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进故事(九 辛酉六月初九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四
简宗庙,逆天时,则水不润下。
又曰:水失其性则雾水出,百川溢,淫雨伤稼穑(出《前汉·五行志》。)
臣窃见自夏至后,霖雨兼旬,六军兆姓系命于浙西一稔。
今惟吴门灾不至甚,湖、秀岁事大可寒心。
季夏乙未,臣执经缉熙,亲闻玉音焦劳,天表蹙然,若无所容。
先是遍走群望,大发钱粟,求民瘼,雪狱冤,所以顺水之性而欲其润下者至矣。
是日又有避殿减膳撤乐之诏。
讲退,雨意尚浓,俄而阴霾扫,檐溜绝,夕始见月,明日而旸乌出,又明日而潦缩。
恭惟吾君之所以动天与天之所以应吾君者,何其速也!
既拜手归美于上,又考之经史,采撅前世水潦證验,以助陛下敬天爱民之意。
威公元年秋大水,董仲舒刘向以为诸侯伐鲁、伏尸流血所致。
汉文帝后元三年,大水,雨昼夜不绝三十五日,史臣谓是时匈奴骄,侵犯北边,杀略万计。
今虏虽自去一大惩创,然战士未解甲,聊城久不下,得非杀气致沴而未能召和乎?
毋亦遵养时晦乎?
董统无重臣,兵财属大将,得非边民畏威而未怀惠乎?
毋并用文武乎?
庄公二十四年,又明年大水,刘歆以为严饰宗庙、丹楹刻桷所致,得非今之丹刻有未已者乎?
毋亦省其不急者乎?
元帝永光二年夏秋大水,史臣以为石显用事所致。
北司肃然矣,得非昔所屏远者阴怀覆出之念乎?
毋亦放而绝之乎?
成帝时黄雾四塞,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以为同日拜五侯所致。
今左畹肃然矣,得非犹有已高满而不思危溢者乎?
毋亦为之限剂乎?
夫大水也,霖雨也,黄雾也,示变者也;
兵革也,夷狄也,土木也,官寺也,戚畹也,致变者也。
皆陛下素讲而习闻者。
臣愿陛下非苟知之,亦允蹈之,雨旸在天,敬肆在我,欲弭是变,当先去其所以致是变者。
洚水儆尧,《云汉》美宣。
臣以衰朽,三侍旃厦,敢诵所闻以献,惟陛下裁幸。
取进止(《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七。)
「董」下原有「仲」字,据清抄本删。
赵大资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七、《秋崖集》卷二一、《新安文献志》卷四二
恭审诞播制函,峻班书殿。
真儒无敌于天下,帝其宽北顾之忧;
勍敌已在于目中,时则有东归之喜。
于皇王佐,允穆宗工。
恭惟识际天人,勋在社稷。
飞声轇轕于五纬,有管夷吾则何患为;
著书羽翼乎六经,皆孔安国所未到者。
惟其平生不为纸上之学,以故仓卒能吐胸中之奇。
属边徼之不宁,鼓貔貅而略地。
顾何负于吾土,胥英荡以通之;
所未下者聊城,不遗镞而归我。
方为宗国无穷之计,尽复宁人有指之疆,誓将挽九河以洗氛埃,讵曰画一江而限南北。
皇灵斯赫,儒效岂虚。
言观畴昔之所成,奚至今日而未相。
繄股肱之寄在忠力,当摅坐论之谟;
然道德之威成安强,正赖折冲之略。
特异优崇之典,升华禁邃之庭。
增重麟符,视仪鸱阁。
词掖下丝纶之制,盖一命再命三命而益恭;
太常兼钟鼎之铭,其大书特书屡书而未已。
丕视功载,厥有彝章。
灵夏未服而韩相行,共倚雕戈之重;
贝州既平而潞公入,遄观几舄之还。
某嘉与斯人,铺时伟绩。
藏在盟府,夫谁曰彭越之同功;
讯之司宗,抑岂比汾阳之异姓。
式徯介圭之觐,具隆岩石之瞻。
闻边吏之塞飞狐洗兵甲而不用;
谓中国之相司马,读制册而可知。
仰斗之私,与江俱下。
送弟赴省 南宋 · 萧崱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
小山羽翮日绚练,胆气也作虹霓横。
挂冠亭后冷如水,旧毡半是蛛丝萦。
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兄。
凤楼好手乃有弟,铁声铮铮亦妙器。
乡里浪传轻薄名,儿曹岂知渠大意。
惠子五车稷下困,仲连一箭聊城至。
博悬于投呼得卢,莫以蔡齐故第二。
圣朝新数中兴年,进士蜕骨秋风蝉。
梅花魁春导人去,竹叶鏖寒浇客眠。
天方坐我三椽,留眼送尔宜鸿前。
因行西湖和靖,为言诗苦剩狂颠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六八引《截江网》)
邬子赞(名单字子家) 南宋 · 宋理宗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一、同治《藤县志》卷七
杏坛受教,子家其英。
抠衣侍立,善训思明
学业益进,德誉斯馨。
宜崇厥祀,宠爵聊城
地理之疑(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八
人谓天文之学难于地理,地理之学实难于天文,何以言之耶?
