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小學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續道藏
台中粮饷缺乏,台南亦无接济。苗栗举人谢维岳年少有胆气,黎遣往南洋大臣张香帅告急,乞师请饷械。香帅命 道员易顺鼎
到台南查军情。
闰五月二十六日(西历七月十七日),台南南澳镇帮办军务刘永福兼掌台湾总镇印。
(第 52 页)
闰五月二十六日(西历七月十七日),台南南澳镇帮办军务刘永福兼掌台湾总镇印。
(第 52 页)
甲午除夕登台北城楼云:『瘴外日光芒角动,残年出户昼常阴。寥天有此登高兴,暮雨飘残隔岁心。役役谈兵清议在,冥冥入世几人深。迷离爆竹千家晚,针孔光阴耐苦吟』。
登厦门南普陀和 易实甫 原韵云:『登临初见海嵯峨,回望神州感逝波。坐久自疑趋大壑,再来应恐泣磐陀。愁边草树天风急,泪眼乾坤落 (第 228 页)
照多。今日五洲成大梦,独留残梦在岩阿』。
割台之役,震惊宇内。 易实甫 观察奉南洋大臣之命,视师台南。 (第 228 页)
实甫 名顺鼎,湖南汉寿人,素以诗鸣,自号 (第 228 页)
哭庵, 时与台人士相唱和,语多慷慨。余记其寓台感怀六首云:
『玉门何路望生还,恍惚长辞天地间。黄耳音书隔 …… (第 228 页)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荒此系舟。泛海零丁文信国,渡泸兵甲武乡侯。偶因射虎随飞将,苦对盘鸢忆少游。马革倘能归故里,招魂应向日南州』。
哭庵 之诗,和者甚多,而吴季篯之作尤悲壮。季篯名彭年,浙之馀姚人,寄籍粤东,为刘渊亭军门幕客,阵没彰化;事 …… (第 229 页)
盖其慷慨赴义,固已蕴于诗中矣。
吾乡许蕴白先生南英,号霁云,光绪十六年进士。乙未之役,办理台南团练局,事败而去。有次韵和 易实甫 寓台感怀之作,并录于此:
『黑海黄河任往还,榆关回首白云间。悲歌有客来燕赵,凭吊何人管海山?寇准 …… (第 230 页)
『短衣匹马战城东,八卦山前路已穷。铁开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彻霄红』(八卦山在彰化城东,季篯授命之处)。
『留得新诗作墓铭,九原虽死气犹生。赤崁潮水原非赤,却被先生血染成』(季篯曾和 易实甫 观察台阳感怀诗,有「忽往忽来心上血,可怜化作赤崁潮」句)!
『大长扶馀说仲坚,一时忠愤竟徒然。六 …… (第 232 页)
朝。噫吁!悲乎哉!汝全台,昨何忠勇今何怯,万事反覆随转睫。平时战守无豫备,曰忠曰义何所恃』!
