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論語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立武王周公封建所必先未有不见于书传者
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
 非独从殷礼也作宾定国以成其仁舍孙立弟以明
 其义其事与泰伯不嗣传国于 仲雍
略同泰伯盖不
 忍挟商之天下并不欲受周之封国皆遭变而止于 (第 1b 页)
 陵路安陆府襄王迁鄀在今襄城路宜城县

 吴姬姓子爵出自周太王长子太伯与弟 仲雍
逊王
 季位逃之荆蛮太伯卒 (第 50a 页)
仲雍
嗣立武王封周章为吴
 子自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当鲁成公六年始见春秋
 自寿梦至夫差七世夫差十五年鲁哀公十 (第 50a 页)
国则楚人暴横冯陵诸夏之势益张亦/可见矣故盟于马陵而书同盟者同病楚也)吴入州来
(吴姬姓太伯逃荆蛮传之 仲雍
至寿梦始僣称王经例/书子国在今平江路于伐郯始见经州来姓爵未详国)
(在今安丰路霍丘县后为楚所灭而蔡迁 (第 21a 页)
岂以为礼畏)
(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 仲)
(雍
嗣之断发文身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秋公伐邾八月
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左氏传 (第 14a 页)
 义不可越使三子越义以逃命命可逃乎命不可逃
 则孰若守义以听命三子守义以听命虽曰有咎吾
 必谓之无咎矣至泰伯 仲雍
伯夷叔齐则跃与否无 (第 5b 页)
 (而不名者桓公之世不名大夫也孙氏/以为公及之其不称公为讳则政不然)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蔡季让国三傅未言其详说经者皆以春秋称字为/贤之然伯夷叔齐太伯 仲雍
之让去而不返而后中)
 (子季历以安今封人之存也而季辟亡也而季归嫌/疑之间非让国者所宜处也设有乘间而 (第 35a 页)
起挟季而)
 (谋献舞者季何以处之乎泰伯 仲雍
之奔丧犹断发/文身以示不可复立季亦有所以绝国人之望者乎)
 (故有让而国兴者有让而国亡者让而兴者周是 (第 35a 页)
 (国之治否则札何以逆料其国之必乱非己不可治/而必不让而受哉且诸樊馀祭夷昧既有贤札立札)
 (之公心而坚意让札则三人者亦不得谓之不贤也/独是季札之让而以方之泰伯 仲雍
伯夷叔齐则亦)
 (不可伯仲夷齐皆以让国而去则国人之望绝而季/历中子受之而安季札有让之名有让之实而独 …… (第 72a 页)
 (命欲致国于季子耳夷昧卒而季受则先命不可以/违也季既不受则若光若僚宜断以义如以光为诸)
 (樊之冢嗣寿梦之适孙则正光为君而国可以无事/矣如谓兄终既不弟及则父死当以子继引泰伯 仲)
 (雍
不祀于周季历以傅文武之义谕光使无觊大位/可也夫以光之凶戾札宜知之虽谕之而亦不见听)
 (独奈何不自为 (第 72b 页)
 吴者一公会诸侯有吴人者一公会诸侯又会吴者
 一内臣特会者一公特会者二会晋侯及吴子者一
 凡称吴皆其君外裔举号之例也吴虽泰伯 仲雍
(第 23b 页)
 (传国十世至桓公鲍鲍二十三年鲁隐公立闵公二/十一年西狩获麟后三年楚惠王使公孙朝灭之)
(姬姓子爵出自周太王长子太伯与其弟 仲雍
避少/弟季历贤而有圣子去之荆蛮号曰句吴端委以治)
 (周礼荆蛮义之归者千馀家为吴太伯太伯卒 (第 37a 页)
仲雍/
嗣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遂不通中华后十七世当) …… (第 37a 页)
 (麟邾近鲁而小/后为楚所并)
小邾(曹姓子爵出自邾挟之后夷父颜有功于周周封/其子友于郳为附庸春秋时郳黎来始朝鲁其地)
 (在东海昌虑县东北郳城是也齐小白霸郳/君附从进爵为子始列诸侯谓之小邾子)
(姬姓公爵出自太王子 仲雍
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 (第 39a 页)
虞仲
及武王克商求太伯 (第 39a 页)
仲雍
之后得周)
 (章已为吴君别封其弟 (第 39a 页)
虞仲
于周之北故夏墟在河/东太阳县自 (第 39a 页)
虞仲
列为诸侯十二世有虞公者贪而)
 (无谋晋献公用荀息计/赂以璧马而取其国) (第 39a 页)
  (十/三)虞公姓系姓末

