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固道韵问谹父小疾 其二 宋 · 王洋
六言诗 押庚韵
旧传传箭聊城,海内群工旧名。
况有文章老伴,朱颜碧落仙卿。
刘宝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四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聊城欲下乐生去,宣室釐成贾傅归。
来往炎荒六千里,归来却得及春菲。
还珠洞题名绍兴三年 南宋 · 宗国器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桂林石刻》上
聊城宗国器大梁郭子舟、河间浚之,侍亲避地,南来八桂□□宜同游伏波岩
时绍兴癸丑清明日
代寿某帅二首 其二 宋 · 陈宗远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三年姬衮尚居东,官府清平冠六雄。
仙洞蟠桃红映日,山亭修竹绿梳风。
已将儒雅安时俗,更即人和验岁丰。
俭幕栖身无以颂,元龟游戏出莲丛。
蜀都赋 宋 · 王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九、《全蜀艺文志》卷一、《成都文类》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五八二、《历代赋汇》卷三二、嘉庆《成都县志》卷四、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八
人物习性,有忠有邪,有智有愚,出于才行,而不由土产。
自赵谂狂图,好事者类指以疵蜀人,蜀之衣冠含笑强颜,无与辩之者,余尝切齿焉。
及读左思赋,见其薄蜀陋吴谄魏,以谀晋之君臣,苟售一时之声价,而灭天下之忠义。
晋之公卿一口称誉,风俗颓矣。
士无特操,以陷西朝于五胡,卒贻万世之愧。
夫魏者,汉之贼也。
原思之词,似欲尊正统而黜偏方,然不顾正气之沦溺,乃知蜀之横被枉抑,其所由来者久矣。
故作《辨蜀都赋》,以申蜀人之愤气。
其商略土风,采摭人物,不该乎治乱兴衰之变、邪正是非之理者,不在铺布之限。
非若前辈之辞主于类聚山川毛羽动植,以焕文彩之美观,悦读诵之利口而已。
辩疑先生核理储思,欲折《蜀都》,未绎其辞。
客有东方者,过而问之曰:「昔者太冲搆十稔之意,搜三都之奇,文成示人,张华见推,士安序焉,盛传于时,岂其犹有未尽,而夫子欲纠其所违」?
先生曰:「嘻!
子未之知也。
吾蜀立极之初,域民之始,井邑山川之秀,人物风俗之美,是则左思备言之矣。
然而论列人材,详明士类,第言文藻之华掞,不及蜀人之忠义,遂与吴俗,例加抑忌,非特没其实美,且沮之以横议。
川灵为之扼腕,岳镇为之愤气。
吾以此为有遗恨,故申言其所以。
夫品物流形,九土分敷,惟有蜀为极险之区。
羊肠绕其垠锷,鸟道架于至虚,行者却履以视栈,乘者投绳而钩车。
太白之所赋,盖未髣其锱铢。
实天限而地隔,故山峭而川迂。
宜若与中夏否闭,而不通其车书。
然朝宗之水,浩浩而南倾;
内附之山,峨峨而东蹙。
口呀双剑,若邠岐虎陷之吻;
尾拽西南,乃咸雍金城之麓。
以其有所附属而不能自立,故命名者号之曰蜀。
自西而东,昔本无途,金牛诈言,五丁是除。
吾人由之既艰,且虞一夫举足,十夫储,食黄白以骨立,卧冰而裂肤。
蜀士远于进取,蜀民疲于转输。
叹天阍之已邈,望秦陇以长吁。
然且联纲之运应声,穿领之牛系路,陟长坂以犹及,绕大江而不误,指日而物不缓期,按籍而民无逋户。
边饷以需,上供有裕,悉陆海之攸产,饱神囷之所聚
五季之阨,王朴献谋,谋先取蜀,以阜兵糇,糇足兵强,乃征方州
时乏远御,朴言不酬。
及我太祖,算如朴策,蜀定国富,次平诸国。
蜀于是时,兴王有力。
向者孟氏,抚妪矜怜,惠爱其人,捐租五年。
及我王师,宣威三川,卒无一夫东向而控弦,盖倾心于正统,视私恩犹缺然。
是使伪命牵羊,偏方衔璧,顾旌纛以涕泗,仆逵衢而思积。
感恩之意则诚,孝顺之心自直,岂若他邦之惷悍,怒螳臂于车辙。
由古而来,可得而闻。
李雄刘辟、李连、公孙,因仍是难,割据坤灵,盗蜀而王,踵起而霸,类匪蜀人
三国之际,异方鼎峙,若南若北,辅吴崇魏,惟我蜀人,不私非类。
虽辅璋戴备以自国,犹谓吾君之子,而卒臣刘氏。
晋宋而下,南北风马,南郁屈以游魂,北陆梁而聘驾,惟此西土,爰归南化。
萧纪之不令,溯岷江而僭正。
梁人召寇以救乱,魏氏怀奸而托信。
彼实包藏,此惟附顺。
逆施不惠于宜都,内溃爰从于迟迥。
岂瞻顾于北风,盖钦恭于王命。
不惟蜀人不盗蜀都,历代以来,乱离间起,在内在外,为奸为宄,董卓、桓氏,元载朱泚庞勋刘辟樊崇韩遂,怀凶煽悖,言不详记。
试考谱谍,按其闾里,苟挥羿浞之戈,悉匪岷嶓之士。
在唐中弱,齐蔡幽并,谐结诸邻,唇齿相因,叛主之师,逐帅之黥,陆梁百年,不为王臣,是亦何尝联吾蜀民?
