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时为太子舍人,使在东都作) 盛唐 · 贾曾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商山老
铜龙(一作彤闱)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
渭北(一作水)晴光摇草树,终南佳气入楼台。
招贤已得(一作从)商山老,托乘还徵邺下才
臣在东周独留滞,忻逢(一作叨承)睿藻日边来。
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一作宿终南翠微寺734年 盛唐 · 孟浩然
 押啸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终南翠微寺
引用典故:苏门啸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一作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一作昏),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一作听),何必苏门啸
终南望馀雪(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唐 · 祖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请车驾还京奏 唐 · 郭子仪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
右控陇蜀。左扼崤函。
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
神明之奥。王者所都。
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兵强士勇。雄视八方。
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
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
秦汉因之。卒成帝业。
其后或处之而泰。去之而亡。
前史所书。不唯一姓。
及隋氏季末。炀帝南迁。
河洛邱墟。兵戈乱起。
高祖倡义。亦先入关。
惟能剪灭奸雄。底定区宇。
以至于太宗高宗之盛。中宗元宗之明。
多在秦川。鲜居东洛
间者羯胡构乱。九服分崩。
河北河南。尽从逆命。
然而先帝仗朔方之众。庆绪奔亡。
陛下藉西土之师。朝义就戮。
岂唯天道助顺。抑亦地形使然。
此陛下所知。非臣饰说
近因吐蕃淩逼。銮驾东巡。
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
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
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
百无一堪。亦有潜输货财。
因以求免。又中官掩蔽。
庶政多荒。遂令陛下振荡不安。
退居陕服。斯盖关于委任失所。
岂可谓秦地非良者哉。今道路云云。
不知信否。咸谓陛下已有成命。
将幸洛都。臣熟思其端。
未见其利。夫以东周之地。
久陷贼中。宫室焚烧。
十不存一。百曹荒废。
曾无尺椽。中间畿内。
不满千户。井邑榛棘。
豺狼所嗥。既乏军储。
又鲜人力。东至郑汴。
达于徐方。北自覃怀
经于相土。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将何以奉万乘之牲饩。
供百官之次舍。矧其狭阨
才数百里间。东有成皋
南有二室。险不足恃。
适为战场。陛下奈何弃久安之势。
从至危之策。忽社稷之计。
生天下之心。臣虽至愚。
窃为陛下不取。且圣旨所虑。
岂不以京畿新遭剽掠。田野空虚。
恐粮食不充。国用有阙。
以臣所见。深谓不然。
卫文公小国之君。诸侯之主耳。
懿公为狄所灭。始庐于曹。
衣大布之衣。冠大帛之冠。
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三百乘。
卒能恢复旧业。享无疆之休。
况明明天子。躬俭节用。
苟能黜素餐之吏。去冗食之官。
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䲡之直。
薄征弛力。恤隐迨鳏。
委诸相以简贤任能。付老臣以练兵禦侮。
则黎元自理。寇盗自平。
中兴之功。旬月可冀。
卜年之期。永无极矣。
时迈顺动。回銮上都
再造邦家。惟新庶政。
奉宗庙以修荐享。谒陵寝以崇孝思。
臣虽陨越。死无所恨。
九日登高727年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彭泽酒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北楼
雨歇亭皋仙润,霜飞天苑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旅次盩厔过韩士别业(以下并见《秘府论》引王昌龄《诗格》)724年 盛唐 · 王昌龄
