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冬十月辛酉,京师地震。十一月戊寅,振京师饥民。
四十四年春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乙酉,赐 钱士升 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蠲振有差。
夏四月戊午,河南盗起,谕
四十四年春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乙酉,赐 钱士升 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蠲振有差。
夏四月戊午,河南盗起,谕
巡抚都御史许鼎臣请留文诏剿贼,不许。八月己巳,曹文诏败贼于济源,又败之于怀庆。九月庚戌,南京礼部侍郎 钱士升
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
冬十月戊辰,徐光启卒。十一月癸巳,礼部侍郎王应熊、何吾驺俱礼 ……。高迎祥、李自成分部入陕西,馀贼自光化走湖广。振南阳饥,蠲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
夏四月戊子, 钱士升 致仕。五月壬子,诏赦胁从诸贼。愿归者,护还乡,有司安置;愿随军自效者,有功一体叙录。丙辰,延绥总兵官
冬十月戊辰,徐光启卒。十一月癸巳,礼部侍郎王应熊、何吾驺俱礼 ……。高迎祥、李自成分部入陕西,馀贼自光化走湖广。振南阳饥,蠲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
夏四月戊子, 钱士升 致仕。五月壬子,诏赦胁从诸贼。愿归者,护还乡,有司安置;愿随军自效者,有功一体叙录。丙辰,延绥总兵官
》十二卷
罗喻义《读易内篇》、《问篇》、《外篇》共七卷
程玉润《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钱士升 《易揆》十二卷
钱继登《易篑》三卷
吴极《易学》五卷
方孔炤《周易时论》十五卷
罗喻义《读易内篇》、《问篇》、《外篇》共七卷
程玉润《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钱士升 《易揆》十二卷
钱继登《易篑》三卷
吴极《易学》五卷
方孔炤《周易时论》十五卷
张玺《明尚友集》十六卷
江盈科《明臣小传》十六卷
瞿汝说《臣略纂闻》十二卷
钱士升《 皇明表忠录》二卷
馀翘《池阳三忠传》一卷纪黄观、金焦、陈敬宗事。
冯复京《先贤事略》十卷
江盈科《明臣小传》十六卷
瞿汝说《臣略纂闻》十二卷
钱士升《 皇明表忠录》二卷
馀翘《池阳三忠传》一卷纪黄观、金焦、陈敬宗事。
冯复京《先贤事略》十卷
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以伟六月卒。
光启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卒。 钱士升 九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王应熊十一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何吾驺十一月晋礼部尚 ……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应熊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吾驺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士升 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八年乙亥 体仁
宗达五月致仕。
应熊九月罢。
吾驺十一月罢。 士升
文震孟七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一月閒住。
张至发七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
九年丙子 体仁十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士升 四月免。
至发六月晋礼部尚书。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林釬礼部侍郎。正月兼东阁大学士入