帝室内讧,孽牙匪夷,震动万乘,再狩于西。
民与其帅,开关迎之。
天王莅止,百官六师,国用告乏,众艰于饥,与其吏民,缣粟输之,比其还归,恬不知危。
兹盖处平则率下以奉京邑之灵,遭变则自完以待中原之睦。
欲携之则难判,欲一之则易服。
岂特文有馀而武不足耶,其天资正顺而敦笃。
近者赵谂,图结巴渠,包藏历年,困于无徒。
爰及吴俦,妖谋是趋,人白发,遄服其诛。
由是言之,蜀何负于君王欤?
思徒见其邻于西夷,远于上国,诮丘壑之险,鄙方隅之僻,但分中外之质丽,不决正邪之名实,何所据耶?
成周之盛,四海同风,冠带所加,古无比隆,淮徐联齐鲁之轸而有夷,伊洛接丰镐之都而有戎。
方春秋之尊夏,视吴楚犹貊虫,大周宗伯而不数,抑又矧于闽中
虽今俊乂之所出,在昔语言之不通。
是则与我均为远服,安得妄论其异同?
然而自羌观之,华阳黑水别封畛于尧籍,岷山导江历经营于禹迹。
秦氏割符,李冰拥节,五政七赋,被自古昔。
而四载所至,南止荆扬之域,荆扬之民,岛夷卉服,矧又过此以往耶!
百粤之取,始自汉武,郡国虽判,衣冠未楚,所谓粤人,无用章甫。
常衮化之,士乃文举
然则论浅深之时,较久近之序,焉可与蜀同日而语?
王莽元舅,霍山蒙勋。
遗爱帝婿,林甫皇孙
许、李联阶于黻座,封、裴接栋于枫宸。
既同心于肺腑,亦托体于亲邻。
逞螟蟊之毒噬,为虺蝮于君亲。
是则势疏者未必孽恶,地近者未必诚纯,我虽远于国而忠则迩也。
高下既别,一凸一凹。
太行成皋三门二崤,或壮帝王之形势,或资奸盗之炰炰,或王路之攸梗,或伏兵之所交。
正用之则亦在德枳,邪凭之则遂为寇巢。
吾人之心如砥,吾人之行如蚁。
结膻美于一心,捐崎岖于万里。
申韩生于中土,不免为僻学;
郑卫作于中州,不免为僻乐。
九野同列于地,何独非梁益之墟?
四隅无私于天,曷尝戾西南之角?
况乎江行地脉,鲜决埽而败岸;
星值天狼,弭工奸而触恶。
肖此正气,挺吾先觉。
节以遇立,文非苟作。
王褒明君臣之合,何武愤福威之削;
张纲扼腕于跋扈,扬子甘心于寂寞;
相如不数,子昂见却。
谓诵述以阿谀,恐吾徒之贻怍。
才高则悉靡面腼,气直则回邪胆落。
彼徒嫉于西子,殊不惭其郑璞
不意儿曹懵其志行之僻,反以居处僻我也。
且圃植蕙而菜育,畦疏禾而莠生,枭伦凤族,蜒肖龙蟠,君子小人,常溷其间。
古何邦而无佞,亦何地而无贤?
龟蒙之攸宅,冀北唐虞之所营,宜丘门之不杂,何蹠党之横行?
鲧为父而禹子,蔡为弟而旦兄,导挺节而敦逆,奕推忠而杞奸。
彼为同属以行异,况指一方而概言!
