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論語類
樂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法制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太玄部
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
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
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
而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
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 (第 86a 页)
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
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
而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
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 (第 86a 页)
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
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
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
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
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
不可以假 (第 37a 页)
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
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
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
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
不可以假 (第 37a 页)
乎民虽怀其君亦不胜恤其身矣尚何恃而不逃民
逃则楚若履无人之境故乘破竹之威以遂入郓也
郓莒鲁交争之邑于时盖在莒 鲁文公 城诸及郓而
未能得襄十二年莒人围台季孙宿救台遂入郓则
知成公之世郓不在鲁也楚人溃莒而遂入其邑宜 (第 49b 页)
逃则楚若履无人之境故乘破竹之威以遂入郓也
郓莒鲁交争之邑于时盖在莒 鲁文公 城诸及郓而
未能得襄十二年莒人围台季孙宿救台遂入郓则
知成公之世郓不在鲁也楚人溃莒而遂入其邑宜 (第 49b 页)
(于今为庶主所知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震而卜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
(生有文在其手曰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
(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 (第 48b 页)
(生有文在其手曰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文公 薨而)
(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 (第 48b 页)
公室辅及生如卜
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
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
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
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 (第 59b 页)
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
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 鲁
文公 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
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 (第 59b 页)
曰子有令名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晋吾兄
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闻夫献子于兄之所为无大
过焉者宁居之不改如是则 鲁文公 之必毁泉台者
宜春秋之所讥也昔者唐宣宗初立时君臣务反会
昌之政至僧尼之弊皆复其旧熙宁之法病民者将 (第 22b 页)
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闻夫献子于兄之所为无大
过焉者宁居之不改如是则 鲁文公 之必毁泉台者
宜春秋之所讥也昔者唐宣宗初立时君臣务反会
昌之政至僧尼之弊皆复其旧熙宁之法病民者将 (第 22b 页)
(左氏云公使如楚乞师欲以伐齐此时齐鲁未见有/怨何为乞师以伐之哉左氏有臧宣叔齐楚结好我)
(新盟晋晋楚争盟齐师必至之言则是年必不乞师/以伐齐也齐楚既好亦必不为 鲁兴 师左氏乞师之)
(说不足/信矣) (第 37a 页)
(新盟晋晋楚争盟齐师必至之言则是年必不乞师/以伐齐也齐楚既好亦必不为 鲁兴 师左氏乞师之)
