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礼部嘉禾芝草80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伏见今月某日内出剑南所进嘉禾图及陜州所进紫芝草示百寮者。
珍图焕开。
瑞彩交映。
遐迩偕至。
福应攸同。
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缉熙至道。
保合太和。
天惟发祥
地不爱宝。
嘉禾擢质。
灵草抽英。
献于王庭。
唐叔惭同颖之异。
荐诸郊庙。
班史之奇。
既呈薿薿之祥。
更睹煌煌之秀。
丰年斯著。
圣寿用彰。
饮和之人。
欢忭无极。
臣某等优游至化。
披玩殊姿。
庆忭之诚。
倍百恒品。
土风赋 唐 · 陈仲师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班固曰。人含五常。贵于万汇。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则谓之风。其好恶取舍。动静不恒。随君上之情欲。圣唐四三王而六五帝。一六合而光宅。览职方图。山川尽见。岁七月。木铎徇于路。命州里举贤良。于我睢阳。古之大郡也。惟君子能通天下之志也。其辞曰。
吴季札挻生江国。
自南徂北。
听偫乐之存亡。
观诸夏之臧慝。
乃言夫大雅小雅。
周南召南。
陈俗夸而奢。
其国无主。
韩地薄而险。
其人不堪。
燕都渤碣。
秦负陇。
侠客凭陵。
世家淫勇。
颛顼之居卫也。
桑间濮上。
务耽声色。
太公之存齐也。
冠带衣履。
唯勤组织。
洙泗之间。
既富财力。
觜毕之下。
弥重猎弋。
冀州之馀烈。
易为雠寇。
合浦则蛮之犷俗。
相尚战斗。
吴南有豫章之基。
铜山而煮盐海。
楚东有云梦之区。
鞭火耕而驱水耨。
岂若睢阳
城临氐房。
其地平促。
其人温良。
昔者舜渔雷泽
尧作平阳
天乙都亳。
沛公潜梁。
故地多君子。
而风有先王。
富礼乐。
盛文章。
鱼盐委积。
士马精彊。
亦有颜邑野人。
居宋而生孔子
漆园傲吏。
隐周而号蒙庄
韦氏以占星著族。
楚宫以揆日居方。
宓子贱听讼筑台。
坐空囹圄。
巫马期劝农作宰。
克正封疆。
亦有高辛故郡。
下邑军场。
蔡走定陶之国。
晋入沙随之乡。
与夷出盟于瓦屋
郤缺来会于承筐。
聊采缀而为赋。
叙菁华而未央。
言其国之始祖。
微子封于斯土。
先膺宗周之锡命。
招纳暴殷之馀户。
宅陶唐火正之监。
彭城铁官之估。
于是孟诸为泽。
芒山为圃。
日寻干戈。
云列偫伍。
起台十仞。
作室百堵。
按弓甲。
飞楼橹。
钓台
伐金鼓。
讨曹灭卫。
侵鄫掠鲁。
会盟于鸿口之亭。
缴射于龙游之浦。
及其楚国围急。
泽门役苦。
外则睅目而歌。
内则析骸而哺。
妖星去国。
所移者三。
怪石陨空。
视之则五。
其后汉分元弟。
出食于梁。
文帝则锡而建社。
景帝则肃而称觞。
由是䌽艇画楼。
雁池以千里。
兰轩竹阁
澄猿岩而四起。
徵厩马于边徼。
选宫人于街市。
千乘出车。
百金练士。
煌煌炜炜。
而军容备矣。
南面称霸。
而朝天子。
若乃秦名砀郡
禹作豫州
城池竞于春色。
车骑溢于川流。
惠连则咏南山以作赋。
长卿则背西蜀而来游。
入瓜亭而避暑。
谷熟而迎秋。
吊仙人于蒙邑
阏伯于商邱。
想华门之瘈狗。
叹梁野之妖牛。
并忘归于此地。
充近侍而淹留。
别有忠臣壮士。
贞夫孝子。
五侯竞立。
三王俱死。
英灵递见。
商搉未已。
虽埋骨于黄尘。
俱列名于青史。
当今奄有万国。
承平百年。
化被则如春露之沾草。
文同则若夜星之拱天。
惟兹都之宏壮。
比列土而居先。
属城有师。
何代无贤。
伊昔全盛。
莫之与竞。
食客骈阗。
诸侯聘命。
旌旆互出。
台殿交映。
忽瓜剖而豆分。
若烟收而雨竟。
已矣哉。
中则倾兮满则缺。
阴灵起兮阳精灭。
始看春树歇芳菲。
已见秋源涨沙雪。
自昔雄材与壮气。
莫不埋恨而吞咽。
七十里之城郭仍在。
一千年之绮罗都绝。
京兆杜公。
久游关东。
少昊之秋月。
梁王之旧宫。
食水土。
问人风。
执官曹而正直。
抱身镜而清通。
识宝者不遗于草泽。
怀材者喜遇于良工。
但能任土而作贡。
则我梁国之不空。
