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吴德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二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五、《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
承喻「仁」字之说,足见用力之深。
熹意不欲如此坐谈,但直以孔子程子所示求仁之方,择其一二切于吾身者,笃志而力行之,于动静语默间,勿令间断,则久久自当知味矣。
去人欲、存天理,且据所见去之存之。
功夫既深,则所谓似天理而实人欲者次第可见。
今大体未正而便欲察及细微,恐有放饭流啜而问无齿决之讥也。
如何如何?
「易」之为义,乃指流行变易之体而言。
此体生生,元无间断,但其间一动一静相为始终耳。
程子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
正谓此也。
此体在人,则心是己。
其理则所谓性,其用则所谓情,其动静则所谓未发已发之时也。
此其为天人之分虽殊,然静而此理已具,动而此用实行,则其为易一也。
若其所具之理、所行之用合而言之,则是易之有太极者。
昨来南轩尝谓太极所以明动静之蕴,盖得之矣。
来喻以不易变易为未发已发,恐未安。
试以此说推之,非惟见得「易」字意义分明,而求仁用力要处亦可得矣。
张子真杨政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南宋 · 张栻
 押阳韵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
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
眷言二三友,跋马勤送将。
萧然短长亭,每语夜未央
张子名家驹,千里方腾骧。
杨郎岭中彦,而能敛锋铓。
延陵旧所熟,气味固难忘。
向来幕府游,三秀丽斋房。
居然出别语,分袂楚粤乡。
人生会有别,勿悲参与商。
独有赠言意,临岐更平章。
风俗易移人,宦途剧羊肠。
千钧有不守,决去飞鸟翔。
要当勉自持,诗书作金汤。
他年相会处,刮目看增光。
为谢桂父老,无泽留一方。
惟馀石间字,时与洗苔苍。
吴德夫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一、《南轩集》卷三一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说者谓践者履践也,如非礼勿视听、非礼勿言动之类,谓之践形。
如此说,恐只是贤人事。
一说谓圣人猖狂妄行,蹈乎大方,众人则为形所役,圣人则能役形。
恐「践」字说得费力。
又一说:形者事之初萌,色者事之著见,惟圣人能践之于其初,贤人则不待著见而后用力于其间。
此恐说「天性」字不出。
天之生斯人也,有物必有则。
凡具于吾身者皆物也,而各有则焉。
践如践言之践,实履之也。
凡人虽有形色,而不能践也,感物而动,不知所以践之者也。
贤人则能践之矣,由己故也,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也。
圣人尽性,从容自中,与天地相流通,故动容周旋无非至理。
曰「能」,则犹似用力也;
曰「可以」,则见其自然而化,非圣人莫能与也。
《上系》曰:「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此一段论乾坤易简,至于可久可大,可谓极矣,何故止言贤人德业?
或谓非圣贤之贤,乃贤于人之贤。
可久可大,贤人之德业也。
久大则圣人也矣。
舜明于庶物」。
物,或说谓物则之物,或说谓万物之物。
然则明庶物者,奚独舜哉?
且考之经,何以见舜之明庶物也?
道外无物,物外无道。
舜明于庶物,则万理著察,一以贯之,卓然大中之域,非生知其能然乎?
夫舜起于畎亩之中,一旦加乎群工之上,徽五典而五典从,纳百揆而百揆叙,宾四门而四门穆,纳于大麓而烈风雷雨弗迷,非明于庶物,其能然乎?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否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口之别味,目之别色,耳之别声,鼻之别臭,四肢之便于安佚,岂人所为哉?
是性然矣。
而口蕲于美味,目蕲于好色,耳蕲于钟鼓,鼻蕲于芳馨,四肢蕲于安佚,则是感动于物而为性之欲矣,故有命焉,而君子不谓性也。
盖贵贱有定分,穷达有定数,随其所遇,无不得焉,而无欲之之意,则是天理也,故不谓性者,乃所以成性也。
父子之恩,主仁而仁,不得于父子;
君臣之分,主义而义,不得于君臣。
宾主以礼而不接我以礼,贤者宜以知见于世,而邦无道,有不得而知焉。
天道在圣人,而圣人固有不遇者,命则然矣。
然而是可断以无可奈何乎?
