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过石头镇寄文渊 其一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夕阳却度石头溪,万事伤怀欲泪垂。
谢氏游山行着屐,严公送酒立还诗(自注:予过石头镇,知江州施兵部送酒,以诗谢之。)。
过石头镇寄文渊 其二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容颜不少如前日,景物犹多似旧时。
匹马瞻相无尽意,双泉想像不胜悲(自注:治平中,文渊尉新建,廨宇在石头。予登第归(原缺,据嘉庆本补),过之。少年,父母俱存,其游甚乐。后十四年,交丧所天,俱白发衰矣。文渊持服,予以使车还石头,因作是诗。)。
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五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北宋 · 范祖禹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石径人行少,山云袖拂看。
水流情共远,天阔望随宽。
笙磬珍禽响,龙蛇怪蔓盘。
洛川回首处,烟霭暮漫漫。
左班殿直墓志铭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君讳士幅,字信之,镇江节度使、郇国公允成之曾孙,容州观察使宗儒之孙,右监门卫大将军、坊州刺史仲午之子。母福昌县君王氏。以父荫补右班殿直,改左班。少涉学,颇能诗,性有巧思。监相州临漳盐酒税,勤于吏职,未几课增羡。元祐八年六月七日卒,年二十有五。娶王氏。二男一女皆幼。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铭曰:
吏事惟勤,缘饰以文。寿虽不遐,亦克有闻。
祭韩献肃公文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七、《范太史集》卷三七
维元祐三年六月十日,具位范某,谨以清酌时羞之奠,致祭于太傅康国献肃公之灵。某登公之门,几三十载,将老书局,遇公洛川。公言于朝,为之引重。虽大钧之宰不责报于一物,而知己之赐敢自同于众人?今公永归,不预祖奠,感念畴昔,实疚于怀。敬荐菲薄,将其诚意。尚飨!
铜雀台砚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九
惟曹氏西陵之陶瓦,堙伏千龄。深渊而出,逢世清明。当其贮歌舞、蔽风雨,初不期为翰墨主。呜呼,不有君子,长与甓为伍。
分宁王文叔为洛川守,得此于千仞之渊,举以畀予。予申以为砚,双井黄庭坚铭(《山谷全书·别集》卷三。又见《豫章先生遗文》卷二。)。
嘉靖本此跋文字不同,今录于下:「艾城王文叔得此于深川之上,予铭文叔之墓,启文叔之子申以为砚而归予。双井黄□志」。
许卖矾地分诏(元丰元年)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五
畿内及京东西五路许卖晋隰矾;陕西自潼关以西、黄河以南达于京西均、房、襄、邓、金州,则售坊州矾;矾之出于西山保、霸州者,售于成都、梓州路;出无为军者,馀路售之。禁私鬻者与越界者如私矾法。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 北宋 · 刘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
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
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
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
金庭洞天 北宋 · 华镇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嵩高秀入洛川清,鹤去云归冷玉笙。
霜白金庭今夜月,流风依约有遗声。
次韵魏(泰)见寄 北宋 · 米芾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
旧怜俊气閒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
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
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坊州矾事奏(熙宁三年十月) 宋 · 杨蟠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宋史》卷一八五
坊州宜君县平台乡,其地自来产矾。官司虽尝置场收买,然以民间私矾数多,商人不愿就官算请。今欲招置镬户,令量官所用多少,限定户数收买,其商人所算请,许令于陕西州军北至黄河、东至潼关并京西均、房、襄、邓、金州、光化军为界,以镬户立为保甲,递相觉察告捕,不得私卖及越界至。如违并依私白矾条断遣给赏,仍乞令转运司举官一员监当,如官司敢以捉获私矾、妄名夹杂、故减斤重者,以故出入人罪论。
朝奉大夫提举京东路保马兼保甲事杨公墓志铭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二、《鸡肋集》卷六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公杨氏,讳景芬,字祖德,河南府洛阳人也。其系盖出汉太尉震,而坊州司马、赠尚书左丞庆者,生子偕,少知名,其学长于论议,刚直廉洁而爱人,事昭陵为翰林侍读学士。其弟任,幼而乐谊,不及仕以卒。生子恂,为奉宁节度推官,赠通议大夫,退俭不矜伐。两世宜大矣,皆以不期人知,人亦莫知之,以钟其庆于后而生公。公端静而开警,内刚而外和,敏于从政,善与人交,薰然忠厚君子也。少治《春秋》,未尝与人言;遇事发其论议,亹亹不可穷。以侍读任为试校书郎,调定陶主簿,曹州司理,真符令,改大理丞,七迁至朝奉大夫,勋上轻车都尉,服三品。尝知永城县事,知化州事,通判亳、定二州,擢石塘催纲、都水勾当公事,提举淮南折纳,河北东路常平,京东保马保甲,皆有能声。