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朝议大夫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770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自古遭圣明而功不立。
都卿相而名不称者。
盖有之矣。
其或丕搆而继志不忘。
在下位而能伸其道。
克扬前烈。
以承后昆。
其唯徐君乎。
君讳秀(唐书宰相世系表作琇)
东海郯人也。
其先出于伯益
实掌舜虞。
裔孙偃王
躬行仁义。
遂因国命氏焉。
厥后乐以文侍金门。
稚以礼优尘榻。
仙人寄傲于贤圣
伟长首冠于应刘。
英达相仍。
有自来矣。
宋有中书侍郎逵之司空羡之。
秘书监钦之。
钦之子尚书仆射中书令湛之
湛之黄门侍郎聿之。
聿之生齐太尉孝嗣
孝嗣侍中绲。
绲生陈五兵尚书君敕
君敕生丹阳尹温。
司空巳还。
四为上公
五降帝女。
尹生民部侍郎唐赠秘书监讳恕
监生金紫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礼部尚书讳筠
尚书库部郎中万年令太子詹事讳昕宰相世系表云孝嗣生齐侍中绲绲生陈常侍君敷君敷通事舍人荣荣生尚食直长恕生春官尚书枝江公筠筠生昕)
皆以盛德济美。
垂于世家。
君即詹事第三子也。
幼而聪悟。
笃学能属文。
事继亲以孝称。
十馀岁时。
父友凤阁侍郎姚元崇示君五百字诗。
一览便诵。
姚公奇之。
因谓纳言狄公曰。
徐子珠华玉洁。
后但不知命何如耳。
年十五。
为崇文生应举。
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试东堂壁画赋。
公援翰立成。
沈公骇异之。
遂擢高第。
调补幽都县
相国尚书赵彦昭方节度判官
以事去职。
又历蔡州参军
御史宋遥关内覆囚判官
公锐精鞫讯。
多所全活。
宋公以为言。
公正色谓之曰。
仆从祖父司刑天授中详理冤狱。
振雪者七十馀家。
今子孙犹困于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因顿首请去。
宋谢而留之。
无何。
或讼冤于执事者。
召公问状。
则他判官之为也。
宋欲别白旌公。
公曰。
仆虽不材。
岂可藉人之过以为巳功乎。
论者休之。
户部侍郎徐知仁请为招慰南蛮判官。
奏课居最。
瀛州司法参军
侍御史赵颐贞宣慰判官
湖州德清长城润州丹阳县令
天宝二载春二月朝散大夫
敕摄新安郡别驾
采访使齐浣梁升卿并奏为判官
六载秋七月临淮郡长史
朝请大夫
九载夏四月济南郡司马
朝议大夫
十二载春三月信都郡长史
不幸感疾。
天宝十三载秋七月九日
终于郡之官舍。
春秋七十。
公先世茔垄。
宅于京师少陵原。
詹事府君巡按河南
薨于洛汭。
因葬于缑氏县西南大寇原。
公启手足也。
顾命其子今侍御史演曰。
吾家代俭约。
不欲华众。
归全之后。
其以布车一乘。
虔祔先茔。
演泣而奉之。
及其葬也。
茔小无便地。
于次东马鞍山下得紫龙饮乳冈之原。
龟筮从也。
夫人南阳县樊氏。
户部尚书子盖之曾孙。
袁州刺史文器之孙。
庐江太守季节之女。
仁孝柔明。
娴于礼度。
左右图史。
雅善琴棋。
中外孤弱。
躬自收视。
俾夫远近咸怀安之。
春秋六十有八。
弃堂帐于相州安阳
天宝十五载秋八月十有四日
爰遵周公之典而合祔焉。
礼也。
广德二年春二月
皇帝有事于南郊。
追赠君都督梁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夫人南阳郡太君
盖以演簪白笔于赤墀。
董材赋于巴汉。
是用有永锡之宠。
纡褒崇之命。
哀荣之盛。
不其至矣。
君凡四为纲佐。
奉使轩。
所至之邦。
必闻异绩。
举天下之政事。
莫不资折中焉。
性嗜清贫。
室无长物
孤茕丛萃。
皆仰于君。
既婴沈痼之疾。
绵历三载。
演请就上国之医。
庶其逢吉。
君曰。
阖门之资者寸禄也。
今疾剧命也。
吾不以一身易百口。
竟不从而殁。
识者哀之。
或谓君曰。
君奉养嫠姊。
用度万钱。
□粻诸姑。
缣才五两。
姑见君□□□笑而不答。
退谓演曰。
吾见其抚孤。
不见其怨德。
教义之士。
有以见其用心也。
君恬淡寡欲。
雅好摄生。
新安或指灵叟于洞。
君斋心四日
深入其阻而后觌之。
讯其由来。
陈思王东阁祭酒蒋觊也。
说魏时事。
历历可听。
君稽首而蕲之。
叟曰。
从我乎。
必可度世。
君以王事靡盬。
退而辞焉。
比回顾。
则为茅草矣。
初君上计济南
展偫祖之墓。
松槚森然。
徽猷莫纪。
留居论撰。
时日以成。
先德之不忘。
繄是举也。
呜呼。
君体聪颖之上姿。
恬旷之夷度。
宽明足以济众
和义足以长人。
口绝莠言。
目无还视。
立身先张仲之志。
