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示谕安德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敕书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玉堂类稿》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安德军官吏军民僧道耆寿等:朕以伯圭擢秀天支,流徽邦族。剖符持橐,既备著于多庸;植纛建牙,宜时开于巨屏。以示展亲之意,以凝彊干之勋。闻孚号之夬扬,谅周邦之咸喜。已除伯圭安德军节度使(缺。)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新除安德崇信军节度使伯圭辞免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六、《攻愧集》卷四二
朕肇禋重屋,惧弗克堪。赞予盛仪,赖我宗老。首颁祭泽,无加于达尊者。乃因旧镇,益以汉东之大国。备三公之典策,兼两镇之节旄。先正以为异数,非如卿者,其孰能当之?何用撝谦,以避斯宠?
北行日录(下)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四、《攻愧集》卷一一二
乾道六年庚寅正月一日壬子,晴。使副率三节官从望拜两宫,交贺礼毕,上马与馆伴同入贺。由应天东门步入东廊幕次,中大安殿门九间,两傍行廊三间,为日华、月华门各三间,又行廊七间,两厢各三十间。中起左右翔龙门,皆垂红缘帘。庭中小井亭二,幕次与高丽使相邻,西夏使相对。客省茶酒罢,巳初,锦衣卫士又益以青锦袍五十馀人,列立大安门庭下,百官排班朝日。太子为班首,四拜,约近三百馀人。既罢,客省引使副由月华门随百官班入贺。太子锦褥四,镇以银猊,出众班中立。次宰执亲王,次有十馀人,皆金带紫袍。使副立西偏,肃与子澄亦在此列,意是以馆伴之故,不然郎官卿监不应如是之少也。其后又有二百馀人。预宴者,除亲王宰执四十馀人,馀皆贺毕先退。讫事凡五十七拜,五次舞蹈,二十五拜。初入班并三次上御酒,各再拜上寿罢,喝「与卿等同庆」。又四拜。劝寿酒两次,共四拜。初登殿就坐致语。宴罢,各两拜。酒七行,第一行宣劝在坐,两拜。第二第四第六行独劝使副,各两拜。每宣劝必先离位而立,搢笏,受盏赴坐。宴罢谢恩,拜于殿上,又拜舞于丹墀而退。进御酒时却不起立,馀皆如本朝之仪。卫士甲卒如入见时,殿下砌䃈两道,鎗子郎君紫衫幞头,执柱斧,佩弓矢刀剑,面殿分立,凡五十人。闻柱斧中藏鎗刃,皆军官子弟也。大安殿十一间,朵殿各五间,行廊各四间,东西廊各六十间。中起二楼,各五间,左曰「广祐」,后对东宫门,右曰「弘福」。后有数殿,以黄琉璃瓦结盖,号为金殿。闻是中宫,殿上铺大花毡,中一间又加以佛狸毯。主座并茶床皆七宝为之,卓帏以珍珠结网,或云皆本朝故物。卓前设青玉花六朵,看果用金垒子,高叠七层,皆梨瓜之属。其次皆低钉细果,傍设玉壶以贮馀酒。未至时,覆以真红绣衣。既坐,八人皆公裳舁以前,分两翼却行以退。榻前服玉带者八人,太子许王对坐,次二丞相,馀不知何人。其后各金带者六人,使副与左右丞相对,在玉带之南,稍后。自金带以下,皆用银器。榻后照屏画龙如本朝,顶为大金龙盘其上,馀十间皆结罳,顶小拱,三层,皆以金为小龙,间置其中,曲折皆钉以绣额壁柱衣。绣帏中各有龙,又有金香猊、金龙山各二。露台三层,两傍各为曲水,石级十四,最上层中间又为涩道,亦覆以毡。上寿酒时,太子独至涩道下,捧杯以进者三。山棚起十一峰,号仁寿山,山下栽松柏,并装桃李各十馀株,大狮象各一,背负七宝,又以䌽索系棚之前,为小狮子二以蔽其杙。弘福、广祐之前,又各为䌽楼三间,三节人宴东廊下,高丽使次之,西夏使与对。二国三节人虽预宴,不拜于庭。其馀廊屋皆垂黄沿帘,伏甲其下。殿前都副点检完颜仲、乌古伦元忠二人各执柱斧,率其徒十人立御榻两傍,东西向。榻后近侍八人,各执其物,终席不见宦者。每上国主酒,系宣徽使敬嗣晖等互进,以金托玳瑁碗贮食,却只覆以金扣红木浅子,令承应人率尔持进,其礼文不伦如此。乐人大率学本朝,惟杖鼓色皆幞头,红锦帕首,鹅黄衣,紫裳,装束甚异。乐声焦急,歌曲几如哀挽,应和者尤可怪笑。宴罢归馆。