注虞国至阳县正义曰谱云虞姬姓也周太王之子泰
伯之弟 仲雍
是为 (第 7b 页)
虞仲
嗣泰伯之后武王克商封 (第 7b 页)
虞仲
之庶孙以为 (第 7b 页)
虞仲
之后处中国为西吴后世谓之虞公
僖五年晋灭之地理志河东大阳县周武王封泰伯后
于此是为虞公志言泰伯后者以 (第 7b 页)
仲雍
嗣泰伯故也
  (十/四)庶人称匹夫匹妇
匹夫无罪正义曰士大夫已上则有妾媵庶人唯夫妻
相匹其名既定虽 (第 7b 页)
卿丧不废
正祭绎是又祭为轻故当废之
  (十/三)吴越本末
盟吴越而还正义曰谱云吴姬姓周大王之子大伯
之后大 (第 8a 页)
仲雍
让其弟季历而去之荆蛮自号句吴 (第 8a 页)
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大伯无子而卒 仲雍
嗣之当武
王克殷而因封其曾孙周章于吴为吴子又别封章弟 (第 8b 页)
虞仲
于虞自太伯五世而得封十二世而晋灭虞虞灭
而吴始大至寿梦而称王寿梦以上世数可知而不纪
其年寿梦元年鲁成 (第 8b 页)
   (仲及叔谓之二虢仲所封在陜州陜县/叔所封在凤翔府虢县皆王畿采邑)
  虞(公爵姬姓太王第二子仲虢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虞仲及武王克商求大伯 仲雍)

   (
之后得周章已为吴君乃别封其弟 (第 4b 页)
虞仲
于周/之北故夏墟为西吴后世谓之虞公自虞仲至)
   (虞公十/二世)
 侯
  晋(侯爵姬姓周武王之 …… (第 5a 页)
   (六年考烈王元二十五年幽王悍十年/哀王犹立而杀王负刍五年秦灭楚)
  吴(子爵姬姓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 仲雍
逃荆蛮/号 (第 11b 页)
吴仲雍
传季简叔达周章武王伐商后封) (第 11b 页)
  (而曰灭重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程子曰下阳邑也虢之亡由此故即)
  (书灭张氏曰下阳与上阳为对虢之塞邑在今陜/州平陆县上阳在陜县虢所都也虞周太王子 仲)
  (雍
所封其都亦在平陆之地虢文王弟虢叔之后/晋成王弟唐叔之后国都在今太原府晋献公佹)
  (诸武公之子也武 (第 6b 页)
 让之风狄人不待兵交而駾喙矣然太王不独知𡵨周
 之帝省抑深知子孙之帝度帝谓也伯与季均吾子也
 伯长宜立顾吾季而有圣子也泰伯孝乎父率 仲雍

 之吴季历友乎兄施文王而缵绪伯非无故而让伯之
 让以天下而让也何则商之衰久矣天下有待乎圣人 (第 16a 页)
 (五王/哉)
 王应麟曰周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
 生季历左傅正义曰如史记之文似王季别母迁言
 疏谬太伯 虞仲
避季历适荆蛮若有适庶不须相避
 知其皆同母也孔丛子子思曰殷王帝乙之时王季
 以九命作伯于西受圭瓒秬鬯 (第 23b 页)
者已所当得不自
有而推之与人之名也尧有天下而推之舜舜有天下
而推之禹谓之让故周之有国泰伯不自有而推之