易实甫 寓台咏怀之诗,既载之矣,近于故纸中又得续作六首,语尤悲愤,盖台事败坏时也。诗曰:
『二百年来虱处 (第 246 页)
登厦门南普陀和 易实甫 原韵云:『登临初见海嵯峨,回望神州感逝波。坐久自疑趋大壑,再来应恐泣磐陀。愁边草树天风急,泪眼乾坤落 (第 228 页)
照多。今日五洲成大梦,独留残梦在岩阿』。
割台之役,震惊宇内。 易实甫 观察奉南洋大臣之命,视师台南。 (第 228 页)
实甫 名顺鼎,湖南汉寿人,素以诗鸣,自号 (第 228 页)
哭庵, 时与台人士相唱和,语多慷慨。余记其寓台感怀六首云:
『玉门何路望生还,恍惚长辞天地间。黄耳音书隔 …… (第 228 页)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荒此系舟。泛海零丁文信国,渡泸兵甲武乡侯。偶因射虎随飞将,苦对盘鸢忆少游。马革倘能归故里,招魂应向日南州』。
哭庵 之诗,和者甚多,而吴季篯之作尤悲壮。季篯名彭年,浙之馀姚人,寄籍粤东,为刘渊亭军门幕客,阵没彰化;事 …… (第 229 页)
盖其慷慨赴义,固已蕴于诗中矣。
吾乡许蕴白先生南英,号霁云,光绪十六年进士。乙未之役,办理台南团练局,事败而去。有次韵和 易实甫 寓台感怀之作,并录于此:
『黑海黄河任往还,榆关回首白云间。悲歌有客来燕赵,凭吊何人管海山?寇准 …… (第 230 页)
『短衣匹马战城东,八卦山前路已穷。铁开花君證果,劫灰佛火彻霄红』(八卦山在彰化城东,季篯授命之处)。
『留得新诗作墓铭,九原虽死气犹生。赤崁潮水原非赤,却被先生血染成』(季篯曾和 易实甫 观察台阳感怀诗,有「忽往忽来心上血,可怜化作赤崁潮」句)!
『大长扶馀说仲坚,一时忠愤竟徒然。六 …… (第 232 页)
朝。噫吁!悲乎哉!汝全台,昨何忠勇今何怯,万事反覆随转睫。平时战守无豫备,曰忠曰义何所恃』!
易实甫 寓台咏怀之诗,既载之矣,近于故纸中又得续作六首,语尤悲愤,盖台事败坏时也。诗曰:
『二百年来虱处 (第 246 页)
方台北失守时,台湾镇总兵万国本、台湾兵备道陈文騄早于五月间自台南西遁。刘帅在凤山县打狗港视察旗后台,闻之,委凤山一带军事于义子刘成良,星夜赴府城,入镇抚,委人署司道府县官。苦乏饷,邀集绅商,行官票,劝军需。遣人北洋乞助于北洋大臣刘坤一,南告两江总督张之洞,西南告广东总督,皆不即复;惟张之洞于五月间遣司道 易顺鼎
访刘帅,彼此誓复台北,而无他耗,张督即电召回。久之,两江略有饷械至,已不济。刘帅兵多新募,鲜旧部,无 (第 18 页)
马宫口,有宫城;于此处,建一厅(马宫港内颇深,宫城在马宫港之北口,乃诸岛首府,前建澎湖厅于此)。
岛之中,乏草木;以鱼类, 易五 谷(此岛草木甚少,仅有桑树、榕树,然树木多屈曲枯焦,惟粟、高梁、落花生、甘藷、薤、白菜、豌豆、南瓜、 (第 30 页)
岛之中,乏草木;以鱼类, 易五 谷(此岛草木甚少,仅有桑树、榕树,然树木多屈曲枯焦,惟粟、高梁、落花生、甘藷、薤、白菜、豌豆、南瓜、 (第 30 页)
本书之末,今由另辑「中日战争资料」一书选录若干篇,作为附录。按「中日战争资料」未知辑自何人,内分奏疏、论著、诗词、杂文、小说等五编。所载涉及台湾资料,除已见「文丛」各书(注)以外,选其论著「答客问刘大将军事」、「简大狮惨死愤言」、杂文「闻尘偶记」(文廷式笔记)三篇及诗词十数首。至于「小说」一编,则未选取。(刚父)