断以无可奈何,则人道息矣,故有性焉,而君子不谓命也。
仁不得于父子,吾致孝以感而已,如舜是也;
义不得于君臣,吾致诚以格而已,如周公是也。
彼不以礼待我,而在我者尽其待之之道而已。
孔子之于阳货,可见也,知不得自见,吾虽退藏,益精其知以乐其道。
伊尹在莘野,未聘之时,可见也。
夫道在圣人,而夫子不得如、文、武、周公施而达之天下,然著之六经,传于门人,兼善万世,天道流行,盖无终穷矣。
故不谓命者,乃所以立命也。
如前所说,若流其性而不本于命,则人欲肆矣;
如后所说,若委于命而不理其性,则天理灭矣。
孟子之言,所以极性命之微,而同天人之用也。
虽然,所以成性而立命者何欤?
一则不谓性,一则不谓命,而心之道行乎其中矣,非知仁者其孰能明之?
且圣人之于天道,立言与上辞不同。
所以然者,盖明天道即圣人之道,而圣人即天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大成也者,金声玉振之也」。
孟子孔子不名一德而集群圣之大成,非三子之所可及,而又以乐之之。
盖乐之一变谓之一成,大成则其节奏之大备也。
金声玉振之,节奏可谓备矣,盖又各有似焉。
金声有洪杀清浊之殊,圣人之智无所不周者然也。
玉振始终如一,诎然而已,圣人之德无所不备者然也。
此其先后固自有伦,然自其成者言之,则金玉并奏,知行皆极,不见其始卒之有异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
玉振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伊川先生云:「此孟子为学者言始终之义。
由其能始条理,故能终条理,犹知至即能至之,知终即能终之」。
又曰:「致知,智之事;
行其所知而极其至,圣之事也」。
据此一节,乃是言学者之事,所以学于圣人者,故因上文「金声玉振」而言,言学之序如此。
盖圣人则圣智合一,无始卒之异,学者则必知所先后,然后有以入德也。
孟子于此一节,特分而言之,明圣人之智,学者所当先务,必明尽众理,咸极其至,然后力行以造夫圣人之所以圣者,始终各有条理而不可乱也。
智之事,圣之事,犹言学智圣之功夫,非便以为智圣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犹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此一节复言圣人之事,以明夫子所以异夫三子者。
夫子智圣合一,至而且中矣。
然所以至者其力也,所以中者非力也,是巧之功也。
是圣人虽曰合一,而智圣亦未尝不偕极也。
若三子徒恃其力而巧不足焉,则虽至而不能以中矣。
若颜子者智足以中矣,其力未及至者,一息尔。
天假之年,孰谓其不为孔子哉?
《西铭》云:「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其旨何如?
《西铭》发明仁孝,盖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也如事亲,须臾不在焉,则失其理矣。
神是心,化是用,然须默识,所谓神则化可得而言矣,能继志乃能述事也。
太学正颜棫常州无锡县吴猎潭州教授项安世召试并除秘书省正字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攻愧集》卷三五
敕具官某等:国家开馆阁以待天下士,若必循次而进,非所以示招延之广也。
博采公言,取以数路。
由舍法官学省,尔方宰壮县,尔安世客授湖南,一闻其贤,俱命给札,前此殆未有也。
指陈时务,蔚然可称。
登之册府,遂列英躔。
岂惟养有用之才,抑以为多士之劝。
庶几岩穴之彦,亦将乐从吾游焉。
秘书省正字颜棫秘书郎项安世吴猎校书郎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五、《攻愧集》卷四一
敕具官某等:比岁一日给札而得三俊馆阁之盛举也。
然秀颖之才,将于此乎养之以待用。
之声名发于上庠之才略著于剧县安世之节概又士论之所推,是三人者不惟老于文学,又俱练于世故,举而用之,何所不可?
