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宋故赠左屯卫大将军侯夫人玉城县墓志铭熙宁二年闰十一月 北宋 · 苏畋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
世称节义妇女,固尝闻之,或一言之信,一行之谨,皆名于时;
且兼众善,而闻之者亦几稀矣。
然多出𤰝亩之中,或士庶人之门。
在王侯之族,居贵盛之地,相矜以势,相习以侈,嬉逸于闺帏,而能以节义著者又几何人邪!
玉城县,即太宗皇帝之曾孙,魏恭宪元佐之孙,平阳懿王允升之嫡长女也。
幼有淑德,闻于宫中,章圣皇帝爱之犹己子;
及适人,亲择其所配,得赠左屯卫大将军魏侯处约以齐之。
归魏氏日,先命入禁闱。
章宪太后躬临妆泽,优隆礼物,恩比诸姑。
其贵且盛,孰为之先?
玉城性谦恭温懿,不以贵势自处。
奉魏侯之先庙,斋明洁齐,岁时祭享供陈之物,手自执授。
事夫以肃,相见如宾;
礼怀族人,以恩待婢妾,无忌嫉。
有戾于己者,辨诘而已,胸中无留忿。
人乐其和,而家亦以治。
朝制,宗女封邑,岁遇恩礼,得奏录夫之兄弟子孙。
玉城后己子,先荐诸侄。
母崇国夫人平阳王相继寝疾,玉城尝药侍膳,不躬不进;
虽夜瞑,衣不释带,扶持坐卧,二亲皆枕藉而终。
由是以孝行闻于六宫。
历事四朝,入侍君后,常陪燕喜。
顾遇不谓不厚,而未尝恃恩辄邀宠赐。
为是所谓兼众善而有闻,居贵盛而不忘礼义者也。
世之所称,莫得而伦,章章矣!
玉城年十八始适魏氏,三十被命封邑,六十八以疾终于东都建初屯卫公之先庐,即熙宁二年九月十日也。
终之日,命诸子语之:「平阳之所出,男女四十人,吾哭者二十五矣,今至是,亦无恨焉。
送终之礼,称家之有无,宜免敕葬,无黩天庭」。
若弟若侄,自大宗正崇信节度宗旦而下百馀员环泣于柩。
继闻于朝,天子感恻,翌日辍视朝,遣中使赙奠,恩意尤厚。
以是知玉城庆寿之隆,全美而令终也。
屯卫逝去十馀年,玉城精严香洁,日以奉佛,而诵佛书。
及其往也,其子闻室中有清香,若丛花飘风,薰袭于墙屋,众惊其异。
然人子始失其亲,感惜其平生,譬像其声容,观想于庭户,其情深切,恍然耳目如有接,而鼻息如有闻,宜其然矣。
子四人:长孝孙,西京左藏库副使
次孝称,供备库副使
次孝祥,东头供奉官
孝明右侍禁
皆能阅文史而乐志义。
曰孙曰称者,笃礼法而励官守,所至有善闻。
曰祥者恢恢好谈名理,且喜为歌诗,落笔数百字,日无倦已。
曰明者居室不蓄一资,得俸钱,悉市文房之物,延好事者游观于其间,六艺中尤勤书笔,所嗜者岂常俗之班焉!
是皆可谓令子也已。
玉城性质厚,而化之以善也。
何哉?
玉城以富贵自尚,以骄佚自娱,则其子幼而习于怀,以荡其,长而观于堂,以移其气,其必腾鹰击鞠,晨歌暮弦,为群儿轻恣之乐,虽屯卫之贤,欲导之以善,犹驱楚人而齐言,其可得耶?
噫!
