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创作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检索
被提及者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群体影响力研究
人物库
126818
“秦昭襄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116
正文
106
题目
5
注释
4
序
1
人物库
38
先秦
38
古籍库
5937
经部
102
史部
2826
子部
2254
集部
671
道部
33
佛部
51
古籍库
禮類
读礼通考(清)徐乾学
5
礼记析疑(清)方苞
1
礼说(清)惠士奇
1
五礼通考(清)秦蕙田
4
钦定礼记义疏(清)乾隆
1
大学衍义补(明)邱浚
1
大学衍义(宋)真德秀
7
礼记集说(宋)卫湜
6
礼记要义(宋)魏了翁撰
1
大戴礼记(汉)戴德
1
礼记注疏(汉)郑玄
1
小學類
别雅(清)吴玉搢
1
唐韵正(清)顾炎武
2
钦定音韵述微(清)梁国志
1
御定康熙字典(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洪武正韵(明)乐昭凤
2
五音集韵(金)韩道昭
2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宋)丁度
1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宋)毛晃
1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宋)欧阳德隆
1
重修广韵(宋)陈彭年
2
说文系传 (南唐)徐锴
2
尔雅注疏 (晋)郭璞
1
急就篇(汉)史游
1
原本广韵
3
春秋類
春秋大事表(清)顾栋高
1
春秋地理考实(清)婺源江永
1
春秋地名考略(清)高士奇
13
读左日钞(清)朱鹤龄
2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清)王掞
2
春秋辩义(明)卓尔康
1
春秋春王正月考(明)张以宁
1
春秋大全(明)胡广
4
读春秋略记(明)朱朝瑛
1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元)汪克宽
4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元)俞皋
2
詩類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清)圣祖仁皇帝
2
读诗私记(明)李先芳
1
诗经疏义会通(元)朱公迁
1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宋)戴溪
1
陆氏诗疏广要 (吴)陆玑
1
書類
尚书古文疏證(清)阎若璩
5
禹贡会笺(清)徐文靖
1
禹贡锥指(清)胡渭
4
禹贡说断(宋)傅寅
1
禹贡指南(宋)毛晃
1
易類
田间易学(清)钱澄之
1
易图明辨(清)胡渭
1
古周易订诂(明)何楷
1
四書類
四书释地(清)阎若璩
2
四书大全(明)胡广
2
四书通證(元)张存中
2
孝經類
御定孝经衍义(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
1
孝经注疏(唐)明皇
1
詔令奏議類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
15
別史類
春秋战国异辞(清)陈厚耀
182
尚史(清)李锴
148
郝氏续后汉书(元)郝经
7
古今纪要(宋)黄震
19
古史(宋)苏辙
159
路史(宋)罗泌
4
通鉴纪事本末(宋)袁枢
30
通志(宋)郑樵
173
地理類
春明梦馀录(清)孙承泽
1
大清一统志(清)和珅
37
甘肃通志(清)李迪
3
关中胜迹图志(清)毕沅
7
贵州通志(清)靖道谟
4
行水金鉴(清)傅泽洪
4
河南通志(清)孙灏
22
湖广通志(清)夏力恕
7
畿辅通志(清)田易
12
江南通志(清)黄之隽
1
历代帝王宅京记(清)顾炎武
2
日下旧闻考(清)于敏中
1
山东通志(清)杜诏
2
山西通志(清)储大文
23
陕西通志(清)沈清崖
35
水经注集释订讹(清)沈炳巽
17
水经注释(清)赵一清
20
四川通志(清)张晋生
3
天下郡国利病书(清)
4
钦定热河志(清)和珅
1
云南通志(清)靖道谟
1
江汉丛谈(明)陈士元
1
明一统志(明)李贤
3
蜀中广记(明)曹学佺
7
长安志图(元)李好文
1
茅山志(元)刘大彬撰
1
长安志(宋)宋敏求
5
方舆胜览(宋)祝穆
5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
32
雍录(宋)程大昌
1
舆地广记(宋)欧阳忞
8
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
7
荆楚岁时记 (梁)宗懔
1
水经注 (魏)郦道元
13
三辅黄图 阙名
1
无锡县志
9
故事類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
15
通典(唐)杜佑
9
政書類
皇朝文献通考(清)乾隆
1
历代建元考(清)钟渊映
1
钦定皇朝通志(清)高宗弘历
1
元朝典故编年考(清)孙承泽
2
七国考(明)董说
48
