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書類
經解類
論語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職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儒家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注齐侯自咎本不敕有司远诣阳州而欲近会于平

 阴故令 鲁侯
过共先至野井远见迎逆自咎以谢公
 音义(为于伪反咎其九/反下同令力呈反)书曰公孙于齐次于阳州齐
 侯 (第 28b 页)
 (立为王而得呼为携王者或幽王死后褒姒之党立/之为王也汲冢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
 (为太子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 鲁侯
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
 (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 …… (第 12b 页)
 (觯南面坐奠于中庭升东楹之东受命西阶上北面/命卿大夫君曰以我安卿大夫皆对曰诺敢不安彼)
 (是请宾使自安当如彼使宰请 鲁侯
自安耳主人请/安谓主人使司正请安于宾服虔亦然杜今云齐侯)
 (请自安非也今知不然者案乡饮酒礼宾主相敌 (第 31a 页)
 (相厕故虽有昏乱之君亦有忠贤之辅我周东迁晋/郑是依无知之乱实获小白骊姬之妖重耳以兴天)
 (下虽瓦解而不土崩海内虽鼎沸而不盆溢天生季/氏以贰 鲁侯
季氏未有篡夺之恶公虽失志亦无抽)
 (箸倒悬之急听用𨽻竖侥倖之私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身死于外见贬 …… (第 19b 页)
 (为以死赐之若赐死即是不/杀下句何须更言弗杀弗亡)若弗杀弗亡君之惠也
 死且不朽若得从君而归则固臣之愿也敢有异心
 注君皆谓 鲁侯
也盖季孙探言罪已轻重以答荀跞
 音义(探他/南反)夏四月季孙从知伯如乾侯注知伯荀跞 …… (第 26a 页)
 贰故天有三辰注谓有三音义(陪蒲/回反)地有五行注谓
 有五体有左右注谓有两各有妃耦注谓陪贰音义
 (妃音/配)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
 侯
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
 氏世脩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
 常奉注奉之无常 …… (第 38a 页)
 音义(始震如字一/音身闻音问)(正义曰震动也怀妊始/动知有震娠而即卜也)其名曰
 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
 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注立 僖公
音义(名之音/武政反)
 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注文子行父武子宿音
 义(费音/秘)世增其业不废旧 …… (第 39a 页)
 文德乃对武功言不必曰崇文王之德也

传天生季氏以贰 鲁侯
○王应麟困学纪闻曰简子在
 晋犹季氏在鲁也史墨之对何其悖哉张睢阳责令
 狐潮曰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臣照 (第 43b 页)
 成公不在夷叔其母弟也犹先蔡注践土召陵二会
 经书蔡在卫上霸主以国大小之序也子鱼所言盟
 歃之次其载书云王若曰晋重注文公音义(重直/龙反)
 申
(第 30b 页)
僖公
卫武注叔武蔡甲午注庄侯郑捷注文公
 音义(捷在/接反)齐潘注昭公音义(潘普/安反)宋王臣注成公音
  (第 30b 页)
 夹谷即祝其也孔丘相注相会仪也音义(相息亮/反注同)
 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
  鲁侯
必得志焉注莱人齐所灭莱夷也音义(劫居/业反)
 (注正义曰襄六年齐侯灭莱莱东莱黄县是也地在/东边去 (第 3a 页)
京师大远孔丘谓之裔夷之俘言是远夷囚)
 (俘知是灭莱所获此人是其遗种也齐不自使齐人/而令莱人劫 鲁侯
者若使齐人执兵则鲁亦陈兵当)
 (之无由得劫公矣使此莱夷望鲁/人不觉出其不意得伺间执之)齐侯从之孔丘 (第 3a 页)
  庄公(二十四年之三十二年/)

 卷第十一
  闵公(元年之二年/)
 卷第十二
  僖公(元年之五年/)
 卷第十三
   僖公(六年之十五年/)
 卷第十四
  (第 18a 页)
僖公(十六年之二十四年/)