善论人事者,视其子,则母之贤不假吾言而知之矣。
女五人:长新兴县,适故中书令守忠宫苑副使馀懿;
安居县、次钜鹿县,适故冀王惟言孙东阳侯世茂、富水侯世祚;
宋城县,适故越王德昭曾孙、宪州团练使世雄
一未及笄。
孙男十人:曰铨,曰钊,曰鉖,皆右班殿直
曰钧,曰鉴,未仕;
曰铣,三班借职
曰镛,曰镈,曰铉,曰铎,未仕。
孙女三人:长昌乐县,适故越王玄孙、右监门卫大将军令铄;
次二人尚幼。
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十五日,葬于西都洛阳县平乐乡杜泽里北邙原,祔先茔也。
左藏君兄弟与吾游旧矣,先葬之期,皆泣血来请,欲吾文以志于墓,乃条其状而铭之曰:
惟帝之孙,惟王之女。
既配而归,以仪以矩。
克承于夫,克虔于祖。
不忿而嫉,无泰而泆。
其人愉愉,其则慄慄。
己慎其脩,子化而质。
禄不自厚,恩先诸侄。
协谐于门,义不我失。
二亲将终,还视其疾。
夕不及寐,晨不暇栉。
诚发于中,其闻四出。
吁嘻玉城,德隆寿昌,形留气翔。
子孙累累,既众且臧。
生死奚恨,幽墟永藏。
孝明书,康度刊。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章专一二三○。
秀州沈君墓铭元丰六年三月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六、《芝园集》卷下
君讳延禄,世为嘉兴人
本家于白苧乡,晚徙居郡城,未几别卜他舍,施旧第为本觉廨宇。
君为人长厚,少小克嗣家业,有如成人。
其事亲以孝,其治家以礼,其守己无所渝,其与人无所竞,故为乡人之善者所称。
每事必投诚于佛,而《法华》一经尤所驻意,命僧读诵,岁时不辍。
自持《大悲》、《消灾》密言,以为常业,供圣饭僧不可计数。
元丰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得疾,终于所居,寿七十九。
始娶周氏,先逝,晚娶丁氏。
长男曰文雅,次曰文益。
二女并归他族。
孙男曰宗道,曰宗旦,曰宗敏者从释氏。
孙女三人,尚处室。
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将从火葬,予以法会,因过秀城,诸孤具录其事,从之乞铭。
予哀其有丧,辞不获免。
铭曰:
以义而富,以仁而寿。
厥始有闻,厥终益茂。
积善于今,馀庆于后。
合肥陈府君墓志铭(并夫人李氏)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九、《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六
府君讳师黯字公谔徐彭城陈氏。
曾大父讳宗旦,赠工部尚书
大父讳洎,吏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
父讳琪,国子博士通判绛州
府君之夫人赵平棘李氏,曾大父讳宗谔翰林学士,赠太尉
父讳昭述,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赠礼部尚书
上卿殿中丞
夫人笄年,归于府君
侍郎遗表奏补太庙斋郎,历凤翔府郿县主簿唐州湖阳县润州司理参军光州光山县,监寿州在城盐酒税,改宣义郎差知庐州合淝县。
今上即位,改宣德郎,赐五品服。
元符三年五月二十日起合淝,卒于濠州
享年六十。
夫人以元祐三年六月六日,先府君殁于彭城,享年四十一。
至某年月日,其孤举府君与夫人丧,祔于彭城县尚书之茔,礼也。
府君自少言行有常,不妄交际。
吏治精密,不自表襮,公私大小矢如也。
初至,吏皆少君,已而缩手弗敢试以事,人多以此知之。
改官待次,既而丁安康艰,及之官合淝终八年。
泊寄盱眙之野,易衣并日,人不见忧色。
所居顾多可纪,曾不蕲于人知,而人自知之。
夫人生长大家,母永昌郡君章氏,实郇公女,而夫人章出也。
耳染目濡,穷极贵富,而能处约好礼,同府君于艰难,内外族人咸贤之。
子孝忠
六女,三嫁为士妻,馀尚幼。
绛州文元庞公之女,曰安康郡,生三男子,府君其长也;
次曰师仲,曰师道
师道以文章致高名,不幸亡矣。
师仲有才智,而府君法度如此。
侍郎位下不满德,光明盛大,庶几在其子孙。
府君夫妇所飨亦止此,可嗟矣夫!
予于府君,世通婚姻,且相好也。
勒石下泉,不敢以诬,是为铭曰:
夫介廉,妇顺约。
位卑寿促,天之所啬。
呜呼贪薄。
文安县开国男黄君墓志铭建炎二年十二月 宋 · 姚舜明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公讳彦,字子实,其先浦阳人