 押语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春烟柘林,落日隐荒墅。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格》云:此第五句入作势)
宿裴氏山庄732年 盛唐 · 王昌龄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终南山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一作晚)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可游。
杂曲歌辞 君子有所思行743年 盛唐 · 李白
 押职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挥金 牛山何必独沾衣 卫霍 伊皋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水银河(一作清银河),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一作休明),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一作辉)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张五754年 盛唐 · 王维
 押删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734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云从龙。风从虎。
气应也。圣人作。
贤人辅。德同也。
君臣同德。天地通气。
以康九有。以遂万类。
惟皇御极二十载。光格四表。
至于海隅日出。越小大邦。
蛮貊师长。罔不钦于成宪。
以承天休。然天子犹日省三揖(一作接)列辟。
日听万方舆颂。惧人有未化。
贤有未登。故扬仄陋兼乎十等。
选宗室及乎九族。任事以观材。
积时以观行。乃得我贤京兆焉。
京兆号为难理。清净病于不给。
刀笔拘于守文。或以软弱废。
或以贼杀劾。把宿负浅为丈夫。
用钩距盖非长者。我则异于是。
大道难名。大理无法。
闭关于任数。巧算不能知。
坚壁于画一。善政不能下。
摧宿豪如薙草。无愠色。
视大权如历块。无傲容。
百司之务(一作吏)。总以奇而得正(一作总一德以咸服)
五方之人。杂异教而同理。
受命之始。先声已振。
黠吏恶少。闻风改行。
及乎鸣驺诣府。登堂坐定。
县尹掾史。以次上谒。
守正之人其气高。含章之人其词大。
见容色而闻号令。小人戚而君子泰
日者栎阳男子。闾里为豪。
借客报仇。聚人为盗。
或白日手刃。或黄尘袖椎。
政宽则以身先诸偷。操急则以事中长吏
贰过不已。万计自脱。
公命吏缚之。立死铃下
于是人入闇室。若遇大宾焉。
前年不登。人悴太甚。
野无。路有委骨。
天子不忍征于不粒。赋于无衣。
六军从卫。以临东诸侯。
关中也。帝曰咨。
天其降威。人罔畏罪。
台恐寇盗乃邑。矧曰荡析离居。
惟尔克济。抚兹方夏(一作西土)
公拜稽首。思塞休命。
布慈惠之政。不以利淫。
雷霆之威。其或宥过。
饔人减双鸡之膳。圉人省五马之秣。
陶不献服。圬不塓馆。
自身已往。振廪同食。
虽人烟不动。道殣相望。
不思滥以苟生。咸守教以就死。
是不可能也。先是王公或专南山之利。
司农昆明之池。收赤岸泽。
将为田以便官。至是悉奏罢之。
舟鲛衡麓之守废。蒲荷薪蒸之产入。
自郊徂邑。室有鱼飧
斩阴伐阳。市多山木。
人得以赡。唯泾有防。
比岁多决。近县疲于力役。
他山匮于度林。公命刮朽壤。
填巨石。办大木。
编菅。其始告劳。
乃终有庆。匠石日减功万。
藏史日省钱亿。农始竟耒。
女始安织。于是台背黄发之老曰。
我有田畴。钟秉其亩。
我有子弟。其行。
乡党以睦。茕失其独。
道路有礼。汰无与争。
酒先养老。贿不问吏。
既无犬吠。亦无奸人。
临年馀资。幸蒙惠化。
其曷以臻兹。君子曰。
此天子至公。内举不避亲。
锡汝明尹。张公之力也。
夫公于国为外戚。于帝为外弟。
重组累印。珥香貂者七叶
车驸马。乘朱轮者十人。
胜衣则绮襦纨裤。通籍则玉墀青琐。
动则两骖如舞。坐则五鼎成列。
文轩楚制。素女赵舞
而公俨兮其若客。澹兮其无味。
心在四教。语称七德。
目视六籍。口诵九歌。
怀君子令德之忠。保诗人锡类之孝。
悌有过于共被。慈有踰于含食。
恶衣以居。公服不敢降也。
屈体下士。王网不敢替也。
协二姓之好以正人伦。旁无嬖御。
分一人之忧以审官政。下多英杰。
若夫皇帝敬问之诏。御札自书。
天王命赐之衣。上宫所制。
劳勤则中使接武。计议则走马来朝。
岂惟众臣重其经术。为吏杂以儒雅而已。
且公之(一有德字)升闻于天。非一朝一夕之渐也。
亦以称职于累官。著声于所在。
其丞秘书也。阙文遗简
多在大家。深为子孙之藏。
密有缄滕之固。公不惮权贵。
或抵或诱。尽归天阁。
官书备焉。其牧也。
人有不若德。戮之不为暴。
人有不保居。抚之不为謟。
存者考其事壮其食以畜之。行者缉其宫艺其树以待之。
此邦之人既优。他邦之人又重(一作至)焉。
未盈一岁。遂增万户。
其守汾也。仍岁大旱。
郡祠介推。虽屡舞仙仙。
灵应未若。公命束缊取火。
伐树寘薪。酾酒而祝曰。
有功于人。祀为明神。
无德而禄。祸亦覆餗。
自绛以来。人实祀子。
纯牺大璧不敢爱。必以荐也。
