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黄鹤楼 明 · 田汝耔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自莅夏口,三易星霜,登楼数矣。乃今辛巳之秋,(1)何为漫兴?其以时物更变,旅客值逢,能不感激?(2)切意君子处世,(3)宜乘时建立,竟识退藏,(4)以永终誉,岂真可以觊觎神仙之术哉?(5)
抚天运之旋斡兮,时序忽兹高秋⑥。
白云纷其旖旎兮,余适升此危楼⑦。
闻昔人之超伸兮,骑黄鹤而浮游⑧。
夫羽翼其不可见兮,遗踪迹于蓬丘⑨。
猗与美哉⑩!
飞甍峥嵘兮,突刺乎穷霄⑾;
启棂轩兮,横光射夫斗牛⑿。
浑沦崔㟴兮,舍化工之机括⒀;
方圆盘郁兮,象天地之区周⒁。
凭临恣览觑兮,中惝恍而绸缪⒂。
神营营其陨越兮,魂黯黯而弥留⒃。
披纷飒沓兮,泻洞庭之逸波⒄;
俄而汹涌漰湃兮,朝江汉之奔流⒅。
信夫“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
雁雍雍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⒆。
宋玉之遗音,而协余之衷情⒇。
忆隙驹之言迈兮,惜朝华之难挹21。
对物情之彷佛兮,良怵惕而于邑22。
念人生之有涯兮,孰长年之能执23。
时飘忽其不再兮,老荏苒而将及24。
顾世俗之肮脏兮,恬辟谷以绝粒25。
思至人于寞寞兮,抱玄精于咽吸26。
内展转以旁求兮,辨真元于黑白27。
倏假寐以夷犹兮,遇灵修于九陌28。
指子安之故庐兮,造叔伟之攸宅29。
理余发于秣节兮,浴余体于兰汤30。
陟玉台之嶙峋兮,排阊阖而履上方31。
朝太乙于九重兮,睹绰约于中央32。
质要渺以委蛇兮,复降至于扶桑33。
驾青龙之蜿蜒兮,建苍螭之文旗34。
揭干旄之晶晶兮,下蕤绥其陆离35。
承轻焱之清芬兮,洒零雨之垂云36。
谒东皇以来歆兮,疑若授余以纶词37。
炎帝正阳兮,骖鸾鸟以骋鹜38。
服朱雀以腾骧兮,骈騑騑以按度39。
赖前驱之捷径兮,曰余悯懵其始悟40。
计岐贰之枉投兮,却中道而反顾41。
来翩翩以迅速兮,恐白日之云暮42。
金华以为盖兮,采荃蕙以为裾43。
饮兑泽而漱沦阴兮,余将诣少昊之所居44。
蓐收位而宰阍兮,霜霰肃敛邪气除45。
诹吉良用庚辛兮,告享具礼容舒46。
熊罴守关兮,右白虎蹲当间。
中怀怆恨戒悚息兮,似踧踖而踟蹰47。
大道砥平知矢直兮,皇步跼蹐而趑趄48。
斯须定静知止极兮,始安宁而容与49。
抚光景之逍遥,迓玄冥于中庭50。
文昌为余先驱兮,玄武为余扬灵51。
遍多方以竟礼兮,言旋归而嬉娱52。
顿惊觉以惺发兮,依然身在乎故都53。
吁嗟!
神仙伊何所兮,吾不知其渺茫54。
彼人道之罔修兮,又奚为乎荒唐55。
黄河澄清兮,岂曰寻常56?
庆云迭见兮,其世之祯祥57。
北辰奠位兮,列星共乡58。
辅弼当道兮,搀抢灭光59。
缪纠解纷兮,纲维斯张60。
污浊潜消兮,涟漪清扬61。
夫往者其不可追兮,来者吾可以自强62。
凤凰鸣于高冈兮,感梧桐于朝阳63。
违时而弗竞兮,是亦何贵夫才良64。
策驽骀之偃蹇兮,齐骐骥于康庄65。
勇信迈以长征兮,毋邅迍而沮丧66。
维夜寐以夙兴兮,竭余力之方刚67。
念生鞠之罔极兮,扬休烈之辉光68。
守狷介以廉洁兮,历九死而不忘69。
贞一以永缔兮,虽经百折以无妨70。
功成名立而身退兮,余将跨黄鹤而高翔71。
【校注】 (1)辛巳:按作者进士年推算,当为正德十六年(1521)。是时,作者在湖广副使任内。 (2)何为四句:漫兴,谓兴之所至,率然而作。此指乘兴作赋。时物,四时景物。旅客,羁旅。感激,感慨。 (3)切:当作“窃”。窃,谦词。 (4)竟:终。 (5)觊觎:非分之冀望或企图。《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注:“下不冀望上位。” (6)旋斡:犹运转。斡,亦旋。 (7)旖旎:盛貌。 (8)超伸:犹超升,谓超脱尘世,飞升登仙。浮游:漫游。《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何往。”《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9)蓬丘:《十洲记》:“蓬丘蓬莱山是也。”李白《越中秋怀》:“何必,逝将归蓬丘。” (10)猗与:叹美之词。《诗·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11)飞甍:高耸的屋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于甍。” 杜预注:“甍,屋栋。”孔颖达疏:“今俗谓之屋脊。” (12)棂轩:有窗格的长廊。曹植《赠徐干》:“春鸠鸣飞栋,流焱激棂轩。”横光:即光。横与光通。《说文通训定声》:“横,假借为光。”《淮南子·坠形训》:“玉横维其西北之隅。”高诱注:“横,光也。” (13) 浑沦:浑然一片。舍:犹藏。化工:造化之工。《文选·贾谊鵩鸟赋〉》: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李商隐《今月二日……辄复五言四十韵一章献上……》:“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机括:原义为弩上发箭的机件,此犹机巧之意。 (14)盘郁:曲折繁盛之貌。《酉阳杂俎·玉格》:“至此山,廓然宫殿盘郁,楼台博敞。”区周:即“区陬”,角落。《文选·张衡东京赋〉》:“目察区陬,司执遗鬼。”薛综注:“区陬,隅隙之间也。” (15)中:胸中,内心。惝恍:失意貌。《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绸缪:《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毛传:“绸缪,犹缠绵也。”谓忧思集结不解。 (16)营营:往来驰逐貌。《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楚辞·九章·抽思》:“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陨越:颠坠,跌落。黯黯:昏乱沮丧貌。弥留:《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蔡沈集传:“病日至,既弥甚而留连。”此谓神魂丧乱,久而益甚。 (17)披纷:即纷披,散乱。北周庾信《枯树赋》:“纷披草树,散乱烟霞。”飒沓:众盛貌。鲍照《咏史》:“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披纷飒沓,即纷至沓来意。逸波:奔涌无羁之波。 (18)漰湃:即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朝江汉:谓江汉之朝宗。