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 初唐 · 王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九
蜀都广镇。岷墟奥壤。
山分玉宇。水向金陵
景贶有期。英灵间出。
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夫神有可迫。渌波惊七柱之音。
道有可符。元霜扣九钟之节。
岂道穷精秘。妙听察于无声。
理实杳冥。元应通于不测。
波流柱响。波无入柱之因。
霜落钟鸣。霜非扣钟之具矣。
况乎言忘意得。臭味相求。
目击道在。神明已接。
郑侨之逢吴札。无谓殊方。
阮籍之对嵇康。自然同气。
仆虽不敏。尝从事于斯矣。
尝谓薰莸不共器。枭鸾不比翼。
是以类乎方者。接风云于千里。
乖乎类者。起山川于一面。
抑尝闻之。士之生也。
其迹可摈而道不可藏。其身可辱而志不可夺。
其有拂衣投臂。遁形沧海之隅。
裂裳里足。独立高山之顶。
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以钟鼎为刍豢。以衣冠为缧绁。
方欲策鸾凤而抚云英。鞭虹霓而采烟液。
其次排玉阙。指金门。
贾谊之谟。树终军之策。
因机入务怀素将相之门。
沐露沾霜。拥彗公侯之室。
然则拾青紫于旦暮。取功名于俄项。
演文物而动寰中。腾声名而振天下。
若下官者。可谓惭二途矣。
而敛手长揖。强颜高视。
低心于蹇踬之辰。忍耻于恓惶之日者哉。
渭滨留钓。鹰扬之业未萌。
淄源滞牧。鸿渐之资盖寡。
及其攀穹运。接灵期
乘云雷而清八极。和阴阳而调万品。
则知冥机所运。吉凶于倏忽之间。
元命所移。飞伏于斯须之际。
以日月自至。聊复尔耳
方今炎飙谢节。爽候开辰。
风高而宇宙清。霜下而亭郊肃。
归云止雁。流曙响于东津
落照开鸿。写晴规于北岸。
萤疏夕砌。蝉促朝林。
感序缘情。登高寄赏。
仆一违秦陇。再革炎凉。
征轴而无因。指归途而有倦。
故乡超旷。层山重复。
吴宫尚远。频惊去燕之心。
楚峡犹赊。已下闻猿之泪。
徒以风猷未隔。道义相存。
幸承知已之心。稍缓他乡之思。
昔者虞公再见。悬光白璧之前。
季布一言。犹定黄金之诺。
况乎交已成于杵臼。道已茂于金兰
希照穷途。远流嘉贶。
若使恩裁口腹。空留安邑之宾。
惠阙始终。取恨昌亭之客
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684年2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汉高祖应天顺人。祭蚩尤于沛庭。
斩大蛇于丰泽。则丰沛之豪杰乘于云矣。
光武龙飞凤翔。举新市之八千。
破王寻之百万。则南阳之佐命动于天矣。
高祖神尧皇帝以唐侯而建国。从晋阳以起兵。
协和万邦。光宅天下。
太原之衣冠有大勋矣。公讳
字怀元太原晋阳人也。
十一代祖卓。给事中
常山公主。河东汤沐邑
因家焉。葬于长寿县
故乡有太原之号。皇业伊始。
公以中涓从事赐田鄠杜间。今为雍州人也。
昔武王定于下人。太子宾于上帝。
基丰镐而开国。籍神仙以命氏。
霸则司徒所让位。天子所不臣。
昶则孝弟于闺门。务学于师友。
岂直横江斩将。南登建业之台。
玉食金沟。北徙邙山之宅。
自兹厥后。数百年间。
国移三统。周人共推其代禄。
家徙五陵。汉朝不易其冠冕。
曾祖迈。后魏中书侍郎彭城王府司马
春官大夫都督晋阳侯。祖亮。
本州主簿司水上士。隋赠信州刺史
太名革于东魏。天命集于西周
宗伯所以辨其仪。林衡所以平其守。
父绰。秦孝王府掾仁寿宫监离石郡通守晋阳侯
皇朝石州刺史。逆贼刘武周攻陷郡城。
因而遇害。赠代州总管
谥曰烈侯。礼也。
天造草昧。王业艰难。
周师才至于太原兵遂入于离石
负户而汲。不能西戎之祸。
析骸而爨。不能解南楚之围。
仁者杀身以成名。君子有死而无贰。
公承圣贤之末代。属丧乱之宏多。
天子乘舆。方靖秣陵之气。
诸侯斧钺。莫救骊山之烽。
国有命而何言。邦无道而斯隐。
大业之季。本州察孝廉
非其好也。高祖乃操斗极。
拜图书。再驾临于孟津
五星合于东井。公解衣而济。
策杖而行。郦食其之长者。
汉祖而长揖。袁曜卿茂才
见曹公而不拜。从平霍邑
紫金光禄大夫。入长安
左光禄大夫。历丞相相国二府典签参军事
高祖受禅。擢为通事舍人通直散骑侍郎
封金水县侯食邑七百户
稍迁虞部郎中。丁烈侯艰去职。
寻起为陇西别驾商鄜二州刺史上柱国荆州大都督府司马冀州刺史其封邑。
誓以河山萧相立功于万代。
留侯决策于千里。愿持一郡。
洛阳之任耿纯。兼摄八州。
江都之拜陶侃龙朔三年
使持节东督泸荣溱珍四州诸军事泸州刺史江阳县地
泸水提封。参伐下而为益州
岐山上而为井络。尺兵再戢。