(第 18a 页)
 卷第十五
   僖公(二十五年之二十八年/)
 卷第十六
   (第 18b 页)
僖公(二十九年之三十三年/)
 卷第十七
  文公(元年之八年/)
 卷第十八
  文公(九年之十八年/) (第 18b 页)
 山冥都又疏广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
 又事颜安乐路授大司农孙宝 瑕丘江公受谷梁
 春秋及诗于 鲁申公
武帝时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
 江公呐于口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
 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 (第 3a 页)
 鲁国世次
 隐公息姑(惠公/子) 桓公允(隐公/弟) 庄公同(桓公/子) 闵
 公启方(庄公/子)  僖公申(闵公/兄)
 文公兴 (第 61a 页)
(僖公/
子) 宣公
 倭(文公/子) 成公黑肱(宣公/子) 襄公午(成公/子) 昭公稠
 (襄公/子) 定公 …… (第 61a 页)
 悼公东国(平公/弟) 昭公申(悼公/弟) 成公朔(昭公/子)

 曹国世次
 桓公终生(穆公/子) 庄公射姑(桓公/子)  僖公
(庄公/子)
 昭公班 (第 63a 页)
(僖公/
子) 共公襄(昭公/子) 文公寿(共公/子) 宣公
 庐(文公/子) 成公负刍(杜注宣公庶子/史记作 …… (第 63a 页)
 (厉公/子) 穆公兰(文公/子) 灵公夷(穆公/子) 襄公坚(灵公/弟)
  悼公费(襄公/子) 成公睔(悼公/弟)  僖公
髡顽(成公/子)
 简公嘉(僖公/子) 定公宁(简公/子) 献公虿(定公/子) 声公
 胜(献公/子 …… (第 67a 页)
 列国兴废说
 鲁
姬姓侯爵周文王第四子周文公旦所封也周公有大
勋劳于天下位冢宰留相天子乃封其长子伯禽为
都于曲阜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是也伯禽十三世
传至隐公息姑元年春秋托始于此又二百四十有二
年为哀公蒋之十 (第 82a 页)
 谷梁(及者何内为志焉尔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古微未爵命)
 (于周也眛/地名也)
 胡传 (鲁侯
爵而其君称公此臣子之词春秋从周之/文而不革者也邾者鲁之附庸仪父其君之字)
 (也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 …… (第 10b 页)
 (侯不得擅相盟凡盟之志皆恶也不日阙文也记史/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史之常也有不可以尽得则)
 (有时而阙焉公胡氏宁曰凡称公者有定名有虚位/天子三公称 王者之后称公此定名也 鲁侯
称公)
 (其子称公子其孙称公孙诸伯子男亦皆称公此虚/位也定名辨等列之实虚位达臣下之情定名礼之) (第 12a 页)
 (庄之春秋凡贼皆名之大义既明于初其/后皆以氏称张氏之言乃程子之意也)
 (案无知不称公孙绝其属籍也/胡传罪 僖公
恐非笃论故删之)
(丙庄王十/申二年)九年(齐桓公小白元年晋缗二十年卫惠十/五年蔡哀十年郑厉十六年子 …… (第 8a 页)
 (内弗受之谓也纠郜鼎同此义又曰公子入国而系/国者齐小白莒去疾齐阳生皆宜有国者也 汪氏)
 (克宽曰杜氏注小白 僖公
庶子子纠小白庶兄公羊/谓小白称入为篡词榖梁谓小白不让子纠太史公)
 (序小白次子纠皆以子纠为兄小白为 (第 14b 页)
弟且谓皆 僖/公
子韩宣子亦谓齐桓卫姬之子有宠于僖而程子)
 (谓襄公子也据左传公子小白公子纠蒙襄公立而/言今考小白子 (第 14b 页)
纠其为 僖公
或襄公之子则不可考)
