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烈皇帝之英明勤敏,自当中兴而卒致沦丧者,以辅佐非人也,庶几。如范景文之博大好贤、方岳贡之清勤忧国,不失贤相,惜用之少迟。谢升不徇物情,亦不违公论。三公者,于二党皆公虚不滞。谢时合时离,或以其机智少之。其纠 许誉卿
也,实逢迎温意。未几,又推郑三俊为总宪,似亦善补过者。但寇虏者难(?),范死节最烈,可炤耀千古。方以 (第 35 页)
浚源故兄澄源,崇祯时为兵部主事;屡疏攻门户,京察为民。至是,浚源疏言:『国家祸本之酷,不在流贼而在百官,不在今日而在四十年前;借国本为题,沽名出色,踵发不休。恭诵监国谕赦内一款:罪废各官,除「逆案」、计典、赃私,不得轻议。然皇上知有「逆案」,未知「逆案」之罗织也;知有计典、赃私,未知计典、赃私之砌陷也。「逆案」一书,先帝专为逆珰祠颂诸臣而发;在事各官弃去本题,一味罗织,砌入「三案」多人。夫「三案」者何?挺击、红丸、移〔宫〕也。「三案」在神祖末年光庙大渐时,魏忠贤尚未用事,有何关涉!诸臣始借「三案」为做官张本,继借「逆案」为陷人坑阱。乞皇上俯赐宸览,知「逆案」之罗织,即知计典之砌陷;知挺击之罔诬,即知红丸、移宫之颠噬』。内又参钱谦益、 许誉卿
招摇把持,为奸贪尤。疏奏,为通政使刘士桢所参,遂下狱究拟。寻以阮大铖暗解,得释。 甲申,以邱磊为山 (第 56 页)
冬十月辛巳,巡抚登莱东江、备兵援辽恢复金复海盖赞理军务兼管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德元罢。廷推山东布政使劳永嘉,会吏部请裁登抚,遂并罢永嘉。时永嘉欲归,计得巡抚衔,温体仁许之;知登抚且罢,遂以永嘉名上。永嘉为巡抚三日,解任去。
体仁因机纳贿,类如此。
先是,吏部尚书谢升拟升工部都给事中 许誉卿 为南太常卿,温体仁难之;何吾驺、文震孟在直,拟旨「不必注定南北」,部执如初。 (第 169 页)
誉卿 请告,吾驺语震孟曰:『还以太常卿而去』。升遂劾 (第 169 页)
誉卿。 卿家居已久,迁除非过格于铨辅,而震孟未之知也。庚戌,吾驺以 (第 169 页)
誉卿 事奏辨云:『皇上询钱士升,士升当必实告』。士升因言『十月十六日,谢升参 (第 169 页)
许誉卿 疏,御批「改票诸臣共商」;臣果曰:「冢臣参疏过重」。已复述同官意于温体仁,听首臣议。当日情事如此。今 (第 169 页)
吾驺乃云首臣私询士升,臣在直几二载,与首臣公见外,无交语;而忽以私之名相加,臣不受也』。癸丑,大学士何吾驺致仕、文震孟免, 许誉卿 削籍。震孟自恃特简,于体仁无所依附;尝与体仁论庶吉士郑鄤当迁除,拂体仁意。已拟谢升参疏,欲夺 (第 169 页)
誉卿 俸,体仁难之;震孟作色掷笔曰:『削籍,科道之荣也』。体仁夕揭上,明日二相同罢──由在阁时相持激也。震 (第 169 页)
体仁因机纳贿,类如此。
先是,吏部尚书谢升拟升工部都给事中 许誉卿 为南太常卿,温体仁难之;何吾驺、文震孟在直,拟旨「不必注定南北」,部执如初。 (第 169 页)
誉卿 请告,吾驺语震孟曰:『还以太常卿而去』。升遂劾 (第 169 页)
誉卿。 卿家居已久,迁除非过格于铨辅,而震孟未之知也。庚戌,吾驺以 (第 169 页)
誉卿 事奏辨云:『皇上询钱士升,士升当必实告』。士升因言『十月十六日,谢升参 (第 169 页)
许誉卿 疏,御批「改票诸臣共商」;臣果曰:「冢臣参疏过重」。已复述同官意于温体仁,听首臣议。当日情事如此。今 (第 169 页)
吾驺乃云首臣私询士升,臣在直几二载,与首臣公见外,无交语;而忽以私之名相加,臣不受也』。癸丑,大学士何吾驺致仕、文震孟免, 许誉卿 削籍。震孟自恃特简,于体仁无所依附;尝与体仁论庶吉士郑鄤当迁除,拂体仁意。已拟谢升参疏,欲夺 (第 169 页)
誉卿 俸,体仁难之;震孟作色掷笔曰:『削籍,科道之荣也』。体仁夕揭上,明日二相同罢──由在阁时相持激也。震 (第 169 页)
