纪》云。宋歌亦用此辞。各以下句作上句。无丽服二句。○《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五。《诗纪》四十。又《御览》六百九十三作古乐府。引银、尘、巾三韵。八百二十作古乐府。引银、巾二韵。)
梁末童谣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纸韵
南史曰:梁末有童谣。及王僧辩灭。说者以为僧辩本乘巴马。以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江东谓羖羊角为皂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陈终灭于隋也。
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
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
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南史陈本纪赞。《乐府诗集》八十九。《诗纪》九十七。又《御览》九百六十引起、理二韵。)
时人为桓康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阳韵
南史曰:桓康兰陵人也。随武帝起兵。摧坚陷阵。膂力绝人。江南人畏之。高帝东府。除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常侍卫左右。帝诛黄回。使罪。然后杀之。时人语曰:
欲侜张。问桓康(○南《齐书》桓康传。南史桓康传。《诗纪》六十三。)
王肃 南北朝 · 谢氏
 押支韵
伽蓝记曰:洛阳城南正觉寺尚书令王肃所立也。江南。娶谢氏女。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为尼来奔。作诗赠公主亦代赠谢。闻之甚恨。遂造正觉寺以憩之。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洛阳伽蓝记三。《诗纪》百九。)
联句作诗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押鱼韵
谈薮曰:北齐卢思道。陈主令朝贵设酒食。与思道宴会。联句作诗。其一人先唱便讥刺北人云。生欲饱汉。草长正肥驴。为北人食。兼吴地无驴。故有此句。思道即续之曰云云。谓南人无情义。同炊异馔也。
共甑分炊水,同铛各煮鱼(○《太平广记》二百四十七。)
隋末江东童谣 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十一部
长短经曰:大唐武德二年王充越王侗洛阳。僭称尊号。隋氏灭矣。注云。今兹三月江东童谣曰云云。江都西有鼓城村。村有彭城水。上引其水入西阁之下。果于此被执。
江水保泠泠,杨柳何青青。
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古谣谚三十六引长短经四。又云。按王充王世充。唐人避太宗讳。省去世字。所谓上者。指炀帝而言。今兹三月。乃恭帝义宁二年之三月。即炀帝大业十四年。至五月改元武德。盖追叙上一年之事也。)
王屋山人魏万王屋754年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见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历兖。游梁入,计程三千里,相访不遇。因下江东,寻诸名山,往复百越,后于广陵一面,遂乘兴共过金陵。此公爱奇好古,独出物表,因述其行李,遂有此作。)。
引用典故:八咏楼 辩折田巴 曹娥碑 金华松子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一作东方不辞家,独访紫泥海。时人少相逢,往往失所在)
魏侯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鲁连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潨。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一作一弄)耶溪水。
万壑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沈吟黄绢语。
天台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微没孤屿前峣兀。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一作山)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