钱通(明)胡我琨
1
东汉会要(宋)徐天麟
1
編年類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清)乾隆诏廷臣就乾隆
1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清)乾隆
32
竹书统笺(清)徐文靖
4
纲目续麟(明)张自勋
6
十八史略(元)曾先之
19
大事记(宋)吕祖谦
93
皇王大纪(宋)胡宏
20
稽古录(宋)司马光
17
通鉴地理通释(宋)王应麟
15
西汉年纪(宋)王益之
4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26
资治通鉴前编(宋)金履祥
1
资治通鉴释文(宋)
6
前汉纪(汉)荀悦
3
紀事本末類
绎史(清)马骕
218
史評類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元)胡一桂
22
历代名贤确论(宋)
4
通鉴答问(宋)王应麟
1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宋)朱熹
25
御批资治通鉴纲目前编(宋)朱熹
1
史通(唐)刘知几
2
目錄類
经义考(清)朱彝尊
1
宝刻丛编(宋)陈思
2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1
兰亭考(宋)桑世昌
1
別集類
通典(唐)杜佑
9
正史類
读史记十表(清)汪越
2
史记疑问(清)邵泰衢
1
班马异同(宋)倪思
2
史记集解(宋)裴骃
205
新唐书[维基](宋)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
1
晋书[维基](唐)太宗御
2
旧唐书[维基] (后晋)刘煦
1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
19
史记正义(唐)张守节
210
后汉书[维基](南北朝)范蔚宗
16
魏书[维基] (北齐)魏收
1
三国志[维基] (晋)陈寿
1
汉书[维基](汉)班固
12
前汉书(汉)班固
32
史记[维基](汉)司马迁撰
214
史记三家注[维基](汉)司马迁
238
職官類
钦定历代职官表(清)永瑢
3
礼部志稿(明)俞汝楫
1
史鈔類
通鉴总类(宋)沈枢
2
時令類
御定月令辑要(清)康熙
3
傳記類
陈清端公年谱(清)丁宗洛
1
明儒言行录(清)沈佳
1
高士传 (晋)皇甫谧
1
雜史類
鲍氏战国策注(宋)鲍彪
38
战国策校注(宋)鲍彪
112
战国策(汉)高诱
63
載記類
华阳国志 (晋)常璩
2
越绝书(汉)袁康
1
類書類
读书纪数略(清)宫梦仁
6
格致镜原(清)陈元龙
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维基](清)陈梦雷
2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维基](清)陈梦雷
9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维基](清)陈梦雷
1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维基](清)陈梦雷
1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维基](清)陈梦雷
2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维基](清)陈梦雷
6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维基](清)陈梦雷
1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维基](清)陈梦雷
1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维基](清)陈梦雷
9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维基](清)陈梦雷
2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维基](清)陈梦雷
1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维基](清)陈梦雷
8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维基](清)陈梦雷
1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维基](清)陈梦雷
8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维基](清)陈梦雷
7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历法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维基](清)陈梦雷
10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维基](清)陈梦雷
24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维基](清)陈梦雷
