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砥园施先生墓志铭
余同年友 施君闰章 字 (第 42a 页)
尚白 文章行谊高天下然少孤
叔父砥园先生养且教之 (第 42a 页)
尚白 历官中外所至著声绩
尝语人曰此叔父之训也以此海内士大夫无不知砥
园先生之贤余昔家居时 (第 42a 页)
尚白 自京师南归枉道视余
余欲少留为一日欢不可得曰夜梦叔父为之心动归
家十年不复出戊午应召入都与余数相过从 (第 42a 页)
语次辄
忽忽不乐曰余叔父年七十馀矣疾病侵寻常虑一旦
不得奉终事也辄泫然泪下无何讣至 尚白 方奉脩史
之
命不得归号泣不能自止既乃略次行事随书随泣以
至于病扶掖至余寓再拜请余铭其幽宫之石 (第 42b 页)
尚白 交
游中操文章之柄者指不胜屈而独以见属余何敢辞
乃为序而铭之按状公讳誉字次仲砥园其号也世籍
宣城曾祖 …… (第 42b 页)
十旬无倦色助婚丧置槥瘗
殣葬亡友之无后者与人通有无不责偿固其天性近
厚或亦本中明先生之教而力行之者与 尚白 初登第
时有于祖坟后开穴欲坏其龙脉者乡党皆为不平先
生曰渠自丧心耳吾家世有阴德宁尽赖风水耶竟置
不问 (第 44a 页)
海寇陷京口入宁国乡里亡藉子欲因以为利声
言施提学叔厚积可令出饷祸几不测盖是时 尚白 督
山东学政云会贼败去其人惴惴惧报复先生曰此辈 …… (第 44a 页)
足相校耶终无一言此二事宣城人人能道之以为尤
人所难也 尚白 幼羸疾先生尝手抱之驴背以就医行
十馀里涕泪沾衣在官时虑其善病好苦吟尝望其来
归为构待归之阁作倚门之诗 (第 44b 页)
尚白 每言及此泪涔涔
不能止也所著诗二卷 (第 44b 页)
尚白 刻之京师公生明万历壬
寅五月二十六日卒于
皇清康熙己未正月四日享年七十有八配冯氏子三
闰严郡庠生冯氏 …… (第 44b 页)
复起儒
行赖犹子文章擅
昭代白虎谭经家学迈有崇者丘双流会松柏丸丸过
者拜越惟奕叶长无害
翰林院 侍读愚山施公 墓志铭
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翰林院侍读施公卒于 (第 45a 页)
京师之寓舍公知名海内者垂四十年天下之士或推其
文章或高其行谊或称其治术而余少同举进士晚年同
事史馆相知尤深公病余往视之握手熟视曰平生知我
之深无如子立言能信于世亦无如子因欷歔不能语既
卒葬且有日其子彦恪遵遗命来请铭其墓宫之石余何
敢辞乃垂涕序而铭之公讳 闰章 字 (第 45b 页)
尚白 号 (第 45b 页)
愚山 江南宣
城人大父弘猷明万历间游邹忠介焦石城两先生之门
为东南人士所宗父察以公贵赠奉政大夫山东按察司 (第 45b 页)
余同年友 施君闰章 字 (第 42a 页)
尚白 文章行谊高天下然少孤
叔父砥园先生养且教之 (第 42a 页)
尚白 历官中外所至著声绩
尝语人曰此叔父之训也以此海内士大夫无不知砥
园先生之贤余昔家居时 (第 42a 页)
尚白 自京师南归枉道视余
余欲少留为一日欢不可得曰夜梦叔父为之心动归
家十年不复出戊午应召入都与余数相过从 (第 42a 页)
语次辄
忽忽不乐曰余叔父年七十馀矣疾病侵寻常虑一旦
不得奉终事也辄泫然泪下无何讣至 尚白 方奉脩史
之
命不得归号泣不能自止既乃略次行事随书随泣以
至于病扶掖至余寓再拜请余铭其幽宫之石 (第 42b 页)
尚白 交
游中操文章之柄者指不胜屈而独以见属余何敢辞
乃为序而铭之按状公讳誉字次仲砥园其号也世籍
宣城曾祖 …… (第 42b 页)
十旬无倦色助婚丧置槥瘗
殣葬亡友之无后者与人通有无不责偿固其天性近
厚或亦本中明先生之教而力行之者与 尚白 初登第
时有于祖坟后开穴欲坏其龙脉者乡党皆为不平先