《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19)之为气也六句:用《楚辞·宋玉〈九辩〉》成句,故下云“此宋玉之遗音”。《楚辞》“寂莫”作“寂漠”,一作“寂寞”,同。雍雍,和鸣声。鹍鸡啁哳,《楚辞补注》:“鹍鸡似鹤,黄白色。啁哳,声繁细貌。” (20)协:相同,相合。《国语·周语》:“实有爽德,协于丹米。” (21)隙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后以隙驹喻光阴易逝。言:助词,无义。迈:往,过。朝华:喻青春之美好年华。挹:取得。《文选·陆机〈叹逝赋〉》:“恨朝霞之难挹。” (22) 物情:事物的情景。此指眼前景物。彷佛:用《九辩》“柯彷佛而萎黄” 句意,言物情衰歇。良:甚,很。怵惕:《九辩》:“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楚辞补注》:“五臣云:怵惕,震荡自惊动也。”于邑:忧悒郁结,哽咽。《楚辞·九章·悲回风》:“伤太息之悯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 (23)有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执:把握。《文选·陆机〈叹逝赋〉》:“孰长年之能执?” (24)时飘忽二句:飘忽,迅疾貌。《文选·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25)辟谷:古称行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长生,谓之辟谷。道家方士乃附会为神仙入道之术。《史记·留侯世家》:“(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此谓避世修道。 (26)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玄精:人体之元气、精气。陶弘景《真诰》:“《上清真人冯延寿口诀》:‘……玄精不倾,然后可以存神服霞,呼吸二景耳。’” 咽:原作“ ”,误,径改。咽吸,吞吸。 (27)真元:人之元气。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黑白:佛家语,即善恶之意。《俱舍论》:“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业一向名,不离恶故。” (28)夷犹:犹豫,迟疑。《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灵修:神明。《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王逸注:“灵,神也。修,远也。”九陌:城中大道。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此指武昌府城。 (29)子安:仙人名,传其曾骑黄鹤游憩于黄鹤楼。《名胜志》:“汉阳渡上有黄鹤楼,晋仙人黄子安骑黄鹤游憩于此。”叔伟:即荀叔伟。一作叔祎、又作叔玮。任昉《述异记》谓驾鹤登仙之人乃荀叔伟,而非费文伟。攸宅:所居。攸,亦宅,居住之所。《诗·大雅·韩奕》:“为韩姑相攸,莫如韩乐。” 郑玄笺:“攸,所也。……视其所居,韩国最乐。” (30)秣节:疑为“沐栉”之误。《庄子·天下》:“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此用其意,谓洗梳头发于风雨之中。兰汤:有香味的热水。《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洪兴祖补注:“皆洁濯之谓也。” (31)陟:升。玉台:《楚辞·九思·伤时》:“登太一兮玉台,使素女兮鼓簧。”王逸注:“太一,天帝所居,以玉为台也。”嶙峋:重叠高耸之貌。扬雄《甘泉赋》:“增宫参差,骈嵯峨兮,岭巆嶙峋,洞亡崖兮。”排:开。阊阖:《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 上方:天上仙界。温庭筠《宿云居寺》:“圆月上方明。” (32)太乙:同“太一”,也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司马贞索隐:“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又《天官书》: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张守节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绰约:柔美貌。谓仙子。白居易《长恨歌》:“其中绰约多仙子。”中央:天之中央,天帝所居。 (33)要渺:渺,当作“眇”。《楚辞·远游》:“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洪兴祖补注:“眇与妙同。要眇,精微貌。”委蛇:亦作委迤、委佗。《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郭璞注:“皆佳丽美艳之貌。” 《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扶桑:《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王逸注:“扶桑,日所拂木也。”洪兴祖补注引《山海经》云:“黑齿之北,曰汤谷,有扶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乌。”又引《十洲记》云:“扶桑在碧海中,叶似桑树,长数千丈,大二千围,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是名扶桑。” (34)螭:《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洪兴祖补注: “五臣云:虬、螭,皆龙类。”文旗:有文彩的旗。苍螭之文旗,即绘有苍螭图案的旗帜。 (35)揭:举。干旄:旗的一种。,通“竿”;旄,犛牛尾。干旄,即用犛牛尾装饰旗竿之旗。《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郊。”晶晶:鲜明貌。蕤绥:盘曲升腾貌,形容旌旗仪仗蜿蜒而行。《文选·扬雄〈甘泉赋〉》:“蠖略蕤绥。”李善注:“龙行之貌也。”陆离:色彩斑斓。《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36) 轻焱:轻风。焱,《说文通训定声》云:“为猋(飙)之误字。” 王褒《九日从驾诗》:“轻飙飒飒凉。”零雨:微雨。《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垂云:低垂之云。