吾请与子姑置远近之殊,而摭正邪之辨。
晋取之魏,魏取之汉,功非定乱,位实图篡。
思诚晋人,言谀而辩,辞抑蜀以黜吴,志借魏而佞晋。
魏为高庙之寇贼,蜀实中山之宗姓。
不然,何故进乱世之奸雄,而沮先王之枝属乎!
况蜀以得贤而王,失贤而亡;
魏以己篡而张,以人篡而戕。
彼赋魏事,徒言刑罚之清平,何不言文若之殒命也?
徒言忠良之聚会,何不言三马之食槽也」?
词未及已,客奋而起:「获闻高义,钦服厥旨」。
叹草泽之空言,不能廷辩于天子。
牡丹 宋 · 沈隐思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敦睦堂沈氏宗谱卷三十四
鹿韭移来绣幕遮,晓风晴日笼香霞。
三春独殿无双艳,百卉群推第一花。
笑劈鱼笺濡彩笔,醉凝脂粉亸云鸦。
清平妙曲成千古,谁向朱栏羯鼓挝。
颂古二十七首 其二十 宋 · 释昙贲
 押支韵
七宝杯酌葡萄酒,金花纸写清平词。
春风院静无人见,闲把君王玉笛吹(以上同上书卷三二)
颂古二首 其一 僧问清平有漏无漏 宋 · 释知炳
 押词韵第十六部
笊篱木杓,钱买井索。
打瓦钻龟,徒劳卜度。
休卜度,麒麟只有一只角。
宋 · 释用机
 押尤韵
清平过水,投子卖油。
一年三百六十日,不须频向数中求(《五灯会元》卷一六)
满庭芳 宋 · 徐君宝妻
 押尤韵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
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鲁仲连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布衣不肯帝强秦,天下皆闻高士名。
何事劝降轻守节,一书飞矢入聊城(以上周节义)
宫词四首 其三 宋 · 吴百生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钧乐云中动,銮舆天上行。
百花齐醉日,孤月独明更。
玉漏频催酒,金炉细结甍。
春秋有常幸,日日调清平
清平破子/清平乐 宋 · 无名氏
满庭罗绮流粲。清朝画楼开宴。
似初发芙蓉正烂熳。金尊莫惜频劝。
近看柳腰似折。更看舞回流雪。
是欢乐、宴游时节。且莫催、欢歌声阕。
范漕生日 宋 · 王灼
治忽本天运,贤哲岂浪出。
中兴信可期,帝为赉良弼。
崭崭岷峨山,西南著第一。
山灵借英气,成此垂云翼。
才多浩江海,道大迷畛域。
磊落万卷腹,斓斑五色笔
曩参相君幕,谋入九地密。
复佩太守章,化行千里溢。
紫诏从东来,畀之使者节。
旋兼大尹,绣衣拥彫戟。
谈笑百城耸,指顾万事集。
但恐被赐环,台衮辅王室。
有如老忠文,殊勋照简册。
佳时过重五,适当悬弧日。
远迩祈公寿,欢声共一律。
伶俜涪江生,独以文为业。
不敢严香火,不敢具朮。
拂拭旧破砚,胸次先突兀。
公扫河朔尘,请飞聊城檄。
公蹀定襄血,请勒燕然石
待公黄发年,几杖付闲逸。
从公绿野堂,哦诗继
又次韵二首 其一 戊寅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川流元滚滚,客至喜津津。
卜筑新形势,逢迎旧主人。
酒杯容我醉,诗句味君醇。
大隐聊城市岩耕子真
刘大谏陈情启 南宋 · 舒邦佐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双峰猥稿》卷五、康熙《西江志》卷一七三
朝廷正士,方首列于谏垣
门下书生,欲诚祈于恩造。
倘不讶其直前而按剑,则必笑其不祥而跃金。
然顷沐禹门之化鳞,且今复郑乡之索米。
藉此以为之地,干于独有之天。
伏念某识鉴早昏,学殖又落。
自叨进士之科级,未脱选人之火坑。
人谋变化而掀腾,己独回旋而踸踔。
盖有挟者其售易,知无援者其进难。
而况相马者止观牝牡玄黄,不复求超乘千里之足;
嗜音者祇喜伊凉胡部,谁肯赏朱弦三叹之音?
浩叹此生,分付造物。
其来挈挈,其容栖栖。
然今公道一新,英材四集。
委琐寸木,尚思自售;
突兀广厦,可不谋安?