黄昌两日之歌。槃水斯来。
景伯三年之化。功成露冕。
岁及悬车。叹疏广知足
祁奚之请老。乾封二年
上书乞骸骨。诏公禄赐同京官。
仍朝朔望。天子历吉日。
协灵辰。郊上元
祀清庙。诏公行太尉事。
国之大事。摄在有司。
苍璧黄琮。六玉以昭天地。
路鼓阴竹。九变而祠祖考。
名遂身退。居常待终。
山川则偫望并走。星象则中台夜坼。
春秋九十有三。以咸亨三年七月十七日
薨于京师永崇里。谥曰敏
丧事官给。赐物三百段。
米粟三百石。葬日车服往还。
有司监护。公幼偏罚
毁瘠过人。八岁读诗至无母恃。
废书恸哭。呕血数升。
逮事继亲。孝闻州党。
恩深母子。比王元之事亲。
梦感夫妻。等衡卿之至孝。
年才一纪。有若成人。
吏部薛公。见而称叹。
颍川司马德操。早知刘廙
谯国之夏侯泰初。深叹乐毅
兵次霍邑。力战有功。
高祖嘉之。赐良马一匹。
进围京城。为伏弩所中。
高祖临视。赐物三百段。
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武德之始。奉使岭南
冯盎等稽首称臣。献琛奉贽。
舍人薛卓。遇害北庭
诏公责问。单于谢罪。
赐黄金五十斤。杂䌽二百段。
南踰涨海。北渡阴山
大中大夫尉佗之黄屋。高车使者匈奴之铁券。
离石之难也。枕干而寝。
见星而行。号泣不绝声者千里。
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同武陵之任袭。
入搆诸羌。异河内张武
空持遗剑。吴远由其得铭。
王裒以之攀柏冀州境内。
旧多淫祀。褰帷按部。
申明法禁。诏书迁秩
百姓攀车。立庙生祠。
树碑颂德。亦犹栾巴典郡。
山鬼潜移。张禹牧州。
江涛不起。公出身六十载。
遗爱二十州。遂罢方岳之官。
仍居上台之位。始于拨乱。
伊尹之辅成汤。终于太平。
轩辕之得风后。然后拂衣高蹈。
躬览载籍。著遗诫十八章。
盛行于代。法文王周易之变。
尼父孝经之篇。穷性命之理。
尽天人之际。庄周著论。
生也若浮。史佚立言。
殁而不朽。越文明元年二月十七日
陪葬于献陵。礼也。
长子朝散大夫扶风遐观等。生刍一束
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
能行大夫之孝。京兆载开其新阡。
昆吾用昭其旧德。百年宫室。
宛在章台之东。五校军营。
依然茂陵之下。其铭曰。
昔在汤武。阿衡尚父。
下及高光萧何邓禹
皇天眷命。赫矣高祖
惟岳降神。克生元辅
攻城野战。张飞关羽
奇策密谋。荀彧贾诩
始陪营卫。仍参幕府
旌节龙沙轩旗象浦
出临方岳。入调风雨。
其生也荣。池台钟鼓。
其死也哀。陈兵复土。
孝乎惟孝。无父何怙。
刊石勒铭。永传终古。
兖州都督于知微 唐 · 姚崇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
(阙十七字)乃有□□□□□其有高山峻极。□□磊□而不穷。
大川灵长。清澜浩汗而无绝。
□芳□□□□云□者其惟于□□□□乎君讳知微字辨机
其先周封(阙十一字)东海□为□□其后仕于魏。亦家于代。
□代□谨左仆射太子太师雍州。子孙相承。
故今为京兆万年人也。高祖泾州剌史□安郡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潼兖邵四州剌史泾州总管建平郡公
谥曰刚。曾祖宣道
仪同大将军。随内史舍人左卫上仪同□安子皇朝赠凉州剌史。
谥曰献。早执圭璧。
累传茅土。履□遍于文武。
声华被于中外。祖志宁。
皇朝秦王友礼部尚书侍中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太师蒲岐华三州剌史上柱国燕国公。赠幽州都督
谥曰定。山河授□星象降精。
负明□之□□佐丝纶之大业。谋猷琐闼。
动合全模。详综礼闱
言成故事。声徽满于天下。
位望极于人臣。父立政。
皇朝吏部郎中国子司业太子率更令渠虢二州剌史太仆少卿公子公孙。
多材多艺。□□□□□□声实岂惟台阁取则。
抑亦河海称宜。公丹穴融姿。
生而五色。青田表质。
动则千里。言为士范。
行乃人师。包括艺文。
□词场而独步。甄明政理。
登□□而先□朝浣□□之衣心□地义夕寝□□之被性笃天伦。行必由信。
不负黄金之诺。举无失德。
逾慎白圭之玷。正假马之非礼。
革攘羊之为直。风尘不杂。
而独秀。岁□无□□之□彫。
每屈于书生。亦□□公子不恃才□傲物。
将□□□□仁永徽元年补宏文生。爰以佩觿之年。
且恋过庭之训。特降恩旨。
许其在家。比及三冬。
方齐□哲擢第释褐。授太子内□丞□年迁授秘书郎通事舍人内供奉
□□□□峻□□增□□有词令之□遂兼敷奏之职。缘亲延累。
下迁常州司兵参军梁州西县同州司法岐州岐山县。污池戢鹤。
棘林栖凤。固□高而位下。
