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醫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稿谓是王旬作旬字子宣诗中月明字作晚凉
(原周宪王元宫词尺合香殿倚翠峰头太液波澄暑雨/收两岸垂杨千百 荷花深处戏龙舟 海子东头暗)
(绿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诚斋新录)
原仪天殿在池中圆坻上当万寿山十一楹 高三十五
尺围七十尺重檐圆盖顶圆台址甃以文石藉以花茵
中设御榻周辟琐窗东西门各一间西北厕堂一间台
西向列甃塼龛 (第 11a 页)
(原周宪王元宫词尺合香殿倚翠峰头太液波澄暑雨/收两岸垂杨千百 荷花深处戏龙舟 海子东头暗)
(绿槐碧波新涨浩无涯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诚斋新录)
原仪天殿在池中圆坻上当万寿山十一楹 高三十五
尺围七十尺重檐圆盖顶圆台址甃以文石藉以花茵
中设御榻周辟琐窗东西门各一间西北厕堂一间台
西向列甃塼龛 (第 11a 页)
籍首善之渐摩有由然矣
增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
曰幽幽要也(尔雅/疏)
原乐府出自蓟北门行其辞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
风物及突骑悍勇之状与吴趋行同也(乐府古/题要解)
(原唐之诗人惟陈子昂张说 高适 集中间有幽州之作/此外游宦于兹土者寡宋则非奉使不至故题咏亦无) (第 8a 页)
增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
曰幽幽要也(尔雅/疏)
原乐府出自蓟北门行其辞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
风物及突骑悍勇之状与吴趋行同也(乐府古/题要解)
(原唐之诗人惟陈子昂张说 高适 集中间有幽州之作/此外游宦于兹土者寡宋则非奉使不至故题咏亦无) (第 8a 页)
澄海县
山西山 在城西北七里高一十二丈周围一里
凤山冈 在城西北十里高七十五丈周围二里
黄子佃山 在城北十里高二十二丈周围二里又名
北殿山
许石山 在城西北十里 高三十五 丈周围三里接连
水吼山(旧志未载/今查出)
小莱芜山 在城东南十里海中一名留子山
观音山 在城北十三 (第 59a 页)
山西山 在城西北七里高一十二丈周围一里
凤山冈 在城西北十里高七十五丈周围二里
黄子佃山 在城北十里高二十二丈周围二里又名
北殿山
许石山 在城西北十里 高三十五 丈周围三里接连
水吼山(旧志未载/今查出)
小莱芜山 在城东南十里海中一名留子山
观音山 在城北十三 (第 59a 页)
(之汉郡泰山属角济北属亢东平属氐皆以兖州而/言非本齐鲁之分野矣顾汉志论虚危之野曰南有)
(泰山又辨东平须昌在济东宜属鲁 唐高适 赠东平/守诗遗墟当少昊悬象识奎娄由是观之则以州占)
(又不如以国占/之深切著明也)
曹州府
荷 (第 13b 页)
(泰山又辨东平须昌在济东宜属鲁 唐高适 赠东平/守诗遗墟当少昊悬象识奎娄由是观之则以州占)
(又不如以国占/之深切著明也)
曹州府
荷 (第 13b 页)
亭(在东阿县城东会仙/山巅明御史孙珫建)教书堂(在平阴县城南三十/里紫盖山上相传孔)
(子尝设教于此/因名孔子山)平阴亭(在平阴县 唐高适 有奉酬北/海李太守夏日平阴亭诗)
醉经堂(在平阴县北五里宋/元祐间李美夫建)环翠亭(在平阴县石峡 (第 105a 页)
(子尝设教于此/因名孔子山)平阴亭(在平阴县 唐高适 有奉酬北/海李太守夏日平阴亭诗)
醉经堂(在平阴县北五里宋/元祐间李美夫建)环翠亭(在平阴县石峡 (第 105a 页)
(御/史)蒋钦绪(胶水人/侍郎)蒋沇(胶水人明/经科邑令)蒋清(胶水人/明经科)羊士
谔(泰山/人) 高适(渤海/人) 高沐(渤海人/知州事)高元裕(渤海人/尚书)万珰
(渤海/人)任敬臣(棣州/人)李愚(渤海人中/书 (第 15b 页)
谔(泰山/人) 高适(渤海/人) 高沐(渤海人/知州事)高元裕(渤海人/尚书)万珰
(渤海/人)任敬臣(棣州/人)李愚(渤海人中/书 (第 15b 页)
少游集(十/卷)温子升集(二十/卷)封肃集(十/卷)明克让集(二十/卷)
又文类(四/卷)又续名僧记(一/卷)唐王綝魏郑公谏录(五/卷)颜
真卿集(一/卷) 高适 文集(十二卷又别诗一卷/适字达夫渤海人)徐彦伯集
(二十卷/琅邪人)郗纯集(六十卷字高/卿金乡人) (第 22a 页)
又文类(四/卷)又续名僧记(一/卷)唐王綝魏郑公谏录(五/卷)颜
真卿集(一/卷) 高适 文集(十二卷又别诗一卷/适字达夫渤海人)徐彦伯集
(二十卷/琅邪人)郗纯集(六十卷字高/卿金乡人) (第 22a 页)
以人废而才实世资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
云云
进王氏瑞诗表 (唐/)高 适
臣某言符瑞之兴实由王政歌诗之作本自国风伏