(第 10a 页)
仲雍
不自有而推之季历泰伯终谢而去焉以授于
文王故孔子曰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隐诚长而
欲以与桓则去而逃之 (第 10b 页)
  泰伯第八音义(凡二十一章)(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
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圣贤之
德故以为次也)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
称焉注王曰泰伯周大王之长子次弟 仲雍
少弟季历 (第 1a 页)
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
三让于王季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德
也音义(得本亦作德大音泰少诗照反)(正义曰此章论泰伯让位之德也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
仲雍
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三以天下让于王季其让隐故民无得而称
言之者故所以为至德而 (第 1b 页)
孔子美之也郑玄注云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子 仲雍
次子季历太王见季历贤又
生文王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太王疾泰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殁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 …… (第 1b 页)
也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注王曰至至
德也○正义曰云泰伯周太王之长子云云者史记吴世家云泰伯弟 仲雍
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 (第 1b 页)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 仲雍
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辟季历季
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 (第 2a 页)
千馀家立为吴泰伯泰伯卒无
子弟 仲雍
立是为 (第 2a 页)
吴仲雍仲雍
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泰伯 (第 2a 页)

之后得周章周章己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 (第 2a 页)
虞仲
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 (第 2a 页)
虞仲
列为诸侯是泰伯让位
之事也)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注葸畏惧之猊言
慎而不以礼节之则常畏 (第 2a 页)
  逸民章虞仲○(臣齐焘)按日知录云史记太伯之奔荆
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

伯太伯卒弟 仲雍
(第 13b 页)
仲雍
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
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武王克殷求太伯 (第 13b 页)
仲雍
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矣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
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列为诸侯据此则 (第 13b 页)
仲雍
(第 13b 页)
吴仲雍
(第 13b 页)
虞仲
者乃 (第 13b 页)
仲雍
之曾孙也论语 (第 13b 页)
虞仲

逸左传太伯 (第 13b 页)
虞仲
太王之昭也即谓 (第 13b 页)
仲雍
(第 13b 页)
虞仲

祖孙同名 (第 13b 页)
仲雍
君吴不当言虞古吴虞二字多通
用窃疑二书所 (第 13b 页)
虞仲
并是吴仲之误又考吴越春 (第 13b 页)
秋太伯曰其当有封者吴仲也则 仲雍
之称吴仲固
有徵矣

  太师挚适齐章亚饭三饭四饭○(臣宗楷)按周礼春官
大司乐云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钟 (第 14a 页)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
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
身中清废中权(微子)


  右兼德行志节言

  愚谓泰伯 仲雍
俱是以天下让而夫子称之有轻
重不同盖泰伯乃太王长子确然当有国者而见
几明决用意忠厚当其挟 (第 44a 页)
仲雍
俱逃之时 (第 44a 页)
仲雍

必能及此只从其兄所为耳况仲不去太王亦岂
舍季历乎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第 44a 页)
 疏解辅车本借名又与唇齿重复诗云其车既载乃
 弃尔辅辅与车固相依也辅车唇齿是二物为譬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史记太伯卒无子弟 仲雍
立是为 (第 30b 页)
吴仲雍
及武王克
 殷求太 (第 30b 页)
仲雍
之后得雍曾孙周章已君吴因而封
 之乃封周章 (第 30b 页)
虞仲
于周之北故夏虚是 (第 30b 页)
虞仲
(第 30b 页)
 隐曰夏都安邑 虞仲
都河东太阳县之虞城在安邑
 南故曰夏虚顾炎武曰 (第 31a 页)
仲雍
(第 31a 页)
吴仲雍
(第 31a 页)
虞仲
(第 31a 页)

 雍
之曾孙也殷时诸侯有虞国即所云虞芮质厥成
 者武王时国灭而封周章之弟于其故虚乃有 (第 31a 页)
虞仲
 
之名耳论语逸民 (第 31a 页)
虞仲
夷逸左传太伯 (第 31a 页)
虞仲
太王之
 昭即谓 (第 31a 页)
仲雍
(第 31a 页)
虞仲
是祖孙同号 (第 31a 页)
仲雍
君吴不当
 言虞古吴虞二字多通用杨慎曰吴古虞字省文
藏于盟府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