二日癸丑,晴。张铉赐分食,徒单通赐酒果。分食二盘,一盛大肉山,以生葱枣栗饰之,其中藏一羊头。一盛茶食、糖糯粥、粟饭、麦仁饭,皆以枣栗布其上。晚大风作。
三日甲寅,晴。风益甚。赴花宴于大安殿,大率如元日。加酒二行,五行后四䟆,国主先起,百官出就。簪花剪䌽为之,惟栾枝甚异,或四或二,长二尺许,花为杂色,状如锦带,翘起幞头四角,后垂柳四枝。是日风既暴狂,几不可行,花叶飘坠者往往有之。少顷六䟆,国主复坐。又四行而罢。是早见黄土罢道中,由左翔龙门出应天中门,折而车向,知国主以元日谒原庙云。
四日乙卯,晴,射弓宴。张倬赐生饩,高蕙赐宴,完颜高赐酒果,完颜仲雄押宴。仲雄于进趋酬应一无所能,手有雕青细字,盖以射选借官而来。射虽不能命中,而善于发矢,人多服之。酒七行,各分位换窄衫束带,将出射,宰执遣右司张汝弼传语,问俘掳人事。既退,使副及馆伴射弩,仲雄射弓。射垛设庭下,上画火珠,夹以小飞鹤二,下画一䌽架,以承射帖,夹以大立鹤二。绿竹数竿,帖上初为银碗五,每头二矢,少顷加四花二矢。押宴、馆伴、国信使副、知閤五人以次执一矢,起揖以射,皆坐胡床。庭下分列锦衣金帽卫士五十人,乐人立其左,又卫士一人为押宴执弓矢,二人为馆伴过弩,一人端箭,二人立垛侧喝箭。射每中,则面厅伛立,撒手报覆。乐使喝打著,即乐作,否则以抬捺后手见晓。初中时,先望阙拜赐,卫士以元矢穿所中银楪,引赐物过其前就坐,共饮。胜者酬酢必遍,然后复射。楪子重三两,中角花者随所中而得,中的者举九楪得之,以其一与喝箭者,初中亦如之。使副拜赐之后,但欲成礼即已。伴使志在于得,抵暮不肯休,屡谢止之,方已。两厅过弩者各以二楪酬其劳,易衣就座,又二行而罢。倬口宣云:「远将庆币,来会春朝。方休徒御之劳,宜有饩牵之赐」。蕙云:「长途远届,使事告成。将观射御之容,宜示宴私之宠」。高云:「已成使事,将向归途。宜有珍颁,以彰宠遇」。
五日丙辰,晴,入辞仁政殿。客省茶酒既罢,引使副欲入,而閤副云:「合自下入辞」。遂复回幕次,乃引三节人拜赐宣明门外,次引高丽、西夏二使及使副至隔门外。夏使已出,丽使方辞。少俟,至丹墀下,面西立,俟通班面殿方拜,喝有敕,两拜,又喝赐衣带鞍马疋段等。叉手左跪受赐,以赐目纳怀中,就一拜舞蹈,五拜,再喝赐酒食,又五拜,升露台。少立,舍人两行,各三人,齐揖以入栏子内。副使躬身,使少前拜,跪受书。却行,与副使齐立,躬身俟传示讫,复退行三步,左下丹墀,再面殿立,躬身听喝好去。由右而出,赐茶酒五行于馆,韩钢押伴。
六日丁巳,晴。先发粗车行,使副率三节人同馆伴出至燕宾馆,赐宴。完颜元赐酒果,完颜宗安押宴,仍差安德德裕送伴。尽借回程,私觌泛送从之。车马欲行,安德方呼其家人以细车般所得还家,如木绵之类,复载至汴京,滞留至晚方行。燕山本召公所封,秦灭燕,以为上谷郡。武王封尧后于蓟,即蓟县也。二世时,韩广自立为燕王。项氏封臧荼,高帝封卢绾,皆都此。太行、燕山、大防山绵亘千里,隐然一都会。金又以宫室侈大之,古所未有也。又改曰「大兴府」,其守为尹。车行六十里,更尽,宿良乡县。
七日戊午,晴。五更,车行八十里,涿州早食。又六十里,宿定兴县。
八日己未,晴。五更,车行六十里,安肃军早食。又四十里,宿保州。
九日庚申,晴。阴风,有雪意。四更,车行七十里,望都县早食。又行五十里。道中看大龙桑、小龙桑,宿中山府。
十日辛酉,晴。四更,车行五十里,新乐县早食。又行七十里,宿真定府。道傍老妪三四辈指曰:「此我大宋人也,我辈只见得这一次,在死也甘心」。因相与泣下。
十一日壬戌,晴。赐宴,张汝说口宣云:「复将使指,少憩中途。宜示宴慈,以光行色」。又云:「使命改辕,价藩弭节。宜颁宠赐,增重皇华」。同知真定尹田钟吉押宴。
十二日癸亥,晴。三更,车行六十里,栾城易驴马。三十里,饭赵州城角。树上有芦席裹一人,云是强寇李住儿,自炀王时作梗,劫人妇女,以要财物。至是以弓弦断,为弓手所捕。挑脊筋挂树上,死矣。直候支到赏给,方取下埋殡。又六十里宿柏乡县,与去伪以马前行,再读光武碑。
十三日甲子,四更,车行六十里,饭内丘县。天明雪作,至晚方止。又四十五里,宿邢州,北门曰「拱德」。
十四日乙丑,霿子下,天明开霁。四更,车行二十五里,至沙河县易驴马。又三十五里,饭临洺镇。食后,与去伪马行四十里,宿邯郸县。雪后尘清,尽见太行山色。邑中沿街作灯洞,颇可观。