惟小屯而大亨。谦而弥光。
□而不杂。□□无□齐□□□□□□之受□□条范滂之责成千里。
中都之彰善瘅恶。上蔡之易俗移风。
盖无以过也。俄丁穷罚。
殆至灭性。虽屡变。
而创痛犹殷。服阕被徵。
□为举首。敕授魏州贵乡县令
□任未几□在京违豫。公乃请休。
急躬寻医缓。专专代喘。
感而遂瘳。于时魏州连夏大旱。
州县祈祷。靡爱牲璧。
密云徒积。甘澍罕□公入境□人□心□戴□薪艾□即未焚灌坛风雨□其□洽□□随诚降雨。
施及公私。枯稼蔚为嘉苗。
赤地变为膏野。百姓鼓舞而相贺。
五谷滋蕃而遂登。寻被巡察使升进。
制加朝散大夫城门郎大名之邑。
人结去思。□□□门朝推称职。
俄兼夏官郎中。□□□著□兼五熟昔称归□是膺俊选。
阮籍之乐东平孙盛之思小邑。
愿从所好。天且不违。
乃出为许州司马。累除蒲晋润三州长史
龙睑一□骥足载驰。□下河史亟展□舆之政延陵□渎累□归□□□既□人谣遂纡朝奖。
长寿二年制授鄂州刺史。无何。
又累除道利二州刺史。化被荆楚
威覃蜀汉。去兽迁蝗以奉最斥为患虽经讨□曾不衰止。
果州流溪县邢昙之等。闻公政术。
深思拯庇。仰邻烛之延伫。
慕河润以倾勤。昙之因使入京。
乃以父老等状上请。情词恳到□□天心乃降。
优旨授公检校果州刺史。褰帷一视。
偫□出奔。下车三令。
□境□息。神功之岁复除恒阆二州刺史
砺岳北临。剑门南峙。
是为襟要。实赖才雄。
公以身率人。令行禁止。
河朔拒二天之谒。汉中兴五裤之歌。
惟扬奥区。是□重镇。
事兼□□允藉亲贤。久视元年又改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地总淮海。路兼岭蜀。
侨旧相杂。良猾莫分。
攘敚为恒。椎埋所聚
公悬明镜以临照。称物无□撝利剑以断割。
随机有裕。补张纲之□政。
何武之遗绩。江圯之□于是乎在。
长安二年改授常州刺史毗陵大藩。
实要良守。辍巳成之务。
就有待之司。顾盼而浇俗自清。
咄嗟而□政咸理。公每怀敬止。
恐□□之渐。愿近乡闾。
虽执鞭而可仕。屡陈章表。
具列款诚。□□时在凤阁侍郎
预知□政。备悉情素。
常为赞成。乃屈资除雍州司马
从其好也。粤以宏才。
俯从□尹。□晞□□有犯□□□□□□惟贤是□能名播于京辇
公心□□人吏既推宿德。□□旧资朝廷称叹。
声闻旒扆。乃加银青光禄大夫
改授绛州刺史。州管军府
户多彫散。惟良之任。
自昔称难。公随方抚驭。
应时□理。奸盗畏威而□境。
流□感恩而复业。以公□旧正人。
德业斯重。讲□之任。
髦俊是□乃除太子左庶子。又迁太仆少卿
并累封东海郡侯行本忠良。
器实高茂。膺负玺之清级。
播恭慎之嘉声。邹鲁□番□摽旧国。
阐扬文教。冯藉师资。
乃除兖州都督。公五百挺生。
博闻强记。三千受业。
发瞽振聋。抚俗则黄霸重生。
讲艺则颜回不死。俎豆益先生之馔。
歌咏光夫子之门。发馀燧于槐檀。
导末流于洙泗。公读□□传乃慨然叹□古人云□相视尽□寿哉□况□□□□残光讵几昏中□壁馀岁可知。
乃怀鼓缶之娱。遂抗悬车之请。
至诚上达。优旨旋许。
追二疏之逸轨。访四皓之幽居。
张禹韦□之流。魏舒□□之辈。
遂异代□□殊涂同归者焉。景云二年封□海郡公
检校鸿胪少卿公远览夜行之诫。
自伤月告之年。僶俛承恩。
斯须罢职。嗟乎。
郑辰甫及。谢酉难移。
既劳息之有期。岂桐□之可救。
以□□二年六月廿五日。薨于长安常乐之里第。
春秋七十九。泰山其颓。
仰曾峰而何及。长河既竭。
望清澜而遽远。以开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迁祔于京兆府三原县万寿乡长坳原旧茔。礼也。
公□海□族。三台□冑。
行为模楷。言成准的。
居家尽孝。奉国竭忠。
情叶段干。直以道义为富。
性符徐邈。唯以诗书自娱。
历居官次。每著殊尤之绩。
笃于友道。非亏然诺之心。
嗟乎。□慭温□永往子安何□□□仙鹤之声元伯长□□有素车之□平原四望□□□荒燧千年。
蔓草秋露。旌旐低而复举。
箫鼓咽而不鸣。涕泪成冰。
瞻昔恩而未重。柱槛皆素。
顾今礼而为多。嗣子朝议大夫密州别驾上柱国东海郡开国男克勤次子朝议郎左监门率府长史上柱国武阳县开国男克构朝议郎华州司户参军上柱国黎阳县开国男克懋等。
聿修祖德。不坠家风。
冬日夏日相辉。金友与玉昆交映。
□□□□□以□义相规。别□逾□□□□□遂□良友既没。
谁堪制服之悲。知音者希。
空轸绝弦之痛。庞马之室。
本不分于客主。之契。
固无限于存亡。见□为文。
辞不获免。平生言行。
诚仆所知。揄扬事业。
则吾岂敢。将□□□之迹□题无愧之词云尔。
江河派别兮灵长。兰挺秀兮芬芳。
象贤袭庆兮忠良。过庭承训兮义方。
本百支兮无疆。弥七叶兮未央。
心悬明镜兮气锐干将。化成雉狎兮德□鸾翔。
或□□而驰誉。或□□而为光。
列爵穷于五等。为尹迈乎三王。
入龙楼兮膺侍接。拥鸠杖兮体归藏。