(注:「奏疏」中 易顺鼎 「请罢和议疏」、「筹战事六条疏」二文见第二一二种「魂南记」附录一(四九~六二页),张之洞「力争和议电 (第 2 页)
(注:「奏疏」中 易顺鼎 「请罢和议疏」、「筹战事六条疏」二文见第二一二种「魂南记」附录一(四九~六二页),张之洞「力争和议电 (第 2 页)
。此因和议已许割地,故拟为此权宜转移之策,冀以救急纾祸。忧愤迫切,仰候圣裁!请代奏』。又,都察院代奏 道员易顺鼎
呈称:『臣风闻出使日本全权大臣李鸿章电奏称:倭船廿馀艘将出广岛,若不定约,即将犯京;请割辽东、台湾两 (第 212 页)
一四四种)、王凯泰等合著「台湾杂咏合刻」(见前)、施士洁著「后苏龛合集」(第二一五种)、 易顺鼎
著「魂南集」(收入第二一二种「魂南记」中)、不著撰人著「哀台湾笺释」(第一00种)、丘逢甲著「岭云海 (第 2 页)
瘴云六月山煁烘,我初谒公沧海东;茅檐竹椽拄刀戟,台飓夜捲如飞蓬(公之援台,法舶扼海道,易服乘渔舟夜渡。明年事定,犹屯军八都山中)。其秋把晤榕叶底,坐叹铸错哀藏弓(时争台狱不得直)!湘江一卧遂契阔,闻鼙又见边烽红。峭帆微服满耳,年时手障鲲身雄;山川百战付竖子,天胡此醉神其恫!陔馀弄笔累千纸,敛抑奇崛何冲融!左书、彭画足正气,鼎足晤对江楼中。赋诗报君愧衰惫,努力忠孝承门风。
冬日,同 易实甫 兵备 (第 137 页)
(顺鼎) 、沈小沂舍人(兆祉)游邻霄台
病夫一楼卧,佳客千里至;顿令山泽间,坐挹湖海气。登高望远水,摩石 (第 137 页)
审题字;觥觥朱、赵贤,陵谷风不坠。党禁一影泡,湖山载遗惠。閒云恋听水,误捉上方置;拱把惜才难,菜魔洒学伪。易子昔乘桴,不忍珠崖弃 (实甫 割台后犹潜渡,冀饷刘军);沈侯近觇国,亲顿扶桑辔。君看七聚落,斗绝积彫瘵;绸缪贵及时,帷幄且小试。倘 (第 137 页)
冬日,同 易实甫 兵备 (第 137 页)
(顺鼎) 、沈小沂舍人(兆祉)游邻霄台
病夫一楼卧,佳客千里至;顿令山泽间,坐挹湖海气。登高望远水,摩石 (第 137 页)
审题字;觥觥朱、赵贤,陵谷风不坠。党禁一影泡,湖山载遗惠。閒云恋听水,误捉上方置;拱把惜才难,菜魔洒学伪。易子昔乘桴,不忍珠崖弃 (实甫 割台后犹潜渡,冀饷刘军);沈侯近觇国,亲顿扶桑辔。君看七聚落,斗绝积彫瘵;绸缪贵及时,帷幄且小试。倘 (第 137 页)
笑踏金鳌顶上来(朝考第一),龙门詄荡倚天开;霓裳旧队先鸿唱,云路初梯展骥才。师友渊源参学案(校宝师遗集),文章光燄贯星台。同舟郭泰犹仙侣(郭宾石同年同寓台北),清浅蓬莱笑举杯。
赠 易实甫 观察
部州五大奇男子,一代诗才变雅多;晋室褒忠刘越石(君东瀛激扬刘渊帅),门吊古易秋河。辨奸 (第 164 页)
赠 易实甫 观察
部州五大奇男子,一代诗才变雅多;晋室褒忠刘越石(君东瀛激扬刘渊帅),门吊古易秋河。辨奸 (第 164 页)
龙尾幼安甘小隐,□□□□竟□□。从来得失千秋案,人鬼须争此一关!
和 同年易哭庵 观察「寓台咏怀」韵
沧海桑田一往还,真仙泥爪尚人间。妖欃五百童男垒,瘴雾千重鬼子山。侠客腾踪龙 …… (第 74 页)
黑子弹丸海尽头,漂摇谁与念同舟?风声鹤唳千村驿,火色鸢肩万户侯。戍妇刀头难梦到;居人釜底且魂游。扶馀尚有虬髯客,况我堂堂赤县州!