十五日丙寅,晴。车行七十里,磁州早食,灯火尤盛。出门粗车有折轴者,随使副乘马过漳河登车。六十里至相州,使副复上马入城。灯洞不如磁州之多,而工巧过之。秦楼街尤繁华,自北门至南门,约七八里所,士女多靓妆拥观。有食店挂一灯,上为胡羊,中横一瓠,下为经一卷。盖河朔人语音以羹为经也。宿城外安阳驿,把车人言去年十二月方差使一番,为年时被蒙子国炒。旧时南畔用兵,尽般军器在南京,今却般向北边去。三月中般用牛三千头,般未尽间,被黄河水涨后且休。问驴马价,云:「驴上等有直四十千者,马更高贵。旧时家家有马,炀王南征尽刷去,不知几万万匹。后来都是行归,而今又殃我等贵价买」。问绢帛价,云:「好绢每疋二贯五百文,丝每两百五十文(并六十陌。)」。又有云越王不平,其弟为储国主,曾以女小底十人赐之,逊谢不受,云:「他日生出孩儿来,亦无用处。蒙古国作梗,太子自去边头议和,半年不决,又且归。今又遣莫都统提兵去」。军子云:「我辈三四口,种少麻豆,足了得吃。旧时见说厮杀都欢喜,而今只怕签起去,彼此休厮杀也好」。又有云:「我见父母说生计人口都被他坏了,我辈只唤他做贼。应河南北钱物都般向里去,更存活不得」。
十六日丁卯,晴。四更,车行三十六里,饭汤阴县。又七十五里,宿浚州。安德暮夜叩门送私觌。
十七日戊辰,晴,风。三更,车行二十五里,三角路上换驴马,一路可入滑州。又四十五里,武城镇早饭。马行至黄河,去程所行李固渡口以冰泮水深,柴路不可行。又稍上三四里,先横过中潬上,入水牵挽数里,抛过南岸,待车船至方行。循河至浮桥边扫岸,又行荒草陂泽中四十五里,宿胙城县。
十八日己巳,晴。三更,行四十五里,饭封丘。短墙为城,人烟牢落,便远不及河北。日未午,又行四十五里,抵东京。北郊青城侧亭子换马具衣冠。所过柔远馆,但有断垣败屋。入顺常、玄武二门,二门之间过五丈河菜市桥。夷门山巷口百王宫,乃炀王毬场,亲从第一指挥,旧日御龙直也。由竹竿巷口斜街入第二门,土市,马行街,皇建院巷,德胜桥。转太庙巷口东行,相国寺。出御街,历廊屋三十间,过榷货务。又廊屋七十间,中有小门,是国子监。前后御廊尚多,不知其数。投西穿门,由旧路入驿。
十九日庚午,晴。收银绢十疋两,赴宴。完颜元赐宴酒果,南京路都运梁銶押宴。宴罢,行四十五里,宿陈留县。
二十日辛未,晴。车行六十里,至雍丘县早饭。临川驿又六十里,渐行汴河中,宿拱州襄陵驿。城外客旅往来,人家颇多。入城旧有桥,河流既断,筑堤以行。子城内旧是州衙,今以屯军。有三个千户,约有千二百人。
二十一日壬申,晴。四更,车行六十里,饭宁陵县永宁驿。又六十里,宿南京。甲士数十,甲马百夹道而陈。城门去驿稍远,马如来时之数,而行甚疏,意屯军亦不甚多也。是日日有四背气,又白虹贯日,日在壬癸,荆生言其应在北。
二十二日癸酉,晴。四更,车行四十里,饭谷熟县。又三十五里,沙冈换驴。又四十五里,宿下邑县会亭镇。
二十三日甲戌,晴。四更,车行七十里,饭亳州永城县。又六十里,宿柳子镇。闻有天使往山东签兵,人不肯从执,天使杀之。
二十四日乙亥,晴。车行四十五里,饭宿州临涣县蕲泽镇早顿。又四十五里宿宿州。汴河底多种麦。
二十五日丙子,阴晴。车行六十里,饭蕲县静安镇。又六十里,宿灵壁。夜微雨,作即止。
二十六日丁丑,阴晴。三更,车行八十里,饭虹县。又八十里,宿青阳镇驿。
二十七日戊寅,晴。四更,车行八十里,饭临淮县。过县即见龟山塔及淮山,一行已不胜喜跃矣。又六十里,宿泗州。自临淮,即依淮西行。
二十八日己卯,晴。先发递担粗车,即上马出城,使副入草馆。同去伪先乘马至河岸,舟至,首见季舅、洪子度、唐季润及吕葵、张吉来,收家问,喜极涕下。顷之,俟行李装船了,却具衣冠入草馆,俟使副茶酒毕,辞送伴即行。是日大风拍岸,良久方到盱眙。谒胡漕、龚守不值,见王御干,取所买物。谯提辖、司马尚书伋、姜叔永、司马季闻、张伯淳皆往来交谒,后纲官属也。宿淮岸。
二十九日庚辰,微雪。早离盱眙,过龟山,以新制行淮。大风不可进,宿淮岸,约去龟山数里。
三十日辛巳,微雪。天明欲舟行,风又大作,力行而前。过渎头数里,风正北,驾浪益急,又止宿。
二月一日壬午,午后风力稍平,众舟齐行。迫暮,仅能入洪泽,舟人交口相贺。昔蒋鲁公开运河六十里以避长淮之险,所活不知几人。中间欧家渡最浅,使人往还,非借潮于神不可行。官司惮开河剥载之扰,创议行淮,使舟才四往返,无不惊虞。此行至三宿淮上,波涛舂撞,有鱼腹之忧。鲁公,今丞相曾祖,为发运使,将入奏计,自洪泽至龟山,率一二里辄凿一井,以测地之土石。既得请,遂开运河。前辈用心至矣,可轻改乎?