童男季女不敢黩。必以敬也。
神既靡答。人将安仰。
若亭午而雨。则树其鹭羽。
执此骍毛。不然者。
火燎将至。焮天铄地
灵衣且为煨烬。丰屋将为茂草。
尔其图之。言未毕而云兴。
拜未起而雨降。周于阖境。
不入他郡。虽封疆咫尺。
而彼竭我盈。嘻。
若记能事。载盛德。
渭川之不足简。终南之木不足轴。
夫训人至于礼义曰德。安人免于阽危曰功。
功德者。上赏于上。
下颂于下。长老孜孜。
愿刊于石。以予学于旧史。
来即我谋。且维与人编户。
与人为伍。与人出入。
与人言语。知风俗之淳毙。
识政化之源本。属词愧文。
书事盖实。词曰。
五代相韩。七叶侍汉。
及我圣朝。亦生邦翰
大道无形。贞蛊以干。
含章不耀。在割能断。
情伪万端。吾道一贯。
帝选贤尹。无以易张。
金印紫绶。京兆之良。
佩我鸣玉。冠我两梁。
天子休命。拜手以将。
宽而爱人。立灭暴强。
明明天子。哀此南亩。
将息西人。遂觐东后。
我教我训。我镇我守。
茫茫三秦。则罔糊口。
守死以义。徇生不苟。
王曰外弟。视人不佻。
何以宠之。手书以诏。
何以问之。赐衣而朝。
俾人华胥。致君帝尧
刻石作颂。永世弥昭。
南有嘉鱼赋(以乐得贤者次用为韵) 唐 · 杨谏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
后非贤不乂。鱼非水不托。
贤岂晦以养蒙。鱼在藻而自乐。
故比事思理。以徵以求。
如南有嘉鱼。是网是缴。
此所谓旌别淑慝。爱人治国。
为盐梅之器用。作生灵之表则。
不然。岂延故老于终南
钓翁于渭北。张皇勋业者。
弃此曾未得。我国家忧劳庶绩。
寤寐求贤。且束帛戋戋。
每布之于寰海。岂矰笱𦋐𦋐。
独烝然于巨川。吴坂不遗于骐骥。
丙穴载咏于鲟鳣。诗人格言。
必将兴之于王国。老氏遗戒。
不可脱之于重泉。所谓持竿执柄者未容易焉。
爰有深沈。参对纯嘏。
虽临矰以及缴。苟未高于天下。
徒噞喁于香饵。终夷犹于取舍。
傥鼎味之见珍。甘杀身于庖者。
孟浩然集序 唐 · 王士源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也。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救患释纷。以立义表。
灌蔬艺。以全高尚。
交游之中。通脱倾盖。
机警无匿。学不为儒。
务掇菁藻。文不按古。
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游秘省。秋月新霁。
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尚书郎河东裴朏范阳卢僎大理评事河东裴总华阴太守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以浩然为忘形之交。山南采访使郡守昌黎韩朝宗
浩然閒代清律。寘诸周行。
必咏穆如之颂。因入奏与偕行。
先扬于朝。与期约日引谒。
及期。浩然会寮友。
文酒讲好甚适。或曰。
子与韩公豫诺而忘之。无乃不可乎。
浩然叱曰。仆已饮矣。
身行乐耳。遑恤其它。
遂毕席不赴。由是閒罢。
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
士源它时尝笔赞之曰。导漾挺灵。
实生楚英。浩然清发。
亦自其名。开元二十八年
王昌龄襄阳。时浩然疾𤻞发背且愈。
相得欢甚。浪情宴谑。
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年五十有二。子曰仪甫。
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
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
故以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
故常贫。名不继于选部
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
而自若也。士源幼好名山。
行年十八。首事陵山。
践止恒岳。咨求通元丈人。
又过苏门。问道隐者元知运。
太行采药。经王屋小有洞。
太白习隐诀。终南亢仓子九篇。
天宝四载。诏书徵谒京邑
与冢臣八座讨论。山林之士麇至。
始知浩然物故。嗟哉。
未禄于代。史不必书。
安可哲踪妙韵。从此而绝。
故详问文者。随述所论。
美行嘉闻。十不纪一。
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
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
流落既多。篇章散逸。
乡里搆采。不有其半。
敷求四方。往往而获。
既无他事。为之传次。
遂使海内衣冠缙绅。经襄阳思睹其文。
盖有不备见而去。惜哉。
今集其文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
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
及他人詶赠。咸录次而不弃耳。
南至云物赋(以题为韵) 唐 · 王諲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三
于赫至化。时惟大君。