《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37)东皇:即东皇太一,天神名。屈原《九歌》首篇即《东皇太一》。《楚辞补注》:“五臣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来歆:来享,谓神来享供品。《文选·张衡东京赋〉》:“神歆馨而顾德。”薛综注:“歆,享也。”纶词:犹纶言,纶音。《礼·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后因以纶言、纶音称皇帝的诏书。此指天神东皇的纶音。 (38)炎帝:《汉书·魏相传》:“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 正阳:《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此指南方。鸾鸟:神鸟名,即鸾。《山海经·西山经》:“(女林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骋鹜:驰骋,奔走。《楚辞·九歌·湘君》:“晁骋鹜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39)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两匹称服,两旁之马称骖。《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杨倞注:“两服,马在中;两骖,两服之外马。” 此用作动词,犹驾,御。朱雀:又名朱鸟。《太平御览·河图》:“南方赤帝,神名赤熛怒,精为朱鸟。”腾骧:奔跃,超越。《文选·张衡〈西京赋〉》:“乃奋翅而腾骧。”骈:两马并驾为骈。嵇康《琴赋》:“双美并进,骈驰翼驱。” 騑騑:马行不止貌。《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啴啴骆马。”按度:徐行貌。 (40)捷径:谓取近便之路以求速达。悯懵:迷糊不清。 (41)岐:岔道。贰:差错。岐贰,谓错投岔道。故下云“枉投”。中道:中途。《离骚》:“羌中道而改路。” (42)翩翩:轻疾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43)金华:作装饰用之金花。《后汉书·蔡邕传》:“公(董卓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荃蕙:香草名。《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惠化而为。” (44)兑泽:润泽;光泽。兑亦泽。《易·说卦》:“兑为泽。”沦阴:指晚霞。《楚辞·远游》:“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春食朝霞,朝霞者,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 少昊:也作“少皞”“少皓”。《楚辞·远游》:“遇蓐收乎西皇。”王逸注:“西方庚辛,其帝少皓,其神蓐收。西皇,即少昊也。《离骚经》曰:‘召西皇使涉予。’ 知西皇所居,在于西海之津也。” (45)宰阍:守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注:“阍,主门者也。”宰,亦主管之意。 (46)诹吉:谓选择吉日良辰。潘岳《籍田赋》:“庙祧有事,祝宗诹日。”庚辛:《吕氏春秋·孟秋纪》:“其日庚辛,其帝少皞。”高诱注:“庚辛,日也。”《淮南子·时则训》:“其日庚辛。”高诱注:“庚辛,也。” ,五行之一,方位为西,季节,干支为庚辛。位于西方,时逢秋季,故取庚辛之日为祭。告享:告祭。容舒:祭祀时容颜举止庄重安祥。 (47)中:心中。怆恨:悲伤。班彪《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兮,心怆悢以伤怀。”戒:肃然恭敬。悚息:惶恐喘息。踧踖:局促不安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踟蹰:来回走动。《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8)砥:磨石。“砥平”,如砥之。矢:箭。“矢直”,知矢之直。《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矢如直。”皇步:谓恐惧而行。皇,通 “遑”“徨”。跼蹐:跼,曲身,弯腰;蹐,小步行路。谓小心戒惧而行。趑趄:欲进不前。 (49)定静:安静。定亦静。止极:停止,终了。《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注:“极,犹终。”容与:安逸自得貌。《楚辞·九歌·湘夫人》:“聊逍遥兮容与。” (50)光景:日月之光。《楚辞·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迓:迎。玄冥:北方之神,黑帝,故亦指黑暗。《后汉书·祭祀志》:“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 (51)文昌、玄武:皆神名。《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王逸注: “顾命中宫,敕百官也。天有三宫,谓紫宫、太微、文昌也。”洪兴祖补注:“史迁《天官书》云:‘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又:“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 洪兴祖补注:“二十八宿,北方为玄武。”扬灵:谓扬己之精诚。《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注:“灵,精诚也。” (52)竟礼:尽礼。 (53)惺发:犹醒悟。 (54)伊:助词,无义。何所:何方。 (55)人道:人伦之道。《庄子·在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疏:“司职有为,事累繁扰者,人伦之道。”罔修:不修人伦之道,指神仙。奚为:为何。 (56)黄河澄清:古称黄河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为太平祥瑞的象征。《左传》襄公八年引逸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 (57)庆云:《汉书·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喜气也。”