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論語類
經解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崩子 昭王瑕
立崩子穆王满立崩
子共王繄扈立崩子懿王艰立周道衰诗人作刺崩共
王弟孝王辟方立崩懿王子夷王燮立崩子厉王 …… (第 5a 页)
篇四篇为小雅二篇在
召南之风成王之诗五十三篇其十篇为小雅十二篇
为大雅三十一篇为颂是为诗之正经后二世 昭王

周道微缺又三世懿王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又三世厉 (第 64a 页)
   王为成此王功不敢康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
   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所谓成
   康者成王康王也执竞当是 昭王
已后之诗而
   毛郑以为成大功而安之则皆以为武王也噫 …… (第 18a 页)
 王矣何独于此而必以为成王康王也周公当
   成王时制作礼乐郊庙之歌皆经手定不应祀
   武王之诗至 昭王
而始作班固言成康汲而颂
   声寝则成康之后不容复有颂厕于我将天作
   之间国语金奏肆夏樊遏渠孔疏 …… (第 19a 页)
   肆夏时迈也樊遏执竞也渠思文也此即周礼

   九夏之三朱子于时迈之注亦既引此为说矣
   若以执竞为 昭王
以后之诗则何以周公先列
   之于九夏也朱子但主辟序而不顾其说之自
   相矛盾不知其适足以见旧说之 (第 19b 页)
五庙
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
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
于是成王迁 昭王
祔而为六庙矣至共(音恭)王时则武
王亲尽当祧而亦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东北 (第 56a 页)
 焉岂穆王之无志耶抑岂君牙之忝祖父耶以此知

 太平之世君臣并受其福衰乱之世君臣俱受其辱
 可不戒哉 又曰穆王康王孙 昭王
子在周亦不为
 有道之君然而犹能知命君牙之为大司徒此夫子
 所以取之也
 陈氏曰康王时芮伯为司徒而君 …… (第 9a 页)
 无垢曰余观穆王称君牙为先王之臣则君牙在昭

 王时亦已至大官矣使 昭王
南征而不复则其忝祖
 父也已有其形矣穆王欲继守文武成康遗绪而洗
 先王遗耻乃不思如高宗之求傅说宣王之 …… (第 11a 页)
 陈氏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无道则民无事

 而怨甚于寒暑 昭王
南征不返而穆王即位乃欲以
 辙迹周天下则民之怨咨非无谓矣无惑乎无事而
 怨也 又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 (第 14b 页)
(百里自潜江流入与景陵分水又东入汉川县界)又东径左桑(昔 周昭王
南征渡沔)


(中流而没百姓佐王丧事于此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又东与力口合(在今景陵)


(县东 (第 34a 页)
 伐楚何故不兴师便来敌齐却使屈完何故盖齐是
 霸主又是节制之师不可轻犯所以先使屈完来观
 盖楚是强国所以屈完之对不肯尽服如责包茅则
 服之责 昭王
之不反则不服至齐一说到众战攻城 (第 9b 页)
 实耶曰是固然矣君牙乃在昭王之时区区无补之
 臣而伯囧为之太仆乃见穆王驰骋天下有车辙马
 迹而不能正救者是二人不足以有为者也穆王其
 父 昭王
溺死汉水略无恢复之志而驰鹜四方与两
 篇之言大不相同是有其言而无其实者也然予三
 复两篇见其慇勤恻怛 …… (第 30a 页)
 则夫一篇之命亦必当时仁厚君子悯穆王之无志
 故修辞立诚以劝励于臣下惟其诚实所在所以使
 人读之必至于感动也或曰二篇之意略不及 昭王
 