东川不待。西域无香。
卢敖仰兮无逮。王乔兮何常。
武子之可作。叹公业之不亡。
露□泣于□□□□□于□□□□玉兮长想。临挂剑兮增伤。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 · 韦嗣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引用典故:水滨老
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傍。
还笑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710年3月3日 初唐 · 沈佺期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君王猎渭滨
宝马香车渭滨红桃碧柳禊堂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一作瑞)先呈捧剑人。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初唐 · 李乂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引用典故:济汾
上林花鸟暮春时,上巳陪游乐在兹。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令所司举人 初唐 · 李旦
 出处:全唐文卷十八
才生于代。
必以经邦。
官得其人。
故能理物。
朕恭膺大宝。
慎择庶僚。
延伫思英。
无忘终食。
思欲萧艾咸采。
葑菲不遗。
而商山幽旷。
寂寞
夫以贵耳贱目。
殊通方之论。
舍近谋远。
非应务之术。
今四方选举。
偫才辐凑。
操斧伐柯。
求之不远。
其有能明三经。
通大义者。
能综一史。
知本末者。
通三教宗旨。
究精微者。
善六书文字。
辨声象者。
度雅曲。
和六律五音者。
习韬略。
孙吴
识天时人事者。
畅于词气。
聪于受领。
善敷奏吐纳者。
所司。
博采明试。
朕亲览焉。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应制701年3月8日 唐 · 张说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临渭亭
青郊上巳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
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
皇帝马上射赞 其七 仙游顿中獐一走狐三走兔十八不隔箭连中八只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天子省敛,薄狩岐阳
躬射五十,以奉蒸尝。
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715年 唐 · 张说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撰夫总四大者。成乎身矣。立万始者。主乎心矣。身是虚哉。即身见空。始同妙用。心非实也。观心若幻。乃等真如。名数入焉妙本乖。言说出焉真宗隐。故如来有意传要道。力持至德。万劫而遥付法印。一念而顿受佛身。谁其宏之。实大通禅师其人也。禅师尊称大通讳神秀本姓李陈留尉氏人也。心洞九漏。悬解先觉。身长八尺。秀眉大耳。应王伯之象。合圣贤之度。少为诸生。游问江表。老庄元旨。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四分律仪。说通训诂。音参吴晋。烂乎如袭孔翠。玲然如振金玉。既而独鉴潜发。多闻旁施。逮知天命之年。自拔人閒之世。企闻蕲州忍禅师。禅门之法允也。自菩提达磨天竺东来。以法传惠可。惠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宏。继明重迹。相承五光。乃不远遐阻。翻飞谒诣。虚受与沃心悬会。高悟与真乘同彻。尽捐妄识。湛见本心。住寂灭境。行无是处。有师而成。即燃灯佛所。无依而说。是空王法门。服勤六年。不舍昼夜。大师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并坐。于是涕辞而去。退藏于密。仪凤中。始隶玉泉。名在僧录。寺东七里。地坦山雄。目之曰。此正楞伽孤峰。度门兰若。荫藉草。吾将老焉。云从龙。风从虎。大道出。贤人睹。岐阳之地。就者成都华阴之山。学来如市。未云多也。