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論語類
小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如以宋首州吁徐彦曰虢之灭由于下阳之亡郢之
入由于州来之亡故皆书灭 张氏曰下阳与上阳
为对虢之塞邑在今陜州平陆县上阳在陜县虢所
都也 虞仲雍 之后虢文王弟虢叔之后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公贯下/有泽宇)
榖梁传贯之盟管仲曰江黄远齐而 (第 12a 页)
入由于州来之亡故皆书灭 张氏曰下阳与上阳
为对虢之塞邑在今陜州平陆县上阳在陜县虢所
都也 虞仲雍 之后虢文王弟虢叔之后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公贯下/有泽宇)
榖梁传贯之盟管仲曰江黄远齐而 (第 12a 页)
先书虞贿故也(时虞请先导故先/虞然傅以文例言)
按此晋师为晋献公公不亲将故称师虞公者太王
次子 仲雍 之后武王克商封于虞史记名周北虞公
是也虢公王季子虢仲之后名虢公丑国语虢公梦
神执钺傅帝命曰使晋袭 (第 8a 页)
按此晋师为晋献公公不亲将故称师虞公者太王
次子 仲雍 之后武王克商封于虞史记名周北虞公
是也虢公王季子虢仲之后名虢公丑国语虢公梦
神执钺傅帝命曰使晋袭 (第 8a 页)
(虞仲庶孙为西吴虞公其后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以周世次计太伯虞仲为昭二虢为穆仲虞本) (仲雍
因子孙封虞而追称之仲叔二虢始封君之字盟/府司盟之府桓庄事见前据犹固也馨香之远闻黍稷)
(牲玉享与不享 (第 8b 页)
(牲玉享与不享 (第 8b 页)
岂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
以治周礼 仲雍 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
由然也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鄫故国会鄫吴欲伯/中国也宋百牢我吴)
( …… (第 22a 页)
数亦如之弃天谓过其数背本谓废/周礼弃疾言放弃凶疾以兵陵我也道长长大于道路)
(子贡云畏大故君亲行又言 仲雍 嗣大伯君吴变礼以/治自同于夷由时迁易事以权济不一拘于礼也及归)
(鲁而知其不伯矣○此言制礼以象天数冕 …… (第 22a 页)
九章昭然甚明辨之详覈福宁黄氏深取其说/则知宇宙之广莫必有同心者特识之以俟好古君子)
(考焉又按史大伯 仲雍 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而此云云窃谓大伯始以夷习成其让可耳若)
(大伯既以礼治 (第 22b 页)
仲雍 何用自同于夷乎/恐子贡一时辨说之词未足为据也)
八年春吴为邾故 伐我 盟而还(为鲁伐邾执其君/也详见 (第 22b 页)
以治周礼 仲雍 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
由然也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鄫故国会鄫吴欲伯/中国也宋百牢我吴)
( …… (第 22a 页)
数亦如之弃天谓过其数背本谓废/周礼弃疾言放弃凶疾以兵陵我也道长长大于道路)
(子贡云畏大故君亲行又言 仲雍 嗣大伯君吴变礼以/治自同于夷由时迁易事以权济不一拘于礼也及归)
(鲁而知其不伯矣○此言制礼以象天数冕 …… (第 22a 页)
九章昭然甚明辨之详覈福宁黄氏深取其说/则知宇宙之广莫必有同心者特识之以俟好古君子)
(考焉又按史大伯 仲雍 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而此云云窃谓大伯始以夷习成其让可耳若)
(大伯既以礼治 (第 22b 页)
仲雍 何用自同于夷乎/恐子贡一时辨说之词未足为据也)
八年春吴为邾故 伐我 盟而还(为鲁伐邾执其君/也详见 (第 22b 页)
(国君道长而大夫不出门何也对曰岂以为礼畏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寡)
(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以治周礼 仲雍 嗣之断发文身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
(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张氏(比年书会吴所以著哀公之/失 (第 19a 页)
(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以治周礼 仲雍 嗣之断发文身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
(反自鄫以吴/为无能为也)张氏(比年书会吴所以著哀公之/失 (第 19a 页)