五季乱,由豫章迁越之剡,自诸暨孝义。
大父卫尉少卿讳振,父正议大夫讳舜卿
公自幼崭然具头角,既长,力学尚友,度越流辈。
左辖陆公佃以全经名家,讲道汶上,公不远千里师之。
熙宁丙辰进士,调宣州宣城廉平爱民,无纤芥顾望。
常州宜兴丞。
淹害稼,州檄从事同公按视。
从事惧损漕计,不敢告以实,公力蠲放者十八九,而邑之彫瘵获苏。
再调兴化录事参军,常与文衡,同官以郡守子请,公正色辟之。
丁内艰,服除,授监开封府尉氏县税。
改知处州丽水县,宽严相济,俱以循良称。
入为都水监丞,行大官令。
出判陕西路德安军。
陶公节夫经知五路,雅知公材,剡章于朝,充经制五路边事。
陶移秦凤,遂授主管秦凤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机宜文字
凡筹画大利病,必咨议后行。
漕司督内地输粟入边,转致一斛,率八十缗,民不堪命,公力丐奏罢。
陶初有难色,公毅然不可夺,已而命下,如所请。
未几,被召审察,除开封府司刑漕事。
一岁三迁,累官至大中大夫封文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年六十,挂冠归。
公持身乐易,重然诺。
居考妣忧,庐墓者六年。
喜赒人之急,拓祖父母仁寿庄田,区处均给,赖之者众。
自退休,雍容里闬,凡二十馀载,宾客过从,赋诗见志,一时恬退之适,莫不尚之。
建炎二年十一月廿八日卒,神识不乱,享年八十有一。
平时著述,雅有典则,有文集十卷行世。
元配张氏,封令人。
继配申屠氏,封硕人
子男五:长克恭,国学进士池州
次克宽,通判衢州
次师僖,颍州签判
次克敏,閤门舍人
次克义,宣义郎
女二:长适承事郎宗子博士臧言,次适奉直大夫通判庐州军事慕容颜博。
孙男十二:宗尹、宗说、宗旦、宗望、宗孟、宗锷、宗谅、宗荀、宗臣、宗丙、宗向、宗谊。
诸孤以十二月廿三日癸酉奉公丧于槩浦乡南安岭之原,合葬夫人之封。
门人曾岘状公行述来请铭于予,予与公家姻也,义不可辞。
铭曰:
为士也庄,为吏也良。
抗章遄归,眉寿而康。
兰玉盈砌,青紫侍旁。
人得其偏,公得其全。
知止好随,其根则然。
勒铭幽室,亿万斯年。
按:光绪《诸暨县志》卷五一,宣统二年刻本。
邹应可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诚斋集》卷一二六
应可邹氏讳定应可其字也。
豫章新吴人
曾祖廉夫,祖积,皆不仕。
彦升,以应可宣教郎
母卢氏,封孺人
应可自幼知刻意读书,年十七见府帅大丞相赵公某,惊异之。
绍兴乙丑登科,授左迪功郎临江军司户参军
岁馀,广东帅王钺辟为属。
一岁,宅宣教府君忧,服除,授湖南安抚司属官。
时溪蛮杨再兴武冈、全、永、邵数州,朝廷命统制李道讨之,潭帅檄应可饟师。
数月,再兴就擒,惟盆溪、牛皮、黄李三砦恃险不下。
朝廷命部使者选精干为蛮俗所信者招徕之,咸以应可应书。
同列危之,应可单骑从老兵直抵窟穴。
群蛮以兵迎应可应可谕以朝廷威德,蛮酋悦,以大杯酌酒为应可寿。
应可饮之不疑,一举而釂,群蛮感其诚,驩呼拜庭下曰:「吾属无虑矣」。
于是相率就降者一千三百人,溪洞悉平。
应可不言功,赏亦不及。
秩满,受永州军事判官
全州兵劫太守为变,诸郡兵皆摇心动目,永州卒亦相挻从之。
太守应可计事,应可即招其勇而有谋者,谕以祸福,以离其党,擒其渠魁,白郡斩之,馀悉不问,众遂肃然,
陵之民至今德之。
用荐者十有六人,改左通直郎、知潭之湘乡县
一日有寇数百人骤至,官吏及豪民四走,阖邑震恐。
有白应可以家逃者,应可叱之曰:「百姓视吾为动静,吾动,则一邑骚然矣」。
众知应可不去,乃少安。
应可于是身率邑兵出郊禦之,相持两昼夜,寇不能入而去。
尉捕农民十辈送县,欲锻鍊为盗以希赏,应可问囚非是,尽释之。
尉大怒,诉之于州,州移书责应可应可即趣装曰:「吾以一身易十人之命,不亦可乎」?
既而获真盗,尉大惭。
未几,以疾丐祠去官。
疾愈,以奉议郎随州随县
疾复剧,以乾道庚寅六月七日终于家,享年五十有九。
应可初娶张氏,追封孺人
再娶胡氏,封孺人
子三人:宗愈、宗旦宗甫,皆业进士
女二人,长适成忠郎、监南岳庙赵善欣,次未嫁。
应可为人孝友质直,表夷里方,色辞晏温,可狎而亲,义所不可,坚执不倚。
众不敢为,奋以直前
学浃文古,其诗特奇,其句法自徐师川上溯鲁直,以趋少陵户牖,馀不数也。
清以立之,平以出之,险而不幽,若故而新。
有诗集若干卷。
予与应可江西人,且尝同僚于永州,驩甚。
其子宗愈以岳州通判陈友直所状应可之行来请曰:「先人与子最故,纳石土中,子又奚辞」?
则铭之曰:
应可之诗,其谁莫珍?
应可之才,其卒莫陈。
莫珍匪人,莫陈匪天。
能使不陈,独能使不传?
