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许开”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昭慈圣献皇后攒宫禁地移坟事奏绍兴二十九年十二月 宋 · 吴曾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三、《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七二(第二册第一三五五页)
史局杨彦名状:检照昭慈圣献皇后宫指挥,禁地内有坟四所,令依旧。
并永祐陵攒,亦依昭慈圣献皇后已得旨施行,小坟六所不曾改迁。
今按视西北及东,系是国音一百一穴,依经合行挑去。
其馀七百四十六穴相去稍远,岗垄遮映,欲依前项指挥与免挑移。
臣等今检照故实,诸陵界内旧坟不许开,今欲依宫陵故实不许开之文。
其西北一百一穴,臣等即非阴阳伎术之流,礼经不载,难以定夺。
枢密使金紫光禄大夫汪公澈神道碑绍熙二年十一月1191年11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二、《省斋文稿》卷三○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公讳澈,字明远姓汪氏,系出新安南唐保大中饶州浮梁县
曾祖仲宣,赠太保
妣徐氏,卫国夫人
叔宝,赠太师惠国公
妣陈氏,益国夫人
考俊修,赠太师庆国公
妣檀氏,秦国夫人
三世皆以诗书训子弟。
公生颖异,幼从伯兄沆学,博览群书,尤长于《春秋》。
绍兴八年进士第,主临江军新喻簿,从军器少监鲍琚检察荆湖军,改吉州州学教授
父忧不赴。
服除,教授衡、沅二州。
万俟忠靖公谪沅,知公可任重,二十六年入相,荐召为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迁校书郎国史院编修官
安分无求,视同舍郎数迁,殊不介意。
二十九年三月轮对,论「立国二道,曰文与武,宜令帅臣监司举所部大小使臣智谋深远可备镇防、武艺超绝可帅士卒者,在内则侍从台谏各荐所知。
务得其实,实则精;
不必求多,多则泛。
毋问小疵,毋拘常制」。
高宗嘉纳,即诏内外荐举武臣,而擢公监察御史,寻进殿中侍御史,特赐鞍马。
和戎浸久,边防懈弛,公力陈养贤、养民、养兵及自治预备之说,反覆累数千言。
其他如有司毋得援例破成法并废教坊,皆自公发之。
显仁皇后攒宫既讫工,议者欲广四隅,凡士庶坟在二十里内皆当迁。
公言阴阳家说难信,与帝意合,命公按视。
公还奏:「昭慈徽宗显肃懿节四陵园旧占百步已数十年,何今日为是纷纷?
长乐、未央宫夹樗里疾墓,未尝迁也。
唐张说坎其宅东北隅,人谓泄王气。
今就如议者言,则穿穴丘垄,恐非徒无益。
按国朝宫陵仪制,在封堠界内不许开故合祔,愿迁出者听,其意深矣」。
大悟,一切如故。
三十年,知枢密院事叶公义问使金归,颇知入寇之谋,申言选将帅兵备
八月侍御史赐绯衣银鱼。
时酒课亏,国用不足,公请戢私酤。
或遂议以赡军库付殿前司,公言兵权利柄出于一,他日将不可制。
又论镇江大将刘宝十罪,乞行诛斥。
又论往岁经界法行,隐漏税多,诸郡经总制钱一时羡溢,嗣岁即亏,今乃以为额,必至病民,愿诏户部别取十年通数而用其中。
事皆施行。
当国者多过举,公疏罢之。
明年上元前一日,风雷雨雪交作,大寒,有旨令侍从台谏条具消弭灾异之术。
公谓天变不虚,其应在兵。
荆襄无统督,江海乏备禦,凡陈十二事,皆内修外攘计。
会诏政事并用祖宗旧制,公言近岁武爵迁转太骤,请复六等检校官
总管钤辖路分都监除授超躐,当遴其选。
于是诏两省详议,其后稍复旧制云。
金使高景山因贺天申节报钦宗升遐,且索将相求衅。
公请置使江干,益兵上流,守淮甸,备海道,然后下哀痛之诏,布告中外。
是月除御史中丞,遣大将成闵提禁旅五万屯荆、襄,而公遂为宣谕使,大率如公前后所陈。
诏书略曰:「抚劳将士,体访事宜,凡其所临,如朕亲幸」。
公自以身任言责,凡川陕江淮利害悉以闻。
鄂渚江陵,走襄阳,具宣天子恩意,拊循诸军,勉将帅以忠义,人人感激思奋。
田师中戍鄂,李道戍荆,吴拱以蜀兵戍襄,成闵鄂间。
公以师中老病劾去之。
襄披城为山寨,荆治水堡,曰:「此特自守计耳!