与朋服子路之言。
内行可以质神明。
清规可以励风俗。
宜克享胡耇
天之龙。
光辅乎汉之得人。
高视乎周之列位。
而道之将丧。
命不偶时。
屈舆骥于身前。
堕岘碑于殁后。
吁足叹也。
春秋贵九世卿族。
汉史称七叶珥貂
陪臣于下士卑僚。
绝属于天潢戚里。
岂比夫登台者四世。
尚主者五人。
焜耀于数朝之间。
蝉联于百代之下。
可同年而语矣。
演懿文懋学。
峻节清标。
天宝末
陷居贼中。
为伪命连辟。
辞疾不起。
使家人与本朝通计。
为部曲所发。
遂遭禁诘。
一日之中。
议刑者数焉。
俄而官军大至。
贼党奔北。
由是获免。
乾元中
奉使巴渝。
段子璋搆逆。
流辈十人。
皆被屠害。
以演高名。
欲留同恶。
期之以死。
承剑不回。
时诸道徵求。
人不堪命。
演至之邦。
仁信。
如期而毕。
则□□□将崇必复之矣。
宁止当朝之望。
碑铭功伐。
敢坠斯文。
其辞曰。
益为帝虞。
偃不异途。
世表东海
其惟徐乎。
或文或武。
或哲或儒。
休美后昆。
厥德不孤。
猗那都督
克懋远图。
邦国四佐。
輶轩六徂。
树声长世。
与道为徒。
爰觌幽光。
无宁集枯(阙八字)
仁义都尽。
曷殊。
所嗟人纪。
莫展嘉谟。
马鞍山北
龙乳冈隅。
于焉崇祔。
先志靡渝。
丰碑崔嵬。
宰树萦纡。
□沾濡□。
京兆尹御史中丞梓遂杭三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征镇四出。凿门之寄崇。
邦畿千里。内史之官最。
非夫任均周召。名轶赵张。
则何以展心膂之谋。光缿筒之制者矣。
公讳济。字应物
京兆杜陵人征南大将军当阳侯元凯十四代孙。
礼部侍郎殿内监甘棠公懿之来孙。符玺郎乾祐之元孙。
皇朝度支员外主客郎中续之曾孙。朝散大夫明堂丞赠润州刺史知让之孙。
高陵令赠太子少保惠之第三子也。器识通简。
履怀坦易。以文饰吏。
用晦而明。逗机而举无遗谞。
莅事而照有馀地。早岁以寝郎从调。
书判超等。为李吏部彭年所赏。
梁州南郑主簿。州主司马垂为山南西道采访使
引在幕下。俄丁内艰
终制。转许州长社
杨光翙都督陇西。奏公为法曹
皇甫侁采访江西。奏公为推官
大理司直。摄殿中侍御史
赐绯鱼袋。寻正除殿中。
俄宰郿县相国李岘京兆
奏公为渭南仆射裴冕剑南节度
奏公为成都。迁绵州刺史
赐紫金鱼袋。属徐知道作乱。
使裨将曹怀信招公。公执以归朝。
户部郎中。加朝散大夫
广德中检校驾部郎中上柱国。公善与人交。
严武情均莫逆。再充剑南节度
行军司马郭英乂之代也。
矫宣恩命。毁元宗宫为节度使宅。
公惊其异谋。移疾不视事。
司空冀国公崔宁既诛英乂。请知使事。
公坚卧不起。仍俾通泉
今前殿中侍御史韦都兵密使家僮潜表事实。大历初
杜鸿渐为东西川。公为副元帅判官
东川节度。拜大中大夫绵剑梓遂渝合龙普等州都防禦使梓州刺史御史中丞
公以威信驭戎。宽明莅俗。
克念八州之地。绥靖两川之人。
朝廷嘉之。寻拜东川节度使
俄而移军。复为遂州都督
徵拜给事中。间岁拜京兆少尹
明日迁京兆尹。出为杭州刺史
不逾周岁。风化大行。
不幸感疾。又闻代到。
请寻医于晋陵。以大历十二年岁次丁巳秋七月二日辛亥
薨于常州之别馆。春秋五十有八。
夫人京兆韦氏曰平仲房州刺史景骏之孙。
礼部尚书琅琊王邱之外孙。太子中舍迪之第三女也。
精识高明。正家柔克。
移天有干夫之蛊。宜室多绥族之仁。
六姻称其壶则。四德被于彤管。
生五子四女。而公即世。
夫人昼哭茹毒。星言割哀。
留子婿秘书省校书郎范阳卢少康暨四子匡陟缉宁家残。独与子杨匍匐万里。
以祗护丧冬十一月上都
二十四日壬申。虔窆公于万年县洪原乡少陵原。
祔先茔也。仍自为祭文以抒意。
其略曰。周旋吴蜀。
备历艰危。不陷寇难。
赖君携持。一朝孤立。
更复何依。鱼失水而鳞悴。
树无根而叶萎。词理精婉。
才情恳到。闻者伤悯焉。
于戏。公以杰俊之材。
当艰虞之际。伸其智略。
宣力盛时。颉颃鸳鹭之间。
总统龙犀之节。旋登琐闼。
骤陟尹畿。方当焜耀高衢。
升淩台序。而一麾出守
铩翮江皋。竟吉往而凶归。
赍此志而殁地。吾道憯矣。
真卿何幸。得忝维私
未终倚玉之欢。遽切据梧之恨。
吁足痛也。铭曰。
杜侯峨峨。令闻猗那。
其用于世。为猷匪他。
理称易简。政绝烦苛。
州县发迹。云霄切摩。
化存江浒。威肃岷嶓。
巴蜀靖谧。精诚孔多。
琐闱久拜。亚尹遄过。
始陟京兆。旋移浙河。
云如不吊。遘此凶瘥。
哲妇哭昼。护丧奔波。
祔于先垄。映蔚条柯。
曷用表德。勒铭坟阿。
京兆尹中丞杭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杜公墓志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九有无虞。行师贵于衽席。
四方取则。钩钜资乎浩穰。
谁其有之。则杜公其人矣。