之初年以为淑女必待宫人之求不知宫人原无求
女之事也然则孰求之盖太王王季求之而宫人至
今闻之也文王生有圣德太王因废长立少以及文
王虽泰伯 仲雍 逊荒不顾其为文王择配其难其慎
圣德间世而生必圣如文王而后可以为文王之配 (第 17a 页)
女之事也然则孰求之盖太王王季求之而宫人至
今闻之也文王生有圣德太王因废长立少以及文
王虽泰伯 仲雍 逊荒不顾其为文王择配其难其慎
圣德间世而生必圣如文王而后可以为文王之配 (第 17a 页)
(正曰节而中孚谓之苦节何曰君子之为节也不/求信于人求信乎己不求信己求信乎理夫信理)
(则可以无悔矣伯夷叔齐泰伯 仲雍公子 臧公子/肸皆是也夫是六公子者信乎理则亦信乎人己)
(矣然且谓大人者不求信人不求信己何也曰道/可以 (第 32a 页)
(则可以无悔矣伯夷叔齐泰伯 仲雍公子 臧公子/肸皆是也夫是六公子者信乎理则亦信乎人己)
(矣然且谓大人者不求信人不求信己何也曰道/可以 (第 32a 页)
(嫔于虞因以虞为氏虞今河东大阳县西山上虞城/是也然则舜有天下其代号虞本河东大阳之虞及)
(周之兴封 仲雍 之后为虞国即彼地是也但舜既禅/禹禹封舜后为诸侯虽取虞为国名未必封于河东)
(虞地而梁国有虞县其地以 (第 69a 页)
(周之兴封 仲雍 之后为虞国即彼地是也但舜既禅/禹禹封舜后为诸侯虽取虞为国名未必封于河东)
(虞地而梁国有虞县其地以 (第 69a 页)
申氏
申叔时
申叔跪(案程公说春秋分记云楚之申氏有三申公巫/臣之后屈氏别族也申舟之后及申宇即申氏)
(也申叔时而下申叔是也时生跪跪生豫世族谱乃以/申叔时申叔跪合于申氏之后误矣今据此补入并正)
(杜氏之/失于此)
虞
虞国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 仲雍 是 (第 47b 页)
虞仲 嗣太 (第 47b 页)
伯之后武王克商封 虞仲 之庶孙以 (第 48a 页)
虞仲 之后处中
国为西吴(案此句永乐大典作处中国而西/迁从桓五年正义所引释例改正)后世谓之
虞公僖公五年晋 …… (第 48a 页)
右小邾人三
北燕
北燕国姬姓召公奭之后也周武王封之于燕居渔阳
蓟县其国僻小不通诸夏自召公至简公𣢾二十九世
始见经简公子献公十二年获麟之岁也献公子孝公
七年春秋之传终矣孝公立十五年卒孝公以下六世
始大称王十二世二百二十五年秦灭之(案此条永乐/大典阙佚从)
(左传襄二十八年正/义所引释例补入)
莱
莱不知其姓(案此条永乐大典阙从襄二/年正义所引世族谱补入)
吴
吴国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 仲雍 之后也太伯 (第 49b 页)
仲雍 让
其弟季历而去之荆蛮自号勾吴或工吴勾工夷言发
声也太伯无子而卒 (第 49b 页)
仲雍 嗣之当武王克殷而因封其
曾孙周章于吴为吴子又别封章弟 (第 49b 页)
虞仲 于虞自太伯
五世而得封十二世而晋灭虞虞灭而吴始大至寿梦 …… (第 49b 页)
而不纪其年寿梦之元年
鲁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岁也二十三年
鲁哀公之二十二年而越灭吴矣
泰伯 仲雍
吴子乘
寿梦
吴子诸樊 (第 50a 页)
申叔时
申叔跪(案程公说春秋分记云楚之申氏有三申公巫/臣之后屈氏别族也申舟之后及申宇即申氏)
(也申叔时而下申叔是也时生跪跪生豫世族谱乃以/申叔时申叔跪合于申氏之后误矣今据此补入并正)
(杜氏之/失于此)
虞
虞国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 仲雍 是 (第 47b 页)
虞仲 嗣太 (第 47b 页)
伯之后武王克商封 虞仲 之庶孙以 (第 48a 页)
虞仲 之后处中
国为西吴(案此句永乐大典作处中国而西/迁从桓五年正义所引释例改正)后世谓之
虞公僖公五年晋 …… (第 48a 页)
右小邾人三
北燕
北燕国姬姓召公奭之后也周武王封之于燕居渔阳
蓟县其国僻小不通诸夏自召公至简公𣢾二十九世
始见经简公子献公十二年获麟之岁也献公子孝公
七年春秋之传终矣孝公立十五年卒孝公以下六世
始大称王十二世二百二十五年秦灭之(案此条永乐/大典阙佚从)
(左传襄二十八年正/义所引释例补入)
莱
莱不知其姓(案此条永乐大典阙从襄二/年正义所引世族谱补入)
吴
吴国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 仲雍 之后也太伯 (第 49b 页)
仲雍 让
其弟季历而去之荆蛮自号勾吴或工吴勾工夷言发
声也太伯无子而卒 (第 49b 页)
仲雍 嗣之当武王克殷而因封其
曾孙周章于吴为吴子又别封章弟 (第 49b 页)
虞仲 于虞自太伯
五世而得封十二世而晋灭虞虞灭而吴始大至寿梦 …… (第 49b 页)
而不纪其年寿梦之元年
鲁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岁也二十三年
鲁哀公之二十二年而越灭吴矣
泰伯 仲雍
吴子乘
寿梦
吴子诸樊 (第 5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