 (然以经考之忽系郑而突不系郑羁系曹而赤不系/曹则嫡庶之辨也捷菑不系邾而书弗克 …… (第 14b 页)
 (薄昭所云为未必然盖两存之而未尝有所偏主也/今故从朱子而两存之再考叔向谓齐桓为卫姬之)
 (子有宠于僖史记谓襄公次弟纠次弟小白又谓小/白母卫女也其说与叔向同杜氏预谓小白 僖公
庶)
 (子子纠小白庶兄是俱以纠与小白为 (第 15b 页)
僖公
子也独/榖梁谓无知弑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出亡啖氏助)
 (赵氏匡主榖梁之说谓襄被弑二公子乃出奔以二/公 (第 15b 页)
 (耳何故独书哉又新宫灾宣公之庙也太室屋坏鲁/公之庙也灾与坏不能不修而经无修之文雉门及)
 (两观灾记新作焉以此数者参之修旧不足书其书/者皆非礼之制不务公室者也又曰昔 僖公
修泮宫) (第 36b 页)
 (诗人颂之而春秋不书何哉泮宫者诸侯之学也 僖/公
修之得其时制则诸侯之事也不可胜书故春秋)
 (不书也春秋以制度弼其上为法而诗人以恩厚爱/其君为事诗有 …… (第 37a 页)
 (然则其书延厩南门何哉延厩者天子之厩非诸侯/之厩也南门者天子之门非诸侯之门也延厩之僣)
 (非庄公也过在可革而不革故曰新南门之僣自 僖/公
始罪在不可为而为故曰新作夫春秋之记略常)
 (事简小事谨大事所以经后世非史官之任也务孙/氏觉曰厩者马 (第 37a 页)
 (人自欲迁也灭谭灭遂桓公初年之事也降鄣迁阳/则不绝其祭祀矣存邢存卫存把则兴灭继绝之意)
 (也伯者功过不相掩此之谓也于卓氏尔康曰唐孔/氏以与宋人迁宿文同然宿界 宋 鲁鲁侯
侵宋宋)
 (疑宿附鲁故迁之今齐间鲁乱不暇疆埸之事/迁人附庸以自封殖异于宋之自迁附庸者矣)
 附录左 …… (第 9b 页)
 (记曰期而小祥曰荐此常事又期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是月者二十七月)
 (也据禘于大庙不言周公祫 僖公
不言僖宫时闵公/以庄公在三年之中未可入大庙禘之于新宫故不)
 (称宫庙明皆非也主社氏预曰三年丧毕致新 …… (第 10b 页)
 (于周公之庙而禘之礼始紊僖公八年用禘礼合先/祖叙昭穆用致夫人于庙而禘礼始与祫混淆而无)
 (别春秋常事不书特书闵公 僖公
两禘者记失礼之/始也鲁之有禘行于周公之庙已非礼矣况僭用之)
 (于庄公又禘于大庙以致妾母可以谓之礼乎 …… (第 11b 页)
 (致之也然哀姜孙邾不去姜氏者文姜孙于宗国不/削姓氏不足以见其罪哀姜孙于邾虽不去姓氏而)
 (绝之之意/己著矣)
公子庆父出奔莒
 左传(成季以 僖公
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
 (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闵公 (第 15b 页)
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
 (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 僖公
请而葬之)
  (夷杜注/鲁地) …… (第 15b 页)
 公羊(高子者何齐大夫也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尔/正我也其正我奈何庄公死子般弑闵公弑比)
 (三君死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 僖公
而城鲁或曰)
 (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榖 (第 17b 页)
(其曰来喜之也其曰高子贵之也盟立 僖/公
也不言使何也不以齐侯使高子也)
 胡传(子者男子之美称称子贤之也何贤乎高子庄/公薨子般卒闵公弑庆父夫 …… (第 17b 页)
 (旷年无君齐桓公使将南阳之甲至鲁而谋其国其/命高子必曰鲁可取则兼其国以广地鲁可存则平)

