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樊丰”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谏为王圣修第疏 东汉 · 杨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一
臣闻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储,九年耕,必有三年之储,故尧之遭洪水,民无菜色。
传曰:「国无三年之储,非其国也」。
故丰年知礼,凶年减除。
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
重以螟蝗,羌虏钞掠,二边震扰,战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军粮,不能复给。
大司农帑藏匮乏,殊非社稷安宁之时。
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合而为一,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
今盛夏土王,而攻山采石,百姓布野,农民废业,其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数十处,转相迫促,为费巨亿。
周广、谢恽兄弟,与国无肺腑枝叶之属,依倚近幸奸佞之人,与樊丰、王永等分威共权,属托州郡,倾动大臣。
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来海内贪污之人,受其货赂,至有臧锢弃世之徒,复得显用
白黑溷淆,清浊同源天下欢哗,威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
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
怨叛之人,不可复使。
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
惟陛下度之袁宏《后汉纪》十七,《后汉·杨震传》,合录成文。)
自系廷尉奏言 东汉 · 虞诩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孝安皇帝任用樊丰,遂交乱嫡统,几亡社稷。
今者张防复弄威柄,国家之祸将重至矣。
臣不忍与防同朝,谨自系以闻,无令臣袭杨震之迹(《后汉·虞诩传》)
对策后复对 其一 东汉 · 李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八
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
固对曰:臣闻王者父天母地,宝有山川。
王道得则阴阳和穆,政化乖则崩震为灾。
斯皆关之天心,效于成事者也。
夫化以职成,官由能理。
古之进者,有德有命;
今之进者,唯财与力。
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
而今长吏多杀伐致声名者,必加迁赏
其存宽和无党援者,辄见斥逐。
是以淳厚之风不宣,雕薄之俗未革。
虽繁刑重禁,何能有益?
孝安皇帝变乱旧典,封爵阿母,因造妖孽,使樊丰之徒,乘权放恣,侵夺主威,改乱嫡嗣,至令圣躬狼狈,亲遇其艰。
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
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
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实以汉兴以来,三百余年,坚圣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恩?
岂忘爵赏之宠?
然上畏天威,俯案经典,知义不可,故不封也。
宋阿母虽有大功勤谨之德,但加赏赐,足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
阿母体性廉虚,必有逊让,陛下宜许其辞国之高,使成万安之福。
夫妃后之家所以少完全者,岂天性当然?
但以爵位尊显,专总权柄,天道恶盈,不知自损,故至颠仆
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太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
老子》曰:「其进锐,其退速也」。
今梁氏戚为椒房,礼所不臣,尊以高爵,尚可然也。
而子弟群从,荣显兼加,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
宜令步兵校尉冀及诸侍中还居黄门之官,使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岂不休乎!
又诏书所以禁侍中尚书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者,以其秉威权、容请托故也。
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
虽外托谦默,不干州,而谄伪之徒,望风进举。
今可为设常禁,同之中臣。
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赐钱千万。
所以轻厚赐、重薄位者,为官人失才,害及百姓也。
窃闻长水司马武宣、开阳城门侯羊迪等,无他功德,初拜便真。
此虽小失,而渐坏旧章。
先圣法度,所宜坚守,政教一跌,百年不复。
《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周王变祖法度,故使下民将尽病也。
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
(《艺文类聚》四十八引《续汉书》作「北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
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
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若不平心,灾眚必至。
诚宜审择其人,以毗圣政,今与陛下共理天下者,外则公卿尚书,内则常侍黄门,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
史二千石,外统职事,内受法则。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犹叩树本,百枝皆动也。
《周颂》曰:「薄言振之,莫不震叠」。
此言动之于内,而应于外者也。
由此言之,本朝号令,岂可蹉跌?