和 哭庵 「续寓台咏怀」韵
强著相如犊鼻裈,□□□□□□□。碎□□□□边海,抉目羞悬□□□,□□□□□□ …… (第 75 页)
泥鸿老我爪痕虚,残梦京华冷直庐;毛颖枝枝都秃尽,书今不中愧中书!
感事和 哭庵 韵
坏云片片压城阴,十万遗黎九死心。粮饟大难和战守。沧桑小劫去来今。赵佗穷相逃黄屋;李绩衰年愧 (第 78 页)
和 同年易哭庵 观察「寓台咏怀」韵
沧海桑田一往还,真仙泥爪尚人间。妖欃五百童男垒,瘴雾千重鬼子山。侠客腾踪龙 …… (第 74 页)
黑子弹丸海尽头,漂摇谁与念同舟?风声鹤唳千村驿,火色鸢肩万户侯。戍妇刀头难梦到;居人釜底且魂游。扶馀尚有虬髯客,况我堂堂赤县州!
和 哭庵 「续寓台咏怀」韵
强著相如犊鼻裈,□□□□□□□。碎□□□□边海,抉目羞悬□□□,□□□□□□ …… (第 75 页)
泥鸿老我爪痕虚,残梦京华冷直庐;毛颖枝枝都秃尽,书今不中愧中书!
感事和 哭庵 韵
坏云片片压城阴,十万遗黎九死心。粮饟大难和战守。沧桑小劫去来今。赵佗穷相逃黄屋;李绩衰年愧 (第 78 页)
都察院代递选用道李光汉等条陈时务呈文摺(四月初八日)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等跪奏:为据呈代奏事。
据选用道李光汉、丁忧 候补道易顺鼎 、内阁中书陈嘉铭等、吏部主事洪嘉与等、礼部主事罗凤华等、广西京官翰林院编修李骥年等、福建京官兵部主事 …… (第 305 页)
谨在备呈台前,伏乞重念社稷、伏察愚忱,迅赐核准,速达天聪,用救艰危而全大局;中国幸甚!天下幸甚!
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
((见本丛刊第二一二种「魂南记」))
内阁中书陈嘉铭等呈文(略) …… (第 309 页)
职虽末僚,本无言责;慺慺之忱不能自已。又闻大小臣工端牍入诤者,不知几渎圣聪矣,而卒无转圜之效。愚昧之见,以为言不深切,利害不明;用敢冒死直陈,干冒忌讳。皇上如用职言,诛奸相、绝和议,整顿师干,与民更始;事若不效,请斩职首,治其妄言之罪,职死亦瞑目矣。伏乞大人代为转奏!谨呈。
都察院代递 候补道易顺鼎 等条陈时务呈文摺(四月初九日)
督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等跪奏:为据呈代奏事。
据丁忧 (第 340 页)
候补道易顺鼎 以条陈二件,记名副都统奇克伸布等、户部笔帖式裕端等、山西举人常曜宇等、河南举人步翔藻等、王崇光、张之 …… (第 340 页)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左都御史臣徐郙、降二级留任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奕年(感冒)、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奕杕、左副部御史臣杨颐(入闱)、署左副都御史臣沈恩嘉、左副都御史臣寿昌。
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一)(略)
河南 (第 341 页)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二)(略)
((见本丛刊第二一二种「魂南记」))
记名副都统奇克伸布等 (第 341 页)
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等跪奏:为据呈代奏事。
据选用道李光汉、丁忧 候补道易顺鼎 、内阁中书陈嘉铭等、吏部主事洪嘉与等、礼部主事罗凤华等、广西京官翰林院编修李骥年等、福建京官兵部主事 …… (第 305 页)
谨在备呈台前,伏乞重念社稷、伏察愚忱,迅赐核准,速达天聪,用救艰危而全大局;中国幸甚!天下幸甚!