天运一日而过周天一度,人能一岁而究心乎?
是则大略不逃乎吾之目中矣,是可坐而学也。
前辈谓不行万里,不能通杜子美诗;
司马迁之作《史记》,则跋涉经年,而后敢措笔。
是知地理之学为尤难也。
古今郡县更置,分并移易,又或远近山川,名号相类,经史传注稍不加审,则舛误实多,而后学寻究,能无病焉?
试尝以三国、六朝观之。
蜀蒋琬请徙屯涪,非今之涪州欤?
说者又以涪县地实今之绵州,盖《华阳国志》有曰涪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东北之要,而《郡县志》之述是州,则其去成都之里数与均,而亦曰为东北之要冲,且有西临涪水之言。
然则所谓涪者,果绵州非欤?
又有马谡败于街亭者,则南郑是也,《寰宇记》及《兴国图经》皆载之矣。
谈者又以为方是时也,亮已攻祁山,而天水等郡皆响应,岂有遽还南郑而与张合战耶?
李吉甫著于秦州陇城县,而所谓街泉亭者是也;
政和《舆地记》亦以此有街泉亭焉。
然则果南郑欤?
陇城欤?
赤壁蒲圻欤?
汶川欤?
《郡县图志》者,李吉甫之所作也,谓汶川之县西八十里崖有赤色,居人因以目为曹公败处,盖误也,果然非欤?
凡此皆可疑也。
晋袁真攻谯梁,以开石门,考之地理书,其淮汉之北石门非一,有在解县者,有在慈州者。
说者以晋师至卫县而还,是不及解、慈之境也。
《元丰九域志》以为当在今之东平府,齐侯、郑伯所盟之地,果然欤?
庾翼襄阳,使桓宣进击李罴于丹水,今怀州泽州皆有丹水,又商州上洛,则丹水之所自出。
然汉之丹水县则实今邓州之境,所谓丹水镇是也,以是为、罴所战之处,然欤?
是亦可疑者也。
刘牢之等之所据碻磝者,晋季毁于河水,宋元嘉之所城者,则今郓州阳谷,非东郡荏平,为今博州聊城者欤?
此地易而名存,得无疑欤?
其信然欤?
吕蒙所筑濡须坞者,既以为和州含山县,又以为在巢县,则今无为军也。
或以为在两邑之间,则二州之图经皆有其名,其果然欤?
宁使人无疑欤?