生曰渠自丧心耳吾家世有阴德宁尽赖风水耶竟置
不问 (第 44a 页)
海寇陷京口入宁国乡里亡藉子欲因以为利声
言施提学叔厚积可令出饷祸几不测盖是时 尚白 督
山东学政云会贼败去其人惴惴惧报复先生曰此辈 …… (第 44a 页)
足相校耶终无一言此二事宣城人人能道之以为尤
人所难也 尚白 幼羸疾先生尝手抱之驴背以就医行
十馀里涕泪沾衣在官时虑其善病好苦吟尝望其来
归为构待归之阁作倚门之诗 (第 44b 页)
尚白 每言及此泪涔涔
不能止也所著诗二卷 (第 44b 页)
尚白 刻之京师公生明万历壬
寅五月二十六日卒于
皇清康熙己未正月四日享年七十有八配冯氏子三
闰严郡庠生冯氏 …… (第 44b 页)
复起儒
行赖犹子文章擅
昭代白虎谭经家学迈有崇者丘双流会松柏丸丸过
者拜越惟奕叶长无害
翰林院 侍读愚山施公 墓志铭
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翰林院侍读施公卒于 (第 45a 页)
京师之寓舍公知名海内者垂四十年天下之士或推其
文章或高其行谊或称其治术而余少同举进士晚年同
事史馆相知尤深公病余往视之握手熟视曰平生知我
之深无如子立言能信于世亦无如子因欷歔不能语既
卒葬且有日其子彦恪遵遗命来请铭其墓宫之石余何
敢辞乃垂涕序而铭之公讳 闰章 字 (第 45b 页)
尚白 号 (第 45b 页)
愚山 江南宣
城人大父弘猷明万历间游邹忠介焦石城两先生之门
为东南人士所宗父察以公贵赠奉政大夫山东按察司 (第 45b 页)
与叶讱庵书 与史馆诸君书
与公肃甥书 又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与彦和甥书
与 施愚山 书 答汪苕文书
答俞右吉书 与戴枫仲书
与李星来书 答李紫澜书
答曾庭闻书 复陈蔼公书 (第 2a 页)
与公肃甥书 又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与彦和甥书
与 施愚山 书 答汪苕文书
答俞右吉书 与戴枫仲书
与李星来书 答李紫澜书
答曾庭闻书 复陈蔼公书 (第 2a 页)
与彦和甥书
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
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偶为门人讲吴化事君数一
节文中有謇谔二字楚辞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
兮忍而不能舍也此謇字之所出也史记商君传千
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
墨以亡此谔字之所出也陆机辨亡论左丞相陆凯
以謇谔尽规韩文公郾城联句九迁弥謇谔则古人
已用之矣今欲吾甥集门墙多士十数人委之将先
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以示北方学者除事出四
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
之注文选方为合式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
也
与 施愚山 书
理学之传自是君家弓冶然愚独以为理学之名自
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
通也故曰君子 (第 18a 页)
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