公讳济。字应物
京兆杜陵人。皇主客郎中续之曾孙。
明堂令知让之孙。赠太子少保惠之第三子。
姿度韶举。心灵敏达。
在家必闻。既蕴睦亲之志。
所居则化。多称不器之能。
解褐南郑主簿。州主司马垂引在使幕。
长社陇西法曹皇甫侁江西采访。
奏为推官。授大理司直
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
寻正除殿中。历宰郿渭南成都三县绵州刺史
赐紫金鱼袋户部郎中。加朝散大夫
广德中检校驾部郎中上柱国。充严武剑南行军司马
杜鸿渐为东西川。以公为副元帅判官
东川节度。拜大中大夫绵剑梓遂都防禦使梓州刺史中丞
时寇盗充斥。公示以威信
八将之不陨。公之力焉。
寻拜东川节度使。俄而移军。
复为遂州都督。徵拜给事中
间岁拜京兆少尹。明日迁京兆尹
出为杭州刺史。公务清简。
庭落若无吏焉。不幸感风疾。
大历十二年岁次丁巳秋七月二日辛亥。薨于常州之别馆。
春秋五十有八。夫人京兆韦氏。
太子中舍迪之第三女也。沈敏精深。
高明柔克。干夫之蛊。
以懋厥家。生五子四女。
而公即世。夫人星言昼哭。
躬护轊。与子杨以冬十一月二十有四日壬申
归窆公于万年县洪原乡少陵原。祔先茔也。
呜呼。以公之志业才力。
宜其振挥鳞翮。淩厉清浮。
而命迮成山。功亏长世。
吁足恨也。真卿忝居友婿。
亟接周行。痛音徽之永隔。
感存殁其何巳。铭曰。
蔼蔼禺禺。时维杜公。
业光台省。政洽军戎。
乃尹京兆。乃麾江东
帝方俟理。命则不融。
内子护丧。哀哀送终。
宝应长宁乐表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臣某言。
臣闻理定制礼。
功成作乐。
古先哲王不易之典。
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缵尧立极。
继武承天。
神授五兵。
圣包七德。
顷岁自王邸登将坛。
祗奉庙谋。
龚行天罚。
卷舒龙豹。
指麾而复洽阴阳。
诛剪鲸鲵。
顾盼而并收河朔
九鼎还重。
三光益明。
赵魏小康。
周秦大定。
伏见所部寄住客前梨园供奉官梁州充义府果毅刘日进新造宝应等凡十八曲。
其调合雅。
其声用宫。
以歌尽言。
以舞尽意。
夫雅者三代之乐。
贵之则郑卫不行。
宫者五音之名。
用之则角徵咸叙。
兴亡理乱。
实系于兹。
王令言听安公子失宫声。
知隋氏祸败非久。
今臣见宝应乐用宫调。
知皇家运祚无疆。
故制造其词。
发挥成曲。
庶登乐府。
上达天朝。
谨附前梨园供奉官某进表以闻。
八哀诗 其三 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766年 唐 · 杜甫
 押庚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诠次焉。
引用典故:白马 御史府中乌 马融笛 颜回 二竖 履声 何水曹 红粟 瑚琏器 贾谊 匡汲俄宠辱 龙骧茔 蜀人爱诸葛 卫霍 文翁 云台仗 子荆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唐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谓武父挺之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一作氏)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一作乘舆)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一作见),忠臣气不(一作未)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一作至),原(一作九)庙丹青明。
俄宠辱卫霍哀荣
四登会府(收长安,拜京兆少尹宝应元年,拜京兆尹两镇剑南,俱兼成都尹,四登会府也),三掌华阳华阳黑水梁州,武初出刺绵州,迁东川节度。再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再迁黄门侍郎,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乃三掌华阳兵也)
京兆空柳色(一作市)尚书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何逊,韬钤延子荆(武尝延甫参谋,故以何逊自比)
四郊失壁垒,虚馆(一作閒)逢迎。