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
((见本丛刊第二一二种「魂南记」))
内阁中书陈嘉铭等呈文(略) …… (第 309 页)
职虽末僚,本无言责;慺慺之忱不能自已。又闻大小臣工端牍入诤者,不知几渎圣聪矣,而卒无转圜之效。愚昧之见,以为言不深切,利害不明;用敢冒死直陈,干冒忌讳。皇上如用职言,诛奸相、绝和议,整顿师干,与民更始;事若不效,请斩职首,治其妄言之罪,职死亦瞑目矣。伏乞大人代为转奏!谨呈。
都察院代递 候补道易顺鼎 等条陈时务呈文摺(四月初九日)
督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等跪奏:为据呈代奏事。
据丁忧 (第 340 页)
候补道易顺鼎 以条陈二件,记名副都统奇克伸布等、户部笔帖式裕端等、山西举人常曜宇等、河南举人步翔藻等、王崇光、张之 …… (第 340 页)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都察院左都御史臣裕德、左都御史臣徐郙、降二级留任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奕年(感冒)、左副都御史臣宗室奕杕、左副部御史臣杨颐(入闱)、署左副都御史臣沈恩嘉、左副都御史臣寿昌。
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一)(略)
河南 (第 341 页)
候补道易顺鼎 呈文(二)(略)
((见本丛刊第二一二种「魂南记」))
记名副都统奇克伸布等 (第 341 页)
弁 言
「魂南记」系汉寿 易顺鼎先生 遗著,记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之役先生两次渡台赴援事。当是年五月初旬日军在三貂角澳底登陆后之八日,唐景崧 …… (第 1 页)
『刘帅(按指刘永福)……苦乏饷,邀集绅商行官票、劝军需。遣人北洋乞助于北洋大臣刘坤一,南告两江总督张之洞,西南告广东总督,皆不即复。惟张之洞于五月间遣司道 易顺鼎 访刘帅,彼此誓复台北而无他耗,张督即令召回。久之,两江略有饷械至,已不济』(见「文丛」第五九种洪弃生 …… (第 1 页)
台中粮饷缺乏,台南亦无接济。苗栗举人谢维岳年少有胆气,黎遣往南洋大臣张香帅告急,乞师、请饷械。香帅命 道员易顺鼎 到台南查军情』(见「文丛」第五七种「割台三记」所收吴德功著「让台记」)。
『先是,景嵩因粮饷 (第 1 页)
不敷、兵力不足,派员绅四去乞饷。南洋大臣张之洞派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候选主事陈昙带饷银十五万两以为接济;并函致景嵩,略谓「民 (第 1 页)
「魂南记」系汉寿 易顺鼎先生 遗著,记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之役先生两次渡台赴援事。当是年五月初旬日军在三貂角澳底登陆后之八日,唐景崧 …… (第 1 页)
『刘帅(按指刘永福)……苦乏饷,邀集绅商行官票、劝军需。遣人北洋乞助于北洋大臣刘坤一,南告两江总督张之洞,西南告广东总督,皆不即复。惟张之洞于五月间遣司道 易顺鼎 访刘帅,彼此誓复台北而无他耗,张督即令召回。久之,两江略有饷械至,已不济』(见「文丛」第五九种洪弃生 …… (第 1 页)
台中粮饷缺乏,台南亦无接济。苗栗举人谢维岳年少有胆气,黎遣往南洋大臣张香帅告急,乞师、请饷械。香帅命 道员易顺鼎 到台南查军情』(见「文丛」第五七种「割台三记」所收吴德功著「让台记」)。