祯祥:《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孔颖达疏:“祯祥,吉之萌兆。” (58)北辰:北极星。乡,通“向”,朝向。《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9)辅弼:佐助,指宰臣。《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当道:谓执政。搀抢:彗星名,即天搀、天抢。古以为凶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揽搀抢以为旌。”张守节正义引《天官书》:“天搀长四丈,末;天抢长数丈,两头。其形类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搀抢暴出而相属。”李周翰注:“搀抢,妖星也。” (60)缪纠:绞结,缠结。解纷:排解纷乱。《史记·滑稽列传》:“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纲维:《管子·禁藏》:“法令为维纲。”尹知章注:“维纲所以张也。” (61)涟漪:水面微波。漪,亦作“猗”。《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兮,河水清且涟漪。”此谓世道清平。 (62)追:补救。《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强:勉力。《淮南子·修务》:“名可务立,功可强成。” (63)凤凰句:《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矣,于彼朝阳。”朱熹集传:“山之东曰朝阳。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世说新语·赏誉》“顾彦先凤鸣朝阳”,喻贤才遇时而起。 (64)竞:犹争胜。此句意谓,良才遇时始能有为,失时则不能争胜。 (65)驽骀:劣马。偃蹇:困顿。:相并。骐骥:良马。康庄:四通八达的大道。《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六达谓之庄。”《楚辞·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此以“策驽骀”自谓,以“骐骥”喻贤才。 (66)迈:任意行进。毋:《黄鹤楼集》原作“母”,误,径改。邅迍:喻处境不顺当。 (67)夜寐夙兴:谓辛劳。《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方刚:《汉书·东平王传》:“朕唯王之春秋方刚。”颜师古注:“言其年少血气盛。”寐,误作“寂”,径改。 (68)鞠:指父母。鞠,养育,抚育。罔极:无穷无尽。《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又:“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后常父母之恩为罔报之恩。休烈:盛美的事业。《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 (69)狷介:严谨自守。《国语·晋语》:“小心狷介,不敢行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0)贞一:专一,守一。缔:缔结。《楚辞·九章·悲回风》:“气 缭转而自缔。”洪兴祖补注:“缔,结,不解也。” (71)功成句:《老子》第八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本赋为正德十六年作者湖广副使任内所作。序云“三易星霜”,则始任副使正德十三年。作者登楼而感,感而梦,梦而觉,依次写来,其体式脱胎于楚辞,结构上则明显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影响,但主旨却异。赋虽以主要篇幅写出世之梦游,但主旨却在入世,追求建功立业。“君子处世,宜乘时建立,竟识退藏,以永终誉,岂真可以觊觎神仙之术哉?”赋之大意在此。
福清世卿旧契(闻其移居涵江故云)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昔年湖上访茅庐,五月扁舟过雨初。
旧事怪来连夕梦,故人别后几封书。
新迁涵水鸣珂里,何异庚桑畏垒居
我拟官成赋归去,卜邻相伴老樵渔。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三 明 · 王廷陈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梦泽集卷三
昔有亢桑子,寄身畏垒居。
臣妾屏仁知,甘与朴累俱。
三年国大穰,岁计诚有馀。
闾井戴其润,谋欲俎豆予。
闻之怅不怿,奋起逃空虚。
丰施不食报,道化超黄虞。
季叶骛功利,画挈矜一隅。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七 庚桑楚 明 · 黄省曾
 押词韵第七部
庚桑耳役,画去挈远。
息意三年,风尊翠巘。
俎豆不乐,形生自晏。
贤知明扬,世心何浅。
大隗镇 明 · 阮汉闻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穰穰隗山前,烟火千家聚。
东引原圃区,西指轘辕路。
耕凿资食饮,颇存上世风。
鸡犬闻比屋,为市当日中。
所市伊何物,兼粱菽。
或以实笾豆,或以炊饘粥。
秉耒凌晨出,荷锄暮夜归。
田作不知劳,卒岁乐无饥。
我友厌城喧,御母来居此。
家承北阮贫,德类亢仓子
著述从所好,巾带亦随时。
身既称隐矣,焉用更文之。
生耳聆是言,咥然发一笑。
斤斤致尸祝,何敢同尘调。
黄公垆有酒,渔父包有鱼。
沉醉形神亲,宁复顾其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具茨山部
七旅诗(有序。) 其一 明 · 汪道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太函集卷一百八
是岁鹑火中,诸大父行汪次公始老,期薄初度。公有事番阳,客谓:「公拥素封,胡为乎急锥刀而后樽俎?」余小子否否:「公方以孝友亢吾宗,所不足者非财,何吝高会?第考氏春秋累百,同胞孟若季皆未终其天年。以孝则思,以友则慕,冥冥有父兄在,宁徇人群而倍天亲?」客曰:「不然。明发有怀,则期颐无憾;在原有急,则诸子姓翩翩代兴。以是而概于中,且冰释矣。公惟亲睦为矻矻,其馀则推之吾党而波及之。闰曰归馀,此天之所以赞报德者也。吾党其以旅献,一纪一觞,愿司马扬觯先之,嘉祥善事举矣。」窃惟高尚之士,必遗世乃能振世,必振世乃能出世。求之古昔,吾得七人,公其徒也。事亲若老莱子,从兄若季心,息业若鸱夷,化俗若庚桑楚,检身若蘧伯玉,难老若荣启期,久视若安期生,庶几乎近之矣。旅以七献,侑以七襄,则吾党今日事也。即余小子不敏,敢不敬从?