涸辙无依,师门有请。
文忠公之于也,初收之于衡鉴,而后荐之于清朝;
昌黎伯之于籍、湜也,始示之以范模,而终誉之于当世。
伟人今出,盛事昔齐。
加长绠垂汲之时,甚高屋建瓴之便。
以文章之伯,所向为人才之主盟;
以台谏之尊,出语系天下之轻重。
苟只字片言之披拂,则一路诸司之奉承。
伏望某官悯其孤寒,赐之特达。
已拜之惠,重施之恩。
再念某鬓将飒于二毛,官欲书于再考。
楩楠难种,乌兔易飞。
其望卵而翼之,不啻渴而饥者。
矧宸极倚大忠之,而宰柄求同心之
恐匪朝伊夕之间,有并相合处之贺。
位登二府,礼绝百僚,则攀援之难,虽叫呼而何益?
聊城之箭,愿早发于鸣弦;
收沧海之珠,无亟怀于至宝。
周可大通州 南宋 · 袁说友
 押庚韵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
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
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
少年志欲天下平,夜光无因匹夫惊。
万卷堆胸兀相撑,尚论千载欣谈兵。
不堪北首瞻神京,抵掌不平中屡鸣。
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
舌翻衮衮倾波瀛,察讥之说何铿鍧。
龙头悦怿意若迎,领略健论心为倾。
朱轓好去方北征,黄堂暇日烦经营。
老狐恋恋巢穴成,两雏竞斗誇纷争。
料公志略须纵横,边尘一洗诛长鲸。
片言定可攻聊城,覆巢熏穴无馀氓。
牢盆细务毋太萦,簿书期会毋留情。
只今了却功与名,大副昔年梁楚声。
我来踪迹水上萍,与公相望几连甍。
交情契合踰弟兄,颉颃上下相嘲评。
有时立论披腹呈,彼此浩气俱峥嵘。
公今事业行轩轰,我怀礧磈方聋盲。
愿公不负忠与诚,归来阔步名公卿。
愿我百念一羽轻,公乎访我惟岩耕
中夜叹 南宋 · 敖陶孙
 押药韵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著。
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
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障尘不容却。
正如白日杀快雠,草草九衢面皆恶。
不应叔末尽鬼魅,世道如此我何乐。
獐头鼠目动侮人,貌敬逡巡背轻薄。
其馀边幅缀,汝身无苦何遭缚。
中原干戈六十载,八陵玉座尘漠漠。
假君无力堪汛扫,渠可忘忧置恢拓。
屯田边垒差易事,三十馀年束高阁
呜呼吾君至仁厚,一言罢行水赴壑。
雷塘勺陂可复请,专创一司足经略
牛犁居屋旋填补,虎士编氓间参错。
聊城指日下鲁奇祁连刻期开卫幕
行之十年倘未效,臣头请膏斩马锷。
奈何诸人忍奈事,天保正用初无作。
居然判道君北海,不复追随我西洛
墨池到了须楯鼻,茶瓯小缓支铛脚。
儒生寂寞守太玄,共尽同归一丘壑。
益昌费伯矩赠行韵 其一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浯水欲磨元结颂,聊城未下鲁连
静中好与高抬眼,恐有英豪在草庐。
云峰入药镜笺序宝庆二年十月 宋 · 留元刚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二
东嘉夏宗禹,奇伟俶傥之画策,从事制幕,转徙边徼,数奇不耦。
浩然游方,访飞升还返之术,宜参默授,会稡笺解,谒予书之。
苏东坡谓,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以策干项羽不能用。
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仲连虞卿,皆得道者欤。
虞卿不忍魏齐,间行去赵,困梁失相,穷愁著书
蒯通说信不听,阳狂为巫,逃亨客参,自序其说。
是得为知道耶?
必也不肯仕宦,好持高节,辩魏客帝秦之害,罢燕将聊城之守,寿以金而辞,则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而不忍为也」。
欲爵之而逃,则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嗟乎!
有若鲁仲连,而后可以为仙也。
安期生附载之史传,旁见杂记,似诞不经。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事既两大缪,飘然尔遗风。
乃知经世士,出世或乘龙」。
斯得之矣。
宗禹所释金丹三书,超轶世外,固异八篇隽永,刺讥权变,是将为鲁仲连安期生书。
虞卿蒯通说士耳,又安足与二子并言哉!
宝庆丙戌小雪后五日清源齐云山人序。
按:《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卷四,正统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