二日癸未,晴。过淮阴。夜过楚州。
三日甲申,晴。过宝应。
四日乙酉,晴。过高邮。
五日丙戌,雨。以沿路水涩,寸进甚艰,夜宿木铺坝里。季润过仪真,俞县尉(茂先)相见甚款。
六日丁亥,雨,晚晴。昨晚以礼物船与前船舳舻相触,毙一篙人,至召伯埭,使副捐金使瘗之。晚过扬州,是夜礼物船为暗桩所败,漏发而人不觉,同行杨、刘、罗三人蒙被登岸,舟已沈矣。抵瓜洲宿。
七日戊子,晴。渡扬子,宿丹阳馆下。侍季舅同去伪见陈待制及魏子智。其内子展参贺,执礼甚恭。金山印老相见渡船中。
八日己丑,晴。城中水涩,良久方出门。夜过丹阳县,及吕城闸。
九日庚寅,晴。天明过奔牛闸。午后过毗陵。
十日辛卯,晴。天明抵无锡。使副谒蒋丞相罢,即行。喻郎中访及。任富来,知诸舅来迓,夜宿枫桥。
十一日壬辰,晴。过平江城外。午后过吴江。久苦浅涩,至是大风驾太湖水入港,张帆而行。陈表兄、张子家、丁表兄、胡子渊相见。
十二日癸巳,晴。天未明,到秀州。同去伪寻见王江阴。值送女陈宅未归,见直甫于卧内。谒郑景元判官同年,不遇。已闻仲兄见次,到廨宇一观。出门,李同年主簿相见于邮亭,王表弟泽同行数里而归。读江阴奏状,无不击节称叹。夜过崇德,抵长河闸。
十三日甲午,晴。天明,起见诸亲。午后过临平赤岸,晚泊闸头。使副入仁和馆,受传宣,赐银合茶药,因出所撰还醮青词。宿税务下,发家书附递。
十四日乙未,晴。使副上马赴朝参,船入北关,以小舟般载归舅家。一见至亲,喜气自倍,而归兴益勇矣。是夜与诸亲剧饮,醉甚。仲舅有词,走笔次韵二阕。
十五日丙申,晴。侍季舅同去伪谢曾知閤不遇,又谒范丈,甚款。
十六日丁酉,晴。士颖弟摄萧山尉,别去。胡春自婺女来。收景山兄书。饭后出谒吴太博、胡给事、陆寺丞、陈大谏、薛国正、芮司业、张少卿、林编修、尤宗丞,始闻铜坑之议。
十七日戊戌,晴。谒闾丘监丞,欲问坑冶之详,不值。同去伪、智叟侍叔舅、陈表兄以小舟见陆子山,留饭而归。赴景孟舅晚饭,被酒先归。
十八日己亥,晴。饭罢,赴梁参政呼召。客次遇蜀士郭倅(甲、)冯太丞/(仲夷。)十九日庚子,晴。吴太博、卢监簿连日招饭,皆力辞之。治叠行李。雨作,买船。
二十日辛丑,小雨即晴。诸亲作醵,泛湖五十馀分,以水浅不可傍岸。盘旋湖中,抵暮醉归。
二十一日壬寅,雨。赴范丈晚饭。
二十二日癸卯,雨。侍仲舅往延祥观醮筵。同上中节两焚香致敬。斋罢,各散。与去伪小舟自涌金门归。先遣承局吴盖行,发家书。
二十三日甲辰,雨。先发行李下船,两返方毕。使吕葵、张吉宿舟中,期以来早启行。以舅家挽留,又展一日。
二十四日乙巳,晴。去伪生朝,仲舅与诸亲同作庆,偷閒谒李恩州,授般运法。是夜大醉中拜辞诸亲。
二十五日丙午,晴。早作襆被,辞舅家。轿行七十里,出暗门,由赤山出六和塔下,至庙山登舟,宿富阳。雨作。
二十六日丁未,晴。雨作复止。风逆,寸进。至三江口。东风微动,方理帆,忽西风再起,甚劲。力挽至桐庐,凡行九十里,过青溪。
二十七日戊申,晴。东风,张帆过鸬鹚原、钓台,下伴伯原。风止,过乌石、大浪滩,十五郎滩。大浪最可畏,虽以水涨不见滩碛,而岐头水怒,良久方上。居民以小舟来助剌船,什伍为群,以舟轻止用一人。方当湍流,忽随篙坠水,观者胆落,而少年善泅,如履平地,复登舟助力,犒以百钱而去。宿东馆,凡行九十里,去严州二里。