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偶为门人讲吴化事君数一
节文中有謇谔二字楚辞离骚余固知謇謇之为患
兮忍而不能舍也此謇字之所出也史记商君传千
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
墨以亡此谔字之所出也陆机辨亡论左丞相陆凯
以謇谔尽规韩文公郾城联句九迁弥謇谔则古人
已用之矣今欲吾甥集门墙多士十数人委之将先
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以示北方学者除事出四
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
之注文选方为合式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
也
与 施愚山 书
理学之传自是君家弓冶然愚独以为理学之名自
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非数十年不能
通也故曰君子 (第 18a 页)
顾与治诗
与治之先自吴郡洪武中以赀徙都下遂为金陵人
从曾祖华玉先生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文章闻于
代至与治亦号能诗当崇祯之世天下多故陪京独
完得以馀日赋诗饮酒极意江山流连卉木聘笔墨
之长写风骚之致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于赋役困
踬以终今读其诗郁行悽恻有郊岛之遗音焉余兄
事与治曩北行时谓与治曰兄平生作诗多散轶今
老矣可无传乎与治曰有一编在故人沈子迁所其
他藁杂旧笥中病未理也余行三岁乃归次扬州而
与治卒宣城 施尚白 欲集其诗刻之未果明年冬余
过六合子迁出其一编并所搜辑者共二百六十首
余为删其大半授子迁刻之呜呼士之生 (第 10a 页)
与治之先自吴郡洪武中以赀徙都下遂为金陵人
从曾祖华玉先生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文章闻于
代至与治亦号能诗当崇祯之世天下多故陪京独
完得以馀日赋诗饮酒极意江山流连卉木聘笔墨
之长写风骚之致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于赋役困
踬以终今读其诗郁行悽恻有郊岛之遗音焉余兄
事与治曩北行时谓与治曰兄平生作诗多散轶今
老矣可无传乎与治曰有一编在故人沈子迁所其
他藁杂旧笥中病未理也余行三岁乃归次扬州而
与治卒宣城 施尚白 欲集其诗刻之未果明年冬余
过六合子迁出其一编并所搜辑者共二百六十首
余为删其大半授子迁刻之呜呼士之生 (第 10a 页)
余最许石湖邢昉五言诗以为韦柳门庭中人怅未及
友其人官祭酒时乡人李某往令高淳余特属访其子
孙李至访之则老妻稚孙煢煢孤寡饘粥不给李脱赠
三百金为置腴田百亩其家竟不知意出于余也 施愚
山 闻之造余再拜曰某交孟贞三十年不能恤其后人
之穷公与孟贞未定交而能恤其身后令不冻饿以死
某愧公多矣至为 …… (第 4b 页)
福清林古度茂之万历中诗人与曹南宫学佺钟学宪
惺友善乱后居金陵乳山每过余亲为撰杖结袜康熙
甲辰林携其万历甲辰以后六十年诗诣余求为拣择
仅存其甲子以前诗百馀篇 施愚山 见之曰吾交林翁 …… (第 4b 页)
历下诗派始盛于弘正四杰之边尚书华泉再盛于嘉
隆七子之李观察沧溟二公后皆式微 施愚山 督学时
为沧溟立墓碑梦其衣冠来谢余刻华泉集及其仲子
习遗诗又访其后裔则墓祠久废七世孙某已为人家