化州并海,亡城郭,岁赋竹苇为藩。飓风至,飘卷为虚。居者不安,民疲于赋,且土疏不可城。君奏乞库钱百万,陶甓城之,岁以无患。海旁诸州,皆图去为式。宣徽冯公京守亳,事无大小皆诿公。公为一二裁处,而阴推其意于守,若不自己出者。冯公心善之。定守多重臣,尚威,通判视簿书,无可否。公曰:「州事,吾职也,岂出位者」?有害于理、戾于法者争之。帅宪肃韩公绛亦深知公。其领淮南折纳,诸路皆有使,及还,争求对,冀得迁。公曰:「事隶有司,且复命矣,尚求对何为」?独不求对。河北前常平官庸人骛功,文檄山委,州县不能应,则被谴去。公至,省十七八,谕州县以法如此,户部反诋其不如法,请罢公,然朝廷益知之。会得疾卒,元祐二年正月十一日也,享年六十一。以元祐七年某月某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平洛乡张封村,从通议公之兆。夫人张氏,某县君。子规,云安军司理、大郊社斋郎。二女,长适进士孟安,幼未行。公事后母以孝闻,廪入不私,杨氏之吉凶礼事皆资焉。尤为太师文公、司空吕公所知。补之闻之孔子曰:「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天下之求于圣人之言者过,而期于士者薄。曰仁,必伯夷,必颜渊,故后世之为仁者微。孔子不云乎:「苟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夫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而孔子与其无不足,则自斯而往,曰是可与为士矣,可与任重而道远矣,何不可哉!杨公始于事亲而亲安之,以施其族人而称慈,行己则人爱。其政之在民者,民不忘也。其庶乎所谓求仁莫近者,非邪?补之先君与公善。初,补之教授北京国子监,贫无以葬先君。公问所乏,赒其半,乃克葬,而公未始以为德也。今公葬矣,补之不能身相事,尚忍铭公?然以谓其故旧铭之耶,则非公之故旧,有信之者矣。铭曰:
德藏于中,故人不知。人不知者,天知之。天实知之,其后昌有时。
春晚有感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洛川三月鹎鵊鸣,游絮萦空尘不惊。
茸茸草色铺风软,点点杨花著水轻。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
江南有客增归思,怅望汀洲蘋芷生。
寄蔡彦规兼谢惠酥梨二首 其二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洛川北岸锦屏西,竹树萧萧面翠微。
风月有情常似旧,山川信美不如归。
文章送老甘无用,鱼鸟从游久息机。
寄语长安倦游客,年来何事素书稀。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 其七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洛川春色几时归,漾漾清流照翠微。
日暖雪消沙岸软,鸳鸯相对不惊飞。
秋风三首 其一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四部
秋风萧萧洛川渡,水碧沙寒飞白鹭。
波头伐木欲成梁,落日樵苏下山去。
山头九月雪一尺,山民燃薪当襦裤。
石田收薄妇子饥,岁晚苦寒安可度。
寄余五十五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四部
忆昨戊午寄东都,人事纷纷相见疏。
补官洛阳我西走,君理舟楫归江湖。
往来相失顷刻尔,坐使一别三年馀。
他乡满眼非故旧,南北耿耿无音书。
福昌古邦废已久,莽莽榛棘藏麇鼯。
空宫萧条唐旧路,古堞断续韩遗墟。
商顽馀民俗未泯,习尚凶犷羞为儒。
高堂尘埃坐无客,虽复强接非欢愉。
嗟君尚复记忆我,两得书札何勤劬。
最后新诗意不浅,知君过我山阳居。
人间翩翩轻薄子,交友暂尔久则渝。
欢欣忧患心不易,我视一世无君如。
念昔登科各年少,君中第一名传呼。
春风朝游踏广陌,夜雨纵饮倾金壶。
当时意气今在否,十年我困官庭趋。
君宜腾达上寥廓,何乃失足遭崎岖。
人生难必但如此,付委造物随所驱。
得之几何失未损,七尺可贵惟吾躯。
洛川春风来已久,桃李次第争芬敷。
登临想君不可见,梦逐流水游东吴。
东吴旧游我所乐,饮有美酒烹有鱼。
何当相逢两披豁,摆落万累无嗟吁(以上《柯山集》卷一三)。
复入鄜城南门 宋 · 晁说之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
南走京洛道,羸骖到却回。
只应如幕燕,自有社相催。
宿洛川嘉槐驿其槐真可爱因思李承之待制尝为此县令有所建退省堂存焉 宋 · 晁说之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
昔为扁舟客,益觉此生浮。
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
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
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上苑谁移根,兔(原误作免)目自山丘。
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
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
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自注:李白有诗云天上不知风月好,人间今夕是中秋。予每讽(原缺,据四库本补)诵之。)。
缮治禁河祭告河神祝文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三
洛川之阳,芒山之麓,宫阙在焉。地既积高,水则弗至,而苑囿池沼之大,灌溉涤濯之用,凡所以奉至尊、共朝夕者,无所仰给,吏用是惧之。距城之七里,实得美泉,方将缮治堤防,沟而约之禁中,此神之职所宜闻也。凡事之始,不敢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