幸参订焉,毋谓难于天文而略之也。
东阿(十七日)1279年9月17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东原深处所,时或见人烟。
秋雨麻地,春风桃李天。
贪程频问堠,快马缓加鞭。
多少飞樯过,噫吁是北船。
郓州喜晴1279年9月16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尤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
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
流澌被鞍𩍐,飞沫缀衣裘。
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
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
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
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
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
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
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
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
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
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
宿高唐州博州1279年9月17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尤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早发东阿县,暮宿高唐州
哲人达几微,志士怀隐忧。
山河已历历,天地空悠悠。
孤馆一夜宿,北风吹白头。
憩聊城驿。次壁上诗韵 金 · 李奎报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六
幽谷一宵中酒宿,聊城半日解骖留。
归来阮籍空长啸,寂寞相如故倦游。
邮吏送迎何日息,使华奔走甚时休。
唯予幸是闲行者,来不烦人去自由。
博州战姑庭诗并引 金末元初 · 丘处机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磻溪集卷之四
聊城之南邹氏之室有战姑者本蓬莱人生含巧思以䌽缕纫结鸟兽鱼虫花草之类随物变态不待规模而应之于手其精理过于生者远甚自中年后守寡信道甚笃建庵设食以待四方烟霞之侣且有日矣无何佻薄者构成谤讟之私用浼松筠之操始知不易明辨即会其戚属指庭下枯楸而祝之曰今仙圣在上妾身若无毫发过愿树复荣苟或不然是妾自负矣吾誓不与若等共天日祝后岁几半窅无朕兆里人笑而嘲之曰繄树若生不特尔之贞而我亦富且贵矣姑闻之春梦然彼楸树者以大定庚子岁始植既植即死风摧雨剥殆几五稔形质朽残固无生理越明年建已之即姑始祷之月也忽尔灵芽发于枯树之下状如朱草日引脩条茂叶蔽于阶砌予初在陜右屡闻是说然未详所见逮明昌辛亥涂经此州闻闾里赞道及寓宿于姑之家庭而后悉其事为不诬自树之复荣于今六载矣高可倍寻枝千扶疏异于凡木其傍枝四出偃蹇遒劲森然有拔俗凌云之气象长春先生曰至诚感物明德动天战姑之谓乎孰谓道之云远人病不诚其德耳因得四十字用纪不神之应时某年月日
外口生非谤,虚心祷證明。
长楸根已烂,朽蘖重荣。
孟氏悲黄竹田真紫荆
昔年闻孝义,今日表忠贞。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二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海内兵犹满,天涯岁又新。
龙移失鱼鳖,日食斗麒麟。
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聊城今夜月,愁绝未归人。
李彦深聊城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
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
言诗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
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
东坡移居八首(录六) 其三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药韵
壬辰困重围,金粟升勺
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
毫釐脱鬼手,攘臂留空橐。
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
诸公颇相念,馀粒分凫鹤。
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
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
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