佃种 …… (第 19a 页)
萧子显云登高极目临水送归蚤雁初莺花开叶落有
来斯应每不能已须其自来不以力搆王士源序孟浩
然诗云每有制作伫兴而就余生平服膺此言故未尝
为人强作亦不耐为和韵诗也
施愚山 游嵩山诗云翠屏横少室明月正中峰十字令
人揽撷不尽
临朐冯文毅(溥)题汉文帝幸代图云汉帝当年歌大 (第 28a 页)
友其人官祭酒时乡人李某往令高淳余特属访其子
孙李至访之则老妻稚孙煢煢孤寡饘粥不给李脱赠
三百金为置腴田百亩其家竟不知意出于余也 施愚
山 闻之造余再拜曰某交孟贞三十年不能恤其后人
之穷公与孟贞未定交而能恤其身后令不冻饿以死
某愧公多矣至为 …… (第 4b 页)
福清林古度茂之万历中诗人与曹南宫学佺钟学宪
惺友善乱后居金陵乳山每过余亲为撰杖结袜康熙
甲辰林携其万历甲辰以后六十年诗诣余求为拣择
仅存其甲子以前诗百馀篇 施愚山 见之曰吾交林翁 …… (第 4b 页)
历下诗派始盛于弘正四杰之边尚书华泉再盛于嘉
隆七子之李观察沧溟二公后皆式微 施愚山 督学时
为沧溟立墓碑梦其衣冠来谢余刻华泉集及其仲子
习遗诗又访其后裔则墓祠久废七世孙某已为人家
佃种 …… (第 19a 页)
萧子显云登高极目临水送归蚤雁初莺花开叶落有
来斯应每不能已须其自来不以力搆王士源序孟浩
然诗云每有制作伫兴而就余生平服膺此言故未尝
为人强作亦不耐为和韵诗也
施愚山 游嵩山诗云翠屏横少室明月正中峰十字令
人揽撷不尽
临朐冯文毅(溥)题汉文帝幸代图云汉帝当年歌大 (第 28a 页)
钟嵘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舛谬不少嵘以三
品铨叙作者自譬诸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乃以刘桢与
陈思并称以为文章之圣夫桢之视植岂但斥鴳之与
鲲鹏耶又置曹孟德下品而桢与王粲反居上品他如
上品之陆机潘岳宜在中品中品之刘琨郭璞陶潜鲍
照谢朓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干谢庄
王融帛道猷汤惠休宜在中品而位置颠错黑白淆讹
千秋定论谓之何哉建安诸子伟长实胜公干而嵘讥
其以莛扣钟乖反弥甚至以陶潜出于应璩郭璞出于
潘岳鲍照出于二张尤陋矣又不足深辩也
康熙辛亥宋荔裳(琬) 施愚山(闰章) 皆集京师与余兄弟倡
和最久明年壬子荔裳补官蜀臬余典蜀试先后出都
门既而余以十月下峡荔裳以明年春上峡遂 (第 4a 页)
钟嵘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舛谬不少嵘以三
品铨叙作者自譬诸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乃以刘桢与
陈思并称以为文章之圣夫桢之视植岂但斥鴳之与
鲲鹏耶又置曹孟德下品而桢与王粲反居上品他如
上品之陆机潘岳宜在中品中品之刘琨郭璞陶潜鲍
照谢朓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干谢庄
王融帛道猷汤惠休宜在中品而位置颠错黑白淆讹
千秋定论谓之何哉建安诸子伟长实胜公干而嵘讥
其以莛扣钟乖反弥甚至以陶潜出于应璩郭璞出于
潘岳鲍照出于二张尤陋矣又不足深辩也
康熙辛亥宋荔裳(琬)施愚山 (闰章) 皆集京师与余兄弟倡
和最久明年壬子荔裳补官蜀臬余典蜀试先后出都
门既而余以十月下峡荔裳以明年春上峡遂 (第 4a 页)
品铨叙作者自譬诸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乃以刘桢与
陈思并称以为文章之圣夫桢之视植岂但斥鴳之与