以伟六月卒。
光启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卒。 钱士升 九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王应熊十一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何吾驺十一月晋礼部尚 ……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应熊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吾驺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士升 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八年乙亥 体仁
宗达五月致仕。
应熊九月罢。
吾驺十一月罢。 士升
文震孟七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一月閒住。
张至发七月晋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
九年丙子 体仁十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士升 四月免。
至发六月晋礼部尚书。十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林釬礼部侍郎。正月兼东阁大学士入
训 钱龙锡 成基命 何如宠 徐光启 文震孟 蒋德璟 方岳贡
○李标((李国𣚴周道登))刘鸿训钱龙锡 ((钱士升 士晋))成基命何如宠((兄如申钱象坤))徐光启((郑以伟林釬))文震孟((周炳谟))蒋德璟((黄景昉 ……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年六十有八。 钱士升, 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天启初,以养母乞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高邑赵南星、 ……鼓铸,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帝悉从之。
帝操切,温体仁以刻薄佐之,上下嚣然。 士升 因撰《四箴》以献,大指谓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其言深中时病。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怿也。
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 士升 恶之,拟旨下刑部提问,帝不许,同官温体仁遂改轻拟。 士升 曰:「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乃疏言:「自陈启新言事,擢置省闼。比来借端幸进者,实繁有徒,然未有诞 ……幸进已哉!」疏入,而琎已下法司提问。帝报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谓《四箴》也。 士升 惶惧,引罪乞休,帝即许之。 士升 初入阁,体仁颇援之。体仁推毂谢升、唐世济, 士升 皆为助。文震孟被挤, 士升 弗能救,论者咎之。至是乃以谠言去位。
弟士晋,万历中由进士除刑部主事。恤刑畿辅,平反者千百人。崇祯 ……。已而经历吴鲲化讦其营贿,体仁即拟严旨,且属同官林釬弗泄,欲因弟以逐其兄。命下,而士晋已卒,事乃已。 士升, 国变后七年乃卒。
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历司经局 ……复请时观《通鉴》,察古今理乱忠佞,语甚切。六年,延儒罢政,体仁当为首辅。而延儒憾体仁排己,谋起如宠以 抑之, 如宠畏体仁,六疏辞,体仁遂为首辅。
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 ……与何如宠并相。明年,温体仁入,象坤其门生,让而居其下。累加少保,进武英殿。象坤在翰林,与龙锡、谦益、 士升 并负物望,有「四钱」之目。及体仁相,无附和迹。
四年,御史水佳允连劾兵部尚书梁廷栋,廷栋不待旨即奏 ……。