却思(一作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则朝卿所赠,日本布为之),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一作儓)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一作千)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哀节妇赋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四
武康薄自牧尝谓余曰。仆有贤女。适江阴邹待徵。徵亦良士。仆志之矣。邹子孤立。时无古人。谁复知之。余尝记其言。及江左之乱。待徵解印窜匿。其妻为盗所驱。将辱之。妻密以待徵官告托付村媪。寻待徵付焉。而后就死。呜呼。自丧乱以来。士女以贞烈殆毙者众。余不尽知之。若薄氏者。与其父游。闻其声义动于江南。又焉得不赋之。命曰哀节妇赋云尔。
昔岁偫盗并起。横行海浙。
江阴万户。化为凝血。
不焚。无玉不折。
峨峨薄媛。渊然明节。
自牧之子。待徵之妻。
玉德兰姿。女之英兮。
邹也避祸。伏于榛莽。
婉如之嫔。执为囚虏。
匍匐泥沙。极望无睹。
出授官之告。托垂白之姥。
姥感夫人。爰达邹君。
兵解求尸。宛在江濆。
哀风起为连波。病气结为孤云。
凫雁为之哀鸣。日月为之蒙昏。
端表移景而恒直。劲芳贯霜而独存。
知子莫若父。诚哉长者言。
润州丹阳县复练塘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四
大蜡之祭辞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先王因流下而导之。故曰九川涤源。因迤汇而潴之。故曰九泽既陂。以疏天地之气。以利元元之用。崇伯汨五行而殛羽山台骀障大泽而封汾川。洪范首之。春秋载之。地有广狭。事无今古。大江具区惟润州。其薮曰练湖。幅员四十里。菰蒲菱芡之多。龟鱼鳖蜃之生。厌饫江淮。膏润数州。其傍大族强家。泄流为田。专利上腴。亩收倍钟。富剧淫衍。自丹阳延陵金坛环地三百里。数合五万室。旱则悬耜。水则具舟。人罹其害九十馀祀。凡经上司纷纷与夺八十一断。呜呼。曲能掩直。强者以得之。老幼怨痛。沈声无告。永泰元年。王师大剪西戎西戎既駾矣。生人舒息。诏公卿选贤良。先除二千石。以江南经用所资。首任能者。是岁十一月二十三日。拜常州刺史京兆韦公损润州。声如飙驰。先诏而至。吏人畏伏。男女相贺。即日上无贪刻。下无冤愤。公素知截湖开壤。灾甚螟蝥。临事风生。指期以复。偫谤雷动。山镇恬然。中明独裁。文之以礼。乃白本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公元甫中丞抚手惬心。如公之谋。且曰。兴利除害。得其人而后行。非常之政。敢归叔父。公乃申戒县吏卒徒辟之。人不俟召。呼抃从役。畚锸盖野。浚阜成溪。增理故塘。缭而合之。广湖为八十里。象月之规。俦金之固。水复其所。如鲸噀射。汹汹隐地。雷闻泉中。先程三日。若海之弥望。灏灏如吞吐日月。沈沈如韫蓄风雨。所润者远。原隰皆。耕者饱。忧者泰。于是疏为斗门。既杀其溢。又支其泽。沃塉均品。河渠通流。商悦奠价。人勇输赋。遐迩受利。岂惟此州。每岁萌。阴乘阳。二气相薄。大雨时行。偫潦奔流。水得所入。盈而无伤。龙见方雩。稼蒙其渥。时前相国彭城公刘尚书晏统东方诸侯。平其贡税。闻而悦之。白三事以闻。诏书褒异焉。彭城公宣命至江南。捧诏授公。公率元僚掾吏令丞以下。至于耆艾。西向拜手。忻戴皇明。人心上感。天降嘉泽。如有神祗。昭协厥志。公正直而和。专静而断。嫉恶宥过。惠人察奸。纯钧精坚。百鍊不耗。伐冰之贵。降从士礼。诗云。靖恭尔位。好是正直。宜其享多福也。吏人入贺。公拱而谢之曰。尚书刘公观察韦公奉行王泽也。鄙何力之有焉。丹阳杜孟寅秉公之清白。延陵李令从如公之爱人。金坛胡玘禀公之成规。及丹阳耆寿周孝瑰百姓汤源等。拜手而请曰。兑为。兑悦也。水归于。而悦于人。百年侵塞。而公启之。臣哉邻哉。克谐帝休。永代是式。三县无灾。若不碣而刻之。则命不扬于厥后。后之人无以倚负也。华尝学古。见访为颂曰。
望沄沄兮视冥冥。鸟閒鱼乐葭菼生。
膏腴利倍起讼争。斯人怨抑痛无声。
韦公正直动神灵。百年淤淀为漻清。
饥者饫兮病者宁。诏书光宠恩濡荣。
划然眊瞢复皎明。追琢刻颂飏芳馨。
江有枫一篇十章 盛唐 · 萧颖士
四言诗
并序:江有枫,思陆、郑二友吴会旧游,且疾谗也。臣宦于尹府臣(君宦于尹府臣),以直方不偶,见逼谗佞。惟古之贤者,有避色避言之义,娇然去之。二室之间,有槭树焉,与江南枫形胥类。憩于其下,而作是诗,以贻夫二三子焉。
引用典故:人生贵适意
江有枫,其叶蒙蒙
我友自东,于以游从。(一章)