 (其乱以善邻非有安危继绝一定不可易之计也高/子至则平鲁难定 僖公
鲁人赖焉圣人美其明人臣)
 (之义得奉使之宜特称高子以著其/善不曰齐侯使之者权在高子也)
 集说(杜 (第 18a 页)
氏预曰盖高傒也齐侯使来平鲁乱 僖公
新/立因遂结盟故不称使也 范氏宁曰齐侯不)
 (讨庆父使鲁重罹其祸今若高子自来非齐侯所得/使也犹屈 (第 18a 页)
完不称使也 孔氏颖达曰盟立 僖公
必)
  (第 18a 页)
(僖公
共盟不言公及齐高子盟者桓十四年郑伯使/其弟语来盟文十五年宋华孙来盟皆不言公及则)
 (不书公者春秋之 …… (第 18a 页)
 (耳使陆氏淳曰淳闻于师曰不言齐侯使高子高子/奉 合宜受命不受辞也义与楚屈完乘盟于师不)
 (言楚子使义同奔刘氏敞曰公羊曰不称使我无君/也非也庆父出 则 僖公
已立也高子称来盟 (第 18a 页)
僖)

 (公
之盟也何谓我无君乎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当是/时齐无君文不没公即鲁无君何故没齐侯哉又曰)
 (齐桓公骜然有 (第 18a 页)
取鲁之心使高子将南阳之甲而至/者非伐之也非正之也非聘吊之也高子能深执忠)
 (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因事制宜立 僖公
而盟之鲁国/遂安以此见权在高子高子之为人臣忠也从义不)
 (从命矣善程子曰高子来省难然后盟盟未前定也 …… (第 18b 页)
 (夺之异者盖仲孙但言来则见其徒来觇鲁国之虚/实不能弭其乱也高子书来盟则见其不贪鲁国之)
 (土地而遂能定其难也况比事观之则仲孙来之后/而闵公弑夫人孙庆父奔纷纷靡宁高子盟之后则)
  (僖公
立哀姜诛而鲁国无事矣虽然仲孙字而不名/则亦未足深责特无善之可录未若高子之安危继)
 (绝有庸于鲁尔又 …… (第 19a 页)
 (适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
 (罪也之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 僖公
焉故成/季立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
 (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敬卫文公大布之衣大 (第 2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十二
  僖公
  集说(杨氏士勋曰鲁世家 僖公
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以惠王十八年即位谥法小心畏忌曰僖)
 (壬惠王十/戌八年)元年(齐桓二十七年晋 …… (第 1a 页)
  公羊(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

  谷梁(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集说(何氏休曰 僖公
继成君闵公继未踰年君礼诸/侯臣诸父兄弟以臣之继君犹子之继父也其)
  (服皆斩衰故传称臣子一例年刘氏 (第 1b 页)
敞曰左传曰不/称公即位公出故也非也去 八月闵公遭弑 僖公)
  (
自邾入为君至此久矣国内已粗定不应犹以出奔/之故不行即位礼也又曰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
  (国恶礼也 …… (第 1b 页)
 集说(高氏闶曰邾受姜氏公不请于会而讨之乃既/会而败其师非礼也 张氏洽曰方是时楚人)

 (陵驾上国公与邾同会于柽以谋之曾未两月 僖公/
遽以诈败邾师不务睦邻事霸以侥一时之利足以)
 (见 (第 9a 页)
僖公
无政刑矣齐桓新拊存鲁国而擅兴师之罪/不加之讨是为佚罚亦足以见霸政之不足以一人)
 (心矣书败邾于会柽 …… (第 9a 页)
 (言之师与大夫敌也曰邵氏宝曰俘获异乎名异而/实同在魁曰获在丑 俘执获异乎名异而实同在)

 (会曰执在陈曰获延王氏锡爵曰自此费授之季友/而私门之强遂蔓 数十世不可拔何 僖公
虑之不)
 (远也然则赏友之功宜何/如亦曰隆其爵秩而已)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公羊(夫人 …… (第 11a 页)
 (氏之丧至自齐/者讥桓公也)
 集说(何氏休曰贬置氏者杀子差轻于杀夫别逆顺/也致者从书薨以常文录之 杜氏预曰 僖公)

 (
请而葬之故告于庙而书丧至也齐侯既杀哀姜以/其尸归绝之于 (第 11a 页)
鲁僖公
请其丧而还 孔氏颖达曰)
 (齐人治哀姜之罪取而杀之则位绝于鲁非复鲁之/夫人其死不合书之于策以 (第 11b 页)
僖公
请而葬之外欲固)
 (齐以居厚内存母子不绝之义故具书于经薨葬备/礼公羊传曰曷为不于弑焉贬贬必于其重者 …… (第 11b 页)
 (绝之于齐而存夫人氏以见鲁之不忍也然则哀姜/之丧不当归鲁将如之何曰即其死所而葬之可也)
 (葬张氏洽曰案传齐人杀哀姜以归其国 僖公
请而/ 之今乃自齐至鲁也古者兵死者尚不入于兆况)
 (得罪于先君见诛于方伯而可以配祖庙秩烝尝乎/故 …… (第 12a 页)
 集说(高氏闶曰十有一月而葬外薨也丧至五月而/葬也 吴氏澄曰哀姜有罪齐桓以伯令诛之)
 (者义也然姜实庄公之正配 僖公
之适母也子无绌/母之道故僖以小君之礼葬之也 程氏端学曰姜)
 (氏淫逆得罪宗庙其死也不葬于其地而以 (第 16a 页)
归鲁鲁/人受之葬之以礼又别为之谥 僖公
知有母而不知)
 (有宗庙矣其十一月而葬非所论也之季氏本曰先/儒皆谓哀姜 (第 16a 页)
僖公
之嫡母子无绌母 义得用小君)
 (之礼窃意既得罪于夫宜绝于宗庙/以私礼葬可也以小君礼祔不可也)
虞 …… (第 16a 页)
 集说(杜氏预曰一时不雨则书首月之范氏宁曰言/不雨是欲得雨之心勤也明君 恤民 孙氏)