二十八日己酉,雨大作,午间加以西风,水又盛长。舟人疲于牵挽,屡止复行。晚,雨止风静,行至乌岐滩下,宿小港中,才行三十馀里。
二十九日庚戌,晴,风亦止。但以水涨寸进,遇一岐,辄移时方能冒险以进。悬崖飞瀑,所在见之。虽快览胜处,至凌犯怒涛,亦可骇也。所过白雁二岐尤暴怒,又过横流数处。夜同众舟宿桑林间,隔岸望乡头,终日惊险劳动,止行三十馀里。夜水益长,至五更方少退。
三十日辛亥,晴。舟子早起候望,前路黄泥岐,不可上。复回数里,寻路避之。溯流行乱林间,半日方出大溪。晚至兰溪,先以劄子与李尉(由)恳雇五夫。李以庚辰登科,其子遂夫又癸未同年,便访逆旅,继往见之,宿客舍。
三月一日壬子,风雨。早起束装,饭后李尉来访,即行。又饭竹马馆。晚到婺州,首见赵金华(子涛)不值。径入郡学直舍,省景山兄,周教授(汝能、)雍无锡(希稷)相访。周与景山兄同官,雍同舍也。借周直舍安泊,少选侍景山兄过周之五柳堂。堂本萧侍御振所建,诗牌尚多,尽得双溪之胜。王察推(楠)亦来访,同饮剧谈,至二鼓方归。
二日癸丑,雨。侍景山兄见李使君(衡,)留来日一饭。客次遇解节推(延运。)是日,景山兄、周、赵、雍、王醵就五柳相招,早饭,又坐养原堂,无尽藏。台人陈文学(愿,)周之故人也,同坐。解推又约晚饭,六人径自五柳赴之。李知录、张义乌同集于酉退轩,琴棋投壶,坐客皆醉。李纠又约来日早饭。
三日甲寅,雨。侍景山兄同周教授谢李使君。客次遇唐正字(仲友,)遂复还无尽藏。同出梅花门,过浮桥数里,迓苏仓峤,归见唐正字。归学,发五担付张吉先归。侍景山兄赴李纠饭,坐清远楼,景物尤胜。同会七人,解、张、雍、王。酒三行,李守速客,即往赴之。刘判院(藻、)陈子厚同集。小候,自公堂坐半政堂,劝酒移忠堂。酒罢,刘先归,余四人复过五柳手谈清饮,夜分乃散。
四日乙卯,阴晴。微雨间作。早别景山兄,即行三十五里,饭摩诃样。又行数里,遇丽水林丞良过婺鞫狱,相见逆旅。宿杨公桥,永康界首,行八十里。
五日丙辰,晴,过永康数里,饭。至李溪,遇承局持家书来接,晚过黄壁。
六日丁巳,雨。过缙云,邑官相迓,皆谢之。独见李同年,又送过大溪而别。县得四夫,又荆山寺四夫,轮番舁轿。冒雨登冯公岭,至天宁寺已昏黑。仲兄、器之、仁甫、不愚、元声、淳、张子质相接。先行还家,拜二亲灯下。上下无恙,欢声相闻,喜可知也。
跋东坡赵德麟字说真迹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四
赵德麟始以僚属受知于苏公,今苏集有倡酬、字说与《秋阳》《春色》二赋,世之贤德麟者以此。虽然,嘉祐、元祐之苏公,孰不知趋而和之?迨苏公度岭,诸贤皆坐废锢,德麟与焉,而犹卷卷于片文遗墨之是宝,于是有以知德麟之所存者远矣。予归自谪所,今安德节度赵公之子与洗武叔携字说真迹相视。安德以儒科发身,器周才裕而局不得施,而有子是绍,兹其为麟不已多乎!呜呼,武叔其尚勉之哉!