后进得以拂三有。超四禅。升堂七十。味道三千。不是过也。尔其开法大略。则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前后。趣定之前。万缘尽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持奉楞伽。近为心要。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久视年中。禅师春秋高矣。诏请而来。趺坐觐君。肩舆上殿。屈万乘而稽首。洒九重而宴居。传圣道者不北面。有盛德者无臣礼。遂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仰佛日之再中。庆优昙之一现。混处都邑。婉其秘旨。每帝王分座。后临席。鹓鹭四匝。龙象三绕。时炽炭待矿。故对默而心降。时诊饥投味。故告约而义领。一雨溥沾于众缘。万籁各吹于本分。非夫安住无畏。应变无方者。孰能焉尔乎。圣敬日崇。朝恩代积。当阳和会之所。置寺曰度门。尉氏先人之宅。置寺曰报恩。轼闾名乡。表德非拟。局厌諠辇。长怀虚壑。累乞还山。既听中驻久矣。衰惫无他患苦。魄散神全。形遗力谢。神龙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夜中。顾命趺坐。泊如化灭。禅师武德八年乙酉受具于天宫。至是年丙午复终于此寺。盖僧腊八十矣。生于隋末。百有馀岁。未尝自言。故人莫审其数也。三界火心。四部冰背。榱崩梁坏。雷动雨泣。凡诸宝身。生是金口。故其丧也。如执亲焉。诏使吊哀。侯王归赗。三月二日。册谥大通。展饰终之义。礼也。时厥五日。假安阙塞。缓及葬之期。怀也。宸驾临诀至午桥。王公悲送至伊水。羽仪陈设至山龛。仲秋既望。还诏乃下。帝诺先许。冥遂宿心。太常卿鼓吹导引。城门郎护监丧葬。是日。天子出龙门泫金衬。登高停跸。目尽回舆。自伊及江。扶道哀候。幡花百辇。香云千里。维十月哉生魄明。即旧居后冈安神起塔。国钱严饰。赐逾百万。巨钟是先帝所铸。偫经是后皇所锡。金榜御题。华幡内造。塔寺尊重。远称标绝。初禅师形解东洛。相见南荆。白雾积晦于禅山。素莲寄生于坐树。则双林变色。泗水逆流。至人违代。同符异感。百日卒哭也。在龙华寺设大会。八千人度二七人。二祥练缟也。咸就西明道场。数如前会。万回菩萨乞施后宫。宝衣盈箱。珍价敌国。亲举宠费。侑供巡香。其广福博因。存没如此。日月逾迈。荣落相推。于戏。法子永恋宗极。痛慈舟之遽失。恨涌塔之迟开。石城之叹也不孤。庐山之碑焉可作。窃比夫子贡之论夫子也。生于天地。不知天地之高厚。饮于江海。不知江海之广深。强名无迹。以慰其心。铭曰。
额珠内隐,匪指莫效。
心镜外尘,匪磨莫照。
海藏安静,风识牵乐。
不入度门,孰探元要。
倬哉禅伯,独立天下。
功收密诣,解却名假。
诣无所得,解亦都舍。
月影空如,现于悟者。
无量善众,为父为师。
露清热恼,光射昏疑。
冀将住世,万寿无期。
柰何过隙,一朝去之。
嗟我门人,忧心断续。
进忆瞻仰,退思付嘱。
尽不离定,空非灭觉。
念兹在兹,敢告无学。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720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公讳孝斌。字顺
姓陆河南洛阳人也。
其先帝妫启姓。陈胡立族。
敬仲之孙有齐国宣王之弟封陆乡。
盖命氏之所由兴也。秦并诸国。
陆氏分适燕吴。在燕者。
魏文成帝时东平成王俟生平原王丽
重世游美。为国之华。
公即王七世孙也。曾祖彦升
北齐以文艺高选。任秘书郎
以至德表所居。号终孝里
元亮鹰扬郎将
父淳感。盘桓利贞。
弓招莫进。同志诔行。
谥为惠康。孝悌仁义。
世不殒矣。公诞灵冲和。
禀识高朗。而中礼。
易而达节。笃学励行。
著实飞声。文史者宗其渊府。
德行者仰其墙仞。举国子明经
绛州参军始州司法。其在官也。
示人亲其亲。长其长。
不苛察而小无废。不皎异而大有成。
知识日明。常憺如也。
丧亲过哀。因中风废。
卧疾累年不起。楚邸肇封。
大罗云逸。虽沈疴未弥。
而佥望允归。授楚王府兵曹参军
实有躬降师宾之礼。目击仪刑之训。
府罢。换赵州录事参军
以病去职。圣历元年
匈奴入赵。公危邦不处。
尽室以行。望河南而将济。
黎阳而疾甚。年六十有二。
十月丁未。终于姚村之逆旅。
归殡于滏阳之郭北。先天二年
皇帝践祚。以故吏齐州司马
惜哉。用公之道。
行公之志。上可以序三光。
下可以平九土。存则位不充其德。
没则荣不逮其身。命矣夫。
夫人范阳郡太君卢氏。故岐山丞元瑾之女。
恭俭之德备。贞信之教兴。
妻道母仪。自家刑国。
享年七十有六。开元六年十一月丁未
终于洛阳宣教里。八年五月丙子