敌至当力战逐北,奈何坐困乎」?
乃部分诸将乘边,还武昌调军食。
九月,金犯信阳光化,诸将战却之。
金师大至,与我军相持。
公乞下诏进讨,而驾幸金陵,乃升京西河北西路诏讨使,实听宣谕司节制。
公欲乘完颜亮淮南,檄诸将分兵出唐、邓、陈、蔡,直捣京洛,使腹背受敌,可成大功。
两淮失守,驲召军入援,公志不就,惟以荆襄军当金将刘萼十万之众。
顷之,牒报金谋自光、黄渡江,袭武昌,入江西,诏分兵还戍江岸。
即将而南。
武昌驰书责襄阳,自调鄂之馀兵悉战舰声言备光、黄,敌计不得行。
仅抵岘首,金师掩至,大战汉水上,敌众败走,唐、邓、陈、蔡、汝、颍相次归职方。
未几,死。
公乞出兵淮甸,与荆襄军夹击其归师,未报而金之新主罢兵请和矣。
三十二年,驾留金陵,公请奏事,诏需后。
复条奏便宜。
三月,趣公朝临安,虚政府以待。
甫入对,即拜参知政事
六月内禅,公与宰相陈鲁公及二枢臣俱膺佐命之寄。
寿皇既御极,锐意恢服,首用张忠献公使江淮,而命公督视荆襄军马,将分路进讨。
开府襄阳,遣赵樽守唐,王宣守邓,别选偏将分据要害。
皇甫倜拥众万馀栅陈、蔡间,未有所属。
公请赐军号官爵,果为名将。
初,蜀帅顿德顺军,为金所围,公欲以兵助牵制之,会上命中使梁珂赍手笔劳公,曰:「卿文武兼资,帷幄大臣,以战以守,临机制变」。
公因奏:「金方并力拒西师,宜分命赵樽、王宣潜师袭洛,仍令两淮犄角,中原遗民必响应,一举可定,岂特解西师而已」!
是时,金师移文江淮督府议和,复扬言入寇。
上虑公锐于进取,谕旨未宜分兵远略。
公念襄汉宿兵,馈粮艰阻,昔之沃壤,弥望荆榛,乃与漕臣吕擢姚岳议因古长渠筑堰通流,募闲民,汰冗卒,十人为甲,五甲为队,三队为屯,授地给牛,各有等差,贷之种谷,授之庐舍,而薄其课。
秋成第输种,馀谷官以缗钱市之。
画为三十八屯,规模详密。
人方劝趋,而西师退保,虏势遂张,盖隆兴元年也。
宸翰数饬修边备,公请入奏军事。
上复遣内侍甘泽赐亲札曰:「入寇无虞,可暂入觐」。
仍赐金合茶药,非常典也。
方公归武昌候命,而张忠献公先入朝,密以迎降人为名,刻期大举,虽宰相亦不与闻。
诏公出应之。
公以前议骤变,上奏曰:「虏自得志陕右,陈兵压境,姑迁延避盛夏,将期秋冬一决和战。
先发固善,独未知能度彼己,有必胜之策否?