见范阳卢某母琅琊王氏性合希澹体符静默旁通
天地之心预 (第 10b 页)
云云
进王氏瑞诗表 (唐/)高 适
臣某言符瑞之兴实由王政歌诗之作本自国风伏
见范阳卢某母琅琊王氏性合希澹体符静默旁通
天地之心预 (第 10b 页)
晋杜 轸(成都人犍为太守前为池阳令治最百姓/为立生祠与涪人李骧齐名每有议论朝)
(廷多允行之轸莅任惠爱在民既没后弟烈 字仲/武 为衡阳太守自表兄子幼弱求去官扶轸丧还)
(葬旧坟武帝叹惜轸才未尽其用而嘉烈/之意诏转犍为太守亦有 (第 41a 页)
(廷多允行之轸莅任惠爱在民既没后弟烈 字仲/武 为衡阳太守自表兄子幼弱求去官扶轸丧还)
(葬旧坟武帝叹惜轸才未尽其用而嘉烈/之意诏转犍为太守亦有 (第 41a 页)
(在州北五里相/传严君平所凿)房公湖(在州城南五十步唐房琯/为刺史日所凿凡数百亩)
(洲岛回环亭堂台榭甚多同时 高适 杜甫皆尝赋/诗宋苏辙诗酒压郫筒忆旧沽花传五老出新图)
(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里湖方舆胜/览又 (第 23b 页)
(洲岛回环亭堂台榭甚多同时 高适 杜甫皆尝赋/诗宋苏辙诗酒压郫筒忆旧沽花传五老出新图)
(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里湖方舆胜/览又 (第 23b 页)
(在州西北两山上/阖下辟宛如门户)忙城子(在州西北四十里旧传/唐明皇幸蜀驻跸于此)
(不三日而城成因/名旧志作蛮子城)尚友阁(在州西湖上宋绍兴问/计敏夫领郡事以 高适)
( 尝为此州守与杜甫酬唱乃建阁/刻二公诗于内颜其额曰尚友)东阁(在州东相/传杜甫招)
(裴迪官梅处杜 (第 16a 页)
(不三日而城成因/名旧志作蛮子城)尚友阁(在州西湖上宋绍兴问/计敏夫领郡事以 高适)
( 尝为此州守与杜甫酬唱乃建阁/刻二公诗于内颜其额曰尚友)东阁(在州东相/传杜甫招)
(裴迪官梅处杜 (第 16a 页)
(倦积阻蜀物多淹泊岩腹自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縳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
(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高适 同群公秋登琴台诗(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似)
(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 (第 19b 页)
(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高适 同群公秋登琴台诗(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似)
(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 (第 19b 页)
及侍中习法
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
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 高常侍 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
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
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 (第 17a 页)
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
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 高常侍 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
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
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 (第 17a 页)
御书联曰诗意岂因今古异山光长在有无中甲辰
御书额曰天然三友又联曰对时真惬农桑庆宁道非
关视听娱
法净寺古栖灵寺又称大明寺寺枕蜀冈旧有浮
图九级见于大观图经唐刘长卿 高适 诸人俱有
诗乾隆乙酉
车驾重幸
赐名法净寺
御书联曰竹里寻幽径梅间卜野居 (第 18a 页)
御书额曰天然三友又联曰对时真惬农桑庆宁道非
关视听娱
法净寺古栖灵寺又称大明寺寺枕蜀冈旧有浮
图九级见于大观图经唐刘长卿 高适 诸人俱有
诗乾隆乙酉
车驾重幸
赐名法净寺
御书联曰竹里寻幽径梅间卜野居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