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鄂州江陵府驻劄御前诸军副都统制冯公行状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八二、《絜斋集》卷一五
曾祖宗旦左监门卫大将军
祖瑀,武功大夫昭庆承宣使
父康年,武功大夫、集庆军承宣使
公讳湛,字莹中秦州成纪人也。
七世祖赞,左神武将军,生仁俊,左金吾卫上将军
仁俊生正言太傅左金吾卫大将军
自曾祖而下三世,又皆以忠勤任职,名绩班班,前后相望,于是冯氏之门益大。
山西将种,姿貌伟杰,膂力绝人。
尝从集庆公履危桥,偶陨深涧,即跃入,抱持以出,时人美其孝,壮其决,而知他日必能捐躯犯难,以功名著见于世。
自《吴越春秋》及他书传,多所涉猎,材气磊落,不从荫补,期于自奋。
刘公锡、锜兄弟皆中兴名将,深奇爱之,教以兵机将略,敏悟英发,益自负,有扫清关洛之志。
顺昌之役,锜以孤军大破乌珠精兵二十万,公时在兵间,身先士卒,陷阵却敌,由是以骁勇显。
乌珠再攻淮西,公复从锜于炎山、青溪、柘皋战,比有功,锜加器重。
初以亲嫌,止授二资,及是又进一资。
田师中总兵武昌,公从之数年。
既久从陈敏讨贼于虔、汀、梅、循、潮、惠间,齐述据虔以叛,诸军十旬弗克。
募敢死士先登,公首应焉。
擐重甲,手二剑,率其徒三十六人,冒矢石,登云梯,死者相属,公亦重伤,勇气弥厉,贼不能拒,师从之,遂入其郛。
以功进一资,赏不酬劳,以为言,升马军第五将。
公益为尽力,深入瘴乡,平何白旗等七十馀族,俘酋豪黄大老、谢二化辈,六郡以清。
会召工部,海船至明之定海统制范荣请为将佐
绍兴三十一年,金亮渝盟,有长驱之志,蹂我淮甸,且欲以舟由海道袭我。
诏公措置山东,借补忠翊郎、权破敌军统领,率兵八百人,海船二十艘,与浙保总管李宝俱,中流飓风,漂溺过半。
冬十月,遂与海州,金遣尚书苏保衡孟都统及母弟阿尔威率舟千馀,泊胶西,众十馀万,别以万人道新桥,趋海州
公请先击之,以挫其锋,许诺,即勒兵四百五十人及左翼军李实、魏胜所统千三百人,结陈而行。
新桥,与金五千人遇,力战克之。
夜半还城,密与宝谋:「我师新至,幸而捷。
敌必益兵而来,何以禦之?
且彼舟得风,将出港入海,破灭未有期也。
不如奉诏登舟,用我所长,攻其无备,可以得志」。
然之。
诘朝偕行,次于石臼关,赵王世隆、赵友来降。
友言胶西敌舟兵数甚悉,公请以三舟为先锋,友为乡导,寻至唐岛,望敌舟率五十为陈,甚众而整。
有张五盖危坐舟中者,友以苏保衡告,计独剪灭此,则其馀不攻皆破。
而天时方寒,风不自南,何以前进,焚香祷之,须臾南风盛猛,波涛汹涌,战舰乘之,纵横若神,敌相顾骇愕。
俄有七星黑旗,褐裘衷甲,驾巨船,率锐卒而至者,矢发如雨,友复以阿尔威告,公挟一矢毙之,夺其金牌,获百尺船。
敌人胆丧,乃谕以国威信:「汝曹中原遗民,宜早自拔,不者兵船四集,善恶不分矣」。
众投戈请命,公即跃入敌船,以刀拥千户张赓、邢谔、韩宗愈及大汉军百五十馀人来。
即其船,薪草,沃以膏油,乘风炽火,纵之北岸,延及馀船,烟焰涨天,敌兵惊溃,溺死者甚众,时二十七日也。
晡时,方至,火犹炽燔,爇林木殆尽,半月不灭。
寻以所俘获诣贺,嫉其功,恚曰:「何贺」!
公曰:「以乌合之众,破强敌十馀万,节旄且至,何得不贺」!
将执之,公曰:「某之功,主将之功也。
取舍惟命,敢有他望」?