文震孟,字湛持,号文起,苏之吴县人。天启二年壬戌状元,授修撰,上国步綦艰、圣衷宜启疏。其略云:蹙地丧师,无岁不有,败军杀将,所在相闻。将使祖宗金瓯无缺之宇宙,日消月削,势将瓦解,东支西溃,又同河决。此皆诸臣误国,以至于此。明知火之将火秽又,而处堂自若。但俟火来而燕飞。亦料水之必沸,而游釜无愁,犹冀水沸而鱼跃。此又诸臣之愚而自误也云云。疏奏,上怒,致仕。崇祯戊辰起侍读,升左中允,以逆珰为忤,复致仕。珰诛,复起。八年七月,讲春秋称旨,特简入阁办事。十一月与
大学士何吾驺并罢。初吾驺、震孟欲以工科 给事许誉卿 补南京太常卿,温体仁与吏部尚书谢升难之。升遂疏纠 (第 154 页)
誉卿, 震孟止欲夺 (第 154 页)
誉卿 俸,体仁不肯,震孟作色掷笔曰:即削籍无害,体仁夕揭上,而吾驺、震孟朝罢矣。
★凡劾体仁者无不 (第 154 页)
大学士何吾驺并罢。初吾驺、震孟欲以工科 给事许誉卿 补南京太常卿,温体仁与吏部尚书谢升难之。升遂疏纠 (第 154 页)
誉卿, 震孟止欲夺 (第 154 页)
誉卿 俸,体仁不肯,震孟作色掷笔曰:即削籍无害,体仁夕揭上,而吾驺、震孟朝罢矣。
★凡劾体仁者无不 (第 154 页)
十九戊寅,吏部题堪任督抚诸臣,沈迅,魏公韩、孙肇兴、朱家仕、万元吉、马鸣騄、杨毓楫、何楷、聂明楷、周光允、 许誉卿
、汪心渊、毛九华、蒋允仪、王道纯、詹尔选、黄宗昌、郑之尹、王守履、李长春、毛羽。
二十己卯,太 (第 409 页)
二十己卯,太 (第 409 页)
起补刘宗周都察院左都御史、起升练国事户部右侍郎。
起调倪嘉庆、华允诚、叶廷秀为吏部文选四司官。
起调解学龙为兵部左侍郎、贺世寿刑部右侍郎、 许誉卿 光禄寺卿。
召复原任给事中章正宸、扬时化、庄鳌献、熊开元、袁恺、姜采、御史张、李长春、乔可聘、 …… (第 40 页)
国子监典籍李模疏略云:『拥立一事,皇上不以得位为利,诸臣安得以定策为功!镇将事先帝非有桑榆之效、事皇上未彰汗马之劳,议法当在戴罪之科;而与以定策之功,其何敢即安!臣不愿见光复未臻而国体先亵也』。
平湖监生陆浚源,为兄原任兵部员外郎陆澄源奏辨,词牵国本三案,并诋 光禄寺卿许誉卿; 通政司刘士桢持疏驳之。后 (第 59 页)
许誉卿 疏辨,略云:『当年诸臣以翊戴光庙为正、今日诸臣以翊戴皇上为正,均从伦序起见耳。光庙母子无閒,先帝身殉 …… (第 59 页)
维经、侯峒曾等,五十三参则指 许誉卿 、詹兆恒、姚思孝、华允诚、叶廷秀、章正宸、王重、熊维典、陈子龙、熊汝霖、游有伦、成勇、黄澍等,七十二 (第 124 页)
起调倪嘉庆、华允诚、叶廷秀为吏部文选四司官。
起调解学龙为兵部左侍郎、贺世寿刑部右侍郎、 许誉卿 光禄寺卿。
召复原任给事中章正宸、扬时化、庄鳌献、熊开元、袁恺、姜采、御史张、李长春、乔可聘、 …… (第 40 页)
国子监典籍李模疏略云:『拥立一事,皇上不以得位为利,诸臣安得以定策为功!镇将事先帝非有桑榆之效、事皇上未彰汗马之劳,议法当在戴罪之科;而与以定策之功,其何敢即安!臣不愿见光复未臻而国体先亵也』。
平湖监生陆浚源,为兄原任兵部员外郎陆澄源奏辨,词牵国本三案,并诋 光禄寺卿许誉卿; 通政司刘士桢持疏驳之。后 (第 59 页)
许誉卿 疏辨,略云:『当年诸臣以翊戴光庙为正、今日诸臣以翊戴皇上为正,均从伦序起见耳。光庙母子无閒,先帝身殉 …… (第 59 页)
维经、侯峒曾等,五十三参则指 许誉卿 、詹兆恒、姚思孝、华允诚、叶廷秀、章正宸、王重、熊维典、陈子龙、熊汝霖、游有伦、成勇、黄澍等,七十二 (第 124 页)
答:吴三桂,武人也、世冑也。文章之士之为党首者,其初起于李三才之躁进,邵辅忠、尚葵之轻薄卑微;其后,周延儒、 许誉卿
、钱龙锡之徒,纷纷不可数矣。
问:前日闻刘宗周,道学之徒也;吴甡、郑三俊,亦其徒乎?尝见「明季遗 (第 89 页)
问:前日闻刘宗周,道学之徒也;吴甡、郑三俊,亦其徒乎?尝见「明季遗 (第 89 页)