4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维基](清)陈梦雷
28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维基](清)陈梦雷
18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维基](清)陈梦雷
52
御定分类字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25
御定佩文韵府(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257
御定骈字类编(清)圣祖仁皇帝
87
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88
御定韵府拾遗(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0
御定子史精华(清)圣祖仁皇帝
46
广博物志(明)董斯张
9
经济类编(明)冯琦
78
名疑(明)陈士元
2
骈志(明)陈禹谟
9
山堂肆考(明)彭大翼
4
说略(明)顾起元
2
天中记(明)陈耀文
21
同姓名录(明)余寅
2
图书编(明)章潢
8
万姓统谱(明)凌迪知
1
永乐大典[维基](明)解缙
38
喻林(明)徐元太
30
氏族大全(元)阙名
4
韵府群玉(元)阴劲弦
7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
21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宋)谢维新
22
古今姓氏书辩證(宋)邓名世
1
古今源流至论(宋)林駧
1
海录碎事(宋)叶庭圭
1
记纂渊海(宋)潘自牧
9
锦绣万花谷(宋)阙名
3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宋)章定
8
群书考索(宋)章如愚
2
实宾录(宋)马永易
10
事物纪原(宋)高承
3
太平御览(宋)李昉
86
小学绀珠(宋)王应麟
2
姓氏急就篇(宋)王应麟
1
玉海(宋)王应麟
22
职官分纪(宋)孙逢吉
4
白孔六帖(唐)白居易
8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辑
15
龙筋凤髓判(唐)张鷟
1
蒙求集注(唐)李瀚
2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
21
元和姓纂(唐)林宝
1
编珠(隋)杜公瞻
1
藝術類
六艺之一录(清)倪涛
5
书诀(明)丰坊
1
小說家類
辍耕录(元)陶宗仪
2
太平广记(宋)李昉
6
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
4
续齐谐记 (梁)吴均
1
儒家類
双桥随笔(清)周召
1
御纂朱子全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性理大全书(明)胡广
1
中庸衍义(明)夏良胜
1
黄氏日抄(宋)黄震
9
孙子集注(宋)
1
傅子 (晋)傅玄
1
家语(魏晋)王肃
1
说苑(汉)刘向
4
新序(汉)刘向
7
盐铁论(汉)桓宽
1
扬子法言(汉)扬雄
10
荀子 (楚)荀况
2
雜家類
白田杂著(清)王懋竑
2
订讹杂录(清)胡鸣玉
1
管城硕记(清)徐文靖
2
潜邱劄记(清)阎若璩
2
日知录(清)顾炎武
10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
1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
2
拾遗录(明)胡爌
2
说孚(明)陶宗仪
6
通雅(明)方以智
3
疑耀(明)张萱
1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
2
正杨(明)陈耀文
1
卮林(明)周婴
4
遵生八笺(明)高濂
1
北轩笔记(元)陈世隆
1
隐居通义(元)刘埙
2
宾退录(宋)赵与峕
1
常谈(宋)吴箕
1
古今考 (宋)魏了翁创稿 (元)方回补辑
15
果学纪闻(宋)王应麟
9
靖康缃素杂志(宋)黄朝英
1
懒真子(宋)马永卿
1
类说(宋)曾慥
2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
1
容斋随笔(宋)洪迈
2
事实类苑(宋)江少虞
1
纬略(宋)高似孙
2
西溪丛语(宋)姚宽
1
学林(宋)王观国
2
演繁露(宋)程大昌
1
元城语录解(宋)马永卿
2
长短经(唐)赵蕤
10
群书治要(唐)魏徵等撰
26
意林(唐)马总
1
风俗通义(汉)应劭
8
淮南鸿烈解(汉)刘安
3
论衡(汉)王充
3
吕氏春秋(先秦)吕不韦
13
術數類
皇极经世书(宋)邵雍
10
唐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
1
法家類
韩非子(先秦)韩非
9
韩非子 (周)韩非
10
兵家類
武编(明)唐顺之
2
武经总要(宋)曾公亮
1
道家類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
2
釋家類
佛祖历代通载(元)释念常
3
释氏稽古略(元)释觉岸