与萧新班(崱)书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六、《铁庵集》卷二二
某知大山新班兄思亲念切,何敢久于苛留,抑将有所求,且有所质焉。州子城东有斗南楼尚矣,嘉定间陈寿南中书重创,其扁曰「永嘉陈岘立,平原颜博文书」,疑为同时人。然嘉定前后不闻有所谓颜者,岂非为靖康著作郎而作伪楚事务官,既劝进且草赦文者乎?《系年录》以为安德人,疑未能决。及观《南海集》,绍兴初三十馀诗皆冠以平原,且曰谪官南荒,正其人也,曰「忠邪我自知」,曰「忠义输时辈」,信如所言。《和汪帅伯彦衮绣堂》曰「个中有个是渊明」,以此自况,曾识靖节不书义熙以后事否?《录》谓谪澧洲,不知以何时至广。与诸公唱和既不见摈,又令书扁,其欺伯彦等固也。后八十年,寿南以宏博名,犹受其欺,存其名与己对。殆谓平原笔法妙一世,不曰鲁公忠节照万世,果其末裔,将唾不受,况未必是。「有尧舜之揖逊,无汤武之干戈」,以「逊」作「让」,不复避讳。邓栟榈为言官,定为叛臣之次。涵濡天休,生死含羞,国朝仁厚亦太过矣。此等人只宜草伪文,楼为南州望,不应使之复弄此笔。今将修图志,削其诗以洗集耻,葺城屋投其板于江以洗楼耻。纳去纸数幅,欲求椽笔,大书而高揭之,字方二尺五者三,莆田方某立,临江萧某书,以相期于久远者,楼之幸也。此百馀年易见事也,犹有千年未决之论将就正,何如?汉晋以来,牧广者勋业壮伟,宜莫陶威公若。兴建义旗,康复帝室,虽起于荆,而尅志习劳,自广之运甓始。志既书其事,而八贤之祠,其间亦有稍晦者,于公独阙,疑莫之解。元祐中,蒋颖叔自言考寻典记,追迹治行,又得两人,宜入公矣,而阙自如,滋不可解。晋吴龙骧前增滕脩,唐宋广平七人前增王方庆,晋二唐八,以足十贤之数,其定论乎?抑有遗论乎?朱文公淳熙庚子在南康为威公请额号,则庙祀于郡与都昌县,乃旧居也。援刘羲仲、胡澥辨梦中折翼事甚详,盖石头之功庾亮耻之,其子孙世总朝权,史氏谤公以附亮耳。文公言公勤劳忠顺以没其身,二人发明心迹,有补名教,特请于朝,以表忠义,论于是乎定。往往蒋意未必出此,果以梦为疑,则前之仕吴、后之仕晋如脩者又何如哉?在镇日久,积有威惠,边夷附伏,不可谓无功于岭人;流涕送绶,持节如故,其再见吏民何辞,岂不欠君父一死?世称李令伯《陈情表》为至文,「母孙相依为命」等语,读之令人感恻,又曰「臣少事伪朝」,则其恻然者又艴然矣。兴君未尝不敬节义,曰汉朝、曰蜀朝,则晋人将加之罪乎?晚求内转,赋诗浅躁,毋怪所就之陋。吴蜀之士其不自爱惜类此。今舍夷险一节之威公,而以身事二姓之臣为十贤冠,恐脩亦不自安。若以仙羊持穗事收入,则或在汉初尉佗时,或在郭璞迁城时,传者莫之能一。澥谓诬人者多以闺房,晋史乃以梦寐。欧公《五代史》取死节三人,至书断臂妇人事,笔削甚严。颖叔不喜欧公,宜其去取之疏。论威公者当以文公之请为定,盖论定久矣,特未有为广人拈出者。近立运甓斋于治之西,又将葺新石洲祠宇,进之十贤之首,与龙骧以忠清并肩于晋。滕亦不失为贤牧,不幸适遭其时,卒谥曰声,子意未满,复改曰忠。忠于晋矣,如旧君何?亡不出境,盾以弑书,君子曰为法受恶,滕独能辞不受乎?初欲存为十一贤,《礼》所谓「有其举之,莫之废也」。又念大节不可不谨,大义不可不明,两存非所以为训,将涓日奉陶新祠,迁滕他所,皆不可无以告,并求大笔各为一文以述其所以然,告滕亦善为之辞。扁去颜以斥为本朝臣子之不忠者,祠进陶退滕以著异代臣子之忠与不忠者。邦人识此意,必不以太迂远见笑。大山傥以为然,又当白之文溪乃定。
安德泉 明 · 林志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五
日照飞流挂晚空,匡庐瀑布宛相同。
轻烟暝处看将断,落木寒边听不穷。
一派初如澄练合,千寻直与大溪通。
期君驻马相摛翰,莫羡银河赋独工。
安德道中杏花盛开感而赋此 明 · 王渐逵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一从羁客落天涯,两见青春管物华。
黄鸟相呼如唤友,杏花虽好不为家。
平川渺渺际烟树,远戍悠悠隐暮笳。
惟有萝峰旧时月,傍人深夜印晴沙。
正月二十五日。与舍弟将埽外先茔于安德县。历拜地主。还路。约游周王山。次东轩韵(丁亥) 明 · 金诚一
七言律诗 出处:鹤峰先生文集卷之一
松馆开樽对绛河,夜深乘兴饮无何。
已遣青童吹铁笛,更催神女唱梅花。
风驭昔闻凌紫府,舄凫今见飏青霞。
叱石弟兄仙有籍,归程同谒玉皇家(右效杜工部体)。
再过安德县。简寄青松金使君(弘微。) 明 · 韩浚谦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柳川遗稿
休暇君方病,咨询我政行。