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震孟,《春秋》名家,为体仁所忌,隐不举。次辅 钱士升 指及之,体仁佯惊曰:「几失此人!」遂以其名上。及进讲,果称帝旨。
六月,帝将增置阁臣,召廷臣数十人
○李标((李国𣚴周道登))刘鸿训钱龙锡 ((钱士升 士晋))成基命何如宠((兄如申钱象坤))徐光启((郑以伟林釬))文震孟((周炳谟))蒋德璟((黄景昉 ……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复官归里。未几卒,年六十有八。 钱士升, 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天启初,以养母乞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高邑赵南星、 ……鼓铸,严赃吏之诛,止遣官督催新旧饷,第责成于抚按。帝悉从之。
帝操切,温体仁以刻薄佐之,上下嚣然。 士升 因撰《四箴》以献,大指谓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其言深中时病。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怿也。
无何,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报名输官,行首实籍没之法。 士升 恶之,拟旨下刑部提问,帝不许,同官温体仁遂改轻拟。 士升 曰:「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乃疏言:「自陈启新言事,擢置省闼。比来借端幸进者,实繁有徒,然未有诞 ……幸进已哉!」疏入,而琎已下法司提问。帝报曰:「即欲沽名,前疏已足致之,毋庸汲汲。」前疏谓《四箴》也。 士升 惶惧,引罪乞休,帝即许之。 士升 初入阁,体仁颇援之。体仁推毂谢升、唐世济, 士升 皆为助。文震孟被挤, 士升 弗能救,论者咎之。至是乃以谠言去位。
弟士晋,万历中由进士除刑部主事。恤刑畿辅,平反者千百人。崇祯 ……。已而经历吴鲲化讦其营贿,体仁即拟严旨,且属同官林釬弗泄,欲因弟以逐其兄。命下,而士晋已卒,事乃已。 士升, 国变后七年乃卒。
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历司经局 ……复请时观《通鉴》,察古今理乱忠佞,语甚切。六年,延儒罢政,体仁当为首辅。而延儒憾体仁排己,谋起如宠以 抑之, 如宠畏体仁,六疏辞,体仁遂为首辅。
如宠性孝友。母年九十,色养不衰。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 ……与何如宠并相。明年,温体仁入,象坤其门生,让而居其下。累加少保,进武英殿。象坤在翰林,与龙锡、谦益、 士升 并负物望,有「四钱」之目。及体仁相,无附和迹。
四年,御史水佳允连劾兵部尚书梁廷栋,廷栋不待旨即奏 ……。
故事,讲筵不列《春秋》。帝以有裨治乱,令择人进讲。震孟,《春秋》名家,为体仁所忌,隐不举。次辅 钱士升 指及之,体仁佯惊曰:「几失此人!」遂以其名上。及进讲,果称帝旨。
六月,帝将增置阁臣,召廷臣数十人
至发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文震孟同入直。自世宗朝许赞后,外僚入阁,自至发始。
时温体仁为首辅, 钱士升 、王应熊、何吾驺次之。越二年,体仁辈尽去,至发遂为首辅。万历中,申时行、王锡爵先后柄政,大旨相绍述, ……刘宇亮
刘宇亮,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宇亮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角逐为乐。性不嗜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得与。座主 钱士升 为之援,又力排同乡王应熊,张己声誉,竟获大用。明年六月,贞运罢归,遂代为首辅。其冬,都城戒严,命阅视
时温体仁为首辅, 钱士升 、王应熊、何吾驺次之。越二年,体仁辈尽去,至发遂为首辅。万历中,申时行、王锡爵先后柄政,大旨相绍述, ……刘宇亮
刘宇亮,绵竹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宇亮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角逐为乐。性不嗜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得与。座主 钱士升 为之援,又力排同乡王应熊,张己声誉,竟获大用。明年六月,贞运罢归,遂代为首辅。其冬,都城戒严,命阅视