合葬于漳北之神冈。礼也。
咸亨中。王师征辽。
公参是军事。友人太原王守义遇疫于海东。
路艰寇阻。兵危势急。
公独颠沛致丧。归其井邑
其在安州也。朝廷以公精达法理。
乃命覆囚剑南。梁岐冤系。
动盈千百。丹笔所详。
十全八九。其舍生徇义。
返已施仁。皆此类也。
礼莫重乎饰终。于是见其不朽矣。
善莫大乎馀庆。于是知其有后矣。
四子伯玉仲容叔献季良。泣血衔恤。
视天若坠。俾予作颂。
式昭遗懿。铭曰。
旷哉陆公。睹奥臻妙。
文雅外炳。清明内照。
从政本仁。资忠移孝。
不言而理。正身作教。
才何富之。命何负之。
居丧柴毁。遭疾栖迟。
垂彼云翼。落此盛时。
没后荣进。终延赠宠。
德之休明。位匪为重。
嗟嗟千载。贤士之陇。
赛江文717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年月朔日。
具官某。
敢昭告于大江之神。
王有百谷。
礼尊四渎。
善利维神。
朝海作宾。
发源岐山
驾福来臻。
率此荆土。
明灵是主。
已成嘉谷
垂败霖雨。
听我虔祈。
福我农亩。
既暵既穫。
既场既庾。
欣欣众心。
愿荅神祜。
洁牲明酌。
寅奠江浦。
大周封祀坛碑 初唐 · 武三思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臣闻乾坤大象也。张三光而列五岳。帝皇大宝也。朝万国而礼百神。然则历考河图。傍稽洛谶。乘枢建极。(阙三十一字)地羲农轩顼氏往。氏作。邦畿则千八百国。封禅则七十二君。唯临日观之岫。才越天齐之岭。(阙三十二字)三花玉树。遥分神女之台。五方金芝。下秀仙人之窟。仰通上帝之境。俯枕中枢之甸。风烟万载。徵荐鲽而(阙三十一字)昌之日可以召玉帛。可以勒银绳。建显号而施尊名。飞英声而腾茂实。其唯我大周乎。祖(阙三十字)兴王之秘箓。运鹏海而首出。跃龙泉而高视。卷舒元气。分宝位于元宫。登步大阶。受珍图于黄屋。均两曜而(阙三十字)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徇齐作后。聪明为辟。心悬万月。从雁塔而乘时。足驭千花。自龙宫而应运。垂大(阙三十一字)位祥龟负字。悬符启夏之徵。瑞马呈图。豫送开虞之兆。岂独天浮紫气。知赤帝之将兴。地映红□表朱宣之(阙三十字)之因叶聚祥经。谁识去来之果。延妙相于丹扆。降法身于紫极。湛然常乐。轮风销八柱之天。寂尔圜明。剑雨(阙三十字)踊悬石镜于丹霄。圣水潜开。湛珠泉于碧汉。澄漪写月。非关竹箭之流。迥岫排云。何止莲花之□遐循(阙三十二字)至德掩于百代。宏猷超于万叶。讴歌纂箓。考符瑞于尧终。狱讼膺期。送休徵于舜禅。八窗四达之制。五室九(阙三十字)宫非待子舆之议。悬宝思而不测。运灵襟而独远。雕楹峻峙。若鳌柱之临空。反宇中垂。似鹏云之映(阙三十二字)绀席于鸡津。开紫坛于龟浦。苍龙晓辟。钩陈迥双阙之前。翠凤晨张。玉辇下三川之上。山分虎据。指曰(阙三十二字)之野。开玉帷而钤士。命金坛而拜将。营分水月。烟消彭蠡之滨。陈起山虹。雾廓洞庭之野。三监纵慝。七国(阙三十一字)云梯驱鸿装而骖凤驾。未若浪井常沸。云浆镇涌。流珠䍐匹。练玉难俦。偶西圣而为尊。配东皇而保祚。(阙三十一字)奏飞龙远叶高阳之代。鬼神无以秘其奥。造化所以同其节。鲲池象浦。才居侯甸之中。细柳蟠桃。未出王畿(阙三十字)庭而失所。铜掌著于汉日。金茎营于魏代。空竭神仙之望。无阶风化之美。未有殊方送款。争驰就日之心。(阙三十一字)岧峣而上秀。山光拂迥。疑覆鼎之黄云。珠影浮空。似临圭之白日。铜舟铁轫。淩幽驾险。石弩玉环。驰烟驿(阙三十一字)鹿银獐年趋于帝囿。龙编列壤。遥通落雁之峰。象郡疏疆。远控跕鸢之水。时惊蛇豕之暴。或纵豺狼之虐。(阙三十字)氓俗皇威远举。取八桂若摧枯。庙略冥通。殄三珠如拉朽。烟尘息而九区静。文轨同而万方泰。至若(阙三十一字)至莺啼草秀。雁飞木落。丹花翠。送宇宙之春光。玉露金风。涨山川之秋气。披绣闼而□天步。敞雕轩而(阙三十一字)庾登而俗阜。高天降祚。先开雨之祯。厚地钟祥。更锡归禾之瑞。艾韡知惧。草缨无犯。郑所以焚科。燕(阙三十一字)集黑玉来而殷业泰。龙飞白水。赤伏至于刘亭。凤集岐山。丹书下于姬户。今皇图纂于七宝。天册□于(阙三十一字)头燕颔。既巢于阿阁。牛尾狼题。方驯于禁籞。山车泽马。凑仙掖而骈阗。丹甑黄银。拥神州而骆驿。祥蓂(阙三十一字)旷时殊贶。咸不召而自来。绝代洪祯。固无幽而不出。于是三灵耸听。万方翘首。偫公陈禅草之仪。天子(阙三十一字)者雾集。叫龙围者雨骤。宸仪迥映。俄流黄道之晖。仙涣遥垂。忽降丹穹之液。粤以天册万岁二年元(阙三十一字)三界有昭苏之乐。皇恩与和气同泛。帝泽共祥云俱洒。车书正朔。极远而穷幽。文物声明。振天而动地。(阙三十字)之楼法驾出铜驼之道。八神分卫。飞蒙茸而走陆梁。万骑齐驱。拥浮云而腾转电。虹霓作其旌旆。霜雪为其(阙三十字)帷宫欱野。笙镛交太一之坛。帐殿喷山。钟鼓沸天中之邑。圣皇乃端瑞珽。降雕舆。率百辟而虔肃。契(阙三十一字)祥光下烛。金花孕彩。依辇道而分晖。玉醴浮甘。委行厨而蓄润。变温景于黑陆。降仙禽于丹峤。木呈连理之(阙三十字)射牛之盛礼。镂皇猷于翠䃭。腾帝徽于紫岳。烟云动色。标绝迹于千年。雷雨流恩。洽殊私于万类。(阙三十一字)笺而颂德。抽兔毫而沥思。所冀皇猷永固。将九地而齐贞。帝祚长隆。与三天而共远。其词曰。