十八罗汉,则指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吴甡、张慎言、徐石麒、郑三俊、黄道周、解学龙、吕大器、练国事、路振飞、袁继咸、易应昌、徐汧、金光宸、郭
维经、侯峒曾;五十三参,则指 许誉卿 、詹兆恒、姚思孝、华允诚、叶廷秀、章正宸、王重、熊维典、陈子龙、熊汝霖、游有伦、成勇、黄澍等;七十二 (第 480 页)
维经、侯峒曾;五十三参,则指 许誉卿 、詹兆恒、姚思孝、华允诚、叶廷秀、章正宸、王重、熊维典、陈子龙、熊汝霖、游有伦、成勇、黄澍等;七十二 (第 480 页)
张捷闻太子即位,王铎被殴几死,恐以次及己;微行至鸡鸣寺,以佛幡带自缢于僧舍。杨维垣亦惧见讨,先勒二妾朱氏、孔氏死;为买棺木三,旁置二妾、中题
杨维垣之柩,并埋中堂。身挈一仆夜遁;至土桥,为怨家所杀。数日,仆踪迹之,尸为犬食过半。
许誉卿 薙发为僧,久之卒。
马士英经广德州,知州赵景和曰:『彼不奉君而奉母后,诈也』!闭门拒守。士英攻 (第 578 页)
杨维垣之柩,并埋中堂。身挈一仆夜遁;至土桥,为怨家所杀。数日,仆踪迹之,尸为犬食过半。
许誉卿 薙发为僧,久之卒。
马士英经广德州,知州赵景和曰:『彼不奉君而奉母后,诈也』!闭门拒守。士英攻 (第 578 页)
是冬,兼掌东厂事。四年,给事中傅櫆结忠贤甥傅应星为兄弟,诬奏中书汪文言,
并及左光斗、魏大中;下文言镇抚狱,将大行罗织。掌镇抚刘侨受叶向高教,止坐文言;忠贤大怒,削侨籍而以私人许显纯代。是时,御史李应升以内操谏、给事中霍守典以忠贤乞祠额谏、御史刘廷佐以忠贤滥荫谏、给事中沈惟炳以立枷谏,忠贤皆矫旨诘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爌;爌不应,遂趋帝前泣诉,且辞东厂。而客氏从旁为剖析,体乾等翼之;帝懵然不辨也,遂温谕留忠贤;而于次日下涟疏,严旨切责。涟既绌,魏大中及给事中陈良训、 许誉卿 、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馀人交章论忠贤不法,向高及礼部尚书翁正春请遣忠贤 …… (第 209 页)
十馀日,体仁窥其疏,所拟不当,辄令改;不从,则径抹去。震孟大愠,以诸疏掷体仁前,体仁亦不顾。都给事中 许誉卿 者,故劾忠贤有声;震孟及吾驺欲用为南京太常卿。体仁忌 (第 218 页)
誉卿 伉直,讽吏部尚书谢升劾其与福建布政使申绍芳营求美官,体仁拟以「贬谪」;度帝欲重拟,必发改。已而果然, (第 218 页)
遂拟斥 誉卿 为民、绍芳提问。震孟争之不得,咈然曰:『科道为民,是天下极荣事;赖公玉成之』!体仁遽以闻;帝果怒,责 (第 218 页)
并及左光斗、魏大中;下文言镇抚狱,将大行罗织。掌镇抚刘侨受叶向高教,止坐文言;忠贤大怒,削侨籍而以私人许显纯代。是时,御史李应升以内操谏、给事中霍守典以忠贤乞祠额谏、御史刘廷佐以忠贤滥荫谏、给事中沈惟炳以立枷谏,忠贤皆矫旨诘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爌;爌不应,遂趋帝前泣诉,且辞东厂。而客氏从旁为剖析,体乾等翼之;帝懵然不辨也,遂温谕留忠贤;而于次日下涟疏,严旨切责。涟既绌,魏大中及给事中陈良训、 许誉卿 、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馀人交章论忠贤不法,向高及礼部尚书翁正春请遣忠贤 …… (第 209 页)
十馀日,体仁窥其疏,所拟不当,辄令改;不从,则径抹去。震孟大愠,以诸疏掷体仁前,体仁亦不顾。都给事中 许誉卿 者,故劾忠贤有声;震孟及吾驺欲用为南京太常卿。体仁忌 (第 218 页)
誉卿 伉直,讽吏部尚书谢升劾其与福建布政使申绍芳营求美官,体仁拟以「贬谪」;度帝欲重拟,必发改。已而果然, (第 218 页)