他长,然后授官。遽尔授官,非所以重名器。吏部尚书谢升、大学士温体仁不加驳正,尸素可愧。」帝怒。未几, 大学士钱士升
以争武生李琎搜括富户,忤旨,引罪乞休去。尔选上疏曰:
辅臣引咎求黜,遽奉回籍之谕。夫人臣所以不肯言 ……府推官。流贼攻归德,击走之。
崇祯十年,行取入京。时变考选例,优者得为翰林。公论首勇,而吏部尚书田 唯嘉 抑之,勇得南京吏部主事以去。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讲官保举考选得失,谕德黄景昉讼勇及朱天麟屈。帝亲策
辅臣引咎求黜,遽奉回籍之谕。夫人臣所以不肯言 ……府推官。流贼攻归德,击走之。
崇祯十年,行取入京。时变考选例,优者得为翰林。公论首勇,而吏部尚书田 唯嘉 抑之,勇得南京吏部主事以去。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讲官保举考选得失,谕德黄景昉讼勇及朱天麟屈。帝亲策
乙酉,鲁藩监国越中,旃欲赴不果。丁亥四月,清镇将吴圣兆反清,清迹同谋,索给事中陈子龙急;或云子龙常入旃室,并逮旃,赴南京。讯者曰:『吾闻旃渠魁,旃不死,吾辈度不免』!于是必杀旃。九月十九日,同四十三人俱就刑。妻闻难,置酒邀姊姒话别,引身赴水死。子默,亦自窜。
旃从弟,字仲驭,崇祯丁丑进士; 大学士士升 幼子。起义吴中;至盛泽,为乡人所疑,见杀。 (第 289 页)
旃从弟,字仲驭,崇祯丁丑进士; 大学士士升 幼子。起义吴中;至盛泽,为乡人所疑,见杀。 (第 289 页)
实授未晚。不然,如名器可惜何』!疏入,不报。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巨室助饷』。 大学士钱士升 拟下之法司,不听。 (第 27 页)
士升 上言:『比者借端倖进,实繁有徒。而李琎者,乃倡为缙绅豪右报名输官,欲行手实籍没之法。此皆衰世乱政,而 (第 27 页)
敢陈于圣人之前,小人无忌惮一至于此!且所恶于富者,兼并小民耳。郡邑之有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以兵荒之故,归罪富家
而籍没之,此秦始皇所不行于巴清、汉武帝所不行于卜式者也。此议一倡,亡命无赖之徒相率而与富家为难,大乱自此始矣』。已而温体仁以上欲通言路,竟改拟;上仍切责 士升, 以『密勿大臣,即欲要誉已足致之,毋庸汲汲』!时福建右卫经历吴化鲲讦奏 (第 28 页)
士升 弟士晋,体仁亦拟严旨。 (第 28 页)
士升 遂乞罢,许之。御史詹尔选上言: (第 28 页)
『大学士钱士升 引咎回籍,明乎辅臣以执争去也。皇上宜鼓舞之不暇,顾以为要誉耶!人臣而沽名,义所不敢也;乃人主不以名义 (第 28 页)
四月,武生李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巨室助饷』。 大学士钱士升 拟下之法司,不听。 (第 27 页)
士升 上言:『比者借端倖进,实繁有徒。而李琎者,乃倡为缙绅豪右报名输官,欲行手实籍没之法。此皆衰世乱政,而 (第 27 页)
敢陈于圣人之前,小人无忌惮一至于此!且所恶于富者,兼并小民耳。郡邑之有富家,亦贫民衣食之源也;以兵荒之故,归罪富家
而籍没之,此秦始皇所不行于巴清、汉武帝所不行于卜式者也。此议一倡,亡命无赖之徒相率而与富家为难,大乱自此始矣』。已而温体仁以上欲通言路,竟改拟;上仍切责 士升, 以『密勿大臣,即欲要誉已足致之,毋庸汲汲』!时福建右卫经历吴化鲲讦奏 (第 28 页)
士升 弟士晋,体仁亦拟严旨。 (第 28 页)
士升 遂乞罢,许之。御史詹尔选上言: (第 28 页)
『大学士钱士升 引咎回籍,明乎辅臣以执争去也。皇上宜鼓舞之不暇,顾以为要誉耶!人臣而沽名,义所不敢也;乃人主不以名义 (第 28 页)
户部侍郎李长倩参其委署侯邑封印不开,竟往水口掣盐,以致百姓输纳粮饷无匮可投。后又申救,不允,竟坐赃银二百两。
命浙江道试监察御史林之蕃联络嘉兴,并敕谕二旧辅臣 钱士升 、冢臣徐石骐(后亦不果行)。
监察御史吴春枝纠劾不职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耀、汀州知府王国 (第 44 页)
命浙江道试监察御史林之蕃联络嘉兴,并敕谕二旧辅臣 钱士升 、冢臣徐石骐(后亦不果行)。
监察御史吴春枝纠劾不职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耀、汀州知府王国 (第 44 页)