 (觉曰春秋之法一时不雨则书过时不雨则加自文/以别之 僖公
三时不雨而首时皆志者谷梁谓之闵)
 (雨 (第 22a 页)
僖公
有恤民之心一时不雨则忧其灾及于物春/秋据旧史书之以见其有志于民也 张氏洽曰书)
 (此以见鲁国上下 …… (第 22a 页)
 (一时不雨也一时不雨而公不问荒于政矣文二年/自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年自正月不雨至于)
 (秋七月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累月不雨/也累数月不雨而公不知怠于政矣惟 僖公
之世三)
 (书不雨才一月必书 (第 22a 页)
僖公
有忧民之心而闵雨也/故三年六月雨亦书夫其得雨必书不雨必书则公)
 (之念民/深矣) …… (第 22a 页)
 胡传(谷梁子曰不雨者勤雨也每时而一书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历时而总书不忧雨也)
 (不忧雨者无志乎民者也案诗称 僖公
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则诚贤君也其有志乎民审矣故)
 (冬不雨而书春不雨而书夏不雨而书以著其勤也 …… (第 23a 页)
 (不雨八越月而不书旱何也凡书旱者虽有时而雨/犹以不足为旱也若直不雨则旱在其中矣连于首)
 (月书之见其为灾之久而 僖公
以不雨为念也馑张/氏洽曰愚案春秋传心之要典三时不雨则饥 荐)
 (臻民命阽危此云汉所以编于诗而去冬 …… (第 23b 页)
 (著其君尚忧民之忧也时赵氏鹏飞曰正月今之十/一月四月今之二月此 虽不雨无害于农而必书)
 (者又见 僖公
之念雨也无汪氏克宽曰有志乎民者/心在于民而忧民事也 志乎民者心不在于民而)
 (不忧民事也何休谓 (第 23b 页)
僖公
饬过求已循省百官放佞/臣郭都等理冤狱四百馀人精诚感天不雩而得澍)
 (雨其事虽不可考然以经意观之则 (第 23b 页)
僖公
必能悔过/修政以消天变矣故曰春秋传心之要典书法之不) (第 23b 页)
 (同君心之所由著也或谓春秋每年备四时 僖公
之/经间无异事则离其首月而各书不雨文公之经自)
 (有异事故不复出首月不雨之文谷梁贤 (第 24a 页)
僖公
而生/此说今考 (第 24a 页)
僖公
冬不雨之下书楚人侵郑夏不雨之)
 (下书徐人取舒非无异事也文公十三年春正月以/首时书而亦不书春王正月 …… (第 24a 页)
 (惧天灾恤民隐之意遇天灾而不惧视民隐而/不恤自乐其乐而不与民同也国之亡无日矣)
 集说(何氏休曰所以详录贤君精诚之应也 僖公
饬/过求己六月澍雨明天人相与报应之际不可)
 (不察其意书杨氏士勋曰春秋上下时雨不书非常/乃录今辄 (第 25b 页)
六月雨者欲明 僖公
得雨则心喜故也)
 (心喜是于民情深故特录之忧刘氏敞曰不雨言不/雨此其曰六月雨何乐之也 之故乐之也 (第 25b 页)
忧以天)
 (下乐以天下又曰文公之书不雨自十二月至于秋/七月其于民如此之慢也 僖公
之书不雨历一时则)
 (书之其于民如此之闵也不独书六月雨而已又先/书四月不雨所以见有志乎民汲汲之甚也 …… (第 25b 页)
 (闶曰建巳之月万物始盛待雨而大古者以是月雩/而祈雨则六月之雨尤为可喜 张氏洽曰得雨而)

