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論語類
樂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法制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太玄部
谓之朝享然周礼朝享非谓告朔而听朔于明堂以
特牲告其帝及神配以文王武王无所经见要之告
朔于庙饩以特牲谓之月祭此先王之礼也 鲁文公
不行告朔之礼但身至庙拜谒而已故春秋讥之谷
梁言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于祢庙礼也又曰闰 (第 4b 页)
特牲告其帝及神配以文王武王无所经见要之告
朔于庙饩以特牲谓之月祭此先王之礼也 鲁文公
不行告朔之礼但身至庙拜谒而已故春秋讥之谷
梁言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于祢庙礼也又曰闰 (第 4b 页)
(盖亦风土所致张子发此/说可谓能通天地人矣)
集说(朱氏公迁曰卫多君子于诗可见如淇/奥之武公固非诸国所有而 文公兴 卫)
(亦卓卓可称者其馀如凯风之孝子北门之/忠臣北风之智者干旄之贤大夫简兮之贤)
(第 84b 页)
集说(朱氏公迁曰卫多君子于诗可见如淇/奥之武公固非诸国所有而 文公兴 卫)
(亦卓卓可称者其馀如凯风之孝子北门之/忠臣北风之智者干旄之贤大夫简兮之贤)
(第 84b 页)
往顷王既立公又不)
(朝乃及王臣为不相信之盟臣子之义安在哉家氏曰/顷王即位诸侯莫有朝京师者王命苏子盟 鲁文公 傥)
(知事君之道辞不敢盟躬觐于京师而请职事焉可也/今及苏子盟不恭甚矣春秋虽为鲁讳而贬鲁之意深)
( (第 14b 页)
(朝乃及王臣为不相信之盟臣子之义安在哉家氏曰/顷王即位诸侯莫有朝京师者王命苏子盟 鲁文公 傥)
(知事君之道辞不敢盟躬觐于京师而请职事焉可也/今及苏子盟不恭甚矣春秋虽为鲁讳而贬鲁之意深)
( (第 14b 页)
(辞说言乞则不得不与释例曰师乞者深求过礼之/辞执谦以逼成其讨是解乞为谦意陈氏曰外乞师)
(不书必盟主也而后书乞卑辞也见晋之无以今与/国也常山刘氏曰虽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 …… (第 7b 页)
(晋国 文公 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
(师亦悔于厥心用集 (第 9b 页)
我 文公 是穆之成也 (第 9b 页)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
(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 (第 9b 页)
文公 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
(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 (第 9b 页)
(不书必盟主也而后书乞卑辞也见晋之无以今与/国也常山刘氏曰虽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 …… (第 7b 页)
(晋国 文公 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
(师亦悔于厥心用集 (第 9b 页)
我 文公 是穆之成也 (第 9b 页)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
(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 (第 9b 页)
文公 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
(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 (第 9b 页)
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
(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
(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 (第 39a 页)
(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
(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 (第 39a 页)
甲兵受之天子不相统属鲁兵非晋所得专也(本陆/氏微)
(旨/)今晋不以王命兴诸侯之师故特书曰乞(常山刘/氏曰虽)
(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以正王法赵/氏曰天子在上而诸侯自相请师非礼也)以见(音/现)
(下/同)其卑伏屈损无自 (第 26a 页)
(旨/)今晋不以王命兴诸侯之师故特书曰乞(常山刘/氏曰虽)
(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以正王法赵/氏曰天子在上而诸侯自相请师非礼也)以见(音/现)
(下/同)其卑伏屈损无自 (第 26a 页)
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
言有文在其手曰文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
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
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
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
君慎器与名不可以 (第 30a 页)
言有文在其手曰文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
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
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
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
君慎器与名不可以 (第 30a 页)
上卿(林僖公赐以汶阳之田及/费在僖元年○费音秘)至于文子武子
(杜文子行/父武子宿)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
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林文十八年公子遂杀恶及/视而立宣公鲁君于是始失)
(其国之权○ (第 18b 页)
(杜文子行/父武子宿)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
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林文十八年公子遂杀恶及/视而立宣公鲁君于是始失)
(其国之权○ (第 18b 页)
乘(辑录文公是年冬立明年为/元年季年在僖公二十五年)季年乃三百
乘(见闵公三年騋牝三千乃诗人称美之辞/不必求其实也集传引此以见 文公兴 卫)
(之/由)
螮(丁计/反)蝀(都动/反)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子万/反)父母
兄弟( …… (第 15b 页)
螮蝀三章章四句(一章贱之二章恶之三章深/责之○增释许氏曰卫因淫)
(邪以致祸败其乱极矣 文公 一转移之民之/知义乃如此且其辞非止论事常言而达理)
(知命真君/子之言也) …… (第 17b 页)
兴也止容止也俟待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叶想/止反)
兴也体支体也遄速也
相鼠三章章四句(反覆讥刺辅氏谓螮蝀相鼠/二诗皆 文公 化行而人心去)
(邪反正之时也故其疾恶如此而后篇又继/以好善之诗焉辑录严氏曰凡兽皆冇皮齿) …… (第 18b 页)
此则其声音亦淫靡故闻其乐使人懈慢
而有邪僻之心也郑诗放此(卫多君子于/诗可见如淇)
(澳之武公固非诸国所冇而 文公兴 卫亦/卓卓可称者其馀如凯风之孝子北门之)
(忠臣北风之智者干旄之贤大夫简兮之/贤伶官考槃之 (第 49a 页)
乘(见闵公三年騋牝三千乃诗人称美之辞/不必求其实也集传引此以见 文公兴 卫)
(之/由)
螮(丁计/反)蝀(都动/反)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子万/反)父母
兄弟( …… (第 15b 页)
螮蝀三章章四句(一章贱之二章恶之三章深/责之○增释许氏曰卫因淫)
(邪以致祸败其乱极矣 文公 一转移之民之/知义乃如此且其辞非止论事常言而达理)
(知命真君/子之言也) …… (第 17b 页)
兴也止容止也俟待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叶想/止反)
兴也体支体也遄速也
相鼠三章章四句(反覆讥刺辅氏谓螮蝀相鼠/二诗皆 文公 化行而人心去)
(邪反正之时也故其疾恶如此而后篇又继/以好善之诗焉辑录严氏曰凡兽皆冇皮齿) …… (第 18b 页)
此则其声音亦淫靡故闻其乐使人懈慢
而有邪僻之心也郑诗放此(卫多君子于/诗可见如淇)
(澳之武公固非诸国所冇而 文公兴 卫亦/卓卓可称者其馀如凯风之孝子北门之)
(忠臣北风之智者干旄之贤大夫简兮之/贤伶官考槃之 (第 49a 页)
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
莫之或罪也对曰友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
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
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
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
(第 32a 页)
莫之或罪也对曰友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
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东门
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
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
(第 32a 页)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
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有大功于
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 鲁文
公 薨而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
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 (第 33b 页)
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有大功于
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 鲁文
公 薨而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
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 (第 33b 页)
劳民今一朝城二邑其劳民为甚书城诸及郓贬也
春秋之法城非其时贬城非其地贬兴兵以城尤在
所贬 鲁兴 兵而城三襄十五年季孙宿叔孙豹城成
郛哀三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城启阳与此为三皆讥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 (第 10a 页)
春秋之法城非其时贬城非其地贬兴兵以城尤在
所贬 鲁兴 兵而城三襄十五年季孙宿叔孙豹城成
郛哀三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城启阳与此为三皆讥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