堂上指图(一作书)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一作获)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一作为,一作横)马融,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764年 唐 · 杜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臣某言。伏自陛下平山东
燕蓟。洎海隅万里。
百姓感动。喜王业再康。
疮痏苏息。陛下明圣。
社稷之灵。以至于此。
河南河北。贡赋未入。
江淮转输。异于曩时。
惟独剑南自用兵以来。税敛则殷。
部领不绝。琼林诸库。
仰给最多。是蜀之土地膏腴。
物产繁富。足以供王命也。
近者贼臣恶子。频有乱常。
巴蜀之人。横被烦费。
犹相劝勉。充备百役。
不敢怨嗟。吐蕃今下维等州。
成都已不安矣。杨琳师再胁普合。
禺禺两川。不得相救。
百姓骚动。未知所裁。
况臣本州。山南所管。
初置节度。庶事草创。
岂暇力及东西两川矣。伏愿陛下听政之馀。
料巴蜀之理乱。审救援之得失。
定两川之异同。问分管之可否。
度长计大。速以亲贤出镇。
哀罢人以安反仄。犬戎侵轶。
偫盗窥伺。庶可遏矣。
而三蜀天府也。徵取万计。
陛下忍坐见其狼狈哉。不即为之。
臣窃恐蛮夷得恣屠割耳。实为陛下有所痛惜。
必以亲王委之节钺。此古之维城磐石之计明矣。
陛下何疑哉。在近择亲贤。
加以醇厚明哲之老。为之师傅。
则万无覆败之迹。又何疑焉。
其次付重臣旧德。智略经久。
举事允惬。不陨穫于苍黄之际。
临危制变之明者。观其树勋庸于当时。
扶泥涂于已坠。整顿理体。
竭露臣节。必见方面小康也。
梁州既置节度。与成都足以久远相应矣。
东川更分管数州于内。幕府取给。
破敝滋甚。若兵马悉付西川
梁州益坦为声援。是重敛之下。
免至多门。西南之人。
有活望矣。必以战伐未息。
势资多军。应须遣朝廷任使旧人
授之使节。留后之寄。
绵历岁时。非所以塞众望也。
臣于所守封界。连接梓州
正可为成都东鄙。其中别作法度。
亦不足成要害哉。徒扰人矣。
伏惟明主裁之。又天下徵收。
赦文减省军用外。诸色杂赋名目。
伏愿损之又损之。剑南诸州。
亦困而复振矣。将相之任。
内外交迁。西川分壸。
以仗贤俊。愚臣特望以亲王总戎者。
意在根固流长。国家万代之利也。
敢轻易而言。次请慎择重臣。
亦愿任使旧人。镇抚不缺。
借如犬戎俶扰。臣素知之。
臣之兄承训。自没蕃以来。
长望生还。伪亲信于赞普
探其深意。意者报复摩弥青海之役决矣。
同谋誓众于前后没落之徒。曲成翻动。
阴合应接。积有岁时。
每汉使回蕃使至。帛书隐语。
累尝恳论。臣皆进封上闻
屡达臣兄承训忧国家缘边之急。愿亦勤矣。
况臣本随兄在蜀。向二十年。
兄既辱身蛮夷。相见无日。
臣比未忍离蜀者。望兄消息时通。
所以戮力边隅。累践班秩。
补拙之分浅。待罪之日深。
蜀之安危。敢竭闻见。
臣子之义。贵有所尽于君亲。
愚臣迂阔之说。万一少裨圣虑。
远人之福也。愚臣之幸也。
昨窃闻诸道路。云吐蕃已来。
草窃岐陇。逼近咸阳
似是之閒。忧愤陨迫。
益增尸禄寄重之惧。寤寐报效之恳。
谨冒死具巴蜀成败形势。奉表以闻。
梁州张都督 盛唐 · 崔颢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一作不)南侵。
出塞(一作碛)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一作君)报国心。
王府长史阴府君 唐 · 张均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
公讳某。
字某
武威姑臧人也。
恭王之裔。
别封于管。
夷吾者。
能霸桓公。
平周上卿之礼。
适楚贱大夫之职。
以地命氏。
授于阴城
新野之凉。
皆为著族。
贵则重族二后。
荣则一门四侯。
道则山纪神仙。
行则里题忠义。
建名崇德
世有其人。
高祖湘东内史铿。
梁州之子。
属词比事。
天下宗之。
曾祖江州刺史通道馆学士颢。
朝请大夫国子博士宏道
考某官景明
贻范清白。
烈文史。
累善所徵。
及公而盛。
公承礼乐之峻冑。
禀清明之异姿。
天生粹灵。
气合真素。
下帷专思。
重席擅业。
至人藏用。
有道德之乡。
君子为儒。
无荣辱之境。
尚东郭以自逸。
南容之不废。
调补陈州司仓
徵其志也。
以为非足利时。
不容终秩。
遂优游初服。
述祖移年。
嘿志元言。
洞心清律。
常手操经籍。
耳练宫商。
澹有怡神。
坦无婴虑。
是可忘机造化。
岂徒屑意公卿而已哉。
故德充以外形。
才全以内济。
委怀从运。
与道无名。
寻拜命宜城公主记室参军
退一隅而无闷。
进三府而交辟。
署宰长河。
曲资而往。
曰。
惠人无小。
吾所从之。
其至也。
去恶如救焚。
急贤如济渴。
遇物风偃。
