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范子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人字少约
范子长弟。
与兄同师张栻,与陈亮善。
凌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浦江人,一作绍兴诸暨人
幼孤,母督学甚力,俾从陈亮游,终以学行显名。
陈亮患难时,每为之奔走。
刘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金华人
原名渊
陈亮学。
太学诸生,与一时才士相先后。
颇得陈亮所喜。
楼应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东阳人
陈亮弟子。
父楼民范工诗文,与善。
父亡,应元养母且为学,以终父之志,诗文颇为赏识。
王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东阳人字宗甫
明敏好学,能文章,尤工诗赋。
数从陈亮唐仲友游,为时器重。
有《卧云堂集》。
喻良弼
全宋诗
喻良弼字季直号杉堂义乌(今属浙江)人。
良能弟(《宋元学案补遗》卷五六)。
太学生,以特科补新喻明嘉靖义乌县志》卷一○)。
有《杉堂集》十卷,乐府五卷(《龙川文集》卷一六《题喻季直文编》),已佚。
喻南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义乌人初名宽字伯强号梅隐
喻侃从弟。
少从陈亮游。
以非罪下大理,门生皆噤不敢言,南强独见叶适诉冤状。
为书数通,使持见诸台官,诵言无忌,卒直亮冤。
累乡试不第,用右科调富阳,转缙云丞卒,年七十一。
有《梅隐笔谈》。
全宋文·卷六七七○
喻南强字伯强号梅隐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少负奇气,与陈亮游。
以非罪下狱,门人噤不敢出声,贻书责之;复走东瓯叶适为作书数通与台官,卒直亮之冤。
累贡于乡,不得第。
用右科调富阳,转缙云丞。
卒,年七十一。
著有《梅隐笔谈》十四卷。
见《金华先民传》卷一○,《宋元学案》卷五六。
倪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浦江人字文卿号石陵
喜谈兵说剑,耻为无用之学。
高宗绍兴末,闻金人欲南下,拟上万言书请加征讨,郑伯熊见而极称之。
陈亮为学侣,遭废徙筠阳,久之乃得赦归。
平生究悉用兵攻守险要,尤精地理。
有《舆地会元》、《鉴辙录》、《倪石陵》。
全宋文·卷五四○六
倪朴),字文卿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居于石陵村,因号石陵
尝应进士举
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而不果。
为人好使气,年四十七犹未娶,时人鲜有知之者,独郑伯熊陈亮极称之。
后为里人所搆,徙置筠州,会赦得还,槁饿以死。
著有《舆地会元志》四十卷、《鉴辙录》五卷。
谢翱编其集为《石陵先生倪氏杂著》,元时尚存七卷,后佚。
宋濂倪石陵传》(《倪石陵》卷首),《金华贤达传》卷八。
章服南宋 1106 — 1173
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章服(一一○六——一一七三)字德文永康(今浙江永康)人。
绍兴二年进士第,授处州青田主簿,历通判宣州、知建州、知鄂州两浙西路提举茶盐公事
孝宗隆兴中召除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庆王府直讲
乾道初郎中,除侍御史,迭上疏议时政得失。
得罪放罢,汀州居住。
八年,得提举宫观
九年卒,年六十八。
著有《论语》解、《孟子》解、《易解》、《古律诗》等。
见《龙川文集》卷二六《吏部侍郎章公行状》。
孙观国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六五
孙观国字宾老绵州罗江(今四川罗江)人,徙彰明(今四川江油)
绍兴中四川类试第,解褐为彭州司理参军,除遂宁府教授,调文州曲水,再除彭州教授
历知眉州丹棱县简州隆州嘉州乾道间卒。
著《龊翁文集》七十卷、《游吴录》二十卷、《龙川笔录》十卷。
李流谦朝奉大夫嘉州孙公墓志铭》(《澹斋》卷一七)。
吴儆南宋 1125 — 1183
全宋诗
吴儆(一一二五~一一八三)字益恭原名称字恭父(《龙川文集》卷一五《送吴恭父知县序》),休宁(今属安徽)人。
与兄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鄞县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安仁县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通判邕州
五年,迁知州广南西路安抚都监
以亲老奉祠
七年,起知泰州,寻复奉祠
十年卒,年五十九,谥文肃
有《竹洲文集》二十卷,其中诗三卷。
事见本集附录程卓撰行状。
 吴儆诗,以明万历七年吴瀛刻《吴文肃公文集》为底本。
校以明弘治六年吴雷享刻本(简称弘治本)及明万历吴继良刻十卷本(简称十卷本)。
陈绍年南宋
全宋诗
陈绍年东阳(今属浙江)人。
孝宗时以布衣上书论时事,不报。
归隐西明洞,与陈亮往还讲学。
有《西明集》,已佚。
事见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二○。
郑汝谐
全宋文·卷五四一○
郑汝谐字舜举号东谷居士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
绍兴时教官科,淳熙中历知盱眙军信州,召为考工员外郎
十四年,除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
光宗朝历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
官终徽猷阁待制吏部侍郎
著有《易翼传》二卷(存)、《论语意源》四卷(存)、《东谷集》。
楼钥攻愧集》卷三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焕传》、卷四三六《陈亮传》,《宋诗纪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
刘梦求南宋
全宋诗