若有人兮楚老莱,班衣儿戏亲颜开,车币临门先凿阫。
谁其从之有令妻,鸟粒聊以乐吾饥。
白首相将海畔栖,千秋万岁和天倪。
幔亭云气歌为督学滕公 明 · 胡应麟
君不见武夷之峰高插天,幔亭玉女腾苍烟。
层峦列嶂三十六,相传秦代巢真仙。
狂风怒号沧海立,海水蹴日日欲没。
峰头云雾长晦冥,青虬赤鲤当昼集。
蓬莱东望若可招,贝阙珠宫巨鳌
纷纷群帝持绛节,扬雷激电朝丹霄。
兹山形势实奇绝,紫气迢迢亘吴越
扶桑万丈渤澥低,齐州九点乾坤狭。
溪流屈曲环清沙,绯桃夹岸蒸红霞。
鸾鹤翱翔度空谷,猿猱寂历啼山家。
危岩绝磴倚石壁,去天冉冉不盈尺。
仰视列星河汉垂,下窥飞鸟松萝黑。
药炉经窟多遐踪,苏门高步随韩终。
霞光半落锦绣座,日色返射金银宫。
仙居缥缈隔人世,环佩飘飖落云际。
半夜天鸡绝顶鸣,清秋石马凌空系。
杂花幽草何芊绵,松枝柏叶皆堪餐。
洞前三女不相待,彷佛麻姑留翠鬟。
祝融梁父空郁律,太乙终南自腾掷。
遍观岂若兹山奇,寥泬清虚閟灵迹。
真人度世三千秋,俯看人代如浮沤。
朅来欲济生民困,拂衣长啸离丹丘
金书玉检秘空麓,鹤驭鸾骈罢驰逐。
一朝乘蹻来东南,手挽江河障平陆
眼中轩冕如埃尘,葛洪王远时相闻。
清梦常随岩际月,幽怀每逐洞中云。
即今宇宙须真宰,拭目经纶横四海。
漫劳黄帝访空同,暂借庚桑居畏垒
武夷山,何苍苍,真人下阊阖,草木无辉光。
他时簪笏升岩廊,致君追虞唐。
驾白鹿还仙乡,天齐地久长无疆。
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一 庚桑楚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寘韵
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利。
寇莫大阴阳,心则使之至。
畏垒祝庚桑,庚桑宜远避。
亲誉及畏侮,其来必以次。
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
使民相盗轧,岂不由贤智。
贤者建人杓,犹令人交刺。
是以南荣趎,蹙然悲生寄。
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
此义终抱一,卫生宁可二。
侗然儿子初,安得人鬼忮。
宇宙出天门,有无分两位。
自无之有难,自有归无易。
名实介眉閒,死生失交臂。
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
无为无不为,万物无不治。
寄赠高静庵明府 明末清初 · 宋琬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出处:补遗
茂宰需仁里,淳风古帝丘。
先人无过举,抚字必诚求。
士学尊三古,民劳汔小休。
朝天双舄去,卧辙一钱留
庙貌桐乡永,笾房涧芷羞。
牲牷鸣社稷,巫觋杂农讴。
忆辨银獐日,堪思马游
王城趋陇右,子舍恋并州
榱桷瞻云表,壶浆满道周。
牵衣黄耇泣,揽辔白驹愁。
多难逢妖鸟,馀生困竖牛。
几沉羊舌族,幸脱虎须雠。
不废庚桑楚,全凭郭细侯
雄文凌七泽,嘉绩最中牟
桂醑盈觚爵,松寮亟僝鸠。
叔敖仍俎豆,朱邑复春秋。
鹤发欢无斁,兕觥歌有觓。
感君能制锦,愧我学为裘。
讵以前贤重,将贻来者谋。
鲁孙歌锡类,涕泗洒孤舟。
赠张声夏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十四
独抱遗经在,空山老此身。
从来有心者,转属丧明人。
尸祝庚桑楚,纷纶井大春
他年高士传,谁为表前民。
徐北山遗照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十
遗照如孤鹤,空山每倦飞。
松花亭午膳,萝带晚秋衣。
居处庚桑楚,行藏杜德机
无儿传匮,诗卷付歔欷。
镜赋壬寅 清 · 南有容
 出处:䨓渊集卷之一
宜阳子有镜焉,日南锡贡。
原巧作,圜钿方柄。
乾坤时若,刚中虚外。
阴阳靡错,前炳耀其砥平。
象秋月之高逴,背雕镂之精奇。
缤松兰与龟鹤,鬼出智而假人。
般失艺而顾愕,宜阳子爱之匹罃珠。
贵之上和璞,制绿锦而为衣。
攻文檀以为匣,时出藏而高揭。
纷万类其来集,盖中有一夫焉。
其为人也,希眉龉齿。
脩眸敷颊,惟宜阳子之貌是侂。
乌巾素衣,博带长衱。
宜阳子之服是服,宜阳子有言自吻。
夫已为之啑啑,宜阳子有笑发齿。
夫已为之噏噏,宜阳子有视在目。
夫乃为之脉脉,宜阳子有听在耳。
夫乃为之属属,宜阳子有喜在心。
夫亦趯趯,宜阳子有忧在眉。
夫亦戚戚,宜阳子燕坐用静。
夫乃穆穆,宜阳子服事用作。
夫乃圾圾,越夫气色之变精神之运。
宜阳子是接,宜阳子不悦。
乃谂于夫曰粤稽化宰之成形也,有脩有短。
有美有恶,或方或圆。
或丰或薄,或坚或脆。
或肥或瘠,或槁或泽。
或黝或晰,帝舜重瞳而苍颉四目。
仲尼圩顶而墨子蹙頞,亢仓耳视。
李峤耳息,句践长喙。
公孙祛舌,越椒狼声。
重耳骈胁,李贺通臂。
娄公短脚,共工朱髯。
华元皤腹,公孙吕面广三寸。
伍子胥眉间一尺,平原锐首而李固鼎角。
卢杞蓝面而马周火色,何郎美如傅粉而王相黧若泼墨。
兹其大别也,人之禀性于天也虽同。
及其拘于气质则有智有愚有粹有驳有通有塞有清有浊,或柔或刚或勇或怯或宽或猛或虚或实或廉或贪或巧或拙或俭或奢或疏或密或勤或惰或缓或暴或锐或钝或辩或吃。
是以孔方尊乎仁义,老乃贵其寂灭。
杨一发而犹吝,墨磨顶而不惕。
许闻禅而洗颍,屈伤谗而怀石。
嬴并六犹不慊,期带索而自足。
孟环辙而明义,管显伐而上谲。
夷嗟殂而表微,苏骛从而甘族。
矧乃汤孙有辛,柳季为蹠。
兹又其大别也,七情均赋。
因感异出,是以甲者怒而乙者喜。