推心理裕。
平其志而异物不迁。
一其诚而万情咸
清猷美绩。
克存馀咏。
飞狐之地。
戎马生郊
俾公为蔚州别驾
则惠化所存。
勇且知方。
肇建天人。
懋官灵器。
入为庆王友
太子中允
又拜国子司业王府长史
或举德以进。
或尚闲而退。
不失其正。
达识推高。
某年月日。
寝疾东都
终于永丰第。
春秋七十有五。
惟公率心经于德义。
检口绝于臧否。
秉礼乐而视正直。
蕴文藻而含清真。
可不谓才全而蹈道者欤。
位不兼济。
惜也。
夫人范阳县张氏。
丞相燕公之妺。
元师妙德。
嫔风女师。
梁氏义轻于前志。
曹门克贻于后范。
府君之丧。
纪缞将缟。
昼哭成疾。
恐流年之易除。
恸累月而云逝。
没而不朽者。
非礼节绝伦之谓乎。
春秋若干。
以某年月日。
合葬于龙门南陵原。
礼也。
公无子。
有二女。
咸以淑行。
著于通门。
丧葬克家。
感戚行路。
子婿吏部郎中吴兴张珦。
度支员外郎陇西李恺。
永怀清冰。
缅托贞石。
庶乎时迁陵谷
犹徵少女之词。
道在宗亲。
不昧诸姑之德。
大人为颂。
俾小子序焉。
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礼之中庸曰。父为士。
子为大夫。葬以士。
祭以大夫。是礼也。
于国为恩。于人为孝。
朝廷赠赵公之先人故晋州司法参军赠清和太守三至太子少师。褒少师之德。
赵公之孝。国之恩也。
书之洪范曰。是训是行。
以近天子之光。赵公奉若少师之训。
为国股肱。翊大君之明。
可谓忠矣。传曰。
有明德者。必昌于后世。
后必有达人。故叔梁纥有子曰文宣王
陈仲弓有孙曰司空偫。积德于身。
以垂厥后。犹洪河广大于涓流。
太山峻极于邱陵。蕴百行。
少师。宣六德。
赵公。父慈子孝。
移孝于忠。盛矣哉。
烈山氏以稼穑代畋渔。伯夷以秩礼谐神人。
太公以大勋平祸乱。季子以让德辞社稷。
崔氏其后也。有魏名臣炎
降至宋度支郎中冀州刺史元孙。陨身成名。
兴起百代。生吏部尚书左仆射贞烈公亮
六为吏部郎。三为吏部尚书
再为大中正连部二千石。一为大将军
侍中常光禄大夫。男为部官。
女为九嫔。与伯父之子仆射休首出偫姓。
为海内甲门。曰肇师。
以令望为中书侍郎。以才辩为聘梁使。
中书孙讳道淹。北齐安州总管掾。
少师之祖讳方骞。皇朝万年主簿临洺子。
临洺子生少师烈考讳贞固。皇朝武功主簿吏部尚书
赵郡李氏。新定之子。
高都之侄。中外之甲。
光标士林。少师讳景晊
清河东武城人也。三岁丁太夫人忧。
十二居武功艰。号哭无时。
邻里辍相。终制读书。
岁不践阈。一览数纸。
终身不忘。年十七。
与亲兄晙一举明经。同年擢第。
二十三调补梁州南郑县。以能政闻。
蜀州晋原县尉。以清白器干为按察使倪若水表荐大理评事
以亲累贬利州葭萌丞。历梓州盐亭晋州司法参军
公风度详雅。器宇方深。
道者悦之而不厌。不仁者惮之而迁善。
蘧瑗在卫。卫多君子。
子贱居鲁。鲁有贤人。
若至听词必察。临事能断。
不忍欺。人不敢犯。
刺史齐景冑洎州长举公清明中正。差充支使
毕构代齐。假为判官
开元三年。终于官舍。
春秋四十。权厝于邙山西北原。
公之逝也。宗族叹曰。
孝可以动神祇而不寿。僚友叹曰。
仁可以师天下而不贵。闻者叹曰。
清可以激贪俗而不昌。命矣天乎。
盛德不兴。宜其后也。
夫人荥阳郑氏。皇朝兵部郎中卫州刺史元升之子。
吏部侍郎平章事愔之女弟。以德范仪少师
以才明训赵公天宝十二年
享龄六十九。终于京兆崇贤里。
殡于长安南杜陵原。有一子二女。
神龙中。申明旧诏。
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
冠冕天下。物恶大盛。
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
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
范阳卢子迁之四子。卢辅之六子。
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
赵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后。
同降明诏。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
在周则邵单为公族。妫嬴为上国。
西京窦傅之贵。东汉袁杨之盛。
魏以为德门。南朝以王谢为高望。
方之于公。川谷江海也。
嗣子圆。以文学早知名。
射策上第。官历台省
寻拜蜀郡长史御史中丞。加节度使
安禄山起幽朔。连陷潼关
赍表腰金。恳迎元宗
省表垂泣。召宰相谓曰。
世乱识忠良。今见之矣。
中书侍郎益州长史节度等如故。及乘舆至蜀。
朝廷羽仪。如京之制。
终古难之。肃宗彭原
将复天下。以剑南无事。