 (喜见 僖公
乐民之乐异于文公之不勤矣所以此书/雨而彼不书也 李氏廉曰一经书雨此为特笔与)
 (他公之止书不雨者 (第 26a 页)
异矣而何氏以例之宣公大/有年皆以为改过之应恐宣公不可同于 僖公
也)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阳谷杜注齐地在东/平须昌县北今山东)
 (兖州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 (第 26a 页)
 (业其衰矣称汪氏克宽曰书及以会所以别男女也/桓公如齐 公与姜氏此称及则僖公犹能防制云)
 (尔鲁颂称声姜为令妻则声姜必无文姜之行矣姜/张氏溥曰鲁颂颂僖公曰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声) (第 34a 页)
 (公于宋襄公以为世子矣则何以不可立乎曰不能/制命虽天王欲抚郑伯以从楚春秋犹以大义裁之)
 (而不与也桓公君臣乃欲以私爱乱长幼之节其可/哉独不见宣王与仲山甫争 鲁侯
戏括之事其后如)
 (之何也春秋深罪/宋公大义明矣)
 集说(吕氏大圭曰桓公舍当立而属公子昭于宋不 …… (第 15b 页)
 (骎骎抗衡然尚有所惧也桓公既没宋襄欲图伯而/诸侯不服故楚假不忘桓德之说求参与列国之盟)
 (会陈蔡及郑皆近楚而素服之者故先受其谋齐孝/公亲见其父极力攘楚听其甘言纳之国都而与盟)
  (僖公
亦忘是惩之志偕之同歃楚因是以行其志春/秋讳公而人诸侯所以谨其始也 汪氏克宽曰于) (第 24b 页)
 (曰僖公初年颇有意于治国务农闵雨国以殷富中/年以来民事既荒国备不立齐人再伐已不能支而)
 (远乞师以刷其耻孔子罪臧文仲窃位使其立展禽/以为政所以辅 僖公
者必有道矣何至乞楚师以伐)
 (齐哉宋赵氏鹏飞曰楚自齐之盟陈蔡召之然而兵/交于 未尝及齐也今鲁憾齐 …… (第 12b 页)
 (其罪可胜诛乎虽齐之伐我固不义矣以鲁之众仗/义而报之何患不克乃召兵于楚以为天下患虽克)
 (齐得谷何益于鲁经书乞师者五均为不能国而 僖/公
之罪尤重矣 家氏铉翁曰鲁固可贬楚以兵赴)
 (之其不谓之义乎曰鲁列国之望也楚前此聘鲁及/会于盂献捷 …… (第 12b 页)
 (之乞师同文盖深罪为国之无谋而至此极也窃位/之叹其因此而发与 湛氏若水曰兄弟阋于墙外)
 (御其侮 僖公
不忍齐人侵伐之怨使遂乞师于楚是/置毒于心腹也其害义酿祸孰大焉 季氏本曰鲁)
 (之雠齐皆以楚故又使 (第 13a 页)
 (列国盟是谓上替诸侯大夫入天子之境虽贵曰士/而于此上盟王子虎是谓下陵而无君之心著矣故)
 (以为大恶讳公而不书诸国之卿贬称/人而王子亦与焉者此正其本之义也)
 集说(杜氏预曰 鲁侯
讳盟天子大夫诸侯大夫又违/礼盟公侯王子虎违礼下盟故不言公会又皆) …… (第 2b 页)
 (而推之则君不君而臣逼君德不修而刑胜德刚不/立而柔侵刚夫不制而妇抗夫者皆阴胜阳之类也)
 (春秋之世其类实繁不可以一二考也经书大雨雹/者三皆著阴胜阳之罚尔 汪氏克宽曰 僖公
颇能) …… (第 4b 页)
 (勤于政事以销天变故及末年始有失政之渐遂为/文公纵权之张本若昭公则昏懦不立怠于国政即)
 (位之初而公室四分政权尽失卒不免乾侯之辱/天之示人显矣 季氏本曰不书月日阙文也)
 (案 僖公
之世季友子无佚不见于经传/胡傅以季氏世卿为大雨雹之戒误矣)
冬介葛卢来
 左传(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 …… (第 5a 页)
 (鲁逆王后皆所谓以二事出者也公子结往媵而及/齐宋盟则专继事者也是非得失则存乎其事矣冢)
 (宰上兼三公其职仕为至重而来聘于鲁天王之礼/意莫厚焉 鲁侯
既不朝京师而使公子逐往又以二)
 (事出夷周室于列国此大不恭之罪履霜坚冰之渐/春秋之所诛而不以听者也 …… (第 12b 页)
 (从楚孰若尊奖先代协赞姻邻以为列国之重乃乞/师荆楚导之以伐齐宋其失大矣盖自十六年季友)
 (卒后臧文仲之窃位公子遂之专权如灭项会楚之/失备见于经向非晋文肇造一战胜楚则中原之祸)
  (僖公
何以逭其责哉况乎季友受费而季孙氏始公/孙兹帅师而叔孙氏始公孙敖帅师而孟孙氏始三)
 (桓之基皆肇于 (第 36a 页)
僖公
之编 (第 36a 页)
僖/公
亦鲁国功之首罪之魁也欤) (第 36a 页)
 左传(秋晋侯疆戚田/故公孙敖会之)