愿许臣对,面论形势」。
诏可,而我师已踰淮。
知言不用,乞令张公并领荆襄,号令归一。
李显忠溃,公道乞奉祠,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言者随攻之,落职台州居住。
明年冬,有旨自便,才两月,复端明殿学士、知建康府,视事于乾道元年春
上浸察前谗,深念公之功,九月,召知枢密院事,遂升枢密使,立班恩数并同宰臣
公以南渡后非旧相若官至公孤不以拜,再三辞,上曰:「卿将命驰驱,经历为多,故授此职」。
尝密访人才,公举所知百馀人,第其材器复于上。
二年引疾,上固留不能夺,以观文殿学士再领洞霄。
越三月,起知鄂州,兼管内安抚使
盖上知公两使荆襄,有经武整军之,将倚规恢也。
继访公边事,公奏:「向者我有唐、邓为籓篱,又皇甫倜控扼陈、蔡间,敌兵不敢窥襄。
比既失两郡,复内徙,敌屯新野,相距百里耳。
臣尝令赵樽、王宣筑城郭,储刍粮,守备要害,首尾相应,有以待敌,众心乃安。
为今之计,无以易此。
至于机会之来,固难预定。
臣职在守土,不得而知也」。
上深然之,每以上流诿公。
议臣欲废江州军,公力言不可而止。
公以和好方坚,上章求归,移知宁国府,便公之私。
四年改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
海寇为乱,公遣兵捕渠戮之。
十月得末疾,再请洞霄。
七年遂告老。
上虽知公疾,犹令降诏不允,曲示礼意,寻特转通奉大夫,许致仕。
八月二十三日,召其子授遗奏大指而薨,年六十有三。
特赠金紫光禄大夫,官其后十人。
积阶自迪功郎至三品皆特迁,爵鄱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实封五百户
有司定谥曰「庄敏」。
以九年二月乙酉,葬邑之南乡湘湖长穆山之原。
娶同邑李氏,封荣国夫人,后公九月薨。
子男四人,皆通敏。
槔,今为朝请大夫提举广南路市舶
梓,朝请郎、知盱眙军
楫,通直郎、新通判抚州
独其季承奉郎隆兴府监仓橚早世。
女三人,适李师心、王源方恬
孙男十五人:光、熙、烈、、燧、烨、耀、爚、杰、𤇴、煟、煜、炬、焯、炎。
孙女七人。
公学本诚敬,不专诵说,每务躬行,尝从容奏高宗曰:「臣起家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耳」。
及事重华亦云。
退以名所居二斋。
天性孝友,自以禄不逮亲,每沾俸赐,感怆弥日。
怜弟澄少孤,拊遇尤至,首荫以官。
前公数月没淮东,公已病,犹遣长子暑行护柩归,遗命复官其子。
与人交,始终如一。
居家俨恪,服用犹未贵时。
治郡不求赫赫名,处军事精审明白,将卒无不悦服。
尤爱惜爵赏,每曰:「名器轻假,何以示劝」?
有立功者必奏真命,未尝假版。
其后朝廷以诸军借补猥滥,或夺或裁,独所部无之。
汲引善类,惟恐不及,名卿才大夫多公所荐。
有文集二十卷、奏议十二卷,辞章简重如其为人。
某尝观《国史》,天圣中契丹讲好已二十馀年,宿将无在,武备卑缺,范文正公方为京官,奏疏乞命大臣举忠义有谋之人,次命武臣举壮勇出群之士,及复唐武举,当世称其有王佐才
由是入馆阁右司谏,言事鲠挺,为仁宗所知。
元昊僭窃,选帅西边,尽瘁经营,昊竟纳款。
召拜二府,值西北交争,麟府奏警,自请宣抚河东陕西,二虏卒不敢动。
后历数镇而终。
本朝言文武兼资可为后世法,推以为首。
公以文正尝守鄱阳,师慕其为人,故当南北交聘、习讲文治、讳言军旅之时,独以馆职为国远虑,请择武将,遂结主知。
中岁遍历言路,出帅荆襄,往来指授,两路晏然。
授首,遂参大政
重华初元,复以执政督视军马,悉其智谋,方面巩固。
和戎定,而公归位元枢,历四镇,遭时遇主,出处本末大略近文正,然后󲦤绅间皆知儒者果可用也。
初公薨,翰林学士洪公景卢既以历官行事刻之墓,嗣子槔谓某与公同朝,尝赞美攒陵之议,相与至厚,复请碑于墓道,义不可辞,谨提其要而系之以铭。
于是公以诸子升朝,累赠至太师
铭曰:
天生圣人,专用仁治。
蠢兹猃狁,常桀以肆。
念昔三代,降汉迄唐。
乐天保民,运祚以长。
赫赫高宗,绍复大业。
明明重华,广声继伐。
叛则征之,服则盟之。
宁抑尔兵,毋残我民。
维时汪公,致位丞辅。
翼赞两朝,敌威附。
杂耕渭上,屯田先零
气吞幽燕,公志则然。
我车既攻,我策既定,师干一试,箪壶必应。
有黠斯寇,窃窥至仁。
叩关乞和,遂许来庭。
上曰归哉,其永予弼。
曰止哉,盍均于佚。
征镇四迁,讫其外庸。
或出或入,有始有终。
孰不富贵,孰不更践?