况年皆自强而艾,固无俟乎菁莪之育也。
兹命典中秘书,安世为校雠之职。
姑以序迁,朕将有以用汝焉。
吴德夫1190年 南宋 · 陈傅良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岳麓楼头卧,湖湘眼底空。
声名无处著,容止与人同。
白发何多日,轻帆不待风。
修门春漏浅,封事倩谁通。
舣舟湘西之明夕郑仲理吴德夫伯寿黎季成共置酒于书院阁下追饯者邢广声王衡甫戊申仲秋七日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已别还重送,情亲独数君。
赠诗难卒和,别酒易成醺。
渺渺江山恨,飘飘鸿雁群。
不忘相博约,未可间知闻。
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南宋 · 赵蕃
 押翰韵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
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
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
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
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八声甘州湖北招抚吴猎1204年 南宋 · 刘过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
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祖生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驰驱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吴猎四川制置使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朕缅怀西蜀,邈在一方。
假宣威之权,固特严于屏翰;
制阃之任,尤允赖于保釐。
乃辍近臣,以绥远俗。
具官某,精忠许国,伟略过人。
全付上流,恩信孚于襄汉;
坐却强敌,声名震于关河。
擢与论思,弥深眷倚。
适北陲之少定,顾西土之多虞,更藉仁贤,往敷德意。
已下遄归之诏,乐闻入告之猷。
念行台专总于边防,正资协济;
而属部久劳于兵事,宜务绥怀。
伊职守之相须,欲施为之不悖。
孰堪此选,无以踰卿。
登之杂学士之联,畀以六十城之寄。
庶殚远虑,茂阐宏图,以大慰于人心,以永纾于民力。
张咏之直节,独推安集之勋;
赵抃之清规,克布中和之政。
勉睎前哲,以契朕心。
吴猎朝请大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三、《育德堂外制》卷四
十乘启行,方假事权之重;
三载考绩,式循法守之常。
眷我近臣,对于明命。
具官某,受材挺特,迪德宽平。
寄以上流,克著折冲之效;
付之全蜀,允资经远之规。
惟望实之既孚,宜声华之益振。
属兹会课,爰俾序升。
计累日之劳,岂卿素志;
摅济时之业,乃朕深期。
勉究茂庸,嗣颁殊渥。
吴德夫侍郎挽诗 其一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轩炉韛大,成铸几英才。
绝叹长沙久,常钦蜀道回。
豸冠千仗耸,凫舄九关开。
持漕西江日,深惭过我来。
吴德夫侍郎挽诗 其二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不为盆盎浅,直欲挽狂澜。
下士谦何假,崇师歉未安。
只今那复有,从昔信为难。
见说清闲甚,无钱可盖棺。
吴猎乞罢黜不允诏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八、《后乐集》卷四
敕:具悉。
朕惟艰难多事之秋,必得魁垒济时之彦。
其材力足以禦卒变,其器度足以包群豪,乃能合智并谋,折冲厌难。
卿夙负兼全之略,久分方面之权,义旅云从,威声远憺。
朕念班爵崇则事任称,委寄隆则临制广,是用升之次对,付以宣威。
迄屏捍于上流,遂肃清于穷寇。
秋官之贰,俾专使领之雄。
属戡定于西陲,宜将明于德意,徒得君重,勉为朕行。
此诚忘私徇国之时,胡以引咎乞身为请?
亟其叱驭,勿复重陈。
所请宜不允。
宝谟阁待制四川制置使吴猎夏药敕书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九、《后乐集》卷五
卿宣威北塞,方畴汉水之勋,分阃西陲,复借雪山之重。
炎蒸届候,徒御实劳。
锡上剂之珍良,辅冲襟于匽薄。
吴侍郎猎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一、《后乐集》卷一九
呜呼!
士生尚志,盖在弘毅。
岂无它美,皆德之细。
公生也厚,金玉之粹。
蚤从明师,讲道养气。
尊其所闻,名高自畏。
自历小官,厥临孔惠。
中登台省,望骏于位。
晚为国计,边患方炽。
守荆谕蜀,不以难避。
士皆期公,廊庙之器。
一闲四年,竟作长逝。
呜呼!
尚德好善,孰如公之恭且懿也!
忧国爱民,孰如公之笃且至也!
倾己下士,孰如公之坦且易也!
亲仁急义,孰如公之勇且锐也!
天不憖遗,国用殄瘁。
某守此邦,感德无地。
有旨者酒,有泚者泪。
死生交情,辞不尽意。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一 南宋 · 度正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人物雄三楚,师传自五峰。
求仁居广大,学道到从容。
世仰堂堂表,天知磊磊胸。
斯文真不幸,海内失儒宗。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二 南宋 · 度正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讣音来岳麓,天下想遗忠。
金匮嘉言在,清朝雅望空。
汉庭贾傅,蜀学祀文翁
没世名逾盛,方知此道公。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三 南宋 · 度正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当年王事急,盛夏叹驰驱。
振铎宣皇化,登车礼硕儒。
薛公推一范,张老得三苏。
扰扰成何事,千年美意俱。
吴猎御批开禧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四一(第四册第三一八七页)
贼曦干纪,神人共愤。
卿受任荆襄,密迩蜀门,忠义所激,慨然有讨贼之志,朕甚嘉之。
今岘安陆虏骑奔北,卿威名益著,筹略方深,经理创残,申饬战守之馀,宜为朕兼总西事。
凡可携离逆党,指授将士,一以付卿,无失机会,又须审度,务在必成。
应有合行事宜,可密切条具来上。
故兹劄示,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