上盐铁侍郎852年 唐 · 温庭筠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某闻珠履三千
犹怜坠屦
金钗十二
不替遗簪。
苟兴求旧之怀。
不顾穷奢之饰。
亦有河南撰刺。
徵彼通家。
虢略移书。
期于倒屣。
志亦求于义合
理难俟于言全。
某菅蒯凡姿。
邾滕陋族。
释耕耘于下邑
观礼乐于中都
然素励颛蒙。
常耽比兴。
未逢仁祖
谁知风月之情。
惠连
或得池塘之句。
莫不冥搜刻骨。
默想劳神。
未嫌彭泽之车。
不叹莱芜之甑。
其或严霜坠叶。
孤月离云。
片席飘然。
方思独往。
空亭悄尔。
不废闲吟。
强将麋鹿之情。
欲学鸳鸯之性。
遂使幽兰九畹。
伤谣诼之情多。
丹桂一枝
竟攀援之路断。
岂直牛衣有泪。
蜗舍无烟。
此生而分作穷人。
他日而惟称饿隶。
顷者萍蓬旅寄。
江海羁游。
达姓字于李膺
献篇章于沈约
特蒙俯开严重。
不陋幽遐。
至于远泛仙舟。
高张妓席。
桓温之酒味。
羊祜之襟情。
既而哲匠司文
至公当柄。
犹困龙门之浪。
不逢莺谷
今日俯及陶镕。
将裁品物。
辄申丹慊。
更窃清阴。
倘一顾之荣。
将回于咳唾。
则陆沈之质。
庶望于骞翔。
永言进退之涂。
便决荣枯之分。
如翩翻贺燕。
巢幕何依。
觳觫齐牛。
衅钟将远。
苟难窥于数仞。
则永坠于重泉
空持拥彗之情。
不识叫阍之路。
不任恳迫之至。
唐侍御福建省 唐 · 李群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大笔 池塘春草 棣萼 洛阳人
桂枝攀尽贾家(一作贤)才,霄汉春风棣萼开。
世掌(一作事)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
闽山翠卉迎飞旆,越水清纹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一作阿)来。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 其一 唐 · 裴夷直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引用典故:谢公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
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唐 · 李俭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天垂四序。
所以表成岁之功。
地别九州。
所以分代天之治。
寒燠之运行叶度。
河岳之感应有期。
是故体五常而承五福。
赞九德而著九功。
盛业克著于旂常。
佳名攸传于竹帛。
素行蕴蓄于至德。
积庆必贻于后昆。
传曰。
名德若不当代。
其后必有达人。
富哉言乎。
有唐赠工部尚书张公。
孕灵有道之邦。
怀抱纵横之略。
宏图推于一德。
奇表出于万人。
操笔运六体之工。
弯弧倍六钧之力。
轻财扶义。
急病攘夷。
然诺信于友朋。
赒给行于州里。
不以一隅自束。
不以一节自恃。
情怀久约。
常从结驷之游。
座列嘉宾。
遍受脱骖之惠。
视公家之禄。
于我如浮云。
顾金玉之藏。
比之于纤芥。
居如列土。
誉若置邮。
语默顺时。
浮沉乐道。
僶俛从事
逍遥不羁。
尝仕本州。
历居右职。
贞元初
敕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
四年。
薨于昌平县之官舍。
春秋七十有五。
旋窆于文安县之西北安乐乡原。
夫人扶风郡太夫人鲁氏。
左厢兵马使太子詹事福之女。
行符箴颂。
礼具蘩。
后公二十二年而没。
至是祔焉。
礼也。
公讳仁宪。
字仁宪
其先清河人
五世相韩。
文成见称于汉代
三台辅晋。
壮武克大于当时。
昭彰四表。
厌饫八极。
祖讳烈。
瀛州刺史
封清河伯
遂家于燕。
王父讳佐明
宣威将军幽州游徼右果毅都尉
烈考讳元皎
宣节校尉幽州润德府折冲都尉
奕世载德。
克广前修。
辉华阀阅之门。
错综崆峒之秀。
元子讳神寂
无禄早世。
嗣子讳光朝
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检校国子祭酒兵部尚书