重过任内县,空悉简中情。
父老谈刘宠,弦歌隔武城。
相思至明发,窗外数虫声。
安德天皇庙。次副使韵(四首○并引) 其一 明 · 吴允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楸滩先生集卷之一
赤间关。有安德天皇庙。安德年幼。强臣起兵。安德避兵西海。到赤间关。累战穷蹙。有侍女一人。负安德入海。后人为之立庙。松云作七言绝四首留庙下寺。副使次其韵以示。
势蹙兵摧计已穷,片帆无路更回东。
可怜老妇能全节,背负遗孤赴海中。
安德天皇庙。次副使韵(四首○并引) 其四 明 · 吴允谦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楸滩先生集卷之一
安德存亡不足怜,如何使我一伤神。
堂堂万古男儿事,幸见蛮中一妇人。
安德 清 · 权斗经
押霰韵 出处:苍雪斋先生文集卷之四归田录
过岭秣吾马,暮投安德县。
尽日数十里,历险人力倦。
及玆山始低,原野实平衍。
税驾见逢迎,主人吾宗彦。
非唯好宾客,况乃联姻眷。
一宿更依然,归途期再面。
与畹叔编修论诗因属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 清 · 田同之
畹叔寸心贮千古,说诗沁入诗人脾。
殷殷雅意惜同调,停桡三日长河湄。
把臂依然忘我丑,我心写兮前致词。
《风雅颂骚》历今古,英灵秀气各含吐。
八代三唐两宋间,但有正变无门户。
底事有明三百年,分疆别界如秦楚。
刘高并革元代风,旋尊台阁归肤庸。
李何边徐盛弘正,炳如星日悬天中。
讵料公安竟陵起,一则为魔一为俚。
魔俚相承溺浊流,赖有黄门追正始。
正始未复虞山来,不分雅郑分朋侪。
党同伐异恣颠倒,七子前后遭挤排。
瑶琴宝瑟置不齿,赏心筝笛琵琶耳。
石湖为矩《剑南》规,五尺之童轻正始。
我朝定鼎代右文,宾龙绣虎来纷纷。
或如开宝称大手,或如元祐张奇军。
名家大家各位置,坛坫巍巍夸并峙。
争爇山东一瓣香,远近文人无异议。
山姜花谢《蚕尾》倾,野狐怪鸟齐争鸣。
泛泛东流视安德,狺狺众口嗥新城。
黄钟毁弃瓦缶重,长夜漫漫竟如梦。
陈相便尔嫉陈良,师有屈兮弟无宋。
扶轮大雅非君谁,屈直先自海邦讼。
愿君挽弓射训狐,置身千仞宜高呼。
别裁伪体君之分,勿使此事终模糊。
呜呼!勿使此事终模糊(先论明代,后及本朝。牧斋是宾,明言之;新城是主,转隐言之,使览者自得其意。)。
德州安德县丞李君夫人梁氏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夫人安定梁氏族。高祖华阳襄公讳彦光。生周隋际。历上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青冀华相等九州刺史。贞惠文敏。为两朝名臣。生曾祖永安成公文赞。在隋为司隶刺史。司隶生皇朝隆兴令冀州长史晏。晏生朝散大夫尧山令澄。夫人尧山之第二女。惠和孝慈。幼有令仪。长而温良。成而柔明。年若干。嫁赵郡李兼金。生四子而兼金卒。夫人内持正性。外示德礼。且以文行忠信。贻训诸子。家道以和。每言曰。敬姜大家。吾师也。既晚岁。修释氏法。以禅诵为事。视身世荣枯。与梦幻同。因命第四子为沙门。励以清净行。既而寿量极。享年七十二岁。在乙卯十月乙未。终于常州建安佛寺。后五日。窆于某原。孝子咏等。衔痛泣血。哀过乎礼。惧先夫人德善不闻。将志幽穸。以肃外族之属也。俾为斯文。铭曰。
伊夫人。焕母德。道可尊。礼不忒。训令子。就儒释。没而藏焉永无隙。人欲我知视此石。
尚书驾部员外郎曹君墓表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彭城集》卷三六
君姓曹氏,名宪,字正叔,其先赵人。君少通三《礼》,未冠,学者从之常数十。性温厚,疏财尚气节。材武善射,尝行道遇盗,却,张弓誓之,植梃路旁,叱盗视我,一发仆梃,群盗惊走。契丹犯边,至赵郡。君自田间载谷粟,入保郡城。虏众攻之,君转战行间,丁壮多伤。君弃谷粟,载伤者,遂皆免。咸平三年,以三《礼》举中第,调大名府宗安县主簿。父忧,去。终丧,调正定府司法,更德州安德主簿,开州开江令。蜀人疾病,不知医药疗治,祠鬼神求佑助而已。君为出私钱市药剂,有病者辄遣吏烹煎临饮之。民初强从,既稍有瘳,全活者十七八,于是开人始知信医药云。真宗皇帝择选人可为职事官者,君应选,择为澶州观察推官。其治以廉干闻,监司交荐之。拜大理寺丞、监冀州清酒。课最,迁太子中舍、知祁州鼓城县事、改殿中丞。母忧,去,庐于墓侧,负土为坟,手植松梓。服阕,知正定府真定县事。君从弟利用,为枢密使、兼侍中,侍权当朝。将行,君为侍中言思止足,计不能用。君至真定二年,侍中竟以罪贬,君亦坐左迁,监黄州团风镇税。