即脱身舟中,愠未已,戮舟人以逞。
公不敢怼,愈益自力。
闻金馀烬复群聚,急攻之,舍舟遁,悉焚而行。
至牢山,即墨王彦、于宜与其父老请乘兵威,纠合诸州忠义,收复山东,言之再三。
公见其诚恳,与之约,不出三日,以万人至,则可,众踊跃从命。
越二日,至者五千馀人,有器甲者强半,公即登岸,部分队伍,申严约束。
时敌七寨相望,公以所集忠义兵区别为七,各当一寨,躬督所部俱发,言:「此去即墨才四十五里,吏失人心,攻之易克」。
乃使高翔偕进。
即墨人,习知山川形势,勇于立功,即举兵破县,擒长吏以献。
忠义士争归之,众至五万,咸有奋志。
公独念主帅嫉我,不获乎上,事何由集,不如姑归,惟其所命。
乃授翔方略,攻济南,为复故疆之渐,遂引兵还海州
十一月,自海抵明。
十二月,献俘阙下。
天子加叹其功,赐金带、银千两,官承信郎护圣马军裨将,授李宝节钺
议者谓敌人瞰江,闻胶西之衄,不胜惭怒,迫诸将速济,是以及祸,论功行赏,宜以公为首,朝廷亦具知之。
明年,迁公三官,得成忠郎
及公擒李承富五百馀众,既释其罪,以隶水军,遂以公为统领,而代江阴,以暴白其功焉。
隆兴元年,海寇朱百五聚二千人,左翼督府温明、福建水军莫能擒制。
丞相举公讨之,使选于水军及步兵,各三百人,率之以往。
公言于二相:「有都统在,不先之,将以专辄获罪。
相公独不记往日事耶」?
二相曰:「公第往,吾主之,谁敢不听」?
遂还屯。
行有日矣,张子盖闻之,果大怒,公走丞相府以告,改枢密院军统领,趣使趋海。
至黑水洋交锋,屡捷,擒八百馀人,多勇悍者,释不杀,请于朝,亦以隶水军,教以击刺弓矢之技,卒获其用。
忠翊郎
诏选精兵二百,战船一艘,与戚方濠州措置边面,以公为江淮都督府同统制
将行,点兵,卒长赵颐等四十八人弃甲而逃,公不为动,益严军律。
翼日,召其麾下告之曰:「朝廷养兵,本以禦敌。
今欲退避自全,独不念雠耻之未雪耶」?
众感泣。
公曰:「若果忠诚,涅汝面以誓杀敌人,而赏汝以银若绢,可乎」?
众乐从,刺者三百人,赏之如约,人无二志。
又以所将寡弱,守禦不足,闻符离溃兵聚两淮间,多者百馀,少者五六十辈,往往为盗,招集之,得五千馀人,有益兵之利,而除寇攘之害,其处事两全如是。
权知濠州,改建康左军同统制
明年,金犯淮东西,公以兵扼宣化、定山、圹口三渡,说都督府分遣诸将邀敌归路,绝其粮道,而纵兵以击之。
三请,督府不从。
居无何,敌四骑来,以讲和告。
公疑焉,索之,得江面图靴中,请督府诛之,既乃劳遣而还。
时诸军未有斗志,而三渡兵又弱,公以为敌情叵测,释此不诛,彼悉吾虚实,有轻我心,因集军士脔之,敌人詟服,而督府不悦。
凡公为将,忠于为国,而不肯茍同者,类如此。
师还,为建康水军统制
寻添差隆兴钤辖
乾道初,除环卫宫殿司统领,转忠训郎,历枢密院定海水军统制
五年,召对,论制敌取胜之法,且言:「自古名将,无非出奇」。
上问:「奇兵若何」?
对曰:「今海道是也。
异时六师顺动,臣请以千艘数万兵,乘便风,径指敌巢,纠率豪杰,可以全胜」。
上壮之,于是水军始隶御前,以万人、三军、十将为额。
从义郎閤门宣赞舍人、御前水军统制
公复言:「定海之屯,止于备禦,趋山东辽远,惊涛暗沙之害,出于不测,难以进取。
楚之盐城,密迩海州,信宿可至,请徙屯焉,先为不可胜,以乘可胜之隙」。
天子下其议,或以迫近邻境为疑,公乃请屯平江许浦
六年,以公为御前水军诸军统制,诏从其议,立四寨,去镇三里,许占民田三千五百亩,偿以公田,筑堤捍海,为屋万间,材良工坚,规制恢广,隐然为东南巨防。