山有槭,其叶漠漠。
我友徂北,于以休息。(二章)

想彼槭矣,亦类其枫。
矧伊怀人,而忘其东。(三章)

东可游矣,会之丘矣。
于山于水,于庙于寺。
于亭于里,君子游焉。
于以宴喜,其乐亹亹。(四章)

粤东可居,彼吴之墟。
有田有庭,有朋有书。
有鱼君子居焉。
惟以宴醑,其乐徐徐(五章)

我朋在矣,彼陆之子(淹也)
如杞,淑问不已。(六章)

我友于征,彼郑之子(愕也)
如琇如英,德孔明(七章)

我思震泽菱芡羃羃。
寤寐如觌,我思剡溪
杉筱萋萋,寤寐无迷。(八章)

有鸟有鸟,粤鸥与鹭。
浮湍戏渚,皓然洁素。
忘其猜妒,彼何人斯,曾足伤惧。(九章)

此惧惟何,惧寘于罗。
彼骄者子,谗言孔多。
我闻先师,体命委和。
公伯之愬,则如予何。
怅然山河,惟以啸歌,其忧也哉。(十章)
唐故内侍省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 唐 · 申堂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
公讳志廉。字惠达富阳人也。昔吴称帝业。飞龙郁起于江东。汉辟贤臣。易道超来于北海。彼德高致远者。盖则其先。故知族茂庆流。弥蒙洎后□□之□□□之第六子也。承家之缵。克奉徽猷。风姿璨然。自幼及长。智识天与。艺能师资。既得时以自致。实负才而见用。服勤就养。竭力尽忠。承颜不违。虔心至孝。居公守道。在职惟贤。释褐授儒林郎。拜内谒者监。陟资骤进。俄迁朝议大夫。守内常侍。朱绂奕奕。仪容堂堂。言语侍从之臣。左右中涓之任。淑慎攸止。咸当圣情。君恩曲临。殊私荐及。出入鸳鸾之殿。栖游日月之宫。蹀紫燕于香街。捧金轮于驰道者。盖得其忠焉。公以势莫久居。了真空而是观。所归正信。悟即有而得元。于以运短道长。功存已没。天宝十二载十一月十一日。寝疾终于咸宁县来庭里之私第。时春秋五十二。夫人则天水郡赵氏之女。作嫔叶礼。于飞有光。先夫亡没。三岁而已。即以明年夏六月八日。合葬我府君夫人于长乐之原。礼也。天子以旧臣可重。轸念于怀。既赠之以粟帛。复爰申于吊祭。丧事之日。人力借供。呜呼。生荣没哀。身沈誉在。繐帷已故。石椁犹新。掩泉户以空幽。虑桑田之有变。将刻石以斯著。庶不为冥寞君者乎。乃作铭曰。
名家令族,孝子忠臣。
礼义及物,贤良立身。
郁郁芳猷,堂堂雅量。
白圭无玷,玉卮有当。
官因德建,宠自勤荣。
侍卫宫禁,辉光日生。
上寿未央,于焉卒岁。
落影西沈,巨川东逝。
白日昼短,黄泉夜长。
佳城寂寞,原野悲凉。
美石已刊,功名□□。
□□□荐,千秋不改。
王妣夫人宏农杨氏祔葬墓志铭817年7月15日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王妣夫人姓杨氏。宏农人。祖敏。皇太仆少卿交州都督金乡县。父晏。湖州武康县令。夫人始笄。归于王考府君府君名重而禄薄。家肥而身约。仕至左辅尉中兵纪纲掾。所与游者皆天下隽人贤士。夫人无攸遂。劝以义之道备焉。天宝四年。先太保贞孝公既孤。夫人慈仁训育。以文行绍续。繇进士第授临清尉蓟县安禄山之乱也。以大节闻。履险违难。崎岖色养。灭迹人事。以扁舟为家。至德二年。夫人弃孝养于杭州富阳县之行次。时四方兵交。岁大疫。江东尤剧。未克归祔。此焉宁神。先公号咷崩毁。因中风湿痹痛。(一作痼)外除。拜御史著作郎。皆以疾不祗命。大历丁未德舆丁荼蓼。贞元戊辰。再集艰。馀生未泯。积庆所钟。因缘践履。叨冒崇大。以岁时之不易。事物之多故。久未迁神。心焉若摧。言阴阳者。利在卯酉。元和五年。岁直庚寅。德舆太常卿。以明年之吉。襄事既具。其年猥参宰政。礼不克就。乃建宗庙。以严蒸尝。逮今十二岁在丁酉德舆检校吏部尚书理戎汉中。拜章上请。协用龟策。启先公先太君寿堂丹徒。启夫人寿宫富阳。得七月壬寅祔王考府君兆域于东都伊阙县慈水之阳吉。自杭抵洛。凡二千五百里。水陆安静。诚信无违。天之佑也。惟尊灵幽閟。周一甲子。罪在孱菲。宜当诛殛。而懿范遗训。流光孕休。闺门受祉。施于孙子。霜露怵惕。如惔如酲。又德舆之生也后。不获逮事。逖听令闻。靡详万一。故合姓之纪岁。弃代之享年。皆阙焉。刻兹介石。以永终吉。铭曰。
王母之令德。淑明柔克。
闺门延耀。以引以翼。
王父安卑兮。其道未光。
先公大节兮。易名章章。
伊孤孙之蒙騃。不获逮事。
