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論語類
經解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盂书楚子由是得与诸侯齿楚始封丹阳今归州
  有丹阳城后徙枝江亦曰丹阳文王自丹阳徙郢
  至九世平王城之今江陵府江陵县东南故城在
  焉其后 昭王
畏吴自郢迁郡今襄阳宜城县地是
  也
   武王       文王 …… (第 1b 页)
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反
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
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第 9b 页)
昭王
之不
复君其问诸水滨(昭王时汉非楚/竟故不受罪)师进次于陉夏楚子
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 (第 9b 页)
  按传止曰鄾人云

桓公传九年春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
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夏楚使斗廉帅师
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邓
师大败鄾人宵溃
哀公传十八年春巴人伐楚围鄾
    房
  故房国国语谓 周昭王
娶于房曰房女是也楚灭
  以为邑国在今蔡州遂平县 (第 5b 页)
 (地记无棣在渤海高城县今直隶盐/山县即古无棣也县南有无棣沟)尔贡包茅不入王
 祭不共无以缩酒(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不复 (第 24a 页)
(昭王
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寡人是问对
 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第 24a 页)
昭王
之不复君其
 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楚不服罪/故复进师)
 (公羊/传)溃者何下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 其 (第 24a 页)
 之疏(正义曰以康叔不得二国故知后世子孙也顷/公之恶邶人刺之则顷公以前已兼邶淇鄘或)

 (亦然矣周自 昭王
以后政教陵迟诸侯或强弱相陵/故得兼彼二国混一其境同名曰卫也此殷畿千里)
 (不必邶鄘之地止建二国也或 …… (第 33a 页)
 (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是王室之衰/始于懿王至于夷厉政教尤衰也十一世者以言武)
 (王作邑因据武王数之周本纪云武王崩子成王诵/立崩子康王钊立崩子 昭王瑕
立崩子穆王满立崩)
 (子共王紧扈立崩子懿王艰立崩共王弟孝王辟方/立崩子夷王燮立崩子厉王胡立崩子宣王 (第 38a 页)
 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王时则文王
 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西北而谓
 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 昭王
祔而为六庙矣至共王 …… (第 65a 页)
 为左昭以紊父子之序乎此亦不晓前说之过也盖
 昭穆之次既定则其子孙亦以为序礼所谓昭与昭
 齿穆与穆齿传所谓大王之 昭王
季之穆文之昭武
 之穆者是也如必以父为昭而子为穆则泰伯虞仲
 乃太王之父而文王反为管蔡鲁卫之子矣而可 (第 68a 页)
  毁隃  公非
 高圉  亚圉  公叔祖类  岐周太王
 王季  文王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共王/弟) …… (第 41a 页)
  共公  平公
 简公  献公  孝公  成公  湣公
 釐公  桓公  文公  易王  子哙
  昭王
  惠王  武成王 孝王  王喜

(以上二国封爵世次未详/) (第 42b 页)
 (吕叔玉云樊遏执竞也朱子取吕说载于集传若从/国语叔向之告以昊天章为康王之诗则国语穆叔)
 (之对称执竞为先王飨元侯所用又不可为 昭王
以/后诗矣二疑也然要皆未识朱子虚公之心耳颂首)
 (集传云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则即郑笺据周/礼以诠 …… (第 22a 页)
 总论(邹氏泉曰全诗上二节是颂三后功德/之盛下二节言今日奉祭获福之隆)
  执竞一章十四句
   集传此 昭王
以后之诗国语说见前篇(朱氏公/迁曰祭)
   (三王无其例然武王有世室则必有专祭/矣岂 (第 34b 页)
昭王
以后祭武世室而配以成康欤)
   附录(李氏樗曰欧阳公曰昊天有成命曰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则成王者 …… (第 34b 页)
   (当是康王已后之诗而毛郑之说以颂皆是成/王时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不敢康执竞之)
   (诗曰自彼成康奄有四方则成康者乃成王康/王也当是 昭王
已后之诗而毛氏以为成大功)
   (而安之郑氏以为成安祖考之道观毛郑之说/虽不如欧阳之简直然观诸诗亦 (第 34b 页)
  (则成王者成王也当为康王以后之诗而毛郑以/颂皆是成王之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执竞曰)
  (不显成康自彼成康所谓成康者成王康王也犹/文王武王谓之文武耳然则执竞当是 昭王
以后)
  (之诗而毛以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安祖考/之道皆以为武王也噫嘻曰噫嘻成王者亦成王)
  …… (第 58a 页)
  (岂昭王以后合祭成康如岁烝文武与总无确据/且先儒之说至共王时武有世室如刘歆则孝王)