乙者哀而甲者乐,未有见人之爱厥子而吾亦爱之。
见人之恶其仇而吾亦恶之,见渴者之欲饮而吾亦求饮。
见饥者之欲食而吾亦求食者也,是故兆人之聚。
求其貌之同,不获一焉。
万人之邑,求其心之同。
不获一焉,千人之市。
求其情之同,不获一焉。
于是乎著乎形者有好有丑,主乎心者有凶有吉。
发乎事者有得有失,兹非化宰妙用。
烝生所由立欤,自余得子。
左右余侧,一日之中。
动静云为,万变之积。
上而百体众态髭茎颜泽头腻甲垢手理臂络,下而纮缨领裔缝线纬缩纯素缡缁补绽弥缺。
微而聆瞩瞻瞠眺眄覸眣啸咜噫嚏嚬嗅哂噱呷哑唔咿呼嘘嚅嗫,细而莞逌瞿惴愁恚勃咈怅忆嗟唉慊满忡愕偃仰欠伸倚偏伫跸指挑攀拊饮啜咽嚼。
子乃惟余是睨,惟余是学。
匪先匪后,筳应响答。
犹谑犹嘲,大慧小黠。
傅说之厥象惟肖,辟兹则盐施之不同。
颜回之不违如愚,辟兹则尧桀之难合。
于是时也,离娄不能辨彼我。
余亦惝乎其自失,然则舜颉奚以异。
奚以别,骊姬嫫母奚以辨。
皋陶驩兜奚以择,孰为短而孰为长。
孰为白而孰为黑,是子上乱天机。
下挠民极也,且子将余顺余愚余弄余。
纳余于大慝者欤,将忠余爱余师余慕余。
于余乎取式者欤,其谀余也。
余无所事子,其忠余也。
何善服子,请闻其说。
夫乃不悦,对言于余曰噫嘻甚矣。
胡言之错,子既难余。
请有以复,且子知同之同。
不知异之异,子惟余之同是疑。
余惟子之异是惑,子其余听。
余乃子告,阴阳费化。
乾坤轧轴,陶蒸磅礴。
乃出庶物,虽台有形。
惟帝丕锡,厥赋惟均。
不丰不啬,昔者伏羲人首。
今子人首,两目。
子亦两目,禹稷一口。
子亦一口,汤文两耳。
今子两耳,
莫不上手而下足,今子上手而下足。
昔者圣人以目视以口言,今子以目视以口言。
昔者圣人以耳听以手足动,今子亦以耳听以手足动。
越夫鬒发之傅于头,鬓剃之傅于颊。
唇齿之傅于口,眉睫之傅于目。
须髭之傅于颐,爪甲之傅于手足。
乳之傅胸脐之傅腹,一受之天。
暨圣同得,暨圣胥若。
而伏羲禹稷汤文皆为圣人,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古者圣人上衣下裳首帻而足袜,今子亦上衣下裳首帻而足袜。
暨圣同制,暨圣胥若。
彼为圣人,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凡子之得于性者,在天为阴阳五行之理。
在人为健顺五常之德,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
暨圣同赋,暨圣胥若。
子匪不足而四,彼匪有馀而六。
彼独为圣人,而子弗为圣人而奚若。
性既具矣,发而为七情。
曰喜曰怒曰哀曰乐曰爱曰恶曰欲,暨圣同禀。
暨圣胥若,彼匪加少而六。
子匪加多而八,彼则为圣人。
而子弗为圣人而奚若,兹非天之所与。
人之所受,不期同而大同者乎。
而子之有不同又奚若,子惛不知。
余将为子说,古者圣人。
目容必端,口容必止。
声容必静,头容必直。
手容必恭,足容必重。
立容必德,气容必肃。
故其视也明而能遍,其听也聪而能达。
其言也时而有章,其动也正而有则。
以至衣服象度,威仪甚恪。
此圣人之体之备,而今子无乃或有阙欤。
古者圣人,奸声乱色。
不留聪明,慝情诡志。
不接心术,外绝诱内绝惑。
性无偏倚而极其中,情无妄肆而合其节。
以至天地位万物育,此圣人之德之全。
而今子无乃或有缺欤,且子髫年知学。
长大弥笃,夙兴夜寝。
孳孳矻矻,惟群圣之言是诵。
惟先王之道是悦,天地之盈虚。
阴阳之消息,幽而为鬼神。
明而为礼乐,王霸之所为用。
儒墨之所由别,与夫山河草木之为山河草木。
飞走鳞甲之为飞走鳞甲,日月之所覆。
造化之所斡,蕴之以湛深。
发之以辟阖,其畜芾矣。
文蔚矣,而人之所备。
子则阙焉,人之所全。
子则缺焉,将无乃知躐乎远而略诸近。
意骛乎博而遗诸约,感于外者恒烦而操于中者恒夺。
情之易荡而性则易凿欤,子谓余子之显是象。
余惟子之隐是烛,子谓余子之相是肖。
余惟子之心是𢜬,子毋余恧。
余将子诘,自余事子。
获侍于密,虽自病于狭中。
岂尘垢之累迹,子乃屡顾。
加余于膝,寔惭清厉。
过蒙拂拭,余无隐乎毫发。
子亦为之修饰,当其时也。
瞬有度听不侧,俨乎其止。
容乎其嘿,百体惟贞。
众仪靡忒,瞻视可畏。
衣冠并饬,肃然自将。
莫违绳尺,至夫万物之有形有气者。
与接为构,缊纷匝沓。
耳得之以为声,目得之以为色。
口得之以为味,鼻得之以成臭。
林林匆匆,往来交薄。
则吾于是时,覸子之貌。
向之侃侃者,今而惄惄。
向之翼翼者,今而踖踖。
气若诎焉,情若铄焉。
动止亟若失焉,语言疾若咈焉。
若喝焉若惙焉,咄焉呾焉。
终而翕合焉,兹岂非境嬗神变。
五官失职者欤,于是性违其养。
麟在梏兮,情失其帅。
猿透栅兮,恶几之萌。
洪波汨兮,善端之斁。
㽕蘖札兮,一切循外。
百理皆缩,佗人已知。
惟子不觉,子不知愧。
余则代忸,子之欲廋。
余则已察,余不规子。
子不我悏,虽然余欲明言以驳子。
子将苦余誱,余欲微言以儆子。
子将疑余匿,余故从子之为。
与子偕作,子能为善。
余从而善,子之为恶。
余随而恶,凡余之效子者莫可毕举。
请陈其略,子尝处独。
厌然踞肆,无所不为。
反以顾余,余方效子之为而愧子心骇子目。
子则唾余之面,余亦唾子之面。
子乃瞿然笑,其项发赤。
余亦瞿然笑,其项发赤。
子方对人敛其衽整其膝,余亦敛余衽整余膝。
子乃反顾,哑然哂曰彼处于独则肆。
对乎人则饬,其心鄙之。
微发其齿,余亦哑然哂。
微发其齿,子又反躬而惭。
俯首而惕,余亦反躬而惭。
俯首而惕,余之规子。
盖皆类此,其于进德去忒。
讵无益欤,子之贤欤。
余与荣焉,子之不肖。
余与辱焉,虽其近佞。
惟子之学,虽其似谠。
惟子之则,子惟自省。
于余奚谪,于足宜阳子拱手以作。
惝乎自失,久而后谢曰。