间隙一开,则邪人动心;
利竞暂启,则仁义道塞。
刑罚不能复禁,化导以之浸坏。
此天下之纪纲,当今之急务。
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得失,指擿变象,以求天意。
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
又宜罢退宦官,去其权重,裁置常侍二人,方直有德者,省事左右;
小黄门五人,才智闲雅者,给事殿中。
如此则论者厌塞,升平可致也。
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傥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
陛下宜熟察臣言,怜赦臣死(《后汉·李固传》)
奏记梁商 其一 东汉 · 李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八
《春秋》褒仪父以开义路,贬无骇以闭利门。
夫义路闭则利门开,利门开则义路闭也。
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朝廷初立,颇存清静,未能数年,稍复堕损
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又即位以来,十有余年,圣嗣未立,群下继望。
可令中宫,博简嫔媵,兼采微贱宜子之人,进御至尊,顺助天意。
若有皇子,母自乳养,无委保妾医巫,以致飞燕之祸。
将军望重位显,当以天下为忧,崇尚谦省,垂则万方。
而新营祠堂,费功亿计,非以昭明令德,崇示清俭。
自数年以来,灾怪屡见,比无雨润,而沈阴郁泱。
宫省之内,容有阴谋。
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刑,愚者睹怪讳名」。
天道无亲,可为祗畏。
加近者月食既于端门之侧。
月者,大臣之体也。
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
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天地之心,福谦忌盛,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
诚令王纲一整,道行忠立,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狂夫下愚,不达大体,窃感古人一饭之报,况受顾遇,而容不尽乎(《后汉·李固传》)
纪鸮鸣 唐 · 林简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焉。
耸干舒柯。布叶凝翠。
若不与他等。其舍既陋。
主人独以为饰。当乎夏日。
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
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
步者乘者。息肩于斯。
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长庆元年简言去鄜。
得息其下。观主人德之意。
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夏阳
薪矣。屋既陋。
且为薪。遂进他舍。
因问其故。曰。
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故。
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鸮鸣者。
每伺宵晦。辄登树鸮鸣。
凡侧于树。若小若大。
莫不懔然惧悚。以非鬼物之在也。
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
俾于鬼语。不去。
鸮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
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
后亦以稀宾致困。简言曰。
假为鸮鸣。灭树殃家。
甚于真鸮。非听之误耶。
屈平骞谔。非不利于楚也。
靳向一鸮鸣而三闾放。杨震吁谟。
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鸮鸣而太尉死。
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杨震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小畜集》卷一五、《曹南文献录》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袁宏作《后汉纪》,为杨震立论,且引之三仁,以为蘧宁悦箕子之心,叔孙通微子之趣,杨震比干之志。
又谓三者诚有异同,亦各尽天人之理也。
虽是而褒之,不显,请试论之。
夫人莫不乐生而恶死,非笃于名教者,不能杀身以成仁。
是以趋生之易,即死之难,不待诱而然也。
立言垂教者,当劝其所难,沮其所易,犹惧人之不从也,况混而为一哉?
箕子者,所谓爱其生而有待者也,故能演《河图》《洛书》之文,陈九畴、五行之义,使天下彝伦攸叙,人到于今赖之。
盖所存者大,故不死而有为也。
蘧宁者,小国大夫,位非见危致命之地,故有道则智,无道则愚,非箕子之俦也。
微子义存宗社,抱祭器而归周,使商之祀不绝于宗,所虑者远,非偷生者也。
叔孙通,暴秦之博士尔,茍脱虎口,岂微子之伦邪?
杨震之于比干,异代同德
就三仁而言之,宜褒干以起教;
蘧宁、叔孙通杨震而言之,宜显以劝人。
古之为三公,辅万乘,当亡之时,负天下之望,慕箕、微、蘧宁、叔孙之行者,可胜道哉?
比干杨震之风者,盖亦鲜矣。
杀身成仁,如是之难也。
震之将死,顾诸子谓门生曰:「吾居上司,疾樊丰之狡猾而不能诛,恶孽女王圣之倾乱而不能禁,知帑藏虚竭、赏赐不节而不责,何面目以见日月」?
遂仰药而死,斯无愧于比干矣。
然吾观杨彪事献帝为三公,浮沉乱世,全身远害而已。
魏文受禅,微蘧宁、叔孙之风者乎!
子修北面事魏,坐法伏诛,祖风替矣。
呜呼!
杀身奉国以训子孙,子孙犹不能守,况悠悠世人哉?
而又混三仁之名迹,开去就之蹊术,欲望教人行劝,其可得乎?
吾故曰褒干显而起教劝人也,不其然欤?
论水灾地震疏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二、《郧溪集》卷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二、《右编》卷二三
臣窃见去岁自京师西南至于海隅,地皆震。
今岁自京师北至于朔方,又大震,迄今不已。
城郭陷入地,民庐悉摧仆,长河决溢,灌深、冀间,兹岂细故哉?
震者,阴盛而迫于阳,其发必有所肇而不为虚应。
考之古而验于今,似可究其涯略。
汉和帝永元二年,郡国十三震,说者谓窦太后由房闼而制天下。
今二宫非窦氏之比,则不为宫闱发也。
安帝建光元年,郡国三十五震,或地拆裂、坏城郭,说者谓中常侍江京樊丰擅天子权。
内省江京樊丰之比,则不为寺人发也。
晋元帝太兴元年震,说者谓王敦拥兵陵上。
哀帝兴宁二年震,说者谓桓温跋扈颛朝。
今大臣非王敦桓温之比,则不为执政者发也。
是数者无所当,则殆将有兵祸乎?