自江入淮,进取为便,识者韪之。
明年,遂迁所部三千人于新寨,益以江阴屯兵,为五千人。
又言:「诸州黥徒,类多勇壮,可备军伍。
海道鬻盐徒党盛彊,巡尉所不能制者,其人皆熟于舟楫,补以为兵,诚舟师之利,敢以为请」。
上皆许焉,增三千馀人,而万人之额,至是庶几焉。
是岁,羊舜韶之众攻劫海州上下。
舜韶者,羊家寨土豪,始欲取金州县,既而兵粮俱阙,进退不可,途穷为寇。
公表奏其故,请往招抚
上亲洒宸翰,亟以委之。
公以百人自随,乘轻舟,由许浦淮口,布宣德意,开示大信,舜韶感服,散遣徒众复业,与其侪类十八人束身归朝,人给钱十万,仍隶公麾下,超授右武郎
有沮之者,转武翼大夫主管崇道观,起为浙东兵钤
自是许浦主帅屡易,皆以不胜任,未几去。
上由是思公淳熙二年,召对,除御前副都统制,复领许浦
公治军一蹑故迹,节财用,剔奸蠹,大修战舰,开梅里河五十里,号令严肃,壁垒旗帜复精明。
四年,被旨来观,未及奏事,而怨公者中以危法。
先是钱粮官陈嘉盗用券钱,公痛惩之,由是怨。
其弟时举诉公不法,公诣阙自言,朝廷知其枉,抵时举罪,而益怨。
许浦民俗规利,战舰之旁,积芦如山。
公以火患为虞,辟地为场,以时直买芦,减价以鬻之,其入稍厚,而规利者皆怨。
又筑场之处,张氏居焉,虽以公田易之,不免他徙,而张氏亦怨。
于是诸怨家合谋,妄谓芦场邸肆之息,公自私之。
谤讟喧然,飞语上闻,大理案验几月,索军中簿书,考财用出入之数,纤悉明白,无己私者,独以犒军旅,养忠义,稍出于绳墨之外者一二事,具狱上。
天子察公无他,薄其罪,谪居潭州
六年,山贼陈峒起郴,犯道之江华,连破桂阳军临武蓝山二县,剽悍善战,颇有策画,据崇山深谷,多施偏驾弩、礌石手炮,又有小盾,皆其长技。
大军屡战,不能克,湖南骚动。
安抚使王佐奏请起公为兵钤统制军马。
公不可,强而后许,选将兵八百人,躬教习之,士气振发,军容鲜明,坐作合变,一如律度。
既旬浃,度可用,合土军、弓手、义兵三千馀人,进至黄沙寨,犹虑所将非素拊循,难于应猝,伏精锐林莽,以为之备。
峒党俄集,大呼奔突,我军几不支,伏兵发,射峒弟,杀之,贼始却,众心稍安。
乃筑室聚粮,为久驻计,而军又数惊,公安卧自若,镇之以静,控险要,觇虚实,凡其根株窟穴,奸谋诡计,无不知之,每出接战必克。
又念虽时时小胜,非出奇无以制敌,益募死士,得八百人,名敢死军,丰犒而旌别之,人人思奋,战于竹子塘,无不一当百,贼徒摧败,军声大振矣。
公谓此穷寇,急之则致死,不若以计困之,乃敛兵闭垒,养威持重。
有所擒获,纵之使去,曰:「吾渠魁是歼,胁从何为。
汝能诛灭首恶,不惟宥罪,抑有醲赏」。
务以是坏散其党。
贼欲战不得,力罢意沮,且内自相疑,无复固志。
于是进兵逼之,五战五克,遂乘势欲殄灭之,使刘横张立、李献将奇兵三百人,从间道走空冈,焚其积聚巢窟。
夏俊、田升各以兵进击,而身率敢死等军,径抵律头洞,为之援。
兵始接,贼巢四面火起,粮储营落,倏忽无馀。
我师壮,贼力不敌,欲退保空冈,则已焚毁,仓猝不知所为,于是大溃。
官军乘之,横尸蔽野。
厥明,馀党窥觇,欲夺旧巢,军士度水击之,自辰至申,贼复大败,溪流为赤,擒五百馀人。
攀缘险绝,穷追数日,斩峒英州境上,获三千馀人。
贼将大惧,杀副首领李念九降,馀党悉平。
自出师至是两阅月,乃以前后俘获,别二十群寨居,廪食一如军制,听帅臣处决,未尝专戮。
又于窃发之地,团结诸乡,自十岁至六十,籍姓名于帅司,给据归业。
官军所过,秋毫无扰。
擒贼将四十六,降二千人,而军士之殁于阵者,五十七人而止。
呜呼!