子有良箴,敢不自勖
恒恐失坠,有累明哲。
既琢既磨,余达子弼
若形影之相随,终吾生而毋斁壬寅余尝述此赋。其时方读选赋。盖有意于古而未能成章也。词多不醇。然往往有一二语近似。其托意亦颇有可采。弃之不能无惜。姑存之云。)
德清县元开元宫所尝藏元门十子图歌戊子 清 · 钱载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
一坐像连十立像,师坐弟立夸吾儒。
磐石脱屣老者坐,混元皇帝庞眉须。
西游出关关尹喜,喜传其书乃著书。
葵邱辛钘亦师事,计筹山尚闻西吴
庚桑楚者亦其役,畏垒大穰三年居。
死灰槁木能也不,庚桑弟进南荣趎
救民之斗救世战,华山冠高谭老乎。
重趼而见士成绮,仁义撄心告崔瞿。
周卿士又有矩,并道其道为其徒。
禦风而行来郑圃,初事壶邱后卒符。
寓言十九要归本,蝴蝶之周尤蘧蘧。
赵荣禄画既锓刻,华君唐卿重手摹。
文逸真人寄眉叟,玉麈山尝藏此图。
昔游德清越二纪,真馆花竹回思纡。
岂知流转值京国,兼得楷法供幽娱徵君彦晖各书小传于老子下十子像后。)
清溪惝恍灯火外,迢递作歌报二徐陶尊、谷函。)
题花准神鎗木兰秋狝肇自皇祖垂为家法予幼龄亲侍行围嗣位后敬绳祖武自辛酉来岁以为常而皇祖所贻武功良具如虎神花准旧准诸神鎗率皆宝用勿替敬成是什且识缘起云)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六
虎准有文亦有诗内府敬藏准神皇祖所贻虎神鎗花准神鎗旧鎗予在此山庄中及木兰行围尝用之壬申秋岳乐围场用虎准曾殪一虎制诗文以识其事今日用此花准击鹿立仆因题什),斯花准尚未题辞。
同为皇祖手曾用,贻至孙臣心永寅。
因冷木兰权罢尔今年闰四月塞外气候早寒昨蒙古王公等具摺恳请停止行围鉴其诚切因允其请),乘閒雄鹿偶歼之(园中鹿颇夥其牝者正当孕孽之时不忍殪取每择牡者发火鎗毙之今年虽暂尔罢猎而习劳肄武之念仍不敢少懈也按诗传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然书曰牝鸡之晨诗曰雄狐绥绥可见古人亦不泥于其说况猎曰从禽又何尝专言获飞禽而不执走兽兹称雄鹿者以见秋月斗鹿争雄之意正不妨互用也)
习劳肄武遵家法,聪听曾元慎识兹。
按:古者无火器前汉甘延寿传注云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后世之炮盖出此魏略曰诸葛亮起冲车郝昭以绳连石压之车折又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炮皆用石发机并非如今时火攻之具故炮字从石旁也至明唐顺之八编类纂载元时西域人亦思马善造炮世祖时从征襄阳置炮于城东南隅重百五十斤机发声振天地宋吕文焕遂以城降世因目为襄阳炮此则用火炮之始也其左编又云金人有火炮名震天雷者用铁罐盛药以火点之半里以上著铁甲皆透又有飞火鎗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馀步云云可见鎗炮火器自金元时始有之嗣于明永乐时交阯得神机鎗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制用至正德中西洋佛郎机国有海舶至广东因传其炮制嘉靖八年遂依造名之曰大将军发诸边镇万历中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曰红夷今俗云红衣重者至三千斤能震数十里我朝则尤为行军利器国初崇德年间制神威大将军重至三千八百斤康熙年间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重凡二三千斤不等又有红衣炮重至五千斤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重至七千斤者则较前朝所制为尤巨其火鎗之制亦不可枚举皆军营狩猎之所必需盖以佐弓矢之所不及莫善于此其字今相传为炮为鎗考字典炮训炰说文毛炙肉也经传皆如此训解而鎗并音楚庚楚耕二切及音铛说文曰钟声也或又训作釜铛酒器及铿鎗金石之声正字通并云俗以鎗为刀枪字者误用按枪字说文曰距也周礼秋官职金注云用金石者作枪雷椎椁之属又类篇曰剡木伤盗曰枪是炮鎗二字古人从无作火器解者但相沿已久不得不从之而其字义则不可以不辨故附识于此
旅宿暨阳辛酉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三
近游百里暨阳偏,又是江城一宿缘。
柝尽荒鸡催客起,灯残饥鼠瞰人眠。
亢仓畏垒非逃祝,子厚愚溪拟卜廛。
那不逢场聊作戏,七旬以外总馀年。
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 其二 清 · 朱琰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
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
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
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
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
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
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