洪垆开辟。
大象初甄。
四溟环地。
八柱承天。
江河濆薄。
日月回旋。
三徽递往。
五运更迁(其一)
文物既叙。
皇王有作(阙三十字)
奕三皇。
俱陈玉帛。
各起坛场。
鸟鱼符瑞。
徵祥。
宁临太室。
空陟神房(其三)
玉册延祚
金轮驭极。
坛跃(阙三十字)中千花耸塔。
七宝□宫。
傍周法界。
上达虚空。
长悬佛日。
永息魔风(其五)
峻极于天。
郁盘于地。
汉跸徒拥。
虞巡莫(阙三十字)叠迹苍龙。
希陪□辇。
愿侍云封。
蒲轮欲驭。
诰俄从(其七)
凤历祥年。
龟图考日。
法驾将备。
乘舆乃出。
(阙三十一字)璋旌旗焰焰。
宫徵锵锵。
天浮瑞日。
烛神光(其九)
古树三花。
仙岩万岁。
银绳是勒。
金□□□业□九皇功超(下阙)
扈从凤泉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715年10月 唐 · 苏颋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一面施罗 七萃 舜韶
辇路岐山曲,储胥渭水湄。
教成提将鼓,礼备植虞旗。
不取从畋乐,先流去杀慈。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物应阳和施,人知雨露私。
何如穆天子七萃几劳师。
张仁愿兵部尚书714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名遂身退。
则闻告老。
优贤尚齿。
不忘求旧
镇国大将军右卫大将军上柱国韩国公致仕仍给全禄及品子课朔望朝参张仁愿
将相之才。
树忠公之绩。
入称三杰。
帷幄所以运筹。
出总六师。
塞垣由其卧鼓。
悬利器而御物。
自中于桑林
推素心以得士。
更成于李径
故能居室而应。
在邦必闻。
洎养疾归休。
辞荣及礼。
用旌渭滨之兆。
空想颍阳之问。
乞言紧赖。
宠德攸宜。
伫增题剑之荣。
更遂挥金之乐。
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馀如故。
主者施行。
授窦慈逊岐山县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朝议郎司农寺窦慈逊。
爰以干用。历登班秩。
宪曹农府。星籥未深。
雍畤岐山。弦歌所属。
宜迁子男之邑。伫闻人吏之谣。
岐山县散官如故。
论时政疏五篇 唐 · 宁原悌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八
臣闻俗正时康。
则因循而易守。
人讹道替。
则驰骛而难安。
或垂衣而有馀。
或日吴而不足。
虽唐虞之盛烈。
文武之鸿徽。
未有不委任股肱。
留情陟用。
故善人者。
天地之纲纪。
帝王之羽翼。
靡革于仇雠。
莫限于刍隶。
不可失也。
自天授以来。
二十馀载。
周兴来俊臣等。
谮害忠良。
壅蔽正直。
先皇旧臣。
夷灭殆尽。
唯有狄仁杰魏元忠尚存。
仁杰等处先帝之朝。
犹为小吏
及周室之际。
实谓忠臣。
或树绩当时。
徇身王室。
近者变故频及。
衣冠扫地。
忠臣名士。
才馀数人。
为陛下之栋梁。
作圣朝之耳目。
今者元恶巳诛。
佞臣咸黜。
而人讹俗坏。
为日已久。
理宜开张圣德。
杜绝猜嫌。
用是求人。
宣力王室。
使丑正恶直之士。
不有容其閒隙。
谗邪佞媚之徒。
无所施其巧辩。
然后可以议黎元。
安邦国。
则侥倖源塞。
圣王道
若使浸润旁通。
危人路启。
俊忠而获罪。
茂先直以招怨。
虽有渭滨之贤。
傅岩之
途遘卒遇。
难以为用也。
则危亡之期。
或未可保。
拯救之道。
将安所施。
求才之难。
每留连于大圣。
知人不易。
亦惆怅于先哲。
今天下诸州。
良牧盖寡。
何者。
古难其选。
今侮其职也。
然而代所重于京都
时见轻于州县者何也。
古者牧守政成。
擢登三事。
郎官特秀。
先宰一同。
颍川黄霸为公。
会稽则五伦入辅。
事不师古。
何能垂济。
诚愿尚书旷职。
则于方伯求材。
郎位阙官。
必以循良擢用。
事悬象魏。
道著彝章。
兹令克行。
仁风大阐。
考绩三载。
诚为故实。
隆周之君。
垂仁义以勖后。
亡秦之主。