鲲鹏耶又置曹孟德下品而桢与王粲反居上品他如
上品之陆机潘岳宜在中品中品之刘琨郭璞陶潜鲍
照谢朓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干谢庄
王融帛道猷汤惠休宜在中品而位置颠错黑白淆讹
千秋定论谓之何哉建安诸子伟长实胜公干而嵘讥
其以莛扣钟乖反弥甚至以陶潜出于应璩郭璞出于
潘岳鲍照出于二张尤陋矣又不足深辩也
康熙辛亥宋荔裳(琬) 施愚山(闰章) 皆集京师与余兄弟倡
和最久明年壬子荔裳补官蜀臬余典蜀试先后出都
门既而余以十月下峡荔裳以明年春上峡遂 (第 4a 页)
钟嵘诗品余少时深喜之今始知其舛谬不少嵘以三
品铨叙作者自譬诸九品论人七略裁士乃以刘桢与
陈思并称以为文章之圣夫桢之视植岂但斥鴳之与
鲲鹏耶又置曹孟德下品而桢与王粲反居上品他如
上品之陆机潘岳宜在中品中品之刘琨郭璞陶潜鲍
照谢朓江淹下品之魏武宜在上品下品之徐干谢庄
王融帛道猷汤惠休宜在中品而位置颠错黑白淆讹
千秋定论谓之何哉建安诸子伟长实胜公干而嵘讥
其以莛扣钟乖反弥甚至以陶潜出于应璩郭璞出于
潘岳鲍照出于二张尤陋矣又不足深辩也
康熙辛亥宋荔裳(琬)施愚山 (闰章) 皆集京师与余兄弟倡
和最久明年壬子荔裳补官蜀臬余典蜀试先后出都
门既而余以十月下峡荔裳以明年春上峡遂 (第 4a 页)
宛雅序
宛陵为东南奥区溪清驶而山秀拔风气懋美生其地
者不诱于见闻而皆有以自立故其发于声诗和平澹
雅无噍杀啴缓之音陆放翁序李虞部之诗云来为守
者风流吟咏谢宣城寔为之冠生其乡者歌诗复古梅
宛陵独擅其宗斯言盖实录也继宛陵而起者有明诸
梅若禹金季豹子马杓司均未足当其选我 朝 施侍
读愚山先生
出而嗣踪开宝以溯汉魏淳音至味流辈
所希予尝谓渔洋长水过于傅采朝华容有时谢惟先
生独无坠响宛雅一编盖梅 (第 14a 页)
宛陵为东南奥区溪清驶而山秀拔风气懋美生其地
者不诱于见闻而皆有以自立故其发于声诗和平澹
雅无噍杀啴缓之音陆放翁序李虞部之诗云来为守
者风流吟咏谢宣城寔为之冠生其乡者歌诗复古梅
宛陵独擅其宗斯言盖实录也继宛陵而起者有明诸
梅若禹金季豹子马杓司均未足当其选我 朝 施侍
读愚山先生
所希予尝谓渔洋长水过于傅采朝华容有时谢惟先
生独无坠响宛雅一编盖梅 (第 14a 页)
易水古道
萧萧易水上古道向咸阳白日幽州冷黄云蓟阙长风尘迷马
客肝胆照鱼肠此地荆卿醉悲歌感不忘
迷楼故址(和宣城 施愚山) 平山堂上望云是昔迷楼淮海窗中尽江山身外浮玉钩宫女
影素练阿𡡉愁向夕飞萤满疑看清夜游
三齐 (第 33a 页)
萧萧易水上古道向咸阳白日幽州冷黄云蓟阙长风尘迷马
客肝胆照鱼肠此地荆卿醉悲歌感不忘
迷楼故址(和宣城 施愚山) 平山堂上望云是昔迷楼淮海窗中尽江山身外浮玉钩宫女
影素练阿𡡉愁向夕飞萤满疑看清夜游
三齐 (第 33a 页)
湖海楼诗集卷二
宜兴陈维崧其年著
颖州刘体仁公㦷 维岳纬云
宣城 施闰章愚山 宗石子万
新城王士禄西樵 男履端
吴江赵 沄山子 侄 洢
乙巳
黄桥客店夜遇范女受仆知女受 …… (第 1a 页)
齐景公墓中食器歌
宣城吴若金为余言山东益都民盗开齐景公墓
得一物类食器状县令捕盗获之以献学使者 施
愚山先生 器今在先生家辄为作歌
山东恶少惯掘冢半夜潜身穴丘垄藓滑砖倾怪鸱啸天
阴隧黑行人恐漆灯欲蚀沙土痕前和一 …… (第 12a 页)
杜兰香去多时了碎锦零纱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
斜
后堂丝管亲曾醉衮遍筝琶舞煞蛮靴百幅红兰出内家
左徒弟子今谁在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
花 (施愚山 日气馥郁于/芝兰态旖旋于杨柳)
题潘晓庵斗酒百篇小像