10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
1
總集類
古文雅正(清)蔡世远
4
明文海(清)黄宗义
5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维基](清)严可均辑
27
全唐文(清)周绍良
7
御定历代赋汇(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2
御选古文渊鉴(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5
东汉文纪(明)梅鼎祚
1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
4
皇霸文纪(明)梅鼎祚
29
明文衡(明)程敏政
4
全蜀艺文志(明)周复俊
1
唐宋八大家文钞(明)茅坤
2
文编(明)唐顺之
11
文章辨体汇选(明)贺复徵
104
西汉文纪(明)梅鼎祚
4
风雅翼(元)刘履
1
唐音(元)杨士弘
1
天下同文集(元)周南瑞
1
文选补遗(元)陈仁子
8
古文集成前集(宋)王霆震
6
古文苑(宋)章樵
2
妙绝古今(宋)汤汉
5
十先生奥论注(宋)阙名
1
宋文选(宋)
1
文苑英华(宋)李昉
3
文章正宗(宋)真德秀
31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
1
六臣注文选 (梁)萧统
52
文选 (梁)萧统[李善等注]
2
文选注 (梁)萧统
50
別集類
白湖集(清)尹鑴
1
陈检讨四六(清)陈维崧
5
斗庵集(清)金若鍊
4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3
遁翁集(清)韩汝愈
1
耳溪集(清)洪良浩
1
艮斋集(清)田愚
3
古欢堂集(清)田雯
1
古欢堂收草(清)姜玮
1
弘斋全书(清)正祖
5
洪北江诗文集(清)洪亮吉撰
1
华西集(清)李恒老
1
鲒埼亭集(清)全祖望撰
2
懒隐集(清)李东标
1
立斋遗稿(清)姜再恒
8
梅村家藏藁(清)吴伟业撰
1
梅山集(清)洪直弼
2
青城集(清)成大中
1
青庄馆全书(清)李德懋
14
三渊集(清)金昌翕
4
省斋集(清)柳重教
1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清)圣祖仁皇帝
1
疏斋集(清)李颐命
1
述学内篇(清)汪中
1
惜抱轩文集(清)姚鼐撰
1
芗隐集(清)李章赞
1
性斋集(清)许传
1
研经斋全集(清)成海应
2
峿堂集(清)李象秀
1
渊泉集(清)洪奭周
1
云溪漫稿(清)金钟正
1
湛轩书(清)洪大容
1
湛园集(清)姜宸英
1
朱舜水文选(清)朱之瑜
1
竹圃集(清)朴淇钟
1
自著(清)俞汉隽
1
沧溟集(明)李攀龙
4
诚意伯文集(明)刘基
1
读书后(明)王世贞
1
方麓集(明)王樵
1
方洲集(明)张宁
1
凫藻集(明)高启
1
感树斋集(明)朴汝梁
1
高太史凫藻集(明)高启
1
艮斋集(明)李德弘
2
艮斋集(明)崔演
1
孤山遗稿(明)尹善道
1
记言(明)许穆
1
茅薝集(明)魏学洢
1
浦渚集(明)赵翼
1
谦斋集(明)河弘度
1
潜冶集(明)朴知诫
4
清江贝先生文集(明)贝琼
1
升庵集(明)杨慎
1
宋子大全(明)宋时烈
4
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明)刘基
1
退溪集(明)李滉
1
文宪集(明)宋濂
3
武陵杂稿(明)周世鹏
1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贞
22
俨山集(明)陆深
1
忧亭集(明)金克成
1
愚伏集(明)郑经世
1
剡源文集(元)戴表元
3
滹南集(金)王若虚
2
韩集举正(宋)方崧卿
1
施注苏诗(宋)苏轼
11
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
2
原本韩集考异(宋)朱熹
1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宋)陈与义撰
1
东雅堂昌黎集注(唐)韩愈
1
骆丞集(唐)骆宾王
6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唐)李贺
1
李太白集注(唐)李白
19
李义山文集笺注(唐)李商隐
3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
4
柳河东集注(唐)柳宗元
1
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
9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唐)韩愈
1
五百家注柳先生集(唐)柳宗元
4
盈川集(唐)杨炯
1
咏史诗(唐)胡曾
29
徐孝穆集笺注 (陈)徐陵
3
庾开府集笺注 (北周)庾信
5
庾子山集 (周)庾信
25
孔北海集(汉)孔融
2
詩文評類
历代诗话(清)吴景旭
5
文心雕龙辑注(清)黄叔琳
4
载酒园诗话(清)贺裳
1
楚辭類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
4
禪宗部類
禅林宝训笔说(清)智祥
2
禅林宝训合注(清)张文嘉
2
禅林宝训音义(明)大建
3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宋)正觉