有誉无疵,如公则鲜。
往在庆历,西征夏台
倚臣曰范,迄用招徕。
于穆二圣,心乎仁祖
公慕先正,几踵其武。
螭首龟趺,表于墓门。
文以诗之,庸谂后昆。
请攒宫界内士庶坟穴免移疏绍兴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六、《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四四(第二册第一三四一页)、《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伏睹已降指挥追册皇后
攒殿上并两廊,见有士民攒葬去处,给钱起移。
窃虑篱墙四至之内,亦必有士庶坟穴,而未有明降指挥
检会永祐攒宫之役,凡禁地内丘墓几千穴,台臣汪澈相视,见得四隅坟冢除挑外尚存七百六十馀穴。
于是奏:「检会宋宫陵仪制所载,诸陵封堠界内旧坟不许开,故合祔愿迁出者听。
乞依宫陵仪制」。
太上皇帝从其所请,恩及朽骨。
今来亦乞检会宫陵仪制,明下所属,晓喻民户。
广西钞盐事奏淳熙十年十月二十六日 南宋 · 韩璧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二二(第六册第五二八九页)
臣顷自广西机幕擢守边州,三任九年之间,一路盐法利病,粗知其略,谨画一具陈。
一、静江帅府诸司所会官吏繁多,及养老、拣汰使臣之类,逐月支俸,已自不赀。
而本府所管摧锋、效用、雄边三军及将兵共以数千计,除摧锋一军元系本路漕司应副外,自馀诸军岁支衣粮委是浩瀚。
今闻住罢之后,官员俸给已数月无支,其赡军衣粮,讵可一日而阙!
乞下本路转运司照会,应副施行。
一、广西一路,唯邕、宜、钦、融四州系是极边,祖宗以来屯养将兵以镇压之,所支衣粮视他郡不啻数倍。
自改官般、官卖,一切取办于盐,今复住罢,则上件供亿之费,漕司又当任其责。
乞下西路转运司照会往年事例应副施行。
一、契勘得广东路乾道八年正月一日为始,两路通行客钞,共卖过钞引八万二千四百七十三箩。
数内广西界盐二万三千二百一十八箩。
乾道九年卖过钞引八万九千五百五十六箩,数内过广西界盐三万三千八十六箩。
淳熙元年以后不许东客过行西路,而本路逐年所卖盐箩约得六万之数。
今来西路诸郡缘发泄钞引不行,每遇东客贩盐入西江,先令责认入纳西路钞引,方许开封住卖,客人往往留滞,忧惧皆去。
一次买东钞入西路,便作西客。
不得脱籍。
似此不唯抑勒,是欲以术消东路客盐不得过界,则本路岁额浩瀚,何以趁办?
乞下西路漕司照应乾道年间通行客钞事理施行。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序 南宋 · 许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四
昔吾从缙绅先生游而得其论宝之说。
夫所谓宝者,焜耀瑰奇,铿锵温润,世之美瑞,国之重镇,周传汉佩,虞求罕辞,易连城十二乘,曾未得其髣髴也。
然必聚于沆漭之巨浸,蕴于不可测识之深渊,玄圃之邃,昆山之巅,元气钟之,造物蓄之,然后芒寒色正,烁烁乎牛斗之间,岂蹄涔培塿之所能有哉!
