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镇江军节度使大名府韩绛诏书汤药口宣(一 元祐元年十一月九日1086年11月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德望之隆,中外所属。
诚请虽极,舆论未安。
毋复怀归,以勤北顾。
特颁良剂,以辅至和
镇江军节度使大名府韩绛诏书汤药口宣(二 元祐元年十一月十日1086年11月10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方面重寄,无逾老成。
丘园归休,难遂雅意。
特颁珍剂,以示至怀。
方此冱寒,益加调养
镇江军节度使集禧观使韩绛诏书茶药口宣元祐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德齿俱高,诚请弥确。
重以民事,久劳元臣。
既饬还车,宜颁珍剂。
尚加调养,以副眷怀。
集禧观使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绛到阙生饩口宣元祐二年五月十二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力辞繁剧,归即燕安。
想见老成,渴闻嘉话
特颁牢醴,以劳骖騑。
左领军卫将军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一、《范太史集》卷五○
君讳士觏,字公会,赠镇江军节度使、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宗严之孙,原州防御使仲防之子。
齐安郡君石氏。
初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迁右监门率府率
性醇素敦谨,事亲竭力,奉己务俭。
元祐二年七月己巳卒,年二十,赠左领军卫将军
娶张氏,西京左藏库副使禹锡之女。
三男:长未名而夭;
曰不圭,三班借职
曰不璪,未仕。
一女,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厚于亲,薄于己。
为人子,能如是,全而归,无可愧。
右侍禁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二、《范太史集》卷五一
君讳士𨌥,字子舆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华州观察使华阴侯宗鼎之孙,奉国军节度使、申国良僖公仲婴之子。
金华县君陈氏,继曰长寿县魏氏。
君事亲以孝闻。
丱岁知学,既长,博通群书,善属文。
美风仪,材武过人,尤长于射御。
初赐名,授右班殿直,迁左班。
请补外,官监军器库门。
累迁右侍禁、监西京商税,未赴。
元祐六年五月甲戌卒,年二十有六。
娶曹氏。
四男,二人幼,未名,二人与二女皆早夭。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男子之事,礼乐射御。
《诗》美鲁侯,允有文武。
矫矫公子,早终令誉。
右监门卫大将军女墓记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宗汉之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母曰秀容县刘氏。
元丰元年十月十六日生,元祐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卒,年一十二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之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想之长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母曰秀容县刘氏。
元丰元年十月丁巳生,元祐四年五月戊戌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之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监门卫大将军令想第四女,赠镇江军节度使、追封丹阳郡王守节之曾孙,赠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北海郡公世符之孙。
秀容县刘氏。
元丰八年十月庚辰生,元祐三年闰十二月丙寅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于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男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四、《范太史集》卷五三
右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仲杵第五男士鹓,右班殿直、赠镇江军节度使、郇国公允诚之曾孙,赠静难军节度使、追封新平郡王宗保之孙。
长寿县李氏。
元丰五年四月甲子生,元祐六年十一月丁未卒。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右武卫大将军恩州防御使第十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右武卫大将军恩州防御使仲篪第十女,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宗仁之孙。
同安县焦氏。
元丰八年二月己丑生,元祐五年九月己卯卒,始六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第六子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仲弓第六子,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郇国公允成之曾孙,赠虔州观察使南康侯宗仁之孙。
嘉兴县杜氏。
元祐二年十月乙酉生,六年阙月甲戌卒,始五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府永安县
谨记。