1
祖庭事苑(宋)善卿
4
祖堂集 (南唐)
2
史傳部類
历朝释氏资鉴(元)熙仲
3
释氏通鉴(宋)本觉
3
北山录(唐)神清
1
破邪论(唐)法琳
1
甄正论(唐)玄嶷
2
历代三宝纪(隋)费长房
4
事彙部類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宋)太宗赵炅
1
法華部類
法华经大成音义(清)净升
3
法华经指掌疏事义(清)通理
3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宋)从义
1
观音义疏记(宋)知礼
1
洞真部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
2
洞神部
混元圣纪(宋)谢守灏
4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杜光庭
1
太清部
孙子注解
1
太玄部
皇极经世(宋)邵雍
9
續道藏
弘道录(明)邵经邦
1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朱权
2
«
1
2
3
4
5
6
7
»
春秋地名考略 卷四
(昭王十六年司马错攻魏取轵及邓或曰邓当作/宁又战国策秦攻魏取宁邑亦即宁也信陵君曰)
(通韩上党于共宁韩非说
秦昭王
越长平西伐修/武盖宁与修武通称矣汉高祖封功臣魏遫为宁)
(侯汉二年军于修武寻置修武县属河内郡晋属
(第 19b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六
长葛
(隐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杜注颍川长社北冇/长葛县 臣谨按汉志长社县属颍川郡应劭)
(曰宋之长葛也其社中树暴长因更名后汉书长/社县有长葛城战国时属魏
秦昭襄
三十三年取)
(魏长社水经注洧水与龙渊水合出长社县西北/又经长社县故城北郑之长葛邑也后为县徙于)
(第 5a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七
平丘
(昭十三年会于平丘杜注平丘在陈留长垣县/西南 臣谨按陈留风俗传云平丘卫灵公所)
(置邑战国策黄歇上
秦昭王
书曰王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释之者曰蒲即蒲城衍衍氏首牛首)
(长垣或曰首垣即长垣也仁一作任今济宁 ……
(第 20b 页)
沙
(定七年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南/有沙亭 臣谨按公羊作沙泽左传曰盟于琐杜)
(注即沙也晋地道记元城县南有琐阳城晋太和/五年
秦王
猛围邺燕慕容桓自沙亭屯内黄是也)
瓦
(定八年公会晋师于瓦杜注瓦卫地东郡燕县东/北冇瓦亭 臣谨按后
(第 21b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八
(里有古鄢国楚为鄢县昭十二年王沿夏将欲入/鄢杜注顺汉水入鄢也鄢楚之别都后楚徙郢于)
(鄀兼称鄢郢楚又尝自鄀徙鄢踰年而复顷襄王/十六年与
秦昭王
会于鄢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
(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高诱曰秦兵出武关则临鄢/下黔中则临郢也秦亦为鄢县汉 ……
(第 9a 页)
(子仪之乱析公奔晋杜注事在文十六年昭十八/年许迁于白羽左传楚子使王子胜迁许于析实)
(白羽杜注于传时白羽改为析后许迁于容城哀/十八年楚复封子国于析战国时
秦昭王
发兵出)
(武关攻楚取析是也秦曰中阳县汉仍曰析县属/弘农郡魏属南乡郡晋初因之后属顺阳郡后魏)
(第 16b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九
(之外叛王使城父司马奋扬杀太子未至而使遣/之陈城父人执已以至哀六年吴伐陈楚子救陈)
(师于城父秋
昭王
攻大冥卒于城父史记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破楚鄢郢引军而西与蒙恬会城)
(父即此汉置父城县属颍川郡光
(第 15b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十
(循是以推蔡亦祗应复其旧国孔传所云存疑可/也春秋时亦称上蔡竹书纪年魏章帅师及郑师)
(伐楚取上蔡亦谓之蔡阳
秦昭襄
三十三年客卿/胡伤取魏蔡阳孔氏曰蔡城在蔡水之阳也汉因)
(置上蔡县应劭曰以九江有下蔡故称上蔡后汉
(第 25a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十二
(曰志言泰伯后者以仲雍嗣泰伯故也僖二年宫/之奇曰泰伯虞仲太王之昭也杜注穆生昭昭生)
(穆以世次计泰伯虞仲于周为穆僖五年晋人执/虞公虞遂亡战国属魏为吴城史记
秦昭王
伐魏)
(取吴城是也汉置大阳县属河东郡周天和二年/省大阳县移河北县治此隋属陜州栝地志故虞)
……
(第 4b 页)
又迁于容城
(定四年许迁于容城今臣谨按应劭曰/容城即汉之华容城 为监利县非也)
(哀六年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左傅云因/楚败也此时
昭王
新复国华容近在国都之侧郑)
(亦岂能至此或曰容城即在叶县西差为近理耳/又哀元年许男复从楚围蔡似未