江宁既定,豫王分遣降官安抚东南。钱谦益启使其客同行,致书绅士,有「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之语。使臣黄家鼒至苏州,明巡抚霍达已先遁,士民执香迎家鼒入居察院。方出示安民,而前监军道杨文骢自镇江南奔,过阊门,闻有北官,突入城执家鼒并其从骑歼之;豫王闻之怒,而谦益亦谓非兵不定。于是命贝勒以八万兵下苏、杭,南国之祸,自此始矣。然王师之东出也,所过之地,士民仍壶浆以迎。贝勒留李延龄守苏州,委降将陈梧及秀水胡之臣守嘉兴,而移兵趋杭州。明潞王常汸度不能守,率在城各官迎降,请毋杀百姓;贝勒许之,按兵不入,市不易肆。东南郡邑一时帖然,犹若不知有鼎革之事者。自薙发令下,而人心始摇。于是前朝孤臣义士与远近奸民素怀异志者,借以为资,纷然四起。若嘉兴之徐尚书石麒、嘉善之 钱学士士升
、屠编修象美、松江之沈总督犹龙、江阴之诸生许用、典史陈明遇,在苏属者若嘉定之侯通政峒曾、黄进士淳耀、 …… (第 37 页)
嘉兴已降,胡之臣署郡篆。之臣素微贱,又藉口军需,严威刻剥,百姓恨之切骨。陈梧素怀二心,薙发令至,梧先倡言曰:『剃发小事,妻子不保耳』。百姓闻之沸然,走之臣署,执而杀之于毬场。徐石麒乃率绅士与陈梧歃血定盟,为城守计。王师至,梧出兵御之陡门,大败。已而,新安援兵(疑阙)于麻省墩。城外乡兵一歼于姚油车,再歼于石灰桥。贝勒在杭州,又发披甲三千济师,直抵锄头坝。陈梧知已危,夜开东门出走平湖。比李成栋定松江,则嘉兴已屠、嘉善亦破,石麒及 士升 辈皆剿灭矣。
当是时,东南略定,惟江阴一城未下。成栋乃多运大,兼缚二帅,回师而北,会攻江阴。既 (第 40 页)
嘉兴已降,胡之臣署郡篆。之臣素微贱,又藉口军需,严威刻剥,百姓恨之切骨。陈梧素怀二心,薙发令至,梧先倡言曰:『剃发小事,妻子不保耳』。百姓闻之沸然,走之臣署,执而杀之于毬场。徐石麒乃率绅士与陈梧歃血定盟,为城守计。王师至,梧出兵御之陡门,大败。已而,新安援兵(疑阙)于麻省墩。城外乡兵一歼于姚油车,再歼于石灰桥。贝勒在杭州,又发披甲三千济师,直抵锄头坝。陈梧知已危,夜开东门出走平湖。比李成栋定松江,则嘉兴已屠、嘉善亦破,石麒及 士升 辈皆剿灭矣。
当是时,东南略定,惟江阴一城未下。成栋乃多运大,兼缚二帅,回师而北,会攻江阴。既 (第 40 页)
威宗天姿英睿,毅然有为;独揽乾纲,求治太急,有君无臣,临朝兴叹。夷考十七年间政本之地,旅进旅退,坐席未煖,遽被斥逐,四顾群工,无可当意,加膝坠渊,不足力速,为列数之:自戊辰迄癸未,宣麻卜瓯者,李标、刘鸿训、周道登、钱龙锡、韩爌、周延儒、成基命、温体仁、何如宠、吴宗达、钱象坤、徐光启、郑以伟、何吾驺、王应熊、 钱士升
、张玉发、文震孟、林釬、孔贞运、黄士俊、贺逢圣、薛国观、傅冠、 (第 38 页)
刘宇亮、蔡国用、范复粹、方逢年、程国祥、杨嗣昌、张四知、姚明恭、魏照乘、陈演、谢升、蒋德璟、黄景昉、吴甡、魏藻德、范景文、李建泰、丘瑜、方岳贡等四十三人。惟李建霞、钱机山、韩象云、徐玄扈、郑如莲、 钱御冷 、文湛持、贺对阳、方书田、蒋八公、范质公诸先生,雅饶干略,留心经济,而一言不合,弃等髦。至长山贪秽 (第 39 页)
刘宇亮、蔡国用、范复粹、方逢年、程国祥、杨嗣昌、张四知、姚明恭、魏照乘、陈演、谢升、蒋德璟、黄景昉、吴甡、魏藻德、范景文、李建泰、丘瑜、方岳贡等四十三人。惟李建霞、钱机山、韩象云、徐玄扈、郑如莲、 钱御冷 、文湛持、贺对阳、方书田、蒋八公、范质公诸先生,雅饶干略,留心经济,而一言不合,弃等髦。至长山贪秽 (第 39 页)
者踵接,传绅袍朝见。行人陆培、旧光泽令王道焜,各投环卒。钱塘令顾咸不屈,遇害,士民醵金以殓。又聘旧辅 钱士升
、方逢年、高弘图、冢宰商周祚、徐石麒、宗伯姜逢元、总宪刘宗周、中丞祁彪佳、大理卿章宸、府丞金兰。高公 (第 131 页)
十八(壬申),进马士英少师。义阳王居太仓。尚书黄道周、太常卿葛寅亮、尚宝丞邹之麟见朝。命王永吉防河北、张缙彦防河南,分许定国、王之纲信地。
十九(癸酉),陈燕翼吏科右、钱增兵科左。旧 阁臣钱士升 加太子太保,荫孙焘中书舍人。谕都督牟文绶鼓锐先赴施州。
二十一(乙亥),允部议,诏封于谦临安伯; (第 25 页)
十九(癸酉),陈燕翼吏科右、钱增兵科左。旧 阁臣钱士升 加太子太保,荫孙焘中书舍人。谕都督牟文绶鼓锐先赴施州。
二十一(乙亥),允部议,诏封于谦临安伯; (第 25 页)
十九(壬申),蔡奕琛进尚书文渊阁。起朱大典、吴光义、易应昌户、兵、工部各左侍郎,陈洪谥太仆少卿。侍郎钱谦益请即家开局修史;不允。奖刘廷元保全慈孝有功,特予优恤。王骥惊闻滇信,辞任;不许。