刘梦求孝宗淳熙间曾设卦肆于衢州
事见《龙川》卷一五《赠术者戴生序》。
丁希亮南宋 1146 — 11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1192 【介绍】: 台州黄岩人字少詹
年二十九始奋志读书,从叶适陈亮吕祖谦学。
手抄卷册满屋,纵笔所就,词雄意确,论事深刻。
后为僧。
有《丁少詹集》。
全宋文·卷六三九五
丁希亮(一一四六——一一九二)字少詹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
叶适陈亮吕祖谦游。
绍熙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七。
着有文集若干卷。
叶适丁少詹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五五。
范仲艺南宋
全宋文·卷六二六○
范仲艺字东叔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祖禹孙。
乾道五年进士第
淳熙七年秘书郎历官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右司郎中
绍熙中潼川府利州路提刑
庆元三年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
五年吏部侍郎,终龙图阁直学士
叶适陈亮善。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五、二一之三、二二之七、职官七三之五九、食货六一之一二五,《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杜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兰溪人字伯高号桥斋
杜陵子。
吕祖谦门人,陆游陈亮等皆称其文。
孝宗淳熙宁宗开禧间,两以制科荐。
有《桥斋集》。
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杜旟字伯高号桥斋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陵长子。
尝登吕祖谦门,陆游陈亮等咸称其文。
淳熙开禧间两以制科荐。
有《桥斋集》,不传。
兄弟五人,时称金华五高
见《宋元学案》卷一、七三,《宋诗纪事》卷五六。
刘过南宋 1154 — 12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4—1206 【介绍】: 吉州太和人,一说庐陵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生平以功业自许,究心古今治乱之道。
数上书陈恢复方略
终身未仕,漫游江浙湘鄂一带,依人作客,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友善。
晚年寓居昆山而殁。
工词,多感慨时事之作。
有《龙洲》、《龙洲》。
全宋诗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
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
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
晚年定居昆山
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
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
事见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昆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人
陆游辛弃疾陈亮交往。
有《龙洲》、《龙洲》。
刘过(1154—1206) 南宋词人、诗人。
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屡试不第,布衣终身,游历各地,与周必大陈亮辛弃疾等交好。
作品风格豪放,为“辛派词人”之一;亦以诗名世,有“诗侠”之称。
宁宗开禧二年(1206)中秋节前,宋伐金惨败,一时强敌阴影笼罩,刘过重登南楼,忧国伤时,填词《唐多令•重武昌》一首。
后人称该词为“数百年绝作”。
《唐多令》本属僻调,刘过的这首词问世后,《唐多令》词风行一时。
南宋末著名词人周密编《绝妙好词》,激赏刘过此作,因该词作于南楼,且词中有“重南楼”之句,遂将词牌更名为《南楼令》。
另有《六州歌头•题岳鄂王》。
全宋文·卷六六一○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少负不羁之才,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兴衰。
力主北伐恢复中原,尝上书宰相,陈恢复方略,谓中原一战而可取。
有志功名,而四举不第,以是落魄无所遇合,浪迹四方,以诗侠名湖海间。
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为良友,而礼法之士目之为狂。
开禧二年卒于昆山,年五十三。
其诗词豪放淋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惜乎随手散失,百不存一二,传世《龙洲》合诗文词仅十馀卷。
事迹略见宋刘倓龙洲集跋》(四库本《龙洲》附录)、元殷奎《复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并见蟫隐庐丛书本《龙洲》附录)等。
吴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江阴人字允成
孝宗淳熙间进士
扬历内外,所至有声。
所交叶适陈亮等人,皆相器重之。
官至太府寺丞
吴竽南宋
全宋诗
吴竽字允成江阴(今属江苏)人。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
宁宗庆元间临江军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五),官终太府寺丞
所交有叶适陈亮,皆相器重。
事见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