  (立武世室朱子从刘说是 昭王
以下历穆共懿孝/四王始宗武矣恐未必然此注以为祭三王当再)
  (详者/也)
 ○思文后稷配天也(李氏 (第 62a 页)
也若文王在丰葬于毕子孙皆就而葬之即以文王居)
(中文王第当穆则武王为昭居左成王为穆居右康王/为昭居左 昭王
为穆居右已下皆然至平王东迁死葬)
(即又是造茔者子孙据昭穆夹处东西若然兄死弟及/倛为君则以兄弟为昭穆 (第 31a 页)
 附录(左传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乙惠王二/丑十一年)四年(齐桓三十晋献二十一卫文四蔡穆十/九郑文十七曹昭六陈宣三十七杞惠)
(十七宋桓二十六/秦穆四楚成十六)
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
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
(左传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
(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 …… (第 31a 页)
(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公羊传溃者)
(何下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谷 (第 31b 页)
 (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归州有故丹阳城则楚本封/滨江而土地甚狭汉水在今汉阳沮水亦出汉中漳)
 (水在今漳州皆距丹阳甚远必非楚始封之境故齐/桓问 昭王
南征涉汉不复楚以昭王时汉非楚境不)
 (肯服罪然屈完言汉水以为池栾枝言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则春秋之初汉 (第 13a 页)
 不及也
君牙        周书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君牙王若曰呜呼君
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
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王之臣克左
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
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
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
以图其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
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
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王若曰君牙乃惟由
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
辟之有乂
 穆王康王之孙 昭王
之子名满大司徒卿官周礼曰 …… (第 23a 页)
 君之有治功于是而昭显矣盖君之治功实自于臣
 臣能称职则其功必归于君此古今之常理也苏氏
 曰予读穆王之书三篇然后知周德之衰有以见也
 夫 昭王
征而不复至齐威乃以是问楚是终穆王之
 世君弑而贼不讨也而王初无愤耻之志今观君牙
 伯囧之书皆无哀痛恻 …… (第 31b 页)
 过自艾之语夫子取之此文侯之命秦誓所以预于
 百篇也如穆王之三篇其言纯正明白有功于治体
 夫子亦以是而取之不得以 昭王
之事而谓其周德
 之衰有见于此夫子岂以其衰而取之乎左传以为
  (第 32a 页)
昭王
不复而吕氏春秋 (第 32a 页)
昭王
亲将兵征蛮荆辛馀 (第 32a 页)
 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
 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以 昭王
为脱于难不知何
 也
囧命        周书
穆王命伯囧为周太仆正作囧命囧命王若曰伯囧惟
予弗克于 (第 32b 页)
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
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
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 昭王
祔而
为六庙矣至共王时则武王亲尽当祧而亦以有
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
王迁穆王祔而为 (第 5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二
             明 何楷 撰
   周昭王
之世诗二篇
 执竞祭成康也 (第 1a 页)
昭王
之世始以成康备七庙此其日
 祭之诗也(朱子云此 (第 1a 页)
昭王
以后之诗 (第 1a 页)
昭王
名瑕成王/孙康王子按天子庙制先儒所说不同有)
 (谓代各异制者礼纬稽命證及春秋钩命决皆云唐/虞五庙亲 …… (第 1a 页)
  (而述成康见子孙之善继也吕泾野亦谓自成康/以来其功则能崇天下其德能和敬以奉祭祀武)

  (王其必享之是于说亦似可通矣然既以成康二/王为言则此诗必作于 昭王
之世周公当成王时)
  (制礼作乐已极明备不应祀武王之歌至 (第 9b 页)
昭王
而/后有也朱子据诗词直以为祭武王成王康王之)
  (诗较为近之子贡传于执竞下空六字复有成康/二字疑亦 …… (第 9b 页)
  (忠胤谓周制先公庙在岐文王庙在丰武王庙在/镐其成康亦祔于武庙可知而此祭非祫非禘故)
  (止及三王耳朱克升亦云祭三王无其例然武王/有世室则必有专祭矣岂 昭王
以后祭武世室而)
  (配以成康欤借曰文世室无诗则夫子正乐于残/缺之馀但因所存者存之耳二说要皆凭臆揣 (第 9b 页)
摩)
  (无所稽据申培说直以为 昭王
禘康王于明堂之/诗则将置篇中武王成王于何地其妄固无庸辨)
  (又按周礼注引吕叔玉谓此诗名繁遏即国语 …… (第 9b 页)
  (之多也故曰穰穰简简杜预韦昭又谓此诗名遏/乃九夏中之韶夏其详俱见时迈篇小引下今按)
  (九夏见于周礼自周公时已有之而此诗乃/作于康王以后则周公何从预定此歌章耶)
 鼓钟 昭王
南游宴乐于淮水之上君子忧伤而作是
 诗(出诗说云韩诗云昭王之时作郑玄于中侯握河/纪注亦 昭王时鼓钟 (第 10a 页)
之诗所为作子贡传但存)
  (昭王
南三字而其馀阙文按史记云昭王之时王道/微缺 (第 10a 页)
昭王
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
 (也外纪云 (第 10a 页)
昭王
南巡狩反济汉汉滨之人以胶胶船/王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溺焉二说皆以 (第 10a 页)
昭王)
 (
为南巡而竹书则纪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又纪十九年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
 (丧六师于汉 (第 10a 页)
大纪亦云王在位久不能强于政治风/化稍衰有光五色贯紫微井水溢是岁王征荆蛮军)