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
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
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
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
密公宝章小集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词韵第二部
天东长白大宝幢,天河发源导三江
有木蔽映山朝阳,云谁巢者雏凤凰
云间吐气日五色,百鸟不敢言文章。
名都盘盘魏大梁,黄金甲第罗康庄。
王家书绝画亦绝,欲与中秘论低昂。
密公书院无丝簧,窗明几洁凝幽香。
元光以后门钥废,文士稍得连壶觞。
客来喜色浮清扬,典衣置酒馀空箱。
生平俊气不易降,眼中俗物都茫茫。
渊明素琴酒,妙意所寄谁能量。
在昔武元握乾纲,扶桑为弓射八荒。
猎取(一作两)大国如驱羊,民风朴鲁资鸷彊,文洽未及武尅刚。
兴陵之孙越王子,天以人瑞归明昌。
十三执经侍帝傍,十八健笔凌阿房。
撑肠文字五千卷,灵台架构森铺张。
高阳苗裔袭众芳,胡不置之贡玉堂。
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才得修文郎
悲风萧萧吹白杨,丘山零落可怜伤。
承平故态耿犹在,拂拭宝墨生辉光。
恰似如庵连榻坐,一瓯春露澹相忘(「明昌宝玩」、「群玉中秘」,内府图书印也。越邸有柳公权《紫丝鞋》、欧率更《海上》、杨凝式《乞花》等帖。然独推元章华佗》为古今绝笔。宋画谱,山水以李成为第一。国朝张太师浩然王内翰子端,奉旨品第书画。谓笔意繁碎,有画史气象。次之荆、关、范、许之下,密公识赏超诣,亦以此论为公。郭乾晖,崔棘公以为当在太古无上。唐以来诸人,笔虚笔实,皆非其比,故予诗及之。樗轩,公自号也。又所居有如庵,诗集号《如庵小稿》。越王诸子,惟「樗轩贫甚,典衣沽酒」之句,盖实录云。甲午三月二十有一日为辅之书于聊城至觉寺之寓居。)
鼓山五首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
鼓山闽中为特秀余到官五月王事鞅掌未遑登览以尽江山之胜迨明年四月庚辰遂与天平张参政献子大都李郎中德昌御史聊城师彦居延宝臣提刑东原曹仲明宪幕张遂良舜臣舜卿来游寻前盟也辰刻抵戒院舍鞍肩舆迤𨓦而进至望州亭主僧平楚来迓用软脚例酒数行历松关由石门白云寺适签省乐公亦供佛来此遂相与礼像殿浴佛于西寮既而饭屴峰丈室眺上方重阁降观涌泉步入灵源洞度喝水岩登天风海涛亭觞咏閒献子德昌扶携上征径欲造大顶峰足观紫阳遗刻石与云荒中途而返时宿雨濯山林壑争秀烟霏空翠有顾揖不暇者莫不欣然忘归冲冲若有所得佥曰乐哉今日之游也吾侪越在绝域纵此重来恐无复此欢可至元岁月不可以不纪诗亦不当无也明日探囊得唐律五诗俾刻诸亭上以为山中故事
峰回路转巳层云,望远风烟接海门。
海雾去收千嶂雨,老僧迎劝半山樽。
岩幽选胜穷诗境,山迥登危黯客魂。
阔绝殊方同大块,坡仙心事强为论。
舒辟剑歌(为太常公弘道赋)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六
龙泉之精老蛟血,跃入洪炉凝夜雪。
至今元气老不死,粲粲碧华浮两胁。
雀环金错赤丝绦,苍水夜掷天为高。
或云径度海西陲,佩非其人有所归。
夜飞入燕人不识,天以神兵示中国。
宋侯磊落书中杰,碧眼风胡物情格。
穷幽抵秘竟图经,羽窟昆崙腾口说。
黄金台下喜相逢,醉眼高歌得玉龙。
摩挲神物万金重,箕冠倾倒琉璃钟。
蹇予元年燕市客,走马来观叹奇绝。
雪屋灯青宝匣开,紫气横冲箕尾灭。
悲风凛凛入座寒,山鬼吹灯中夜爇。
当年天矫龙性在,入手无方恣舒辟。
金精固列五材首,坚质柔资苦差别。
彼人之性而与同,太柔失威刚则折。
咄嗟此剑阴阳全,雄雯雌缦俱赫然。
君不闻淮阴未遇贱且贫,爱而服之良有因。
无何大遭跨下辱,亦如此剑能屈伸。
一朝攀附赤龙飞,六合风云入指挥
汉家日月四百载,亦从此剑腾光辉。
宋侯笃我卓所立,一日三看曾不惜。
我今作诗私自激,重为歌之感畴昔。
多君振厉义且诚,羡君小试妖氛清。
三年盗弄潢兵,亚夫持节东南征。
此时宋侯佐戎车,一挥逆俦生白须。
缦缨短衣非我事,谈笑自有聊城书。
斩缰归来茅屋底,拂拭海西心自喜。
不须夜半舞荒鸡,得君乱丝为君理。
况君天富席上珍,胸蟠万卷馀经纶。
天王未入非熊梦,此剑应须检子身。
聊城县 元 · 陈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七国兵戈若沸羹,诗书谁问鲁诸生
君看一纸聊城箭,何似安平十万兵。
咏逸民十一首(自古逸民多矣意之所至率然成咏聊与同好时而歌之耳) 其三 元 · 赵孟頫
 出处:松雪斋文集卷第二
驱车秣驽马,吾将适齐国
闻有鲁连,俶傥好奇画。
一谈秦师走,再说聊城拔。
功成不受赏,高举振六翮。
布衣终其身,岂复为世役。
茫茫千载远,安往访遗迹。
踌躇东海上,向风长太息。
题四知堂 元 · 张养浩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邑壮怜才弱,官微虑患深。
韦弦千古意,冰檗一生心。
袖有归来赋,囊无暮夜金。
三年何所得,憔悴雪盈簪。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东昌府
重感 元 · 范梈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曾谒聊城太守归,吏扶残醉踏斜晖。
重来柳下停船处,太息人间万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