(说不足/信矣) (第 37a 页)
间晋难也
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
鲁尝取须句矣复书取者盖又入于邾也僖公取须
句反其君今邾之公子叛邾在 鲁文公 取须句使邾
之公子守焉绝大皞之祀贪土地而主逋逃非义甚
矣郚鲁邑遂以伐邾之师城之民劳弗恤矣且东作 (第 14a 页)
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
鲁尝取须句矣复书取者盖又入于邾也僖公取须
句反其君今邾之公子叛邾在 鲁文公 取须句使邾
之公子守焉绝大皞之祀贪土地而主逋逃非义甚
矣郚鲁邑遂以伐邾之师城之民劳弗恤矣且东作 (第 14a 页)
(杜氏曰凡朝聘会遇侵伐用兵执杀土功之属例/ 不书日盟战败入灭崩薨卒葬弑君日食之属)
(例多书日盟自 文公 以前书日者凡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书日者四百三十一年数略同而)
(日数加倍故知久远遗落不与近同陆 (第 13a 页)
(例多书日盟自 文公 以前书日者凡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书日者四百三十一年数略同而)
(日数加倍故知久远遗落不与近同陆 (第 13a 页)
(宋公羊传曰乞者卑辞也孙氏曰国之大小师之/众寡皆有王制不可乞也书者恶鲁不能内修戎)
(备而外乞师于荆楚常山刘氏曰虽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以正王法若公子遂如楚乞师)
(则又讥用外兵伐中国尔胡氏曰齐人侵西伐北/固非义矣僖公不 …… (第 59b 页)
(国之受楚祸乃畏之德之谨事之以求媚焉故往/会楚子于师而受其盟中国无霸荆楚肆行而无)
(忌以至于此哀哉高氏曰公畏楚之彊而求为此/盟以报乞师之恩宋于是告急于晋而 文公 得以)
(为资遂霸/诸侯也) …… (第 62b 页)
(创也故次年即灭弦诱郑终桓公之霸楚为患而/不能制文公欲霸天下以为楚不大创不足以定)
(霸故欲战而胜楚以取威而后霸业定当是时楚/为齐宋二国之患 文公 欲虐曹卫致楚与战乃不)
(许卫盟执曹伯以快宋人之心因激楚人之怒而/使之不得不战以取一胜之功皆谲而 …… (第 66a 页)
(也然齐桓图楚之功三十年而后有召陵之役会/诸侯之事亦三十馀年屡会屡盟而后有葵丘之)
(盛若 文公 则侵曹伐卫胜楚围许盟践土会于温/两致天王执曹伯复曹伯复卫侯执卫侯凡霸者)
(之事为之略尽而皆在一 (第 67a 页)
(备而外乞师于荆楚常山刘氏曰虽晋之大命 鲁/兴 师亦书曰乞所以正王法若公子遂如楚乞师)
(则又讥用外兵伐中国尔胡氏曰齐人侵西伐北/固非义矣僖公不 …… (第 59b 页)
(国之受楚祸乃畏之德之谨事之以求媚焉故往/会楚子于师而受其盟中国无霸荆楚肆行而无)
(忌以至于此哀哉高氏曰公畏楚之彊而求为此/盟以报乞师之恩宋于是告急于晋而 文公 得以)
(为资遂霸/诸侯也) …… (第 62b 页)
(创也故次年即灭弦诱郑终桓公之霸楚为患而/不能制文公欲霸天下以为楚不大创不足以定)
(霸故欲战而胜楚以取威而后霸业定当是时楚/为齐宋二国之患 文公 欲虐曹卫致楚与战乃不)
(许卫盟执曹伯以快宋人之心因激楚人之怒而/使之不得不战以取一胜之功皆谲而 …… (第 66a 页)
(也然齐桓图楚之功三十年而后有召陵之役会/诸侯之事亦三十馀年屡会屡盟而后有葵丘之)
(盛若 文公 则侵曹伐卫胜楚围许盟践土会于温/两致天王执曹伯复曹伯复卫侯执卫侯凡霸者)
(之事为之略尽而皆在一 (第 67a 页)
春秋比事卷六 宋 沈棐 撰
晋
悼公(名周成十八年立襄十五年卒在位十六年/)
晋自 文公兴 霸其子孙更五君皆无显迹足以昭前人
悼公自外至国人贤而立之遂能率服诸侯外强内安
用成霸业比功重耳可谓盛 …… (第 1a 页)
晋大夫
晋自曲沃始盛人才辈出公族为尤著焉见于傅文者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其首也桓公之世有师服栾宾
韩万栾共叔诸人庄公之世有士蔿游子富子诸人闵公之
世太子申生伐皋落氏有里克罕夷先丹木先友狐突诸
人然皆不见于经见于经者有若荀息丕郑父始以见杀
书皆不以盟会侵伐得书于经也历惠至文经皆书晋
侯晋人亦未有以名氏见者逮襄公即位文二年始书
处父盟会自是以后大夫专盟会侵伐不可胜举皆自
襄公之作俑也当是时处父盟 鲁文公 伐楚救江士縠 (第 23b 页)
晋
悼公(名周成十八年立襄十五年卒在位十六年/)
晋自 文公兴 霸其子孙更五君皆无显迹足以昭前人
悼公自外至国人贤而立之遂能率服诸侯外强内安
用成霸业比功重耳可谓盛 …… (第 1a 页)
晋大夫
晋自曲沃始盛人才辈出公族为尤著焉见于傅文者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其首也桓公之世有师服栾宾
韩万栾共叔诸人庄公之世有士蔿游子富子诸人闵公之
世太子申生伐皋落氏有里克罕夷先丹木先友狐突诸
人然皆不见于经见于经者有若荀息丕郑父始以见杀
书皆不以盟会侵伐得书于经也历惠至文经皆书晋
侯晋人亦未有以名氏见者逮襄公即位文二年始书
处父盟会自是以后大夫专盟会侵伐不可胜举皆自
襄公之作俑也当是时处父盟 鲁文公 伐楚救江士縠 (第 23b 页)
不能行
诸侯反会天子之世子而定其位虽上下之权倒置其
所以正世子之道则一也故首止之会春秋与其变之
正焉 鲁文公 之薨有适与母弟恶及视公子遂欲立宣
公乃请之齐杀二子而立宣公昭公薨于外有公衍公
为在季氏以公之怨不欲立 (第 25a 页)
诸侯反会天子之世子而定其位虽上下之权倒置其
所以正世子之道则一也故首止之会春秋与其变之
正焉 鲁文公 之薨有适与母弟恶及视公子遂欲立宣
公乃请之齐杀二子而立宣公昭公薨于外有公衍公
为在季氏以公之怨不欲立 (第 25a 页)
于隐公隐公卒弟桓公允立卒子庄公同立卒子闵公开立卒兄僖公申立卒子 文公兴
立卒子宣公倭立卒
子成公黑肱立卒子襄公午立卒子昭公裯立是为十世也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孙于齐三十二年卒于 …… (第 8a 页)
鲁
伐阳虎阳虎出奔齐在定九年)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注郑曰言此之时鲁定公