庆灵流泽兮。积累名器。
浙河汤汤。輤车帷裳。
伊水之阳。祔于幽堂。
万有千岁兮。徽音不忘。
金陵五题(并引) 其一 石头城826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剡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馀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鼓吹赋834年10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鼓吹本轩皇因出师而作。前代将相。有功则假之。今藩阃皆备此乐。余往岁剖符金陵。有童子六七人。皆于此艺特妙。每曲宴奏之。及再至江南。并逾弱冠。悲流年之倏忽。忆前欢而悽怆。乃为此赋。
追昔吴会之年。
思为卫霍之将。
怀瀚海而发愤。
想狼居而在望。
厌桑濮之遗音。
感箫鼓之悲壮。
每闻兹乐。
心焉犹尚。
爰有侲童(原注出西京赋)
㯋秀含聪。
思虑未敢。
专和发中。
繁会曲折。
变态不穷。
交簻烁电。
挥手成风。
或累发而碎隐。
或徐弁而从容。
管孤引以嘒嘒。
鼓轻投而逢逢。
若乃清景妍和。
嘉客来萃。
登高台而互动。
对芳树而并吹。
见鹏鹗之争厉。
耸壮士之愤气(原注鹏鹗争壮士怒皆鼓吹曲名)
忽疑翔雁叫于寒烟。
胡沙蔽于天地。
其始也。
若伐木丁丁。
响连青冥。
喧禽万族。
声应崖谷。
其纵也。
狠羊斗角。
奔兕相触。
转石振于崩溪。
燎野焚于寒竹
其终也。
如风飙暂息。
万籁皆肃。
天地霁而雷霆收。
川波静而鱼龙伏。
昔我往矣。
子衿青青。
我今来思。
突而弁兮。
谅昔人之多感。
移柳而兴悽。
惜岁年之易往。
叹亲好之常暌。
于是勉其成人。
再命迭作。
念所思而不见。
悲翁之萧索(原注所思悲翁并曲名)
音岂殊于今昔。
情自有于哀乐。
乃知孔将比于鸣蛙。
陆反思于唳鹤。
彼衰退于忧伤。
并荣华之昭灼。
白芙蓉赋835年4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金陵城西池有白芙蓉。素𦹛盈尺。皎如霜雪。江南梅雨秋后。风景甚清。漾舟绿潭。不觉隆暑。与嘉客泛玩。终夕忘疲。古人惟赋红蕖。未有斯作。因以抒思。庶得其彷佛焉。
朱明夕霁。佳木凝阴。
未歇其秀色。鸟尚流其好音。
泛回塘兮清景暮。环修渚兮碧流(一作云)深。
诚有感于逝节。思更新于赏心。
是时黛叶已繁。琼英始发。
摇瑞彩于波上。挺纤茎于末。
忽疑巨蚌濯(一作捧)漪。暂睹其明月。
复似处子映。遥觌其冰雪。
焕列宿于长河。耀良玉于方折。
点白露于葭菼。散飞鸿于林樾。
余乃鼓轻枻。入澄●。(8DF6原注楚词曰楚人呼池泽中曰●8DF6。
)度柳杞(一作杞柳)。越兰蘅。
徘徊容与。放志遗荣。
近汀洲而菱密。出莲径而潭平。
飞鸂𪆟。起鵁鶄。
挥水珠而溅叶。动波纹而抗茎。
传羽卮而适性。合金丝而写情。
管度风而音远。歌临流而转清。
既而稍憩(一作出)川阴。暂游霄外。
极望漪澜。静无夕霭。
又如游女解佩于汉曲。宓采莲(一作于湍濑。
舒蕴藻以为席。倚立以为盖。
发巧笑之芬芳。感嘉期之来会。
嗟夫。楚泽之中。
无莲不红。惟斯华以素为绚。
犹美人以礼防躬。银辉光而流烛。
玉精气而舒虹。虽有贵其符采。
且未匹其华容。由是南国之姝。
以为丽观。延华颈于沼沚。
曳罗裾于矶岸。且谓降元实于瑶池。
徙灵根于天汉。怅霄路兮永绝。
与时芳兮共玩。听高柳之早蝉。
悲此岁之过半。彼妍姿之昭灼。
待风雨而消散。乃为歌曰。
秋水阔兮秋露浓。盛华落兮叹芙蓉。
菖花紫兮君不识。萍实丹兮君不逢。
想佳人兮密静处。颜如玉兮无冶容。
张秀才807年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
余与张秀才同出关至陕府,余取南道止洛下(余取南道至洛下),张由北路抵江东,因幕中宴饯,遂赋诗以别。
引用典故:人生贵适意
不知何计写离忧,万里山川半旧游。
风捲暮沙和雪起,日融春水带冰流。
凌晨客泪分东郭,竟夕乡心共北楼
青桂一枝年少(一作少年)事,莫因鲈鲙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