二十(癸酉),令刘良佐驻归德。马士英请褫中书唐允甲。李维樾为兵科。存问 大学士钱士升。 兵部侍郎练国事罢。张亮请立盐税局于皖城;不允。
二十一(甲戌),改谥先帝「毅宗烈皇帝」。王铎六请 (第 35 页)
二十(癸酉),令刘良佐驻归德。马士英请褫中书唐允甲。李维樾为兵科。存问 大学士钱士升。 兵部侍郎练国事罢。张亮请立盐税局于皖城;不允。
二十一(甲戌),改谥先帝「毅宗烈皇帝」。王铎六请 (第 35 页)
明末南都之亡,亡于左良玉之内犯;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滇中之亡,亡于孙可望之迎降。之三人者,南疆兴亡之一大关键也;均宜置诸叛臣之列。「逸史」则以芝龙冠「郑成功传」首。以可望附「李定国传」中,当矣;而独不为良玉立传,何也?庄烈悯皇帝君临天下十七年,而内阁宰臣至五十人;方诸汉武五十四年间为相者十三
人,殆不啻十倍过之焉。国变之后,在朝在野存者十有九人、南北死难者三(范景文、傅冠、蒋德璟)、为贼搒掠死者四(陈演、魏藻德、方贡岳、邱瑜)、入仕本朝者二(谢升、李建泰)、起兵保乡邦者一(王应熊)、诈降者一(方逢年)、仕闽粤者三(黄景昉、何吾驺、黄士俊)、而家居终老者五(钱龙锡、吴甡、孔贞运、 钱士升 、范复粹(范复粹,据「秋室集」补))。五入中机山之殁,在王师未下金陵时,犹赵家土也,无愧完人。若兴化 …… (第 831 页)
然而五王之后,莫谓真无人也;余尝表章常延龄、徐南矣。近复搜考遗文,更得徐宏基、仁爵、李升、李锡祚、锡贡、邓文昌、汤南金、常元亮数人,皆不愧故家乔木者也。宏基,崇祯中袭封魏国公;甲申之变,南都诸臣迎立福王,定议于其家。明年金陵不守,宏基率妻子避迹吴江之赵田袁进士世奇家。貌魁岸,须长过腹,骨节珊然;日与村童、牧竖,徜徉阡陌以为乐。世奇迂生不识时务,每以匡复相劝;且称其位隆望重,举事必成。宏基心动,遂树帜招兵而粮不继,乃建助饷之策,劝谕村庄富户。时有陆醇
儒者家富而豪,其弟某同客过邻村,宏基遣人要致之,坐厅事 抑之 拜跪,谕以助饷,坚不从;宏基拘之暗室中,困苦之。客脱归,报醇儒;醇儒惧甚,悬重赏集兵,应者至。会吴 …… (第 842 页)
鄞全庶常谢山撰「推官温公璜传」曰:『予尝与明史局诸君言,谓明宰相中江夏贺公(逢圣)、高阳孙公(承宗)多子弟从死不论,而以世臣死国事者,昆山顾文康公(鼎臣)曾孙延安推官咸正、钱塘知县咸建暨弟举人咸受、推官之子天逵、天遴,江陵张文忠公(居正)孙侍郎同敞,蒲州韩公(爌)从孙历城知县承宣、青州兵道昭宣(「秋室集」作招宣),馀姚孙文恭公(如游)孙相国嘉绩,长山刘公(鸿训)子都督孔和,嘉善钱公 (士升) 子吏部,长洲文文肃公(震孟)弟舍人震亨、子乘。呜呼盛矣!乌程(体仁)有推官,亦宰相家儿也。华亭徐文 (第 862 页)
人,殆不啻十倍过之焉。国变之后,在朝在野存者十有九人、南北死难者三(范景文、傅冠、蒋德璟)、为贼搒掠死者四(陈演、魏藻德、方贡岳、邱瑜)、入仕本朝者二(谢升、李建泰)、起兵保乡邦者一(王应熊)、诈降者一(方逢年)、仕闽粤者三(黄景昉、何吾驺、黄士俊)、而家居终老者五(钱龙锡、吴甡、孔贞运、 钱士升 、范复粹(范复粹,据「秋室集」补))。五入中机山之殁,在王师未下金陵时,犹赵家土也,无愧完人。若兴化 …… (第 831 页)
然而五王之后,莫谓真无人也;余尝表章常延龄、徐南矣。近复搜考遗文,更得徐宏基、仁爵、李升、李锡祚、锡贡、邓文昌、汤南金、常元亮数人,皆不愧故家乔木者也。宏基,崇祯中袭封魏国公;甲申之变,南都诸臣迎立福王,定议于其家。明年金陵不守,宏基率妻子避迹吴江之赵田袁进士世奇家。貌魁岸,须长过腹,骨节珊然;日与村童、牧竖,徜徉阡陌以为乐。世奇迂生不识时务,每以匡复相劝;且称其位隆望重,举事必成。宏基心动,遂树帜招兵而粮不继,乃建助饷之策,劝谕村庄富户。时有陆醇
儒者家富而豪,其弟某同客过邻村,宏基遣人要致之,坐厅事 抑之 拜跪,谕以助饷,坚不从;宏基拘之暗室中,困苦之。客脱归,报醇儒;醇儒惧甚,悬重赏集兵,应者至。会吴 …… (第 842 页)
鄞全庶常谢山撰「推官温公璜传」曰:『予尝与明史局诸君言,谓明宰相中江夏贺公(逢圣)、高阳孙公(承宗)多子弟从死不论,而以世臣死国事者,昆山顾文康公(鼎臣)曾孙延安推官咸正、钱塘知县咸建暨弟举人咸受、推官之子天逵、天遴,江陵张文忠公(居正)孙侍郎同敞,蒲州韩公(爌)从孙历城知县承宣、青州兵道昭宣(「秋室集」作招宣),馀姚孙文恭公(如游)孙相国嘉绩,长山刘公(鸿训)子都督孔和,嘉善钱公 (士升) 子吏部,长洲文文肃公(震孟)弟舍人震亨、子乘。呜呼盛矣!乌程(体仁)有推官,亦宰相家儿也。华亭徐文 (第 8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