与其算锱铢,毋宁辨菽麦。
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温北屏观察六合军中纪事原韵 其三 清 · 徐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下蜀街头甫罢兵,四郊又赋捕蝗行。
空拳欲掷珠成米,众志犹镕铁作城。
岁计庚桑居畏垒,宵深壬荚君平(公勤求民隐,昼则按册蠲米,宵深焚香占卜,手不停批)
万家齐下和南拜,救我慈悲佛再生刘清溪先生降鸾有生佛万家呼不住,心香一瓣温侯语)
梅伯言二首 其一 清 · 曾国藩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曾文正公诗集卷三
隘巷萧萧劣过车,蓬门寂寂似逃虚。
为杓不愿庚桑楚,争席谁名扬子
喜泼绿成新引,仍磨丹覆旧雠书。
长安挂眼无冠盖,独有文章未肯疏。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四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削木能飞诩鹊灵,备梯坚守习羊坽。
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
注:学校甚盛,唯专以西学教人。余考泰西之学,墨翟之学也。尚同、兼爱、明鬼、事天,即耶稣《十诫》所谓敬事天主,爱人如己。他如化徵易,若龟为鹑(动物 之化)。五合。水土火。火离然。火铄金。金合之腐水。木离木(金石草木之化)。同,重体合类。异,二,不体,不合,不类。此化学之祖也(以百物体质之轻重 相较,分别品类之异同。西人淡气、轻气、炭气、养气之说仿此)。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此重学之祖也。一少于二,而多于五, 说在建。非半弗都。倍,二尺与尺,但去一。圜,一中同长。方,柱隅四欢。圜,规写攴。方,矩见攴。重其前,弦其前。法意规圆三。此算学之祖也。临鉴立。 景,二光夹一光。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鉴近中,则所鉴大;远中,则所鉴小。此光学之祖也。皆著《经》上、下篇。《墨子》又有《备 攻》、《备突》、《备梯》诸篇,《韩非子》、《吕氏春秋》备言墨翟之技,削鸢能飞,机器攻战所自来乎?古以儒、墨并称,或称孔、墨,孟子且言天下之言归 于墨。其纵横可知。后传于泰西,泰西之贤智者衍其绪余,今遂盛行其道矣。又如《大戴礼》:“曾子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周髀》注: “地旁沱四颓,形如覆盘。”《素问》:“地在天之中,大气举之。”《易乾凿度》:“坤母运轴。苍颉云:地日行一度,风轮扶之。”《书考灵曜》:“地恒动不 止,而人不知。”《春秋元命苞》:“地右转以迎天。”《河图括地象》:“地右动起于毕。”所谓地球浑圆,天静地动乎?《亢仓子》曰:“蜕地谓之水,蜕水 谓之气。”《关尹子》曰:“石击石生光,雷电缘气而生,可以为之。”《淮南子》曰:“黄埃青曾赤丹白喾元砥,历岁生?。其泉之埃,上为云。阴阳相薄为雷, 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入于海。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中国之言电气者又详矣。机器之作,《后汉书》:“张衡作 候风地动仪,施关发机,有八龙衔丸,地动则振,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元史》:“顺帝所造宫漏,有玉女捧时刻筹,时至则浮水上。左右二金甲神,一悬 钟,一悬钲。夜则神人按更而击。”奇巧殆出西人上。若黄帝既为指南车,诸葛公既为木牛流马,杨么既为轮舟,固众所知者。相土宜,辨人体,穷物性,西儒之绝 学,然见于《大戴礼》、《管子》、《淮南子》、《抱朴子》及史家方伎之传,子部艺术之类,且不胜引。至天文算法本《周髀》盖天之学,彼国谈几何者,译称借 根方为东来法(宋秦九韶作《数学九章》十八卷,中栽立天元一之法,即借根之法所本也)。火器之精(火器始金、元间。赵瓯北《陔余丛考》有火炮一篇可征), 得于普鲁斯人,为元将部下卒,彼亦具述源流。近同文馆丁韪良说电气道本于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凡彼之精微,皆不能出吾书。第我引其端,彼竟其委,正可师其 长技。今东方慕西学者,乃欲舍己从之,竟或言汉学无用,故详引之,以塞蚍蜉撼树之口。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语学学校,随处而有,故通西语者甚多。学校隶 于文部省,东京大学生徒凡百余人,分法、理、文三部。法学则英吉利法律、法兰西法律、日本今古法律,理学有化学、气学、重学、数学、矿学、画学、天文地理 学、动物学、植物学、机器学,文学日本史学、汉文学英文学。以四年卒业,则给以文凭。此四年中,随年而分等级。所读皆有用书。规模善矣!别详《文学 志》中。
沪滨杂咏 其五 清末 · 叶昌炽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迢然东海客,席帽隐藜床。
门泛鸱夷舸,庭悬犊鼻桁。
据梧容膝地,封藓及肩墙
敢谓庚桑楚,所居畏垒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