画师貌出高人熊梧竹澄鲜庭户萧然道是诗颠并 (第 8b 页)
宜兴陈维崧其年著
颖州刘体仁公㦷 维岳纬云
宣城 施闰章愚山 宗石子万
新城王士禄西樵 男履端
吴江赵 沄山子 侄 洢
乙巳
黄桥客店夜遇范女受仆知女受 …… (第 1a 页)
齐景公墓中食器歌
宣城吴若金为余言山东益都民盗开齐景公墓
得一物类食器状县令捕盗获之以献学使者 施
愚山先生 器今在先生家辄为作歌
山东恶少惯掘冢半夜潜身穴丘垄藓滑砖倾怪鸱啸天
阴隧黑行人恐漆灯欲蚀沙土痕前和一 …… (第 12a 页)
杜兰香去多时了碎锦零纱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
斜
后堂丝管亲曾醉衮遍筝琶舞煞蛮靴百幅红兰出内家
左徒弟子今谁在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
花 (施愚山 日气馥郁于/芝兰态旖旋于杨柳)
题潘晓庵斗酒百篇小像
画师貌出高人熊梧竹澄鲜庭户萧然道是诗颠并 (第 8b 页)
丘壑间俾我谈谐忽焉
畅江东秋水绿新酿君去延缘弄菰蒋来年我亦摘船归
此语硁硁讵君诳
题梅渊公画松为 愚山先生 赋
施侯沃我以绿雪不数壑源鹰爪奇啜馀示我一幅画长
松十丈纷离披牙须蚴蟉猛兕跳鳞鬣蹙踏苍龙驰抹眵
询问 (第 14b 页)
畅江东秋水绿新酿君去延缘弄菰蒋来年我亦摘船归
此语硁硁讵君诳
题梅渊公画松为 愚山先生 赋
施侯沃我以绿雪不数壑源鹰爪奇啜馀示我一幅画长
松十丈纷离披牙须蚴蟉猛兕跳鳞鬣蹙踏苍龙驰抹眵
询问 (第 14b 页)
宣城文学施公诔
惟康熙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四日文学砥园施公卒于宣
城里第春秋七十有八呜呼哀哉大道沦胥微言放失十
室之邑众喙争鸣一閧之市百家竞作俗儒奉夸毗为指
归曲士缘辞章为傅会转相剽窃祗益波靡推厥所由本
之先拨要其教不基之门内则葛藟之谊靡敦学不本之
躬行乃鸣鸠之仁未渥也施公生经文煨烬之馀当人心
陷溺之日而能汜濩醇风弥缝绝业襮之以艺彪之以文
源始门闾达于乡塾慥慥乎抑亦光辉笃实之君子矣天
不慭遗哲人其逝时则公之犹子 愚山先生 受官辇下僦
舍都亭怅噩梦之宵徵痛讣音之旦至遂搏膺而相告用
抆血以为言盖分虽叔父而谊笃所生服止期年而情 (第 18a 页)
隆
自出马伏波之诫兄子造就居多第五伦之鞠弟妷恩勤
不少聆 愚山先生 所序述则公之崖略可知矣崧也景至
德之难名缅遗徽之未沬揄扬莫罄敢摇笔而成郭泰之
碑洄溯靡从爰缀文而制展 (第 18b 页)
惟康熙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四日文学砥园施公卒于宣
城里第春秋七十有八呜呼哀哉大道沦胥微言放失十
室之邑众喙争鸣一閧之市百家竞作俗儒奉夸毗为指
归曲士缘辞章为傅会转相剽窃祗益波靡推厥所由本
之先拨要其教不基之门内则葛藟之谊靡敦学不本之
躬行乃鸣鸠之仁未渥也施公生经文煨烬之馀当人心
陷溺之日而能汜濩醇风弥缝绝业襮之以艺彪之以文
源始门闾达于乡塾慥慥乎抑亦光辉笃实之君子矣天
不慭遗哲人其逝时则公之犹子 愚山先生 受官辇下僦
舍都亭怅噩梦之宵徵痛讣音之旦至遂搏膺而相告用
抆血以为言盖分虽叔父而谊笃所生服止期年而情 (第 18a 页)
隆
自出马伏波之诫兄子造就居多第五伦之鞠弟妷恩勤
不少聆 愚山先生 所序述则公之崖略可知矣崧也景至
德之难名缅遗徽之未沬揄扬莫罄敢摇笔而成郭泰之
碑洄溯靡从爰缀文而制展 (第 18b 页)
集传录存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初晴萧山人康熙十八年以廪
监生