遂拟斥 誉卿 为民、绍芳提问。震孟争之不得,咈然曰:『科道为民,是天下极荣事;赖公玉成之』!体仁遽以闻;帝果怒,责 (第 218 页)
八年正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巡抚杨一鹏,应熊座主;巡按吴振缨,体仁姻也:二人恐帝震怒,留一鹏、振缨疏未上,俟恢复报同奏之,遂拟旨令抚、按戴罪。主事郑尔说、胡江交章诋应熊、体仁朋比误国;帝怒,谪二人。而给事中何楷、 许誉卿
、范淑泰、御史张缵曾、吴履中、张肯堂言之不已;淑泰言:『一鹏「恢复」疏以正月二十一日,「核察失事情形 …… (第 408 页)
何吾驺,香山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崇祯五年,擢礼部
右侍郎。六年十一月,加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 给事中许誉卿, 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详见震孟传)。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 (第 410 页)
何吾驺,香山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崇祯五年,擢礼部
右侍郎。六年十一月,加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 给事中许誉卿, 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详见震孟传)。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 (第 410 页)
方孔炤(子以智,孙中德,中履), 张慎言, 解学龙, 毛士龙, 高斗枢, 熊明遇, 张镜心。
熊开元, 姜埰(子安节,宲节,弟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寀, 周齐曾, 章正宸, 吴
熊开元, 姜埰(子安节,宲节,弟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寀, 周齐曾, 章正宸, 吴
。逍遥泉石。自称云隐居士。永历十年卒。年六十七。
熊开元, 姜埰(子安节,宲节,弟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寀, 周齐曾, 章正宸, 吴 …… (第 323H 页)
佥御史召还。马士英恶之。抑授光禄少卿。南都覆。 隆武帝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兵部右侍郎。事败为僧以终。 许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丙辰进士。天启三年拜给事中。抗疏论魏忠贤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 (第 325H 页)
誉卿 与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后起兵科给事中。劾吏部尚书王永光附珰。都给事中薛国观亦珰孽也。遂讦 (第 325H 页)
誉卿 及同僚沈惟炳。主盟东林。结党乱政 (第 325H 页)
誉卿
上疏自引去。七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明年正月流贼陷颖州。 (第 325H 页)
誉卿 请调五千人守凤阳。疏入而凤阳陷。 (第 325L 页)
誉卿 愤甚。劾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 帝不问。 (第 325L 页)