(第 22b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十三
(乳谷谓虎于莬故命之曰斗谷于莬以其女妻伯/比杜注郧国名盖即此郧也其后灭于楚有其地)
(昭十四年楚子杀斗成然使斗卒居郧以无忘旧/勋定四年吴入郢
昭王
自云中奔郧郧公辛之弟)
(怀将弑王辛止之与其弟巢以王奔随是也其地/汉志江夏竟陵县有郧乡楚郧公邑应
(第 14a 页)
春秋地名考略 卷十四
(师既振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鄢陵之役蛮与/共王合兵击晋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
(庭苍梧
秦昭王
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章怀太子注曰楚屈瑕伐罗罗)
……
(第 16a 页)
(决观盖亦尝称/观故杜氏云然)
扈
(见上杜注扈在始平鄠县傅臣谨按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孔 扈与夏同姓楚语
昭)
(王
使观射父傅太子射父辞曰尧有丹朱舜冇商/均夏有观扈周冇管蔡是其恃亲而不恭也知为)
(第 30b 页)
别雅 卷五
目击目及也 庄子田子方目击而道存郭璞云目裁
往意已达盖借击为及也后汉书郅惮傅子张但目
击而己晋书葛洪傅于馀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
击而己各无所言淮南子人閒训将筑修城西属流
沙北击辽水击并同及
不阖不合也 战国策范雎上
秦昭王
书意者臣愚而
不阖王心邪注阖同合淮南子地形训阖四海之内
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阖亦与合同
(第 66b 页)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卷四
四十八嶝 嶝
(丁邓切隥道亦作磴隥西京赋隥道逦倚以正东阁道也两都赋陵隥道)
镫
(马鞁具释云鞍镫也祭法执镫豆下跗也又都腾切见登字韵)
邓
(唐亘切国名释云周
申国也
楚昭襄王
取韩置南阳郡始皇三十六郡邓居一焉隋以南阳为县改为邓州取邓国名又姓)
蹬
(蹭蹬失道)
幐
(囊属又徒登切
(第 70a 页)
重修广韵 卷二
也又汉复姓六氏吴延陵季子之后有延陵氏高士传有于陵子仲战国策有安陵)
(丑吕氏春秋有铅陵卓子汉有高陵显
秦昭王
弟高陵君之后楚有公子食采于邓陵后以为氏力膺切十八)
淩
(历也)
(又水名出临淮亦姓吴将有淩统)
夌
(说文
(第 54b 页)
重修广韵 卷四
絙)
䱍
(鱼名)
(石连皃)
○蹭
(蹭蹬千邓切二)
(刀割过也)
○
邓
(国名周为申国平王母申后之家战国时韩地
秦昭襄王
取韩置南阳郡释名曰在南中而居阳地故以为名始皇三)
(十六郡即其一焉隋以南阳为县改为邓州取邓国名之又姓
(第 78a 页)
原本广韵 卷二
又汉复姓六氏吴延陵/季子之后有延陵氏高士传有于陵子仲战国策有安陵丑吕)
(氏春秋有铅陵卓子汉有高陵显
秦昭王
弟高陵君/之后楚有公子食采于邓陵后以为氏力膺切十八)
淩
(历也/又水)
(第 45a 页)
原本广韵 卷四
(鱼/名/石莲/皃)
蹭
(蹭蹬千/邓切二/刀割/过也)
邓
(国名周为申国平王/母申后之家战国时)
(地
楚昭襄王
取韩置南阳郡释名曰在楚地
(第 58a 页)
昭襄王
取韩置南/阳郡释名曰在南中而居阳地故以为名始皇三十六郡即其)
(一焉隋以南阳为县改为邓州取邓国名之又
(第 58a 页)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卷四
作介人又佋价与介同)
界
(境也垂也)
(分画也限也亦作界又离閒也扬雄解嘲范雎界泾阳注界间其兄弟使疏泾阳
秦昭王
弟贵用事也)
界 䯰
(簪髻)
㠹
(帻也亦作介)
犗
(犍牛凡畜健强者皆曰犗)
疥
(疮疥)
玠
(大圭诗书作介)
(第 51a 页)
陆氏诗疏广要 陆氏诗疏广要 卷上之下
能起行其质缜密故称玉质缜密以栗秦风阪有漆
隰有栗燕秦千树栗是其出处也秦饥应侯请𤼵五
苑之果蔬橡枣栗以活民
昭王
不许范子计然曰栗
出三辅诗又云山有嘉卉侯栗侯梅侯助辞也西京
(第 10a 页)
禹贡会笺 卷一
太原府也
(笺/)
按鲁语曰禹能以德修鲧之功注曰鲧
功虽不成禹亦有所因故曰修鲧之功是也孔传曰
太原今为郡名水经注太原郡治晋阳城
秦昭襄
三
年立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
至于岳阳
蔡传曰岳太岳也地志谓霍太山即太岳在河东郡
彘县东今晋州
(第 7b 页)
大戴礼记 卷三
无诡立乃棺赴焉七日辛巳夜殡至九月而后葬矣
故魏有公子无忌而削地复得
公子无忌信陵君也时魏地多为秦所并削安釐王
二十六年
秦昭王
卒三十年信陵君率五国之兵攻
秦而败之复得其地
赵得蔺相如而秦不敢出
蔺相如赵惠文王之相也尝以和氏
(第 25a 页)
禹贡说断 卷三
闻始发膊膊岭下缘崖散漫小大百数犹未足滥
觞东南下百馀里至白马岭而历天彭关亦谓之
为天谷也
秦昭王
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有
天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
彭阙江水自此以上至微弱所谓
(第 37b 页)
«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