润州观察使第八男右班殿直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润州管内观察使仲佺之第八子、右班殿直士骑,濮安懿王之曾孙,赠康王宗朴之孙。
安定郡刘氏。
元祐元年五月己未生。
初赐名,授右班殿直
八年七月甲辰卒,仅八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润州观察使第十一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润州管内观察使仲佺之第十一女,曾祖濮安懿王,祖赠康王宗朴,母安定郡刘氏。
元丰辛酉四月甲戌生,元祐七年六月甲寅卒,年一十有二。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润州观察使第十二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润州管内观察使仲佺之第十二女,濮安懿王之曾孙,赠康王宗朴之孙。
安定郡刘氏。
元丰辛酉十二月庚戌生,元祐六年闰八月甲申卒,年一十有一。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陈升之镇江军节度使赐本镇敕书熙宁八年闰四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九
镇江军三军将吏百姓等:朕以陈升之三朝旧德,四辅宗臣,久服枢衡之元,出宣屏翰之宪。
眷言江国之纪,厥有里门之高,授之节旄,充彼方面。
维尔兵吏,及于士民,闻是宠光,谅深慰怿。
今特授陈升之依前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润州诸军事、行润州刺史、充镇江军节度润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判扬州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夏热,将士等各得平安好,参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并存问之。
遣书指不多及。
宗室故濮州团练使润州观察使追封丹阳侯墓志铭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摛文堂集》卷一四
丹阳侯叔前,字伯先中正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国公之曾孙,青州观察使乐安侯承遵之孙,蔡州观察使汝南侯克观之子。
母曰广平县宋氏。
公幼喜诵书,长益敏于学,文词笔札,众所叹誉。
事父母孝,汝南侯有病,公刲股进之,遂愈,人以为诚孝所感。
崇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卒,享年五十有二。
公初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累官至濮州团练使
润州观察使追封丹阳侯
大观元年三月二十九日,葬汝州梁县
娶张氏,封和顺县君,先公卒。
子八人:孝之,左侍禁
成之,右侍禁
礼之、匮之,皆左班殿直
祐之,三班奉职
尚之、汉之,馀未名。
女二十有二人,右侍禁曹缓、左班殿直黄珫、三班借职徐演三班奉职曹滵、左班殿直儒,其婿也。
一适三班奉职才卿,先卒,馀在室。
孙公愈、公悆、公恕、公忞,馀未名。
孙女九人。
铭曰:
敏学问,善文辞。
事亲诚孝身可刲,禄丰位显惟其宜。
享年勿遐人所悲,耀兹潜德有铭词。
皇第十四子棣特授检校太尉镇江军节度使上柱国徐国公食邑食实封大观三年九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三、《宋大诏令集》卷三一
门下:朕膺无疆之大历,纪累洽之宏休。
保佑自天,继发祥于帝室;
封建厥福,益流庆于宗藩。
眷时嗣贤,申我彝典。
式涓谷旦,诞告治廷。
皇第十四子棣日本分晖,珠源毓粹。
气禀中和之淑,体函岐嶷之姿。
温文早著于夙成,聪智已彰于日就。
是用稽立爱之前训,率建侯之旧章。
将于南国之全师,胙以东徐之乐土。
载黼斯衮,备上公之威仪;
有鸾其旂,壮中军之徒御。
策勋躐等,衍邑食租。
并示恩猷,用崇国体。
于戏!
周诗之美众子,寔昭王化之隆;
汉诏之建连城,盖尊宗庙之重。
往承宠渥,永介寿祺。
可。
皇子棣依前检校太保镇江军节度使徐国公加恩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
门下:朕绍基泰定,抚运炽昌。
时和岁丰,肇自孚休之贶;
礼制乐作,诞严肆祀之容。
候至景于土圭,将忱诚于瑄玉。
四海以职而助祭,上帝垂恩而庆成
大赉于嗣贤,用亶孚于猷告。
具官某璠玙挺粹,钟律参和。
温其博雅之资,卓尔纯明之识。
橐兜戟纛,壮威重于师干;
黼旂鸾车,峻宠光于公社。
属阳垓之毕飨,诏勋府以均釐。
增畀腴租,式隆徽典。
于戏!
天自民听,惟一德之是亲;
父为子纲,宜百祥之并受。
祗膺涣渥,永对荣晖。
(《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棣:原缺,据《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传》三补。
皇子棣特授依前检校太保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平郡食邑食实封宣和五年二月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五、《宋大诏令集》卷三四
门下:周道尚亲,因朝觐会同,而正九仪之叙;
戴礼》重冠,以孝悌忠顺,而迪四行之全。
眷言胄嗣之良,夙茂宸闱之庆。
公圭颁瑞,旧膺锡壤之荣;
路寝戒宾,将训成人之庆。
特敷涣号,肇启真封。
揆以刚辰,告于列位。
皇子检校太保镇江军节度使、徐国公、食邑七千二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棣,性资颖悟,德宇闳深。
秀钟海岳之英,质挺璠玙之粹。
淑身慎行,蹈圣贤矩范之修;
阅礼敦诗,得师友渊源之妙。
彤庭曳䌽,棣萼承辉。
每勤子职之恭,弥厚天伦之爱。
行备加于显服,用考协于彝章。
仍左棘之华资,胙高平之乐土。
元玉组绶,视秩上公
斋钺鸾旂,易藩垣于巨镇。
陪敦井赋,并衍干租。
益彊磐石之宗,增固维城之业。
于戏!
既醉咏太平之美,庆延祚裔之昌;
假乐嘉祐命之纯,福畀子孙之盛。
钦承宠渥,永介寿祺。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