何也曰穆王讳父之恶故代言者亦不敢强言之曰
 安知非出于穆王之自为耶曰使出于穆王其殷勤
 恻怛如此必当 (第 30b 页)
    (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执竞曰不显成康/自彼成康所谓成康者成王康王也犹文王)
    (武王谓之文武云耳然则执竞当是 昭王
以/后之诗而毛以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
    (安祖考之道皆以为武王也噫嘻曰噫嘻成/王者亦成王也 (第 12b 页)
  毁隃  公非  高圉
 亚圉  公叔祖类  岐周太王  王季
 文王  武王  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懿/弟) 夷王(懿/子) (第 64a 页)
 (格神之具神来格则降之福矣敬者受/福之本敬以受福则福之降又无穷也)
   执竞一章十四句
    此昭王以后之诗(祭三王无其例然武王有/世室则必有专祭矣岂 昭)
    (王
以后祭武世室而配以成康欤借曰文世/室无诗则夫子正乐于残缺之馀但因所存)
    (者存之耳辑录按中庸 (第 19a 页)
或问云如诸儒之说/至其王时立武世室如刘歆之说至孝王时)
    (立武世室朱子亦以刘歆之说为然则是自 昭王
以下历穆共懿孝四王而始有武世室)
    (也此或/未然)国语说见前篇(如吕叔玉解国语则/执竞即樊遏 (第 19a 页)
  (郑以颂皆是成王之作遂以成王为成此王功执/竞曰不显成康自彼成康所谓成康者成王康王)
  (也犹文王武王谓之文武云耳然则执竞当是 昭/王
以后之诗而毛以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
  (安祖考之道皆以为武王也噫嘻曰噫嘻成王者/亦成王也而毛郑 (第 124b 页)
   (曰九夏疑皆诗篇名颂之类也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是以颂不能具○安成刘氏曰时迈)
   (思文皆周公所作而周礼九夏亦制作于周公/固可以时迈为肆夏思文为纳夏矣至于执竞)
   (则 昭王
以后之诗而乃以为韶/夏左传国语之注恐难尽信)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赋也此祭武王成王康 …… (第 18b 页)
   (多降福简简而下四句又言既降而燕威仪谨/重故福禄之来反覆无厌所以然者皆由武王)

   (之自强不息成康之/明斤斤不已之故) 昭王
以后之诗国语说
   见前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
命率育(叶曰/逼反)无此疆 (第 20a 页)
 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
 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
 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
 也敢不供给 (第 14a 页)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
 陉张氏曰楚自鲁桓二年蔡郑会邓已惧其为中国
 患大积五十年富强吞并之力今 (第 14b 页)
  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
  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
  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
  是徵 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
  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第 16a 页)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
  滨师进次于陉
 公羊传溃者何下叛上也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时/楚)
  (强大卒 (第 16a 页)

罗泌曰论衡周书纪异云 周昭王
二十六年甲寅之岁
四月八日井泉泛溢宫殿震动恒星不见五星贯于太
微王问太史苏繇繇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 …… (第 6b 页)

罗泌曰论衡周书纪异云 周昭王
二十六年甲寅之岁
四月八日井泉泛溢宫殿震动恒星不见五星贯于太
微王问太史苏繇繇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 (第 83b 页)
 包(裹/来)(菁/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所六/反)(束茅而灌/之以酒为)
 (缩/)寡人是徵 昭王
南征而不复寡人是 (第 17a 页)
(昭王
南巡/守涉汉船) (第 17a 页)
 (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
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杜氏曰
 民逃其上曰溃遂两事之辞陉楚地颖川召陵县南
 有陉亭 按齐桓图 …… (第 17b 页)
 莫盛焉楚虽强足以一战乃次陉不战以待其来折
 以话言而楚即服虽然荆楚僭王罪之大者也包茅
 不入罪之小者也 昭王
之不复则非其罪矣管仲乃
 舍其大而问其小且及于事之久远不明而非其罪
 者仗义执言固当如是而已乎吁此其 (第 18b 页)
 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土地名(水注注九)
尔贡包茅不入
 包茅菁茅包匦之也以供祭祀贾逵
昭王南征而不复
  周昭王
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 (第 3a 页)
昭王
王室讳之 (第 3a 页)
  执竞
执竞无竞二竞义本同也无竞犹不显反词也集传云
武王持其自彊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竞则
不竞字乃争竞之竞非自彊之竞矣又天下之竞非武
王之竞矣岂不毫釐千里
吕叔玉周礼注以时迈执竞思文为三夏先郑引之而
康成不从韦昭杜预注内外传与吕说小异而大同皆
以肆夏昭夏当此三诗不如康成所见卓矣朱子取吕

韦二注语载之集传意在与郑笺立异也然既遵吕说
则执竞乃昭夏周公制周礼时也尝为乐章令钟师奏
之矣乃又谓成康为二王之谥而执竞是昭王以后诗
夫周公所定乐章安得预歌 昭王
诗哉前后语句相戾
矣刘瑾谓时迈思文信为时夏纳夏而执竞之为昭夏
则否盖不敢斥言其非而又难于彊饰故作此骑 (第 14a 页)

之以礼待之以诚上以德而显比于下下亦以德而亲
比于上修其职贡方方而来孰敢有贰者哉周德衰而
比道不光 昭王
见侮于南国穆王之世荒服不至夷王
下堂而见诸侯而诸侯不来故诸侯之向背卜王室之
盛衰王室之监衰视吾德之修 (第 43a 页)
 伯汝实征之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尚/书)

 (包匦菁茅为祭/时滤酒之用)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
 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
之不
 复君其问诸水滨
 楚于僖立三年三书伐郑齐桓会柽盟贯俱未有以
 救之则此时进兵当直责其伐郑之罪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