今夫墨庄书市尽有天下之书,虽三阁四库之储,道家蓬莱之所藏者相埒也,故家有藏书之富。
钜鹿君仲贤、南阳叶君子实实徜徉其间,储藏之丰,奚啻插架三万轴而已。
一日合并,且欲集本朝名公杂著之文以惠同志,于是各出所有,辟馆以居之。
巨篇奥帙,奇书秘字,充衍其中。
以我圣朝之文卓冠前古,而二君八窗玲珑,旁搜远绍,类以成帙,凡世用之文靡所不备。
灿灿珠玑,炯炯瑚琏,如渊海之藏,如府库之羡。
吾昔所闻缙绅先生所谓宝者,此焉当之矣。
盖将披袭以冰蚕茧之光,荐之以漆仍几之安,宁不贵哉!
余往者守官南阳,于书市经从为款,二君走书言其大槩,属余序之,余不得辞。
绍熙改元庚戌八月朔南徐许开仲启序。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首。
二王帖书迹跋开禧二年正月 南宋 · 许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四、《二王帖评释》卷一
父子之异者曰,言父子之同者曰羲、献。
考向、歆之《春秋》则未尝必异,视羲、献之行草则未尝或同,真大醉之辞,那得知之辞。
唐孙过庭并载于谱,盖因是尔。
欧阳文忠公亦云羲、献世以书自名而笔法相去远甚,父子之间不同如此,然皆有足喜也。
取其所可喜,不诮其所不同,二王帖于是刻石清江。
郡博士时君泾嗜古且耐劳,躬自模拓,毫发几无遗恨,可一洗他本而空之。
丙寅岁元夕假守许开题。
喜刘元煇再至用前韵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诗忙去复来,侧睨笑舆台。
未厌庖,终难和八
亲朋惊逝谢,租债迫徵催。
不酌开怀酒,愁眉讵许开
张礼李兵曹奉命开河之行兼简高和之漕副 元初 · 张之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西岩集卷四
鄣州西北低复起,中有清河走清泚。
青龙折身东入海,不接御河馀百里。
我朝混一凡几载,南北舟车日琐委。
风帆咫尺不得到,费尽人牛不停轨。
九重有诏许开凿,官不选材何所倚。
寓轩尚书今礼部,兵曹郎中御史
请行复有马漕台,在鲁诸公宜办此。
古来水运非不多,良法相传今有几。
褒斜砥柱固莫论,䢴沟汴渠差可拟。
欲通尾尾万舳舻,先看粼粼一篙水。
功成事办民不疲,钝笔非才尚堪纪。
他年岸柳绿阴中,听取人歌张与
胡伴读访继上人 其二 明 · 唐文凤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为访高僧浣俗缘,黄花香寂晚秋天。
杜公诗句称支遁韩子书辞慕大颠
嗜酒许开彭泽戒,吃茶应悟赵州禅。
法华读罢心如水,方丈香浮一篆烟。
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二 明 · 庄昶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定山集卷二
落花闻道满苍苔,可是东风又许开
洞里白云虽泠淡,不教容易出山来。
吴虎臣太岳二首 其二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紫霄宫殿俯飙台,织铁参差万壑哀。
七泽晴云当槛起,三秦烟树八关来。
新题玉笈仙容读,旧锁琼扉帝许开
方朔陆沉将欲去,青骡海上待君回。
岱观大兄将归馀杭同社相留共用十幅蒲帆未许开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八
十幅蒲帆未许,夕阳携手更登台。
弟兄词赋空千古,吴越江山几往回。
垂老岂堪犹浪迹,不贫安得有奇才。