可谓善用兵也已。
武功郎,添差潭州兵钤,改隆兴府,又改浙东路
数岁,天子念功不忘,而后尽复故官,数宣宴劳问,出内帑万缗以赐。
十四年,除左卫将军殿前司策选锋军统制
上屡言海上之功,旌赏未尽,将悉官其诸子,公谢不敢。
殿帅有修奉山陵之役,俾公摄焉。
寻为镇江军副都统,天寒,以私钱助给军士医药。
或忌而谗之,上虽不信,犹以将帅不和之故,徙公建康
绍熙改元,转武节大夫,继又进一官。
主帅卒,摄军事,蠲军逋二十万缗。
五年,改荆鄂副都统制,屯襄阳
今天子嗣位,转武功大夫
常以为屯田之地,自古江左重镇,当今要害处,非训习士卒,使人人可用,无以待不虞,益修纪律,缮甲兵,习勤战阵,整齐舟师,常若对敌。
威名远闻,军民按堵,惟恐公之舍此去也。
庆元元年,被召至九江,得旨奉祠
属疾,至平江,疾甚,以八月十日终于旧居之正寝,寿七十有一。
娶杨氏,先公十六年卒,次配严氏,继公而亡,俱封宜人
子十一人:栱,忠训郎沿海制置司军统领
杞,该公致仕恩;
梓,下班祗应殿前司护圣马军副将
权,保义郎江陵府副都统书写机宜文字
进义副尉
榯,承节郎
橒、柄,俱进义副尉
柜,以疾未仕;
杓,承节郎
,早卒。
女二人,长适忠翊郎、监内军库胡琛,次许嫁忠翊郎赵善裨。
孙男八人,燧、焕、煇、爌,馀未名。
女十四人,长适迪功郎湖州武康主簿李文鉴,次适保义郎、监福州古田县商税王惟明,馀未行。
诸孤奉公丧东,以其十二月庚申,葬于庆元府奉化县禽里乡小海里铜山之原,合杨宜人之墓。
公天资忠亮,明于大义,自金据中原,志雪国耻,慕古忠烈士,论南北形势甚辨。
韩、岳诸公既殁,殊勋骏烈,鲜克有继。
公奋迹行伍,不自菲薄,以前人功业为不难就,以神州赤县为必可复,感慨愤激,一饭不能忘,与夫怀安徇私,志念区区,不出一身一家者,何其相万也!
壮岁豪举,以胆决自喜。
在鄂救焚,升屋而坠,跃身烈焰中,破鐍而出;
湖口二虎为暴,行旅患苦,公迹虎所在,伏古祠中,迹其至,刺之洞腹。
其勇而义,多此类。
然宽厚有识度,代李宝将屯,不念旧恶,覆护其短。
赵济战船多坏,不劾其罪,卒与协力修治无阙。
军市所入,费于犒享,豪杰慷慨之士,厚赀给之,多自己出,未尝少靳。
贵要欲求公居第,则坚拒不许,虽贾怨不遑恤。
闻军中一善,奖励成就,如恐不及,多有起行间,致爵位者。
每战临敌,必扬声曰:「尔曹努力,图报国家」。
士皆勇奋,有战伤者,亲为裹创,傅以良药,慈爱薰然,抚之如子弟。
至其犯军律,亦不贷也。
精于射艺,矢无虚发,著《射谱》行于世。
作大字,遒劲有法,兼善行草。
诗有佳语。
居明之西湖,榜其楼曰「得趣」,轩曰「爱日」,有泉石花竹之胜,然地不越数亩。
阖门千指,田止二顷,殆无以赡。
或劝以增益,则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襟抱旷夷,不设防畛,见义敢为,躬不自恤,以故动遭谗谤,然贤士大夫多称述之。
侍从被命举材堪将帅,而荐公者八人,此足以知公所存矣。
某识公久,且与其子栱游,豪爽有志事功,必能世其家者,以行述为请,辞之不获,故为叙其梗概。
谨状。
施俊卿墓碣嘉定元年十二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七、《漫塘集》卷三二
君讳世英字俊卿,居句容
祖璿、祖道、父泾,皆有隐德。
淳熙锡类,祖尝授迪功郎
君业进士,病乡举员隘,以助边补将仕郎
淮东总领闻其,俾摄丞幕下,檄至不就。
嘉定改元二月庚申,以疾卒,得年四十有五。
配巫氏,故签书秘院之曾孙。
弟惠与嗣子宗旦、宗儒,将以其年十有二月壬午葬君于县之来苏乡倪塘山之原,列公行事以书求志,比三往反不惮。
昔余先君与君有识面之旧,先君之葬,不远百里来会,余虽拙于文,义不得辞。
君之行事,如劝分则率先,置产则增价,平籴以惠乡井,甓道以便往来,贷缗钱族子而不责偿,给槥椟流民而不受直,余虽不能详知,然以君之志尚观之其信,而余之雅爱君者不在是也。
兄弟天伦,拟于手足,世衰道丧,或疾视如仇雠,尤于富家见之。
君蚤失怙恃,终其世,兄弟财不分。
今观君拜疏吁天,祈减己算以延伯兄之寿,厚资送女,不慕名阀而续女兄之好,又欲广室庐以聚居,情义隐然,使人爱叹,知世俗分财之议,盖君所不忍闻,而尚忍行之!