不假此人。诏赴行在。
咨以缔构。扈从迁宫。
日月并照。元宗获申圣慈。
肃宗获申圣孝。酂侯功大。
博陆赏尊。诏曰。
一匡天下。大庇生人。
特进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封赵国公。昔成王曲阜周公
王曰叔父。亲亲也。
以营邱命太公。王曰叔舅。
贤贤也。惟肃宗亦以赵国锡崔公。
今上以少师赠先公。三代之极教也。
后转太子少师御史大夫东京留守。寻为工部尚书扬州长史浙江东西三道观察使吏部尚书省事
馀如故。又转尚书右仆射
四年某月日。龟筮叶吉。
少师荥阳夫人之丧。合祔于东京河南邙山之某原。
礼也。世传清白。
子孝臣忠。山东士大夫以五姓婚姻为第一。
朝廷衣冠以尚书端揆为贵仕。惟公兼之。
清河崔氏。至赵公三代仆射
可谓尽善矣。泰山羊●924A。
世传清德。北海范毓。
儿无常亲。总此二者。
为公家法。华学放史氏。
敢播风烈焉。昔孔悝鼎。
备举前代。史克颂鲁。
独美僖公。用以诞敷先人。
昭示后代。在礼然也。
今之作颂。书国家之孝理。
列圣君之得人。崔氏之世绪。
少师之懿范。赵公之孝思。
士风祖德。永为不朽。
崔氏之门。为不朽矣。
若终者。华安得不颂之。
其文曰。周之上公
让为大夫。秦之司徒
家于冀都。伯从清河
德绪繁多。仕至扬州
出将封侯。惟德惟器。
魏之中尉。降及元魏
偫从并贵。才如尚书
德如评事。古之廷评
伏念惟刑。我闻德声。
继佐葭萌安道和俗。
化行三蜀。彼汾之曲。
片言折狱。清风人穆。
升闻辇毂。苇辙蒲帷。
公行不归。哲人其萎。
后贤用微。荥阳夫人。
柔明佐君。嫁有嘉闻。
首代馨芬。高阳才子。
唐虞多士。克先赵公
大雅爰起。有子如是。
可谓孝矣。崇原既平。
伊洛攸清。永安厥灵。
万有斯年。子孙以宁。
左溪大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百亿三昧。
无非度门。
于觉照中。
而得自在。
过去大士
时惟左溪
傅氏之子。
法号元朗
字惠明
其先北地泥阳人
汉魏大族。
随晋南度。
家于义乌
今为东阳义乌人也。
江夏太守居士翕。
贤达相承。
世谓居士为诸佛化身。
杳不可测。
左溪居士六代孙。
梵行之门。
宜生上德。
母葛氏。
梦天降灵瑞。
而娠左溪
心静体安。
及于乳育。
生九年矣。
辞家入道。
兼综偫言曰。
此法门之畎浍也。
如意年中薙度。
义乌清泰寺。
光州岸律师受具戒。
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
重山深林。
怖畏之地。
独处岩穴。
凡三十年。
宴居左溪
因以为号。
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
云松可以遗身世。
吾以此始。
亦以此终。
于所居之方。
建立精舍。
约而不陋。
跪忏其间。
如来诸大弟子。
皆菩萨僧。
大迦叶之头陀。
舍利佛之智慧。
罗喉罗之密行。
须菩提之解空。
由此四者。
皆最上乘。
同趣异名。
分流合体。
舍利佛先佛灭度。
佛以心法付大迦叶。
此后相承。
凡二十九世。
至梁魏间。
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
传楞伽法。
八世至东京圣善寺宏正禅师
今北宗是也。
达摩六世至大通禅师
大通又授大智禅师
降及长安山北寺融禅师
盖北宗之一源也。
达摩五世至璨禅师
又授能禅师
今南宗是也。
达摩四世至信禅师
又授融禅师
牛头山
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
至梁陈间。
慧文禅师学龙树法。
授惠思大师
南岳祖师是也。
智者大师
天台法门是也。
智者灌顶大师
灌顶缙云威大师
缙云东阳威大师
左溪是也。
又宏景禅师得天台法
荆州当阳
真禅师
俗谓若和尚是也。
左溪所传。
止观为本。
祇树园内。
常闻此经。
然灯佛前。
无有少法。
因字以诠义。
因义以明理。
因理以同如。
定慧双修。
空有皆舍。
此其略也。
菩萨或以性海度。
或以普门化。
香象至底。
弥楼最高。
其馀幽赞不知。
充满法界。
夫知上法易行。
上法难修。
上法易證。
上法难明。
左溪为有。
则实无所行。
左溪为无。
则妙有常住。
视听之表巍巍。
左溪恭禅师重研心法。
唯十八种物行头陀教。
厥后奉东阳威大师
得最上乘。
诠第一义。
现声闻像。
宏大觉心。
大无可名也。
偏袒跪膝。
奉观音上圣。
愿生兜率天。
亲近弥勒。
殚罄衣钵。
严具尊仪。
焚香稽首。
则舍利降。
灵光发。
寺非正阳。
屋宇凋落。
殿移则像毁。
财匮则力艰。
左溪锡杖指挥
工人听命。
如从旧贯。
俨若天成。
心不离定中。
口不尝药味。
耄期之岁。
同于壮龄。
告门人曰。