劝君坚向扬亭坐,会有侯芭问字来。
百字令 为远士戒弈 清 · 李符
 押词韵第十七部
铅烧银炼,列丁丁汞子,为裁秋
聊以忘忧君过矣。
去日寸阴须惜。
暗里消磨,空中成败,觑破真何益。
入山柯烂,霎时老了樵客。

试看谱中人,斗量名品,豪杰曾无一。
江水急投妨事具,有手须持花笔。
许开枰,除非赌郡,对局宣城得。
不然如谢,指挥无误擒贼。
次联句韵 清 · 赵显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归鹿集
幽愁岁暮逼将来,怀抱逢君始许开
已有佳宾常满座,可无香妓浅斟杯。
谈从烛跋相倾泻,诗与梅花共剪裁。
乌石旧游能记否,悲欢人事十年回。
回跸至御园即事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六
往返季春仲启跸今季春,东西千里程。
思前显承迹,告后倦勤情。
一日职犹在丙辰正月上日尚馀十月,寸心怠敢萌。
征苗将近楚,伫报大功成。
苏尔相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三
差往缅屯因被羁庚寅春因缅匪恳求解老官屯围时曾有奉表还人纳贡之说久渝不至命云贵总督彰宝遣人往询而彰宝遽遣都司苏尔相持檄往缅境乃匪目诺尔塔将苏尔相羁于老官屯苏尔相屡欲引决不得留彼八年丁酉春匪目得鲁蕴愿将苏尔相送还禀致边吏总督图思德据以入告然不免露迁就完事之见为缅匪所窥复尔居奇翻悔而缅目绽拉机又从中掣其肘益致反复迁延幸余预料图思德之才识拘浅非能任其事者因改令抚黔而调李侍尧代其职并命阿桂往彼相机筹办二人措置得宜缅匪始知畏惧于四月廿七日差人将苏尔相及其随往之弁兵等送还内地阿桂等因讯录他犯供词以奏乃知苏尔相在彼情事为之矜悯),今知悔罪送还为。
兵传后实非佳也,事贵先声信有之(缅地水土恶劣前此官军至彼辄多染病且有死亡者实非可用武之地故决计不复加兵昨岁平定两金川受俘诛逆令所留缅目秤官猛等数人与观皆惴慄觳觫不敢仰视因纵之归秤官猛等遂于缅地传述中国威武会缅酋懵驳已死其子赘角牙继立颇知悔惧而得鲁蕴等又深虑获罪天朝终难安处因思表贡还人求许开关通市其悔罪之心实由先声所慑也)
疠地瘴乡怜久汝,冰天雪窖岂殊其。
设如比儗伊家武,无子无妻谓过伊。
按:苏武直未降匈奴卫律李陵耳冰天雪窖齧雪餐毡岂能度十九岁之久归而为典属国赐之二百万汉之奖忠不为不厚而李陵犹谓之薄盖彼既降虏所谓出妇无好辞耳至于娶妻生子则故不得谓之全人而亦令其齧雪餐毡以延岁月乎司马迁所云附青云之士者史之美在此而史之病亦即在此矣因用武事故并及之
《西苑校书图》,为同年魏春松 清 · 刘大观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九
几生修得到蓬莱,秘帙千函总许开
剔尽鲁鱼收虎观,招同麟凤下兰台
桓荣得力唯稽古,虞帝垂裳亦选才。
万柄芙蕖一湾月,澄怀馆里好衔杯。
卜算子 送春感赋 清 · 许德蘋
 押词韵第四部
乍喜好春来,何事匆匆去。
为把东皇著意留,花幛重重护。

自笑太痴情,又自从头悟。
分付荼蘼许开,春也归无处。
满江红陈石甫少尉 清末民国初 · 邓潜
 押词韵第十部
滴乳寒岩,共西麓、几回消夏。
重把袂、那堪提起,廿年前话。
雪后骑驴诗苦瘦,水边射鸭官无价。
算何如、变姓隐吴门梅仙亚。

疗贫策,生难哗。
梦华录,愁同写。
唱鹧鸪天曲,寄人檐下。
归信枉凭青鸟递,好春忍听黄鹂骂。
只君来、剥啄许开门,余都谢。
杨柳枝 近现代 · 袁思亮
 押灰韵
托根长是傍楼台,青眼逢人便许开
莫道柔丝无气力,漫天作絮已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