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四库书提要/词林典故)充明
史纂修官以葬亲假归得痹疾遂不复出(萧山/志)奇龄
少颖悟明季避兵其县之南山筑土室读书其中(盛/唐)
(西河先/生传)已著毛诗续传三十八卷既以避雠流寓江
淮间失其稿乃就所记忆著国风省篇诗札毛诗写
官记复在江西参议道 施闰章 处与湖广杨洪才说
诗作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伪
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行世奇龄作诗传诗说驳议 (第 6a 页)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初晴萧山人康熙十八年以廪
监生
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四库书提要/词林典故)充明
史纂修官以葬亲假归得痹疾遂不复出(萧山/志)奇龄
少颖悟明季避兵其县之南山筑土室读书其中(盛/唐)
(西河先/生传)已著毛诗续传三十八卷既以避雠流寓江
淮间失其稿乃就所记忆著国风省篇诗札毛诗写
官记复在江西参议道 施闰章 处与湖广杨洪才说
诗作白鹭洲主客说诗一卷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伪
造子贡诗传申培诗说行世奇龄作诗传诗说驳议 (第 6a 页)
四句为类羁臣迁客之词又述吴修龄语谓
士祯为清秀李于鳞虽忿悁著书持论不无
过激然神韵之说不善学者往往易流于浮
响 施闰章 华严楼阁之喻汪琬西川锦匠之戒
士祯亦尝自记之则执信此书亦未始非预
防流弊之切论也近时 (第 1b 页)
士祯为清秀李于鳞虽忿悁著书持论不无
过激然神韵之说不善学者往往易流于浮
响 施闰章 华严楼阁之喻汪琬西川锦匠之戒
士祯亦尝自记之则执信此书亦未始非预
防流弊之切论也近时 (第 1b 页)
请观值尚书作胜会设席于猪市对门王
光禄宅有内务府供奉太仓王生无锡陆生陈生携笙
笛在座其时荐举来京者惟 施愚山 大参陈其年高阮
怀两文学赴召请到门尚书立命具小舆招予酒再巡
二生递歌王生把笛演旧清曲毕尚书命二生歌予 (第 10a 页)
光禄宅有内务府供奉太仓王生无锡陆生陈生携笙
笛在座其时荐举来京者惟 施愚山 大参陈其年高阮
怀两文学赴召请到门尚书立命具小舆招予酒再巡
二生递歌王生把笛演旧清曲毕尚书命二生歌予 (第 10a 页)
。众默然。师以手自摩其顶而逝。扣
冰法嗣。将迎师龛往浙后。黄山缁素咸德师。恭请师
龛。造塔于八公洞。 侍讲施公闰章。 为之铭塔(玉林琇嗣)。
*** 浏阳石霜尔瞻达尊禅师
四明鄞县唐氏子。襁褓甫
离。皈心三宝。稍长 (第 0441a 页)
冰法嗣。将迎师龛往浙后。黄山缁素咸德师。恭请师
龛。造塔于八公洞。 侍讲施公闰章。 为之铭塔(玉林琇嗣)。
*** 浏阳石霜尔瞻达尊禅师
四明鄞县唐氏子。襁褓甫
离。皈心三宝。稍长 (第 0441a 页)
劳莲漏话支离云溪道谢东林人惭慧远
棱棱病骨惟知鱼鸟相亲落落吾徒但许水云作伴
其奈夙缘未了胜友来寻连朝 施愚山 吴朴斋缱绻
同游明日叶嘿庵诸永龄联翩入社木樨丛里依然
无隐乎尔之文牡丹庭前荐得万物一体之旨何必
客儿 (第 0724b 页)
棱棱病骨惟知鱼鸟相亲落落吾徒但许水云作伴
其奈夙缘未了胜友来寻连朝 施愚山 吴朴斋缱绻
同游明日叶嘿庵诸永龄联翩入社木樨丛里依然
无隐乎尔之文牡丹庭前荐得万物一体之旨何必
客儿 (第 07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