之初鲁自东门襄仲杀 文公 之子赤而立宣公于是政
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五世矣政逮于大夫 …… (第 8a 页)
称孟氏以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故夫三桓子孙至哀
公时皆衰微也注郑曰至世矣○正义曰云鲁自东门襄仲杀 文公 之子赤而立宣公者文十八年左传 (第 8b 页)
文
公
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宣公长而属诸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不可仲见于齐侯而请之齐
侯新立而欲亲鲁许 (第 8b 页)
子成公黑肱立卒子襄公午立卒子昭公裯立是为十世也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孙于齐三十二年卒于 …… (第 8a 页)
鲁
伐阳虎阳虎出奔齐在定九年)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注郑曰言此之时鲁定公
之初鲁自东门襄仲杀 文公 之子赤而立宣公于是政
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五世矣政逮于大夫 …… (第 8a 页)
称孟氏以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故夫三桓子孙至哀
公时皆衰微也注郑曰至世矣○正义曰云鲁自东门襄仲杀 文公 之子赤而立宣公者文十八年左传 (第 8b 页)
文
公
侯新立而欲亲鲁许 (第 8b 页)
方立悯公即位二年及僖公申立僖公五年正月辛亥
朔旦冬至殷历以为壬子距成公七十六岁
僖公即位三十三年子 文公兴 立文公元年距辛亥朔
旦冬至二十九岁是岁闰馀十三正小雪闰当在十一
月后而在三月故傅曰非礼也后五年闰馀十 (第 2b 页)
朔旦冬至殷历以为壬子距成公七十六岁
僖公即位三十三年子 文公兴 立文公元年距辛亥朔
旦冬至二十九岁是岁闰馀十三正小雪闰当在十一
月后而在三月故傅曰非礼也后五年闰馀十 (第 2b 页)
祭文武庙于雒邑亦禘礼也而周书谓之烝盖禘祫行于秋冬者皆得称时祭故孔安国以烝尝为大享谓秋冬易于洽百礼耳然 鲁文公
行祫于建未之月闵公行禘于建辰之月僖公又行于建午之月皆非冬月大烝也而后儒多引此以明祫禘之义将何取乎盖后 …… (第 10a 页)
之附会也
告朔
郑玄氏曰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鲁自 文公 始不视朔元按周礼太史颁告朔于邦国郑注云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谓之告朔人君即以 …… (第 10b 页)
楚左传云不朝正于庙是也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享朝正二礼各有三名同日而为之也每月朔之朝必朝于庙朝庙小于告朔 文公 废其大而行其小故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犹者可止之辞也 …… (第 11a 页)
周自平王以后政令不行告朔礼废不独鲁也夫子作春秋特书 文公 四不视朔深致意焉子贡欲去饩羊其亦昧于先王之制矣
旅
朱子曰旅祭名元按尚书禹贡云蔡蒙旅平又云九山刋旅孔 (第 11b 页)
之附会也
告朔
郑玄氏曰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享鲁自 文公 始不视朔元按周礼太史颁告朔于邦国郑注云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谓之告朔人君即以 …… (第 10b 页)
楚左传云不朝正于庙是也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享朝正二礼各有三名同日而为之也每月朔之朝必朝于庙朝庙小于告朔 文公 废其大而行其小故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犹者可止之辞也 …… (第 11a 页)
周自平王以后政令不行告朔礼废不独鲁也夫子作春秋特书 文公 四不视朔深致意焉子贡欲去饩羊其亦昧于先王之制矣
旅
朱子曰旅祭名元按尚书禹贡云蔡蒙旅平又云九山刋旅孔 (第 11b 页)
卫成公之过恶不多见也惟有信谗杀元咺子角一
事而已既而以叔武尸枕其股而哭之立使追杀歂
犬则是知己之过能自改悔未可直以为昏虐无道
之君也至于失国出居于外由其不假道与晋也晋
以私忿必欲致之于死至使医衍酖之无道在晋不
在成公武子当此之际自无弃而去之之理周旋其
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以济其君此正武子所当为
者今反谓其为愚推穷此说令人昏闷果谓其为佯
愚也却有尽心竭力之勤若谓其为真愚也复有保
身济君之美此诚不可晓也邦无道则愚本与邦无
道言孙邦无道卷而怀之之意同于武子行事中必
有所指能自韬晦之事故叹其人所不能及也 鲁文
公 赋湛露彤弓武子佯为不知此亦自晦之一事杜
预以为愚不可及亦有取也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
免患此说为是
(第 10a 页)
事而已既而以叔武尸枕其股而哭之立使追杀歂
犬则是知己之过能自改悔未可直以为昏虐无道
之君也至于失国出居于外由其不假道与晋也晋
以私忿必欲致之于死至使医衍酖之无道在晋不
在成公武子当此之际自无弃而去之之理周旋其
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以济其君此正武子所当为
者今反谓其为愚推穷此说令人昏闷果谓其为佯
愚也却有尽心竭力之勤若谓其为真愚也复有保
身济君之美此诚不可晓也邦无道则愚本与邦无
道言孙邦无道卷而怀之之意同于武子行事中必
有所指能自韬晦之事故叹其人所不能及也 鲁文
公 赋湛露彤弓武子佯为不知此亦自晦之一事杜
预以为愚不可及亦有取也程子曰邦无道能沈晦
免患此说为是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