 (旋涉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王右辛馀靡振王北/济反振祭公王因是发疾崩吕氏春秋云 周昭王
亲)
 (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远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抎于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祭公周)
 ( (第 10b 页)
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水经注则云 昭王
南征/船人胶舟以进之渡沔中流而没故地有左桑大敛)
 (口横桑死沔之称左桑者言百姓佐 (第 10b 页)
昭王
丧事于此/也大敛口者 (第 10b 页)
昭王
于此殡敛也横桑者言得 (第 10b 页)
昭王)
 (
丧处也死沔者言 (第 10b 页)
昭王
济于是而死故有死沔之称/也以上诸说皆以 (第 10b 页)
昭王
为南征故左传齐桓公责楚)
 (之辞曰 (第 10b 页)
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又屈原天问有/云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河逢彼白雉其说皆)
 (颇与竹书相应想亦乘巡 …… (第 10b 页)
 (次之地为徜徉容与之观将觐光扬烈谓何嘉乐而/野合亦异乎灵台之奏公卷阿之矢音矣乐是德非)
 (诗人所为悼今怀古不胜怆耳其词隐其意微故曰/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嗟乎成康既没)
 (德如 昭王
颂声安得不寝岂惟颂哉即雅之亡愚以/为不亡于黍离而已亡于赋鼓钟之日又云记曰乐)
 (不可极乐极生悲大夫 (第 11a 页)
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
(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
(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第 23b 页)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公羊传溃者何下叛上也谷梁传溃之为)
(言上下不相得也侵浅事也侵蔡而蔡溃 (第 23b 页)
 川而已(王制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竟内者)鲁当祭泰山泰山鲁之境
 也礼所得祭故不书三望僣天子礼是以书之其说
 是矣楚子轸 (昭/王)
言三代命祀祭不越望而曰江汉沮
 漳(杜氏曰四/水在楚界)楚之望非也(见哀/六)楚始受封滨江之国
 汉 …… (第 43a 页)
 尔(愚按周文王封熊绎于楚蛮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归州有故丹阳城则楚本封滨江而土地甚狭)
 (汉水在今汉阳沮水亦出汉中漳水在今漳州皆距/丹阳甚远必非楚始封之境故齐桓问 昭王
南征涉)
 (汉不复楚以昭王时汉非楚境不肯服罪然屈完言/汉水以为池栾枝言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则春秋之) (第 43a 页)
 (以上亦皆共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西北)
 (而谓之文世室于是成王迁 昭王
祔而为六庙矣至共/王时则武王亲尽当祧而亦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
 (于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王迁穆王祔 (第 37b 页)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
 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
 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 (第 13b 页)
 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
 给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愚谓此
 见仗义执言之事乃实传也胡氏曰潜师掠境曰侵
 侵蔡者奇也声罪致讨 …… (第 14a 页)
 于师嘉服义也盟于召陵序桓绩也桓公帅八国之

 师侵蔡而蔡溃伐楚而楚人震恐兵力强矣责包茅
 之不贡则诺问 昭王
之不复则辞徼与同好则承以
 寡君之愿语其战胜攻克则对以用力之难然而桓
 公退师召陵以礼楚使卒与之盟而 (第 16b 页)
 外援不可渎也王有适嗣不可乱也败亲速雠乱嗣
 不祥我受其名赂吾以天下吾滋不从也楚国何为
 必杀令尹令尹惧乃立 昭王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正传曰成周公羊以为东周也书天王入于成周志
 复正也成周者天王之都也入于成周则复 (第 4a 页)
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
(灌之以酒为缩酒尚书苞匦菁茅茅之为异/未审○共本亦作供音恭下同缩所六反) 昭王
南征
而不复寡人是问(杜 (第 9b 页)
昭王
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
(故问/之)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第 9b 页)
昭王
之不
复君其问诸水滨(杜昭王时汉非楚竟/故不受罪○滨音宾)师进次于陉(杜/楚)
(不服罪故复进师林楚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