侍中思君言,未尝不泣下。先侍中贵盛时,亲故多藉其势以得宠荣,及其窜逐,众知其冤,莫有言者。君独数上书为之辨雪,人以是称之。明道初,君复官知筠州新昌县事,迁国子博士。汎恩,改尚书虞部员外郎、通判陈州事、转比部、徙鄂州。遂以驾部员外郎致仕,居于宛丘。凡九年,以寿终,享年八十六。先一岁,自卜墓地于宛丘县友于乡潘仁里葬焉。君两娶,皆孙氏。后夫人封寿光县君,进封乐安。四男子。长曰冲,举进士,早卒。次曰振,今为比部员外郎、通判亳州。次曰抗,亦举进士。次曰握。以子贵,累赠刑部侍郎,夫人封万年县太君。祖讳贵,左侍禁。父讳珣,太子中允,赠职方郎中。始君之贰陈州,政事见纪于民,至今称之。而子孙遂为陈人。比部君欲振揭遗美,表而铭之,使乡人过而知加礼,至于后世不忘也。亟使来请,乃为诗曰:
曹君官陈,民颂其美。君亦爱之,去其乡里。告老来归,遂为陈人。实有田庐,处其子孙。眉寿永年,致政逮久。爰归其藏,曰君所有。惟君可纪,民所能识。勒铭表功,载之来裔。
张尚书右丞传 南宋 · 孙汝听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五三、《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一
张雍,德州安德人,治毛氏《诗》,开宝六年中第,释褐东关尉。太平兴国初,有荐其材者,召归,改将作监丞、知南雄州,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知开封府司录参军事,俄为秘书丞、充推官,坐虑囚失实免。雍熙初,复为秘书丞、御史台推直官,改盐铁推官,赐绯,迁右补阙充判官。端拱初,转工部郎中、判度支勾院,赐紫金。未几,又为盐铁判官,兼判勾院。逾年,以本官兼侍御史知杂事。岁馀,出为淮南转运使。淳化初,选为太府少卿。二年,又加右谏议大夫,徙两浙转运使,入知审刑院。三年,充户部使,出知梓州,就命为西川转运使,俄复知梓州。四年春,蜀州青城民王小波聚众为乱,小波死,又推其妻弟李顺为帅,众至万人。雍闻之,训练士卒,得城中兵三千馀,又募强勇千馀守城,辇绵州金帛以实帑藏。推官陈世卿治戎器,掌书记施谓、榷盐院判官谢涛伐山木为竿,销铜钟为箭镝,钮布为索,守械悉备,遣推官盛立请兵于朝。五年正月,成都不守,绵、邛、彰、蜀、汉州、永康军悉陷于贼。顺入成都,僭号大蜀王,凶势甚盛,遣其渠贼帅众十馀万围梓州。雍与都巡检使卢斌登垛望之,贼所出兵皆老弱疲惫,无铠甲。斌请开北门击之,雍曰:「不可,贼或诈见弱,设伏伺我。又城中吏民心志未定,脱为伏兵所突,则外内堕其奸计,非良策也」。未几,果有卒依敌楼呼啸与外为应,亟斩以徇。贼大设梯冲火车,昼夜鼓噪,攻城益急。城中军民连发机石、火箭等具杂下,贼稍退,复治攻具于城西北隅。雍绐曰:「军士亟治装,吾将开东门出击贼」!阳出东门,实伏北。贼升牛头山以望内,信然,伏精兵万馀于山之东隅也待我。雍即召敢死士百辈缒而尽下,焚其攻具,自午达申,殆尽。而凶党数乘城进战,皆不利。一日,北风昼晦,贼乘风纵火,急攻北门,雍与斌等领兵据门,立矢石间,守不动,贼为之少却。自二月四日至四月二十三日,长围凡八旬,会王继恩遣石智颙分兵数千来援,贼始溃去。遣施谓入奏,上手诏褒美,擢为给事中,斌为西京作坊使、领诚州刺史,世卿为掌书记,谓为节度判官,涛为观察推官。又以通判、将作监丞赵贺为太子中舍,监军、供奉官辛规为内殿崇班。至道二年,改工部侍郎。明年召归,复知永兴军府,转礼部侍郎,改刑部,充度支使。咸平四年,迁盐铁使,寻拜户部侍郎,复知审刑院。出知秦州,徙凤翔府。景德初,权知开封府。三年,改兵部侍郎、同知审官院。明年,车驾朝陵,判留司尚书省,出知邓州。大中祥符元年请老,以尚书右丞致仕,命未至而卒,年七十。禄其子太常寺太祝太初为大理评事,给俸终丧。既而太初卒,复以其次子秘书省校书郎太冲为大理评事。雍姿貌鲁朴,始登科,为滕中正婿,中正子锡、世宁咸笑之,中正曰:「此人异日必显达寿考,非汝曹所及」。后锡兄弟虽有名,然终不越郎署,亦无耆年者。庆历元年郊祀,诏国朝将帅有捍边禦寇勋业著闻者,令史院检阅以闻,凡二百四家,雍其一也。
按:乾隆《盐亭县志》卷五,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过德州安德驿。船上有古扇。尹评理请题一绝 明 · 权近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阳村先生文集卷之六
古馆阴阴枕水傍,绿槐深处日何长。
画船就得齐纨扇,分与行人一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