训禀义方。
才推命世
学该典礼。
识洞机符。
倜傥不偫。
洞达无挠。
出则摧敌锋。
居则筦韬钤。
珠履尝馆于三千
铁衣时驻于十万。
勋铭彝器。
誉冠缙绅。
银黄坐致。
琴筑自娱。
膺福履以乐天
坦襟怀以卒岁。
积庆垂范。
高朗令终。
诞生元臣。
为国巨镇。
兵部嗣子仲武
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节度使两蕃经略卢龙军兼充招抚回鹘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兰陵郡食邑三千户。
星辰降祚而秉政清熙。
帝图立言而金玉王度
严干戈以卫社稷。
推彖象以究天文。
侧席求贤。
劳心致理。
历阶清级。
夙奉鸿私。
洎受钺专征。
登庸任相。
和羹鼎鼐。
图治六卿之先。
为国干桢。
论道三台之列。
破獯鬻之众。
帐盈七千。
拓鲜卑之疆。
地开千里。
七狄稽颡。
百蛮投诚。
张国四维。
承天八柱。
实生灵之藻镜
为明主之腹心。
由是赏受二帅。
职承阃外之专。
泽被壹宗。
□受专城之寄。
伯氏讳仲斌
蓟州刺史静塞军营田团练等使兼侍御史
季讳仲至。
涿州刺史永泰营田团练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
姒续家宝。
蝉联国桢。
黄霸为列郡之雄。
关羽乃万人之敌。
相国有子曰直方。
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
蓟州有子长曰得辅。
国子祭酒兼侍御史
次曰得平。
监察御史审州司马
敬铉幽都主簿
敬殷。
幽州参军
洎长房有子曰沛。
早亡。
琇。
监察御史
有孙曰惠连
殿中侍御史
皆圭璋特达。
冠盖相望。
丹青克绍于形容。
联芳于英蒂。
所谓勋业卓冠。
儒史名家。
穆然清风。
高视偫品。
相国以逮事逾远。
聿修渐遥。
既行。
贞珉未勒。
景行安仰。
思心罔宁。
是用伐石他山。
建碑立隧。
以俭居其家。
常窥旧史。
窃熟华宗
授简勒铭。
期于直笔。
盛德难名。
元关而常思堕泪。
謏闻强绎。
媲黄绢而徒愧受辛。
终惟恐惶。
敢载铭曰。
自泮元黄。
即垂载籍。
华宗上德。
奇谋异迹。
问道赤松
黄石
道著昭晰。
庆流辉赫。
当涂代汉。
典午承曹。
地分东西。
位列卑高。
为郎著节。
作宰操刀。
国储俊乂
代有英髦。
降及元魏
清河运偶。
为郡临燕。
卜居戴斗。
公卿窟宅。
德义泉薮。
史不绝书。
士无虚口。
惟唐八叶。
诞生尚书
文章轨范。
礼义权舆。
挥金满路。
载德盈车。
清风穆若。
善贾沽诸。
泳游道德。
蕴蓄儒史。
千钧。
名驰万里。
不享眉寿。
不登贵仕。
道迈前修。
庆流后嗣。
克生令子。
实曰时英。
魁梧器宇。
性格恢宏。
爵位隆重
度量襟灵。
业惟匡国。
学表过庭。
厥有孝孙。
作唐丞相
肃穆凤池
峥嵘玉帐。
持衡任重。
仗节心壮。
龟鹤齐年。
山河比量。
藉藉偫从。
愔愔德音。
或台或阁。
如玉如金。
日星照地。
桃李垂阴。
雪霁昆阙。
花繁邓林。
晋勒景钟。
卫刊彝鼎。
金石既刻。
丹青重炳。
冯使君山水障子872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忆山归未得,画出亦堪怜。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烟。
笔句冈势转,墨抢烧痕颠。
远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
绣与莲峰竞,威如剑阁牵。
石门关麈鹿,气候有神仙。
茅屋书窗小,苔阶滴瀑圆。
松根击石朽,桂叶蚀霜鲜。
画出欺王墨,擎将献惠连
新诗宁妄说,旧隐实如然。
愿似窗中列,时闻大雅篇。