推是心也以往,则君之进特未可量,而遂止此,可哀也已。
艾隐先生林君墓志铭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八、《黄氏日钞》卷九七
宝祐乙卯岁,余应乡书,闻有高才卓识、持衡风帘间者,是为林君发,而未果识也。
余既窃第归,君来从事府幕,一见如平生欢,而未繇款诲益也。
后四三年,再会君吴门,与语夜参半,君衮衮谈古今,析义理,如倾河汉不可休,知其学必有自来,而未能悉也。
自是每见闽之士,必问君家世,皆言君艾隐先生之子。
艾隐古学古心,超然不与世接,君亦刻厉先志,坐是偃蹇于世。
余于是益敬之伏之。
又十年,余归自江西,君适从事沿海制司之幕,因得请问艾隐先生详委。
君乃愀然言曰:「宦游日久,先君墓犹未铭,正欲以属之子」。
余谢不能再三,明日以其状来,又辞至再三,皆不获,乃敬为叙其事而次之。
先生讳守道字守一,自孩提已嶷然不群,耻与群儿弄。
十岁失怙恃,卓有大志,刻苦读书。
蚤工诗赋,年十五即叹曰:「破碎非吾学也」。
改学经,又叹曰:「破碎犹吾前日诗赋也」。
改从晦庵先生游,愿闻大道之要。
裹粮束书,至中途闻晦庵讣而返,慨然闭户力学,精思实践,如及考亭之门焉。
夫世之士生而读书即以科举为的,既得之矣,即复浑浑利禄场,至老死不知省。
其或能付得失于分定,知义理为先务,又必得大儒为依归,开其所从入之门,而塞其所不必游之途,然后知自拔于流俗。
先生幼孤自奋,以词赋破碎不为,而改经学,又以经义亦害道,不为,而改求大儒为之师,求之师不偶,复归而求之有馀师。
譬之于水,万折必东,不极不止,非大丈夫而能尔哉?
然则先生之视势利为何如矣!
性刚直,每面折人过,乡闾多畏惮不敢为非。
盖其修身践言,所以率先人者深也。
能豪饮,饮至数斗不乱。
吟笔天成,辄出人意表。
尝独行冥思,忽有所得,大笑,声振山谷。
此皆奇气之所发见,而世莫测也。
然则使先生而获遇于世,又当何如矣!
家贫仅终伏腊,而赋佃租特宽,不择美恶燥湿辄概入,乡父老以此德之。
发捧乡书,至欢以为积德之报,而不知此于先生未足窥毫末也。
呜呼,士患为科举累,不志于道耳,而先生志于道矣。
士志于道,患质弱不足于用耳,而先生有奇气矣。
士有奇气,患脱略细行,与人或少恩耳,而先生于乡曲细弱尽情矣。
然犹卒不一遇于世,此命也,于君何有而以得于外者为轻重哉?
然亦安有积之厚者发不宏,而必于其身也哉?
先生之先出比干
比干谏死,其子坚避难长林山,因以林为氏。
武王封坚清河林放从祀先圣,封清河伯,盖袭坚之旧。
如雍、如楚、如不狃,皆以名节见《春秋左氏传》,故春秋时林氏惟鲁为盛。
其后林禄从晋元帝渡江,遂为江南人
禄十一世孙孝宝守泉州
又为闽人
唐僖宗乾符二年,有先辈公自闽擢进士第,与衙推公兄弟并兴,子孙蕃衍。
故自唐以来,林氏又惟闽为盛。
昭宗朝,有光州固始林氏随王潮兄弟王闽者,实在先辈公既显之后人,先生别族尔。
先生之父讳晞颜
祖讳顺夫,尝以三舍法升上庠
曾祖讳团。
先生生于某年某月,以端平元年十二月晦日夙兴盥颒,不疾而逝,年若干。
淳祐元年十一月望,葬茶溪之南。
娶陈氏。
方窆葬时,陈氏犹在,诸孤不忍预死其亲,不并为陈氏祔穴。
陈氏卒,又不忍穴先生墓傍,遂起义别葬。
子男三人:宗旦、如坦,皆有文名;
,受业晦庵之门人信斋杨公复,以继先志,登丁未进士第,今以沿海制司干办公事秩满赴班。
孙男四人:曰略、曰拓、曰抃、曰玉芝。
玉芝入太学子也。
孙女万全。
先生多遗藁,庚子(阙)多不存,存者若干卷,藏于家。
晚犹嗜《易》,积十年,精通卦义,滨死尚吟诵不辄,易箦置《易》床头
铭曰:
于戏!
艾隐先生林公之阡。
艾隐贵不以爵,寿不以年;
世有贵且寿于艾隐,未必如艾隐之家之能世其贤。
然则方来者其可量耶,于斯乎可以观天。
己未传胪恭纪二首 其二 清 · 秦勇均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欣奉慈闱帝里居,鸾章昨岁拜恩初。
趋朝训勉勤王事,退食丁宣读父书。
此日归来真舞彩,当年远别几牵裾。
承欢岂易邀君宠,倍切葵心向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