训刑罚以流嗣。
或八百延庆
或二代亡家。
馀烈可知。
前史明鉴。
伏以太子初建。
养德春宫。
诸王在藩。
饬躬朱邸。
并请远去邪佞。
亲近正人。
知好佞之危身。
识尊儒之广德
动遵师傅之训。
察纳风雅之言。
诚使宫府官僚。
宾客侍读
日资其道德。
月奏其艺能。
冀仁义于邦家。
树邕穆于天下。
臣又以悖逆庶人。
先朝之爱女也。
肆谗慝于朝政。
崇甲馆之华丽。
极宇内之骄奢。
新都宜城
先朝之庶孽也新都宜城公主邑名)
赐不踰于已分。
言不预于外谋。
抑以全身。
疏以远害。
故宠者则骄矜而遇害。
疏者则抑损而获全。
诚使悖逆新都
易地而处。
则存亡去就。
可立而待也。
长安非贤。
燕后为爱。
古今明验。
断可知矣。
诚愿公主驸马
不得假以权要。
所犯必有惩。
所习必有艺。
则九族既睦。
万邦以宁。
臣观老尚虚无。
释尚寂灭。
义极幽元之旨。
思游通方之外。
故入道流者。
则虚室生白。
净虑元门。
该释教者。
则春池得宝。
澄心净域。
然后法贯偫有。
道垂兼济。
过此以往。
莫非邪惑。
其有鬻贩先觉。
诡饰浮言。
以复殿为经坊。
用层台为道法。
皆无功于元虑。
诚有害于生人。
梁武靡报于前。
先朝殷鉴于后。
咸耳目所接。
黎元愤怨。
伏以公主入道。
京城置观。
虽昭报之诚。
有切于天旨。
而社稷之计。
莫踰于安人
若使广事修营。
假饰图像。
尽宇内之功巧。
倾万国之资储。
为福则靡效于先朝。
树怨则取谤于天下。
自隋室以降。
寺观尤多。
禅定东明之域。
足受缁黄之众。
更为建立。
罕见其宜。
后失请收。
前弊未远。
又先朝所狎僧众。
或有犹居圣侧。
无益于政理。
有紊于朝章。
并请屏退。
无令亲近。
夷狄有衅。
庙堂之忧也。
近垒多虞。
大夫之耻也。
今闻黠虏擅命。
坚昆养精蓄锐。
以南侵为多事。
而人户全虚。
府库半减。
倘或后岁之始。
来秋之末。
良弓渐劲。
塞草将衰。
朔代交锋。
灵夏受敌。
中国将何卒应哉。
伏愿共天下以禦匈奴
率王公以忧边事。
轻租薄敛。
和下土之心。
贤任能。
结众人之爱。
去奢崇俭。
实府库之积。
推仁重信。
纳将士之谋。
去私恩。
布公道。
故知两夷有隙。
上国之资也。
高壁藏威。
待兵观变。
因二虏之相持。
擅渔夫之厚利。
计有可举。
时不可失。
斯五者。
并政之要也。
伏愿陛下举宏纲。
省众务。
高拱嵓廊。
责成贤哲。
徘徊于大道之域。
从容于无为之场。
故立纲垂制。
后嗣流范。
至仁也。
安上全下。
先业不坠。
至孝也。
感而必通。
奸不暇伏。
至明也。
神化风行。
万方草靡。
至德也。
必使休徵累及。
圣政日隆。
遐迩宅心。
戎夷慕义。
神功光乎区宇。
鸿业格乎天地。
三代之兴。
皆由此也。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初唐 · 刘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桃花欲落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初唐 · 徐彦伯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引用典故:乘槎 横汾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一作御幕)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一作曲侍)横汾(一作璜溪,暂似乘槎(一作轻飞)天汉游。
信安王圣真图表731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言。臣一昨扈从。
西狩岐阳。时以有年。
事因农隙。整六军之众。
修大田之礼。戎卒是训。
威武载扬。属草浅兽肥。
霜清气杀。诏虞人以即鹿。
荆州而起鸟。陛下亲御弧矢。
纡驾林衡。曾不合围。
取其背者。虽有逸偫之狡。
走险之捷。而飞黄骋辔。
萦拂如组。绿沈纵镝。
宛转若神。必命中于前期。
皆应弦而绝倒。其馀变态不测。
神妙无穷。非臣瞽言。
所能模状。既而备献禽之礼。
虔荐寝之诚。教人以孝。
自天作则。此外效获。
毕赐懿亲。兼禁羽骑。
无犯宿麦。是行也。
典礼斯备。仁恩允洽。
三令惟肃。七德以宣。
魏武何阶。亦纪功于猛兽。
周文差拟。将比义于非熊
臣忝籍宗枝。幸陪銮辂。
窃观神武。冠绝古今。
以为载之空言。不若图之绘事。
向所述圣。今皆写真。
虽天颜不违。而丹青莫拟。
徒极愚思。庶存万一。
谨录上陈。伏深战汗。
臣诚惶诚恐。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