誉卿 曰 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独于误国辅臣。不一问。今者巡抚杨一鹏,吴振鹏且相继就逮。辅臣顾从容入直。 (第 325L 页)
熊开元, 姜埰(子安节,宲节,弟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寀, 周齐曾, 章正宸, 吴 …… (第 323H 页)
佥御史召还。马士英恶之。抑授光禄少卿。南都覆。 隆武帝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兵部右侍郎。事败为僧以终。 许誉卿 字公实。华亭人。万历丙辰进士。天启三年拜给事中。抗疏论魏忠贤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 (第 325H 页)
誉卿 与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后起兵科给事中。劾吏部尚书王永光附珰。都给事中薛国观亦珰孽也。遂讦 (第 325H 页)
誉卿 及同僚沈惟炳。主盟东林。结党乱政 (第 325H 页)
誉卿
誉卿 请调五千人守凤阳。疏入而凤阳陷。 (第 325L 页)
誉卿 愤甚。劾本兵张凤翼固位失事。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玩寇速祸。 帝不问。 (第 325L 页)
誉卿 曰 皇上临驭有年。法无假贷。独于误国辅臣。不一问。今者巡抚杨一鹏,吴振鹏且相继就逮。辅臣顾从容入直。 (第 325L 页)
部尚书。黄道周,何楷,张有誉,王心一,何应瑞,高倬,解学龙,贺世寿为各部侍郎。刘士祯,侯峒曾,郑瑄, 许誉卿
为各寺卿。章正宸,熊开元,姜 …… (第 337H 页)
王志道户部侍郎。申绍芳督饷侍郎。志道以监视内臣。越俎参官。廷诤革职。绍芳居官情慎。温体仁欲倾文震孟, 许誉卿。 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顾锡畴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太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 …… (第 350L 页)
又奏三朝要典。须备列当日奏议。以存其实。久之升维垣都察院副都御史。监生陆浚源又借题三案。疏纠光禄少卿 许誉卿。 (第 362L 页)
誉卿 疏言当日诸臣。以翊戴光庙为正。今日诸臣。以翊戴陛下为正。俱从伦序起见。光宗母子。无间先帝身殉社稷。何 (第 362L 页)
王志道户部侍郎。申绍芳督饷侍郎。志道以监视内臣。越俎参官。廷诤革职。绍芳居官情慎。温体仁欲倾文震孟, 许誉卿。 文致遣戍。至是雪之。以礼部尚书顾锡畴祀海行。命侍郎管绍宁署部事。加太学士王应熊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 …… (第 350L 页)
又奏三朝要典。须备列当日奏议。以存其实。久之升维垣都察院副都御史。监生陆浚源又借题三案。疏纠光禄少卿 许誉卿。 (第 362L 页)
誉卿 疏言当日诸臣。以翊戴光庙为正。今日诸臣。以翊戴陛下为正。俱从伦序起见。光宗母子。无间先帝身殉社稷。何 (第 362L 页)
方中履
熊开元
姜埰
姜安节
姜实节
姜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
熊开元
姜埰
姜安节
姜实节
姜垓
叶廷秀
许誉卿
成勇
林兰友
李世祺
王象晋
仇维祯(徐日升)
倪嘉庆
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