吾六印道圆。
万行无碍。
戒为心本。
汝等师之。
天宝十三载九月十六日就灭。
春秋八十二。
僧夏六十一。
四辈号恸。
如慕如疑。
香花幢幡。
雷动山谷。
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
寤告其邻。
与之梦协。
兜率天者。
第四天也。
愿力所届。
广度人天。
既荼毗已。
门人分舍利
起塔于左溪之西源。
遵相法也。
城邑之人。
愿获亲近。
分半舍利
起塔于州之东原。
申永慕也。
左溪僻在深山。
衣弊食绝。
布纸而衣。
掬泉而斋。
如缯纩之温。
均滑甘之饱。
诵经则翔禽下听。
洗钵则腾猿跪捧。
宴坐一室。
如法界之乐。
萧然一院。
等他方之游。
或问曰。
万行皆空。
云何苦行。
对曰。
本无苦乐。
妄习为因。
众生妄除。
我苦随尽。
又问曰。
山水自利。
如聚落何。
对曰。
名香挺根于海岸。
如来成道于雪山。
未闻笼中。
比大辽廓。
至若旱蛙跃流。
瞽犬能视。
雷云兴而猎者舍弓矢。
鳞介绝而渔者坏罾梁。
举其倬然。
曷可殚载。
弟子衢州龙邱九嵓寺僧道宾越州法华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元净栖嵓寺僧法开苏州报恩寺僧道尊。
皆菩萨僧。
左溪之秘藏。
常州福业寺僧守真杭州灵曜寺僧法澄灵隐寺法真明州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
纯得醍醐。
左溪之道味。
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
见如来性。
左溪之法门。
新罗法融理应英纯。
理应归国。
化行东表。
左溪之妙愿。
菩萨戒弟子傅礼王光福等。
菩萨惠芽。
左溪之一雨。
辨禅师等荷担遗烈。
见请斯文。
铭曰。
磁石凑金。
流见月。
法与心起。
缘随定设。
众生未度。
我为舟筏。
将如赵代
岂望荆越。
趋道云何。
知之在行。
殈烦恼●8B6D。
归寂灭城。
不住之住。
无生之生。
兜率天乐。
徘徊下迎。
潺湲左溪
东入苍海。
青松白日。
人亡地在。
四辈尽哀。
时乎不待。
颂德空岭。
劫尘无改。
太子少师崔公墓志铭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一
圣唐祖宗重光。
丕变万国。
元宗肃宗今上三后继明。
格于上下。
其辅弼之臣曰赵公
奉先少师之训。
有大功于王室。
少师讳景晊
字某
清河东武城人也。
惟成于姜水。
氏曰有吕。
德莫厚乎粒蒸人。
大庭之烈也。
勋莫盛乎除暴虎。
尚父之明也。
让莫大乎推社稷。
季子之高也。
丁公元子曰季。
克让。
乞归老于崔氏。
宜乎其盛也。
八代祖元孙。
度支郎中
以忠烈见危致命。
夫人携二子亮敬默依夫人之党。
挺志羁孤之中。
安亲危窘之际。
亮即公七代祖也。
八为尚书
一为仆射
孙肇师。
官至中书侍郎
元子北齐安州总管府讳道淹
公之曾祖也。
生万年主簿临洺讳方骞
公之大父也。
生武功主簿吏部尚书讳贞固
公之考也。
郎中殉王事。
仆射利生人。
中书之名望。
安州之道德。
临洺之爱人。
武功之体道。
荀淑以盛德及子。
陈寔以素风及孙。
诚哉吾闻其语矣。
今见其人也。
公孩抱太夫人终。
童幼武功府君逝。
根于至性。
毁过乎哀。
乡党怜之。
皆曰纯孝。
既除丧。
外从礼训。
内积忧慕。
啜菽饮水。
励志读书。
诵无遗文。
释无遁义。
皆一览也。
年十七。
与亲兄晙同举明经
调补梁州南郑
蜀州晋原
前后使臣表公第一。
大理评事
亲累贬利州葭萌丞。
梓州盐亭丞。
乐天知命
贞独自晦。
君子哉。
晋州司法参军
政尤一道。
史按察使皆以上闻。
河东支使
毕尚书构连帅也。
假公判官
仁者悦。
不仁者惧。
遘厉终于官舍。
春秋四十。
权厝于邙山元元庙西北原。
识与不识。
罔不相吊。
时人之安放。
后人之不幸。
夫人荥阳郑氏。
皇朝兵部郎中卫州长史元升之女。
吏部侍郎平章事愔之妹。
京兆崇贤里。
权殡于长安东南杜陵原。
夫人鞙佩纷燧。
以宁颜色。
□澄羃酒。
以奉蒸尝。
辅佐君子。
黔娄之室也。
抚导贤允。
孟轲之母也。
内训倾谢。
妇仪无师。
呜呼哀哉。
大历四年
龟筮从吉。
嗣子圆。
尚书右仆射赵国公
奉先少师夫人之裳帷。
合祔于河南北邙山某原。
礼也。
赵公初为益州刺史
属逆羯内向。
天下兵起。
至尊出长安避狄。
未有岐下之都。
因奉表上迎。
保宁圣德。
迁为中书令
翼大明。
复天下。
肃宗申养。
元宗申慈。
赵公之宣力也。
事今上镇扬州
吏部尚书左仆射
崔氏之门。
公尽善哉。
洪河在北。
清洛在南。
二室之下。
邙原高起。
是地也。
宜君子幽宅宁于斯。
永保子孙昌于斯。
其文曰。
翼翼孝嗣。
衔哀不言。
祗感永思。