舞曲歌辞(自汉以后,乐舞寖盛,有雅舞,有杂舞。雅舞用之郊庙朝飨,杂舞用之宴会。前世乐饮酒酣,必自起舞。汉武帝乐饮,长沙定王起舞是也。自是已后,尤重以舞相属。相属者,代起舞,犹世饮酒以杯相属也。灌夫起舞以属田鼢晋谢安舞以属桓嗣是也。) 吴俞儿舞歌(此后并杂舞歌辞。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纻之类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后寖陈于殿庭。虽非正乐,亦皆前代旧声。太宗贞观中,始造宴乐,其后又分为立坐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武后中宗之世,大增造立。坐部伎诸舞,随亦寝废。开元中,又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大祁阿连、剑器、胡旋、胡腾、阿辽、柘枝、黄獐、拂菻、大渭州达摩支之属,谓之健舞。文宗时教坊又进霓裳羽衣舞,女三百人。凡此皆杂舞也。) 弩俞 唐 · 陆龟蒙
牛来开弦,人为置镞。
捩机关,迸山谷。
鹿骇涩,隼击迟。
析毫中睫,洞腋分龟。
达坚垒,残雄师。
可以冠猛乐壮曲,抑扬蹈厉,有裂犀兕之气者非公与。
对雨述怀示弟承检 唐末至五代 · 翁承赞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引用典故:越吟 惠连
淋淋霎霎结秋霖,欲使秦城叹陆沈。
晓势遮回朝客马,夜声滴破旅人心。
青苔重叠封,白发萧疏引越吟
不有惠连同此景,江南归思几般深。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其二 唐末 · 李咸用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梦中芳草 云雨
揣情摩意已无功,只把篇章助国风。
宋玉谩誇云雨会,谢连宁许梦魂通。
愁成旅鬓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
难世好居郊野地,出门常喜与人同。
雪十二韵 唐末 · 李咸用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引用典故:剡溪船 周穆念物 愧惠连 旸谷
六出凝阴气,同云指上天。
结时风乍急,集处霰长先。
草穗翘祥燕,陂桩吐白莲。
犬狂南陌上,竹醉小池前。
樵径花黏履,渔舟玉帖舷。
阵经旸谷薄,势想朔方偏。
楼面光摇锡,篱头晓列钱。
石苔青鹿卧,殿网素蛾穿。
嘶马应思塞,蹲乌似为燕。
童痴为兽捏,僧爱用茶煎。
念物周穆,含毫惠连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
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
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草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事类赋》卷二四
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
吐芳扬烈,绿皋被厓。
暮春江南之思,凉风塞外之悲。
通神明者蕴藻,彰瑞应者苬
指东门以沤菅,陟南山兮采薇。
尔其邛有旨苕,隰有苌楚,采蓝未及于一襜,树蕙俄滋于百亩。
苢蓿怀风而披靡,蘘荷依阴而繁茂,葛覃既施于中谷,兰生亦罗乎堂下。
彼茁者蓬,一发五豵。
不其书带,晋阳屏风。
道胜而何惭藜杖,德茂而方见蒿宫。
芟之既逢于薙氏,尝之亦自于神农
则有海上馀粮,井边扶老,讶道茀之难行,叹墙茨之不扫。
徒树背,荃宁察情。
结幽兰兮延伫,餐秋菊之落英
闻杀人于钩吻,传益寿于黄精。
济阴或讶其兵状,八公亦骇于人形。
畏秋霜之晓坠,惧鶗鴂之先鸣。
至于生君子之邦,谕小人之德。
茂彼崦山,饶兹兰泽。
或当风不偃,或不扶自直。
原上动离离之思,河畔悦青青之色。
昼尔于,宵尔索绹。
或文如虉绶,或色似青袍,或纫兰以为佩,或服艾而盈腰。
至如臧文之妾织蒲,伯有之门生莠,闻景天之戒火,识包茅之缩酒。
若夫布、帛之异,纶、组之殊,扈江离与辟芷,畦留夷与揭车。
池塘惠连之梦,蓬蒿仲蔚之居。
骆越之,云梦之䔇。
既已香口,芣苢亦闻宜子
据蒺而难以求安,采葑菲而不遗下体。
荚、屈轶之祥,阔达、华苹之瑞。
酿酒瑶琨之域,饲马吉云之地。
卫足之称,藿有向阳之意。