 集说(孔氏颖达曰僖二十九年翟泉之盟诸侯之卿/为会 鲁侯
故贬称人则鲁卿会他诸侯亦合贬)
 (而春秋鲁大夫皆不贬者贬他国之卿以成体例体/例已举于鲁不须加贬理足 (第 8b 页)
可明故据用鲁史成文)
 (不复改易也见赵氏鹏飞曰三家之子孙虽自 僖公/
而僖之世莫 其横盖僖所不容也及文公之初则)
 (已专盟会矣孟氏自敖而专叔孙氏自得臣彭生而/横季孙氏 …… (第 8b 页)
 (之赐文固始霸襄实继霸邻国有相侵伐者晋犹当/起而问之况敌加于己乎敌加于己必待告于天子)
 (方伯而后应焉则敌已造其国都/而宗社墟矣胡氏之说今无取焉)
丁丑作 僖公

 左传(丁丑作僖公/主书不时也)
 公羊(作僖公主者何为僖公作主也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 …… (第 12b 页)
 (矣君黄氏仲炎曰齐灵公与臧纥言伐晋臧纥对曰/抑 似鼠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今)
 (君闻晋之乱而后作焉非鼠而何观鲁文公闻晋难/而伐邾取邑是亦臧纥之所谓鼠者尔 汪氏克宽)
 (曰 僖公
虽曰私其母家犹有崇明祀保小寡之义/文公乘霸国之丧贪土地而舍逋逃其罪益甚矣) …… (第 54b 页)
 (与盟主之大夫敌焉也责公不早赴而自取其耻尔/ 刘氏敞曰公羊曰诸侯不可使与公盟昳晋大夫)
 (使与公盟非也在会者皆诸侯也既与公盟矣又何/云眣晋大夫乎且诸侯不欲与 鲁侯
盟乃敢眣晋大)
 (夫使之盟乎皆事之不然者也年孙氏觉曰春秋书/及某大夫盟者惟二例耳庄九 公及齐大夫 (第 60a 页)
 (及及者我所欲也若鲁及之耳然不书公及者为公/讳也公不能恪共臣职朝于京师而乃盟其王臣罪)
 (也故讳之而天王之不王 鲁侯
之不臣槩可见矣)
冬狄侵宋
 集说(高氏闶曰狄侵诸大国独宋未尔自宋乱之后/狄既侵之楚次厥貉又将来伐则 …… (第 15a 页)
 (为时君之女皆非也伯姬以庄公二十五年归把至/僖公时则先君之女也何以五年朝其子三十一年)
 (来求妇俱不称子耶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先儒讥 僖/公
爱女之过则时君之女也何以书归书卒俱不称)
 (子耶揆以全经未为/允恊故删而不录)
夏楚人围巢(巢杜注 …… (第 23b 页)
 (曰会公初卫郑舍晋而从楚岂得已哉彊弱之势不/敌灭亡之徵可待姑为一时之计尔而晋未之察季)
 (文子相 鲁侯
为之请成以纾两国之患春秋善和难/故详志之且见公一出而二国附如此惜乎其自怠)
 (也其赵氏鹏飞曰晋襄既 (第 33b 页)
 (有方望无所不通诸侯有一国则境外之山川他人/所主者而可以望乎季氏旅于泰山冉求不能救而)

 (夫子责之者为秦山 鲁侯
所主也大夫何与焉季氏/不得旅泰山则河海非鲁之封内其不得祭亦明矣)
 (犹者可已不/当为之辞)
 集 …… (第 27a 页)
 (年免牲犹三望此年成七年不郊犹三/望可已不已不当为而为其过益甚矣)
葬匡王
 胡传(四月而葬王室不君其礼略也微者往会 鲁侯/
不臣其情慢也或曰宣公亲之者也而常事不)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