推历比夫轩后。授人齐乎放勋
北风戒节。南至司分
验律飞灰。遥应乎悬炭。
登台视祲。必在乎书云。
丽乎时方别色。天敛残氛。
星连珠而候晓。日合璧而呈文
众瑞咸集。祯祥荐至。
云散黄光。天浮喜气。
金柯郁郁而蔽野。玉叶飘飘而委地。
回纪天表。永无兵意。
灾沴靡作。罢札瘥之虞。
水旱不行。咏京坻之事。
得此先甲。还同汉日之观。
报以丰年。不假春秋之备。
于时帝在旸谷。风后陪骖。
会玉帛而涂山有愧。朝公卿而汾水怀惭。
佳气从龙。遥连渭北。
非烟拂日。俯对终南
懿圣诞之与万。美皇道而超三。
保章告其符祉。太史视其簪绂。
子月生一阳。奏黄钟兮动万物。
乃明南至者。日极之数。
视云物者。岁占之故。
其在必书。不愆常度。
庆瑞满于图牒。献纳盈其府库。
凤凰下于元都。铜雀栖于温树。
调玉烛而阴阳燮和。抚黔首而时令大布。
日之方夕。岁聿云暮。
才非瞽史。未知天道之祥。
文似相如。愿献淩云之赋。
花萼楼(以花萼楼赋一首并 序为韵) 唐 · 陶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粤若稽古。大哉皇家。
叶聪明于六圣。敦孝友于四遐。
睦亲亲以相及。乐韡韡以同华。
汉后龙宫。建邸园之水树。
梁王雁沼。通禁夜之烟花。
仍峻隅以立制。葺重楼之可嘉。
嘉其谓何。感物而作。
取诸棠棣。目以花萼。
既揆日而爰谋。亦占星而是度。
奢必去泰。俭而匪薄。
素璧照耀以霜皓。丹桂翕赩而霞错。
謺栾栌之夭矫。绕轩楹之周流。
丽萼之不足。实规模而寡仇。
秦王祈年之观。汉武井干之楼。
在纵骄而彼得。岂兴奇而我俦。
若乃百寮望幸。一人流煦。
君御下而观风。臣登高而献赋。
信布泽而昭德。岂徒乐而是务。
术径且千。𢌅闬如一。
察远近而皆尽。指纤微而匪失。
前卷珠帘。后却疏牖。
分渭北之川光。别终南之峰首。
千门回霁。百陌微明。
翠幄凝烟。暖青轩以霭映。
红荷浸水。娇绿浦以萦盈。
咨谋景暇。游务晨并。
爰居爰处。载𥬒载语。
万人是察。九族惟叙。
犹侧听于舆言。或敢扬于君举。
阎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 唐 · 刘慎虚
 押真韵
青冥南山口(一作色),君与缁锡邻。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
纷纷对寂莫,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一作照空)水,经声时有人。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
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
莫叹(一作欲)文明日,弥年徒隐沦。
大唐圣祖元元皇帝灵应碑颂 唐 · 刘同升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九
终南之山多喜境。
关令尹真宅兹岭。
阴阴华顶
草结花楼龙护井。
灵仙之窟肃而静(其一)
惟皇夜梦真人来。
神光赫赫金银台
瑶容绰约冰雪开。
霓裳羽驾纷徘徊。
前圣后圣相承哉(其二)
帝心虔求斋玉京。
王公百辟咸致诚。
云旗䌽仗森出迎。
日月晏温颢气晶。
真容来兮受天庆(其三)
真容来兮圣人寿。
千春无涯百福有。
真容来兮宝历昌。
远郊却马雄四方。
紫殿敷座烟云香。
拜手稽首天地长。
元元之祉万斯唐(其四)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 其一 盛唐 · 储光羲
 押庚韵
暮春天气和,登岭望层城。
朝日悬清景,巍峨宫殿明。
圣君常临朝,达士复悬衡
道近无艮(一作良)足,归来卧山楹。
灵阶曝仙书,深室炼金英。
春岩松柏秀,晨路鹍鸡鸣。
羽化既有言,无然悲不成。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 其二 盛唐 · 储光羲
 押真韵
中岁尚微道,始知将谷神。
抗策南山,水木自相亲。
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平明去采薇,日入行刈薪。
云归万壑暗,雪罢千崖春。
始看玄鸟来,已见瑶华新。
寄言搴芳者,无乃后时人。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 其三 盛唐 · 储光羲
 押侵韵
卜筑青岩里,云萝四垂阴。
虚室若无人,乔木自成林。
时有清风至,侧闻樵采音。
凤皇鸣南冈,望望隔层岑。
既言山路远,复道溪流深。
偓佺空中游,虬龙水间吟。
何当见轻翼,为我达远心。
同诸公秋霁曲江见南山 盛唐 · 储光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天静终南高,俯映江水明。
有若蓬莱下,浅深见澄瀛。
群峰悬中流,石壁如瑶琼
鱼龙隐苍翠,鸟兽游清泠。
菰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轻。
山戛(一作{艹/晏})浴兰阯,水若云屏
岚气浮渚宫,孤光随曜灵。
阴阴豫章馆,宛宛百花亭
大君及群臣,宴乐方嘤鸣。
吾党二三子,萧辰怡性情。
逍遥沧洲时,乃在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