光武时,郡国四十二地震而武溪蛮反。
晋成帝时豫州震而苏峻乱。
近者仁宗时,忻、代间大震而元昊不庭。
用此以较之,则非兵而何?
臣之所忧不在河北而在陕西,何者?
河北虽被灾而南方大稔,流离之民相携而南,亦可就谷。
此惟烦朝廷戒敕所在务为存恤,不令馁死于草莽,则无虑矣。
至于陕西,则自城绥以来,至今两议不决。
首尾一年,凡自京师所饷缣金,已费四百万,至于发卒乘器甲、转刍粮、杂出于民者,尚不在此数。
即不知国家以四百万缣金而与羌人争何事耶?
虽得一绥州而所费如此,其利害亦可概见矣。
事不早决,何止于此?
则将见国力殚于内,民财屈于外,怨黩并起,奸人摇之,其将奈何?
此不可不深虑也。
如闻羌人率其蝼蚁之众,窥我境土,料其裹粮畜牧,必未能久驻,殆将遁矣。
然而数出兵而无所攻取者,此所以困我。
彼来则我不可不应,兵师既发,粮刍既集,彼复解而去,异时则又来,使我奔走为备之不暇,此正堕其术内也。
则朝廷亦宜破其奸谋,以静自守,不为之动,彼无所得而退,我无所失而守。
若是者,彼来虽数而我备有馀也。
夫世之治久而之乱,不过百年,世之乱久而之治,亦不过百年,此大势也。
本朝自艺祖平定四方已来将百年矣,治乱之际,正在陛下。
臣以为治今之难,难于祖宗之时。
何则?
自安史之乱至于五代之末,四方之强诸侯已没,其立者皆孱子弱孙,势与数俱穷,故太祖太宗一起而扫刈之,若去菅草然,易于为力也。
至于真宗仁宗之初,民已离兵革,喜见太平,故收功报成,垂拱而天下治,亦甚易也。
今陛下非开基之日,过已盛之时,万事寖以衰敝,此所以难于为力而甚于祖宗之时也。
则岂得不深思远虑,讲求所以致治之术,乃欲以玩边疆取武功,茍有蹉跌,则遂成衰乱之势,可不慎哉?
如羌人引众而遁,则陛下断之正论,早与通好,涵养生灵,俾之安处,则天灾自息。
虽有震摇,亦不能以胜我矣。
徽宗论豫戒六事 其一 体道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一、《谠论集》卷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四三
臣闻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生;
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
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不可为也,不可执也,无偏无党,而荡荡乎民莫能名。
是以先王揆才颁政,量能授职,设为宰辅,以经邦国,以理阴阳,以制卿士,以抚四夷。
而又使夫通世务、明治体、多识前言往行者,绳愆纠谬而议论之,故能垂拱无为而天下治
彼昏不知,或独任宰辅,或偏信诤臣,或尝推诚,为其所误而两弃之。
甚矣其惑也!
书史特详书,为万世诫者。
如秦之李斯赵高,汉之王莽董卓,唐之李林甫卢杞,皆其君之所独任者。
至于奸佞满前而不见,大谋颠错而不知,名辱身危,覆邦绝祀,譬犹掩塞耳目而运股肱,其可济乎?
樊丰周广之于孝安朱异之于梁武裴延龄韦渠牟之于德宗,皆其君之所偏信者。
至于夺公辅之任,挫宰相之威,谗慝忠良,稔祸社稷,譬犹芟割其股肱而任耳目,其可济乎?
汉武以英雄之材,即位五六年间,号胜文、景
及其独任田鼢也,入奏事则语移日,所言皆听,养成其罪,遂致有吾亦欲除吏,何不遂取武库之怒尔。
后惟偏信,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之徒,以辩论诎辱大臣,至于交私诸侯,潜蕴谮诉,劫杀亲王,讫未尝有得其死者。
汉武之志,岂以其尝独任宰辅者如彼,偏信诤臣则又如此,故两疏之耶?
由是诡诞之士、奇邪之术,乘隙而进,无正救者,故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邪怪,巡游亡度,哀痛之诏,由是作矣。
臣闻仁宗之御天下也,民到于今称颂盛美而不置者,岂有他哉!
不为不执,无偏无党,如天运之无积,故民心归而海内服也。
观其用言者以罪范仲淹之党,及翻然而悟,皆大用之。
唐介以弹文彦博贬,未几而复其官。
以众言黜欧阳修,因范镇一言而留之。
机圆术妙,可不务乎?
臣窃观陛下即位以来,独任宰辅,计行言听,莫之敢抗,汲引党与,沸腾于朝。
臣恐其窃弄威柄,而陛下厌之,以致辙改而偏信诤臣,以堕于汉武之失。
茍不出此,若或委心腹、寄耳目于近习,则祸愈亟矣,可不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