斯品类之繁多,故云百卉。
萧山李宰君北亭即事 北宋 · 赵湘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扫洒仍闻属意劳,绕池生藓不生蒿。
敲花雨过琴弦润,吹竹风来鹤语高。
窗里树光清著枕,砚中山色冷趋毫。
何人可作题诗伴,试茗应思谢法曹
秋怀 北宋 · 林逋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惠连初拟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
湿叶堕丹明晚堑,破云拖(原作施,据正统本、万历本改)粉露晴崖。
先甘衰落归双鬓,已觉清凉入百骸。
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籁满萧斋
李秀才山斋早起诗见赠因次韵和酬 北宋 · 释智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搜奇适异兴何全,雅句分明敌惠连
丹桂平窥君有分,红尘闲去我无缘。
陶情岳雪时同望,解睡山茶夜共煎。
静语前涂俱有意,谢公红药远公莲。
梦草集序 北宋 · 钱惟演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九
天地清气,盖泄为文章;
人伦异禀,必生于世族。
所以河山之英粹,钟于贤哲之系嗣。
《诗》云「是似之德」,《传》云「世济其美」,有自来矣。
矧惟吾家,代抚东国,忠信奉王室,慈仁安下民。
功高德深,源长庆远,子孙繁昌,英俊纷委。
怀黄垂紫,盈于朝阙;
摛华掞藻,充于家庭。
其间名闻而官达者,叔父行则有故金帅太尉公,兄弟行则有故华帅侍中公、工部二卿及今紫微舍人希白常山太守嵓夫,皆文高于世,为公卿大夫之所标准。
下洎诸子之列,文士愈多,抱椠怀铅者有矣,发策决科者有矣。
惟希仲君最为先达,惜其中年忽焉化去。
巾箧尘坌,文本错乱,素楮既举,廞衣在坐。
其孤愚恕乃以遗文诣予而泣,因为手自编集,分作二十卷,拭泪而序之。
希仲名守让,先君尚父之孙,兄长邠王之子。
风格秀拔,神彩温粹。
幼而敏惠,长而恭恪,车服不侈,出处有常。
为文既精,聚学甚富。
自颉颃轩屏,至佩服郡章,凡事三圣,殆将四纪。
每赐告休沐,杜绝諠嚣,笔砚在前,简册盈几,沉思所属,藻丽不群。
或讨谪物情,造起端绪。
祖离送别,必主于悲哀;
乐事赏心,咸归于体要。
涣水之锦,不足称其妍;
合浦之珠,不足称其媚。
至于咏清风于周雅,歌卿云于舜堂,铺棻帝猷,粉泽王业,斯志既励,属辞尤多。
于时九译来会,六飞时巡,饬黄驹以祭山川,刻瑄玉而礼上下,万瑞波委,百嘉丛生,希仲屡献赋颂,间之篇什。
当宁而叹,不俾廷臣侍之;
时贤景慕,咸以奇才见许。
居然拔萃,籍甚有声。
所谓安丰之家,举宗为国;
杨震之后,七世有名。
方俟其飞緌武冠,秘郎英荡,陶五士之奥壤,袭四王之盛烈,而徒蕴美志,不登华颠。
呜呼!
平昔风猷,降石麟天上
今兹恻怆,埋玉树于土中。
接一笑以无由,追十起而何及?
昔谢公梦见阿连,乃得「春草」之句。
予与希仲,虽巷分南北,而学同砚席,文义之乐,起予则多,因以「梦草」命名,用见于志。
时以甲子月戊辰二十有七日序。
河阳秋思六首潘岳有《秋兴赋》,谢惠连有《秋怀》诗,今作《秋思》) 其一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关外山河阔,城边卉木腓。
露浓蝉始罢,风急燕犹飞。
不雨云中薄,澄沙水自微。
善哉吾祖叹,能此送将归。
河阳秋思六首潘岳有《秋兴赋》,谢惠连有《秋怀》诗,今作《秋思》) 其二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自古悲秋物,多伤黯黯魂。
鲈鱼轻客宦,纨扇感君恩。
颍濑寒明野,嵩云侧露村。
此中知止地,归去掩柴门。
河阳秋思六首潘岳有《秋兴赋》,谢惠连有《秋怀》诗,今作《秋思》) 其三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芳序虽云晚,华颠亦已新。
蛩鸣偏傍耳,燕去不辞人。
山隐栖岩路,朝婴佩玉身。
故溪应更好,前夜梦垂纶。