常试讨论。
齐为霸国。
郑甸□姬姜协德。
贻庆后昆。
在昔贞烈。
爰有魏屿(疑)
播迁建都。
公将南辕。
造舟人便。
开漕利源。
宜有令允。
中书玉振。
安州荣道。
临洺体顺。
尚书葆光。
公以德镇。
既输典刑。
亦清维晋。
天不我遗。
时将畴师。
夫人之德。
柔善有则。
鼓钟于宫。
闻于四国。
从夫训子。
天下是式。
不及劬劳。
赵公罔极。
克诞赵公
蓼莪孝思。
奉若先训。
其贵如斯。
今日之禄。
先人之慈。
保宁幽宅。
天地无期。
醴泉东溪程皓元镜微入(得寒字)745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引用典故:噀雨
蜀郡路漫漫,梁州七盘
二人来信宿,一县醉衣冠。
溪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西南喷酒,遥向雨中看。
张直公南郑拜省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北堂 七步才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应久待,乡梦征期
柳录事梁州767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766年 唐 · 岑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龙冈寺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766年 唐 · 岑参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引用典故:弹冠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
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
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
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
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
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
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766年 唐 · 岑参
 押词韵第五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引用典故:老莱
江上云气黑,𡷛山昨夜雷。
水恶平明飞,雨从嶓冢来。
濛濛随风过,萧飒鸣庭槐。
隔帘湿衣巾,当暑凉幽斋。
曲生住相近,言语阻且乖。
卧疾不见人,午时门始开。
终日看本草,药苗满前阶。
兄弟早有名,甲科皆秀才
二人事慈母,不弱老莱
昨叹携手迟,未尽平生怀。
爱君有佳句,一日吟几回。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754年 唐 · 岑参
 创作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一作凉)
凉州七里(一作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孟司户赴山南序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八
今之天府。急贤为事者多矣。
然则中丞张公。贤而佐之。
总统巴檄。盖郡邑百数。
皆夙兴夜寐。奔走乎梁州
一方无虞。千里坐啸。
何寇盗之敢暴。不澄清而弥肃。
所以贤与不肖有别。而孟户曹应辟焉。
非夫学究精微。德含光大。
贞干克副于公望。勤劳可著乎王家。
中丞之与能。而幕府之英选。
能致于此。闰四月
告軷指途。出郊相饯。
昨夜残雨。朝烟稍霁。
黄鸟上下。绿阴若浮。
此时送君。微我无酒。
况东郊西郊。鼓鼙犹作。
征轴之弊。又急乎安人
勉旃孟侯。无以自媚。
秋夜兵曹同宿二首 其一 唐 · 钱起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一笑不可得,同心相见稀。
摘菱频贳酒,待月未扃扉。
星影低惊鹊,虫声傍旅衣
卑栖岁已晚,共羡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