『先是,景嵩因粮饷 (第 1 页)
不敷、兵力不足,派员绅四去乞饷。南洋大臣张之洞派河南 候补道易顺鼎 、候选主事陈昙带饷银十五万两以为接济;并函致景嵩,略谓「民 (第 1 页)
余所遇海内人士,惟梁钝庵人品、诗品俱在古人之列。赋性骨鲠,不肯谐时;逢同调人,倾筐倒匚夹,毫无城府。「杜诗」、「文选」、「哀江南赋」,全部背诵如流。所作古、今体诗,每不肯轻易下笔;一篇成,则辄如商彝夏鼎发现于世。少作,多弃草;至四十后所作,始多存者,皆卓然可传。常告余云:其师郑小兰诫他五十岁始可多作古诗;今近矣。惜别余返三水,未一年而谢世,年才五十。其交余之时,年四十八;余年三十二。钝翁古风在余处者,余已登前卷;其他名作尚数十首,未得悉录。生平虽久于幕府,全无宦气;割台前,委任彰化县,掉头不顾也。
龙阳 易实甫(顺鼎) ,少年才名驰一时。以举人,屡上春官不第,乃损赀入道班。为人慷慨激昂,非徒尚浮华者。比乙未割台湾事起, (第 216 页)
余所遇海内人士,惟梁钝庵人品、诗品俱在古人之列。赋性骨鲠,不肯谐时;逢同调人,倾筐倒匚夹,毫无城府。「杜诗」、「文选」、「哀江南赋」,全部背诵如流。所作古、今体诗,每不肯轻易下笔;一篇成,则辄如商彝夏鼎发现于世。少作,多弃草;至四十后所作,始多存者,皆卓然可传。常告余云:其师郑小兰诫他五十岁始可多作古诗;今近矣。惜别余返三水,未一年而谢世,年才五十。其交余之时,年四十八;余年三十二。钝翁古风在余处者,余已登前卷;其他名作尚数十首,未得悉录。生平虽久于幕府,全无宦气;割台前,委任彰化县,掉头不顾也。
龙阳易实甫 (顺鼎) ,少年才名驰一时。以举人,屡上春官不第,乃损赀入道班。为人慷慨激昂,非徒尚浮华者。比乙未割台湾事起, (第 216 页)
龙阳 易实甫(顺鼎) ,少年才名驰一时。以举人,屡上春官不第,乃损赀入道班。为人慷慨激昂,非徒尚浮华者。比乙未割台湾事起, (第 216 页)
余所遇海内人士,惟梁钝庵人品、诗品俱在古人之列。赋性骨鲠,不肯谐时;逢同调人,倾筐倒匚夹,毫无城府。「杜诗」、「文选」、「哀江南赋」,全部背诵如流。所作古、今体诗,每不肯轻易下笔;一篇成,则辄如商彝夏鼎发现于世。少作,多弃草;至四十后所作,始多存者,皆卓然可传。常告余云:其师郑小兰诫他五十岁始可多作古诗;今近矣。惜别余返三水,未一年而谢世,年才五十。其交余之时,年四十八;余年三十二。钝翁古风在余处者,余已登前卷;其他名作尚数十首,未得悉录。生平虽久于幕府,全无宦气;割台前,委任彰化县,掉头不顾也。
龙阳易实甫 (顺鼎) ,少年才名驰一时。以举人,屡上春官不第,乃损赀入道班。为人慷慨激昂,非徒尚浮华者。比乙未割台湾事起, (第 216 页)
讹苴遗。力又不能锓枣镂梨。时一展阅。怵然心悖。日夜望汝之早有成就。以卒我未卒之志事。全帙卑汝。亦既岁 易五
四矣。汝胡中道弃之而去。使我伥伥孑孑环顾门阑之内。将向谁而諈诿耶。余自放废以来。计落农桑。凡氾贾畬菑 (第 399L 页)
耶。此亦不可不预所讲质者。故又此尾白。
上梅山洪先生
羲经读法。蒙此多少下诲。当谨奉而从事。然而启蒙 易五 赞等文字。亦自难读。盖缘全无识解之性。又乏问质之人。兼之不能耐烦。故欲读而旋废者屡矣。因循荏苒。一日 (第 73H 页)
上梅山洪先生
羲经读法。蒙此多少下诲。当谨奉而从事。然而启蒙 易五 赞等文字。亦自难读。盖缘全无识解之性。又乏问质之人。兼之不能耐烦。故欲读而旋废者屡矣。因循荏苒。一日 (第 7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